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复习备考计划内容摘要:

3. 第三阶段:五月月考 —— 六月中考 继续进行前阶段的复习,利用五月月考发现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强化中考题型模拟训练,把学生的临考状态调整至最佳。 第一轮复习具体安排 教学目的与要求 :熟练的掌握教材重点词汇、词组、句型、语言功能等。 通过纵向串联构建完整的语法体系,同时进行听力、单 选、阅读、短文填词的专项练习。 共 27 课时。 课时 3 月 21 日- 3 月 31 日 练习 1 名词单复数变化规则、所有格。 P3943 P37 2 代词 P65P72 P6 P72 4 动词(动词的种类、 8 种时态、情态动词) P47P5 P57 P4 P5 P5 P6 P168(总复习 ) 5 介词(语法总复习。 P39P46) 6 阅读。 训练阅读技巧。 课堂作业综合练习 晚自习 听力训练 2 套 晚自习 听力训练 2 套 周六 阅读 课堂作业 4 月 2 日- 4 月 7 日 10 形容 词、副词(比较级、最高级) P75 P7 P76 11 部分动词的非谓语动词 总复习 P100P109 12 被动语态,了解虚拟语气、条件状语从句 P9 P109 13 宾语从句 14 书面表达 P188 能力概要,课堂作业 15 归纳近义词的区别 晚自习 听力训练 2 套 晚自习 听力训练 2 套 周六 扩充词义(合成法、派生法、转化法、缩写和简写) 4 月 9 日- 4 月 14 日 19 专题训练 英语报 能力概要 课堂作业 20 综合性训练 21 阅读训练 22 综合 训练 23 阅读 24 阅读 晚自习 听力训练 2 套 晚自习 听力训练 2 套 周六 阅读 4 月 1 1 18 日 模拟题训练讲练 同时每天 10 分钟落实词汇表上的词汇和周报短语归纳。 学生每天练 2 篇阅读,抽时间讲练(能力要点)。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还将加强集体备课的力度,关注中考信息,不断调整复习,及时查漏补缺,交流先进复习方法,同心同德,全力以赴,力争在中考中为汉阳区交上一张令人满意的答卷。 英语复习 备考 计划 七里中学 一. 指导思想 英语复习的第一阶段的重点是对所学 过的知识的复习梳理。 对旧知识掌握程度的检验和提炼。 事实上,这是为学生们英语复习提供了一个重新整理,分类归纳,查缺补漏的机会。 因此,学生在英语复习过程中务必有一条清晰的思路,通过复习,对已学会的知识进一步巩固、深化,对未学会的知识查漏补缺,使之学会。 要达到这一目的,须“战略”部署明确、“战术”运用恰当,即要做到复习过程中整体设计科学、分步实施恰当、训练手段多样、复习时间分配合理,只有这样才能打有把握之仗。 二、复习目标: 以《大纲》为蓝本,以《能力概要》及教材为主线。 全面复习初中阶段所学的语言基础知识,日常 交际用语及重点语言点。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听及书面表达能力。 三、复习重点: 整个初中阶段日常交际用语(为听力做准备) 书本中词的扩展及词的固定搭配。 相近词义辩析以及词在句中语篇中的用法。 系统复习归纳语法知识。 阅读、听力、书面表达与以上同时进行重点训练。 四、复习措施及总体思路: 以《能力概要》为线索,配合其后的练习,复习有关语法项目。 以初二、初三教材为主,加强对单词的记忆,复习语言基础知识,日常交际,通过听写的方式扎实过关。 7 强化阅读理解能力。 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知识 的能力。 加大听的训练力度。 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悟出听的技巧和方法。 提高学生听的能力。 同时训练学生书面表达的能力 适当扩展词及注意相近词义的辩析。 每个星期伴随听力练习、书面表达、综合试卷。 五 .时间安排 : 3 月 26 日 复习名词 3 月 27 日和 3 月 28 日 动词及其时态 3 月 29 日 情态动词 3 月 31 日 双语报测试 3 月 31 日 连词 4 月 1 日 听力训练 4 月 2 日和 4 月 3 日 代词 4 月 4 日 形容词和副词 4 月 5 日 介词 4 月 6 日 双语报测试 4 月 7 日 完形填空 4 月 8 日 听力训练 4 月 9 日 完形填空 4 月 10 日和 4 月 11 日 阅读理解 4 月 12 日和 4 月 13 日 书面表达 4 月 1 1 16 日 双语报套题训练 六.课堂复习方法 教学结构:练 — 知 — 测 — 结。 操作策略:首先,要求学生在课前浏 览本节复习内容的重要知识 点,并完成一些相关的练习,使其通过预习了解学习目标,暴露自己的疑问、困难和障碍,从中提出问题,并通过比较、分析和其他心智活动以及查阅资料、询问同学等手段,最终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设想。 课上采用讨论、答疑等师生双边活动找出答案,以抢答、辩论等形式引入竞争机制,激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营造活跃、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展示学生的聪明才智、独特个性和创新成果,接着让学生完成阶段练习,巩固所复习的内容。 最后再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简要小结,着重讲清难点,揭示规律,指导运用。 七. 阅读指导 中考英 语 “ 阅读 理解 ” 题主要是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语言知识的能力,包括 阅读 能力、理解能力、归纳概括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评估能力等。 试题中所选的 阅读 文章题材多样化,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风俗习惯、历史地理、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 (这要求学生平时对各方面的知识都有所积累,做个有心人 )体裁多样化,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以及新闻报道、广告、通知、操作说明、表格 (要求学生能看懂这类 阅读 材料尤其是时下出题的趋势 )等各种文体。 它要求考生 阅读 理解准确率高、 阅读 速度快。 大致来说,主要针对如下方面进行训练: 1. 文章 的个别词或句子,可以给出生词让学生猜意,对此类题目学生应尽量在 阅读 材料中找定义或解释; 2. 文章的某细节或情节; 3. 文章的主题; 4. 文章的背景知识; 5. 文章的结论或结局; 6. 文章内涵的隐义或寓意等。 主要是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语言知识的能力,包括 阅读 、理解、归纳概括、逻辑推理以及对材料的评估能力等。 另 :阅读填词每天中午学生利用午休时间完成一篇 ,第二天早自习时间讲解 . 物理复习备考计划 翠微中学 一、教学内容安排 第一阶段( 2 月 20 日 3 月 25 日):结束第一轮复习。 内容包括:机械能、热和能、地理部分、 声现象。 第二阶段( 3 月 264 月 19 日): 完成第二轮复习。 内容包括:电学、力学、光学、热学 第三阶段( 4 月 22 日 6 月 18 日)专题综合模拟训练:内容包括: 力、光、声、热、电磁、地理部分专题训练。 其中又可分为几个专题训练,即:实验探究、作图、计算与应用、选择与填空模拟训练等。 二 进度表 时间 教学内容 课时 机械能( 2 月 21 日 ~2 月 23 日) 2 月 21 日 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 1 2 月 22 日 动能与势能间的相互转化 1 2 月 23 日 习题课 1 热和能( 2 月 25 日 ~3 月 8 日 ) 2 月 25 日 温度、温度计 1 2 月 26 日 物态变化规律 1 2 月 27 日 熔化、凝固、沸腾条件图象分析 1 2 月 28 日 汽化两种方式对比 1 2 月 29 日 液化现象及方法 1 3 月 1 日 习题课 1 3 月 3 日 内能及改变 1 3 月 4 日 比热容、热量计算、能量转化与守恒 1 3 月 5 日 热值、热机 1 3 月 6 日 各种能量转化之间效率的计算 1 3 月 7 日 习题课 1 3 月 8 日 单元测试 1 地理理部分( 3 月 10 日 ~3 月 22 日 ) 8 3 月 10 日 地球和地球仪 1 3 月 11 日 经纬网 1 3 月 12 日 地球的自转 1 3 月 13 日 地球的公转 1 3 月 14 日 时区、区时 1 3 月 15 日 习题课 1 3 月 17 日 天气和气候、我国的气候特征 1 3 月 18 日 地图及地图的三要素、等高线 1 3 月 19 日 地震和火山 1 3 月 20 日 习题课 1 3 月 21 日 单元测试 1 声现象( 3 月 24~26 日) 3 月 24 日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1 3 月 25 日 声音的特征和噪声 1 3 月 26 日 习题课 1 电学(一)( 3 月 27 日 ~4 月 3 日 ) 3 月 27 日 电流和电流表 1 3 月 28 日 电压和电压表 1 3 月 29 日 电阻和滑动变阻器 1 3 月 31 日 欧姆定律 1 4 月 1 日 电阻的串并联 1 4 月 2 日 综合习题训练 1 4 月 3 日 综合习题训练 1 电学(二)( 4 月 4~10 日) 4 月 4 日 电功、电能表 1 4 月 5 日 电功率 1 4 月 7 日 电热及效率计算综合题 1 4 月 8 日 电热及效率计算综合题 1 4 月 9 日 综合训练 1 4 月 10 日 综合训练 1 力学( 4 月 11~16 日) 4 月 11 日 运动力学 1 4 月 12 日 流体力学 1 4 月 14 日 机械力学 1 4 月 15 日 综合训练 1 4 月 16 日 综合训练 1 光学( 4 月 17~19 日) 4 月 17 日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 1 4 月 18 日 光的折射、凸透镜成像、眼睛 1 4 月 19 日 机动 1 四月调考( 4 月 20~21 日) 4 月 24 号进行第三轮专题、综合模拟训练 科学一复习备考计划 德才中学科学组 由于今年年后时间特别短,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复习工作显得尤为紧张、重要。 为利用好这段宝贵的时间,让学生把握住这一次再认识、再巩固和再提高的机会,提高复习的效果,特 制定以下复习计划。 一、复习的目标:扎实双基,激活思维,严谨态度。 双基是组成科学学科的砖和瓦,无论新课程条件下考试如何变化,扎实的双基依然是应对中考的必要条件。 根据近两年科学试题拟题讲究立意,从过去的直叙式转变成情景呈现式、从过去单纯对书本实验的考查变为与生活联系密切的探究实验题的出现,试题形式的转变对考生思维的灵活性提出更高的要求。 因此,在复习中要注重激活学生的思维。 学生考试的成败,除了受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等因素的影响之外,个体态度也是一个关键因素。 如学生在认知水平相当的情况下,能不能认真细致 地审题,能不能完整严格地答题个体上有一定的差异。 因此,把严谨的学习态度的培养贯穿于整个复习过程之中。 二、复习方法:采用“三轮复习”法 第一轮:抓住课本,夯实基础 . 本轮复习以课本为线索,将逐章逐节教材中的知识点,实验,思维方法,基本应用等,学生一起回顾一遍。 目的是让学生经历一次再认识,再记忆,达到基础上的巩固。 对于课标中要求的基础知识,基本现象,要有全面细致的了解。 复习基础知识,不能死记硬背,关键要弄清概念、规律产生的背景、事实和过程,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防止照本宣科,一成不变的 教学模式,将旧内容重复教学,容易使部分学生产生学习上因放松而疲劳现象。 可以将复习的内容做成课件,利用实物投影加大信息容量,对于书本上的实验,可以利用教学光盘再现给学生以加深印象,同时要将前后知识融会贯通。 因此,在课程设计上既要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