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内容摘要:
科学家做了一个试验,把青蛙养在一只笼子里,拿一大堆死苍蝇来喂它,结果青蛙一只也不吃,不几天就活活地饿死了。 后来又把死苍蝇拴在细线上,在青蛙面前摇晃,青蛙跳起来就把它吞了,跟吃活苍蝇一样。 ④ 青蛙的食谱很丰富。 甲虫、蝗虫、稻螟虫等好几十种害虫,都是青蛙所爱吃的。 有人做了统计,一只青蛙平均一昼夜能捕食 70多只害虫,一个月约 2020只。 如果按青蛙每年活动期六至八个月计算,可以消灭各种害虫 15000只左右。 全国各地青蛙千千万万,帮助人类消灭的害虫是多么可观啊。 ⑤ 青蛙的幼虫蝌蚪,不少画家常爱以此为题进行创作 …… 一只蝌蚪大约经过五六十天就发育成蛙。 ⑥ 青蛙在文学家的笔下,也有一些不好听的字眼。 例如: 井底蛙 ,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 癞蛤蟆跳秤盘 等,这实在是冤枉了。 它们只知道终日在田野里捕捉害虫,而且癞蛤蟆捕虫的本领比起一般的青蛙还要高超。 尤其是夜间,食虫的益 鸟纷纷归巢,这时更靠它捕食各种害虫。 ⑦ 在丰收季节里,联想起青蛙对于人类的功绩,我们要更加赞美和保护这可爱的两栖动物。 (作者:徐延华 选用时有改动) 1青蛙捉虫的本领,文章是从哪几方面来说明的。 ( 4分) 答: 1已故著名画家齐白石曾根据 蛙声十里出山泉 作了幅画,把无形的蛙声描绘成有形可见的画面。 根据选文的提示,想象一下,这幅画画的是 、流水、乱石、远山。 ( 1分) 1作者为什么要举文学家笔下有关青蛙的一些不好听的字眼。 ( 2分) 答: 1第 ⑥ 段中,作 者在为青蛙 鸣冤 时运用了举例子、引用和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 2分) 1在 而且癞蛤蟆捕虫的本领比起一般的青蛙还要高超 一句中,一般的 可否去掉,为什么。 ( 3分) 答: 1请结合 (三)、阅读下面选自《曹刿论战》中的文字,完成 2023题。 ( 10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 人。 对曰: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 4分) ① 齐师伐我: ② 小惠未徧: ③ 小大之狱: ④ 必以情: 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忠之属也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B、又何间焉 立有间 C、其乡人曰 其真无马邪 D、肉食者鄙 蜀之鄙有二僧 2曹刿请见的原因是什么(请用文中句子作答)。 ( 2分)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 2分)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427题。 ( 9分 )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初三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
相关推荐
要有良好的素质,不能丢我们中 国人的脸。 ”周围的人也随声附和着。 原先的摩擦因为阿姨们的宽容而化解了。 中国有句 18 俗 话:忍一时,风平浪静;退 一步,海阔天空。 如果刚才阿姨脾气急点,那又会是怎样的景象 呢。 以后表妹再在边上吵闹,我也不对她大吼大叫了,而是好声好气地对她说: “哥哥现在 在做作业,很重要,你换个地方玩,好吗。 ”表妹听了就会顺从地离开。 妈妈笑着说: “我们
3. 第三阶段:五月月考 —— 六月中考 继续进行前阶段的复习,利用五月月考发现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强化中考题型模拟训练,把学生的临考状态调整至最佳。 第一轮复习具体安排 教学目的与要求 :熟练的掌握教材重点词汇、词组、句型、语言功能等。 通过纵向串联构建完整的语法体系,同时进行听力、单 选、阅读、短文填词的专项练习。 共 27 课时。 课时 3 月 21 日- 3 月 31 日 练习
们要谦虚;一群蚂蚁抬走骨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齐心协力„„ 10.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020 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语文试题 ) A.初中生活快结束了,同学们面临分别,恋恋不舍,大家期望能萍水相逢在新的校园里。 B.令中外游客叹为观止的扬州漆器,用料讲究,色泽光润,造型优美,构思精巧,闻名遐迩。 C.朝鲜不顾世界各方 坚决反对,再次进行核试验
文章思想内容。 ( 3)注意过渡照应。 过渡,指上下文之间的衔接与转换。 照应,即开头和结尾呼应,行文中前后呼应,行文和标题呼应 . ( 4)写好开头和结尾。 记叙文临场作文最好采用开门见山,落笔入题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A叙述点题 B议论点题 C 抒情点题 D 写景入题 (三)、记叙文要以真情打动人 白乐天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我们就要“用心感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