司法考试法律文书大全一内容摘要:
1.性质上的区别。 不起诉决定书,大部分是被告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即使是属于《刑事诉讼法》第 15条所规定的六种情况,其中还有一种,即该条第 1项所规定的 “ 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 ,仍然属于不构成犯罪的范围。 而免予起诉决定书则肯定 2.适用法律上的 区别。 不起诉决定书主要适用刑事诉讼法,而免予起诉决定书主要适 最高人民检察院制定的《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法律文书格式 (样本 )》对此文书的结构内 (一 ) 1.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和文种名称组成,位置居中,分两行排列。 发文机关名称要 2.字号由机关代字、文种类型字、年份及年度发文序号组成。 如 “ 检不诉[ 2020]第 12号 ”。 (二 ) 1.被不起诉人的基本情况。 注意,以前此项称呼为 “ 被告人 ”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本文书对此项应当使用 “ 被不起诉人 ” 这一规范称呼。 因为制作本文书时,案件性质和责任已经明确,所以不称为 “ 犯罪嫌疑人 ”。 这一部分项目的列写方法,与起诉书的相应部分写法基本相同,可以参照。 如果被不起诉人在某段时间里被采取某种强制措施,应当 2.辩护人的基本情况。 如果案件在移送审查起诉中,作为犯罪嫌疑人的被不起诉人已经明确了自己的辩护人 3.案由和案件来源。 这部分是要说明办案程序合法。 应当依次写明被不起诉人姓名、 4 (1)绝对不起诉案件事实部分写法。 根据侦查机关的起诉意见书,概括写明侦查机关移送起诉认定的事实和证据情况,然后写明本院审查起诉中出现了《刑事诉讼法》第 15条规定中的某一具体情形。 属于只是确定案件性质错误的,不写事实,只需在案由部分作出交 代即可。 凡公安机关认定的事实并无出入,只是确定案件性质不当,属于 “ 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 情形,混淆罪与非罪界限的,应当具体叙述本案审查认定的情形;而认定事实与侦查机关一致的,只是性质看法不一,着重直接论证理由,并写明 “ 不认为是犯罪 ”。 如果是公安机关对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由于计算上的误差,对不起诉人继续 (2)存疑不起诉案件事实部分写法。 属于侦查机关认定事实错误的案件,可以先概括写明移送起诉意见书认定的事实,再简要写明经补充侦查仍然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 件的情况。 也可以将侦查部门错误认定的事实和检察院查证的、真实的事实进行对照叙述,使人一目了然。 具体写为: “ 原认定:„„ (侦查部门认定的事实和证据 )„„经查:„„ (检察院查明的事实、证据 )„„ ” 如果案情较为复杂,内容较多的,可以分条或分段列写。 当然为了慎重表述,凡侦查部门认定事实错误的,宜采用高度概括叙述的方法,尽量避免不利于下 (3)相对不起诉案件事实部分的写法。 这是制作该类不起诉决定书的重点和难点。 这部分应当写明包括事实和证据两方面的内容,先写事实,后写相应证据,前后紧密联 (4)属于适用法律不当的案件,由于在认定事实上一般与侦查部门不存在不同看法,因此,对事实只作简要叙述即可。 但是,要抓住那些造成适用法律认识分歧的关键部分,详细地加以叙写,以便为后面的论证理由提供依据。 例如防卫过当的案件,就要把加害人的不法侵害行为和不起诉人的防卫行为,作出明确对比的叙述,把事实经过交代清楚。 只有这样, 5.不起诉理由、法律根据和决定事项。 这是不起诉决定书的结论部分,重点是阐明为什么不起诉。 包括 (1)不起诉决定的理由。 这是对认定案件事实的法理分析和归纳。 重点阐明为什么不起诉。 不起诉人行为不构成犯罪及其理由。 同时明确肯定不起诉人行为的性质是轻微违法行为、违实部分已经作过详细的叙述,澄清了事实真相,理由部分则无须再加以重复叙述。 如果是冤案,则犯罪行为并非为不起诉人所实施;如果是假案,即案件并未发生,不起诉人同样没有实施任何 违法犯罪行为,应当说明这类案件的不起诉人都是无辜的。 如果是其他类型的案件,可以根据具体案情,依事论理。 ③属于法律适用不当的案件,必须援引相关法律条文,提出正确的观点和充分的理由。 究竟应当如何去论证,只能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没有一个统则可引用有关法律条文加以说明,亦无须多加论证。 但是,不论采用何种写法,都应以事实部分为基础,与事实部分相呼应。 而且应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注意理由法定。 每一个不起诉案件,都是适用《刑事诉 讼法》第 15条、第 140条第 4款、第 142条第 2款规定的具体体现。 阐明理由,必须与法定理由相适应,不能超出法定范围。 二要注意理由针对,与事实紧密相关,前后对应。 三是要注意理由充分,要以法定 (2)不起诉法律根据。 要根据不同的案件,引用相应的法律规定。 绝对不起诉的,应引用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 15条、第 142条第 1款。 存疑不起诉的,应当引用我国《刑事诉讼法》第 140条第 4款。 相对不起诉的,根据法律规定的精神,应当先写明触犯的刑法条款和刑法 有关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条款,再引用《刑事诉讼法》第 142条第 2款。 引用法 (3)决定事项。 决定事项要肯定、明确,如 “ 决定对不起诉 ” ,不能模棱两可。 (三 ) 1.告知事项。 写明对不起诉人和被害人告知申诉事项。 对于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 142条第 2款规定不起诉的,被不起诉人如果不服起诉决定,可以自收到本决定书后 7日以 被害人如果不服不起诉决定,可以自收到本决定书后 7日以内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诉,请求提 2.检察员署名。 原来的不起诉决定书是由 “ 检察长 ” 署名,现改为 “ 检察员 ” 署名, 3 1.不起诉决定书以不起诉人一人为单位制作,共同犯罪的案件,也不能多个不起诉人 2.记写事实部分要根据不同的案件,采用不同的方法。 语言要简明扼要,不起诉的理由要合理、合法。 所谓合理,就是事实真实,证据确实、充分。 所谓合法,就是不起诉的理 3.文书的层次要清晰、明了,事实与理由部分要前后相互照应,体现出事实、证据是 4.不起诉决定书送达范围广,应当按正本打印,不能手抄。 不起诉决定书 人民检察院不起诉决定书 检不诉 [ ]号 (一)被不起诉人基本情况 包括被不起诉人姓名,性别,年龄,出生年月日,出生地,身份证号码,民族,文化程度,职业或工作单位及职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的犯罪,应当写明犯罪期间在何单位任何职务),住址,身份证号码,是否受过刑事处罚,采取强制措施的种类、时间、决定机关。 (二)辩护人基本情况, 包括姓名、单位、通信地址 (三)案由和案件来源 如果是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的案件,写明姓名、案由、案件来源,如 “ 被不起诉人盗窃一案,由公安局侦查终结向本院移送起诉。 ” 如果是本院侦查终结的案件,写明姓名、案由、 案件来源,如 “ 被不起诉人贪污一案,由本院依法侦查终结。 ” 如果是上级人民检察院移交起诉的或者因审判管辖的变更由同级法院移送审查起诉的,写明姓名、案由、案件来源,如 “ 被不起诉人盗窃一案,由公安局侦查终结,经人民检察院交由本院审查起诉 ” 或 “ 被不起诉人盗窃一案,由公安局侦查终结,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人民法院经人民法院转至本院审查起诉„„ ”。 (四)案件事实情况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 140条第 4款和第 142条第 1款、第 2款作出的三种不起诉 ,分别写明: 如果是根据《刑事诉讼法》第 15条规定决定不起诉的,应简要写明案件事实及刑事诉讼法第 15条规定的情形之一。 如果是根据《刑事诉讼法》第 140条第 4款决定不起诉的,应简要写明经补充侦查仍然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理由。 如果是根据《刑事诉讼法》第 142条第 2款的规定不起诉的,应简要写明案件事实和认定 “ 犯罪情节轻微,依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免除刑罚 ” 的根据。 (五)不起诉理由、法律根据和决定事项 本院认为,„„(以下用准确精炼语言概述行为性质 ,情节,危害结果,法律责任。 如果是《刑事诉讼法》第 142条第 2款规定不起诉的,要写明触犯的刑法条款(如被不起诉人的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条的规定),并写明犯罪情节轻微,依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免除刑罚的情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 142条第 2款的规定,决定对不起诉。 (六)告知事项 对于根据《刑事诉讼法》第 142条第 2款规定不起诉的,被不起诉人如果不服不起诉决定,可以自收到本决定书后 7日以内向本院申诉。 被害人如果不服不起诉决定,可以自收到本决定书 后 7日以内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诉,请求提起公诉。 被害人也可以不经申诉,直接向人民检察院起诉。 检察员 年月 日 (院印) 第五节 抗诉书 抗诉书,是指人民检察院认为人民法院的刑事判决或裁定确有错误时制作的,按照法定程序向人民法院提出抗诉的司法文书 1.按照诉讼程序的规定制作的抗诉文书,通常称为第二审程序的抗诉书。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 181条规定: “ 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认为本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时候,应当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 根据此规定,制作用于诉讼程序的抗诉书,包含了这样几个要求:一是针对本级人民法院所作出的第一审刑事判决、裁定提出;二是这种判决、裁定尚未发生法律效力;三是必须在法定的抗诉期限内提出,即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 183条之规定: “ 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期限为十日,不服 裁定的上诉和抗诉期限为五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 ” 四是这种抗诉书只能向作出判决、裁定的上一级人 2.按照审判监督程序的规定制作的抗诉书。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 205条第 3款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 此种抗诉书也包含了几个要求:一是针对各级人民法院的刑事判决、裁决提出的。 二是除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发现最高人民法院 已经生效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可以直接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抗诉,和上级人民检察院发现下级人民法院已经生效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可以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之外,这种抗诉权只赋予上级检察院,而不赋予同级人民检察院。 同级或下级检察院如果发现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只能层层上报,由有权提出抗诉的检察院提出抗诉。 三是这样的抗诉没有时间限制,在任何时候,一经发现已 抗诉书是人民检察院行使审判监督职权的重要工具。 对于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可能发生的混淆罪与非罪界限,判有罪为无罪 ,判无罪为有罪,轻罪重判,重罪轻判,以及遗漏罪行,遗漏共犯等问题提出抗诉,予以纠正,有利于国家法律的正确贯彻实施,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对刑事被告人做到无枉无纵。 提出抗诉,也是检察院与法院发挥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作用的措施之一,有利于保证审判质量。 需要强调的是,两机关在 本文书以案件或被告人为单位制作。 其制作份数按实际需要计算,正本送达人民法院,副本 (通过法院 )送达被告人及其辩护人,附检察内卷一份。 上诉程序的抗诉书,要抄报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审判监督程序的抗诉书,要抄送原提起公诉和提请抗诉的人民检察院。 (一 ) 1.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及文种名称组成,分两行书写: “ 人民检察院 ” 、“ 刑事抗诉书 ”。 此文书为对外行文,故标题中的机关名称不能省略,且写全称;文种名称应不能简写为 “ 抗诉书 ” ,应写为 “ 刑事抗诉书 ” ,以便与民事 (行政 ) 2.文书字号,位于标题的右下方,由发文机关 代字、文种类型字、年份及年度发文序号组成,如 “ 检刑抗字 (2020)32号 ”。 注意,此文书旧格式的首部,还写明了抗诉书所送达的 (二 ) 正文包括原审被告人的基本情况、原审诉讼及判决 (裁定 )情况、抗诉机关认定的事实 (情节、证据 )、审查 (抗诉 ) 1.原审被告人的基本情况。 依次写明被告人姓名、性别、年龄、出生年月日、民族、 (1)依上诉程序的抗诉书,如果被告基本情 况不涉及定罪量刑的,此项内容可以省略, (2)依审。司法考试法律文书大全一
相关推荐
丘:地名。 ②养:供养之地。 ③未之行:没有采纳我的主张。 ④丘:孔子,名丘。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 2 分) ( 1)万钟于我 何加 . . 焉 何加: ( 2)所识穷乏者 得 . 我与 得: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 4 分) ( 1)是亦不可以已乎。 ( 2)此之谓失其本心。 3.文段(一)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有什么作用。 ( 2 分)
人、会计主管人员交接,由单位领导人负责监交,必要时可由上级主管部门派人会同监交。 如因单位撤销、所属单位领导不愿监交或不宜监交、以及上级主管领导认为存在着某些问题需要派人监交,可由上级主管部门派人监交。 (4)相关责任 移交时应当做好以下工作,以明确责任:一是交接完毕后,交接双方和监交人员要在移交清册上签名或者盖章。 并应在移交清册上注明:单位名称,交接日期,交接双方和监交人员的职务、姓名
(2) 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和大意。 (3) 理解事实和细节。 考试时间共 30 分钟。 (二) 题型 本部分为多项选择题,分两节: Section A 和 Section B。 Section A: 阅读理解( Reading Comprehension) 本节共有数篇短文。 短文共长 1500 个词左右。 每篇短文后有若干道多项选择题。 考生应根据文章内容从每题四个选择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
体(电视、报纸、广播)等;工商银行其他支行代表;其他观礼目标客户及特邀演艺嘉宾等。 【100200余人共同见证台州商业银行杭州分行开业盛况】七、现场布置方案台州商业银行门前搭建一个大型主席台(或者竖着搭建也可以),搭建开业庆典背景画,背景画两侧放一对盘龙柱,主席台一旁设司仪台并摆放鲜花,舞台中央设立大型水晶地球仪(或则是世界版图、又或者是台州商业银行凹形水晶标志),音响、麦克风等设备配套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