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劳动竞赛方案内容摘要:

的核心工作就是针对问题制订措施和对策来积极提升标杆指标。 2020 年,我厂进一步完善计量站综合管理手册和油水井运行参数健康评价表,制定了生产经营指标和技术经济指标(标杆指标)两块展板。 计量站综合管理手册上的内容包括计量站总体的工作目标、生产任务、成本分解、标杆指标计划与实际完成、工作思路暨保障措施等,分阶段制订有计量站的周、月、年的工作目标、措施安排、工作实施、效果检查和考核等;油水井运行参数健康评价表及时地把油水井的井下、井筒、地面参 数与正常生产情况下的参数进行对比分析,及时评价其生产运行的健康状况(健康、亚健康、不健康)。 一册(计量站综合管理手册、两板(主要生产经营指标和技术经济指标版面)、一表(油水井运行参数健康评价表)的使用,形成了计量站“ 121”管理模式,即能发现问题、会分析问题、善解决问题,有力地促进了标杆指标的提升和超越。 如双河油矿采油 7 队通过对标后发现本队百米提液用电单耗比较高,排名靠后,通过分析发现了问题,就是本队电泵井占全厂电泵井总数的 1/3,其中有一批小排量电泵井液量低、能耗高。 为了降低单耗,他们经过分析、论证,在 不降低液量的情况下,将电泵井改为抽油机或螺杆泵井生产。 2020 年共实施 8 口,日耗电从 14618 3784 ,节电幅度达 %,降低百米提液用电单耗。 采油 7 队电泵井改前改后电量消耗对比表 (单位: ) 该队还积极通过优化参数,抽油机调平衡等诸多措施,努力降低了本队实际电费的支出,使该队百米提液用电单耗由 2020 年的 , 全年同比节约电量 182万千瓦时, 名次由 2020年的第 11 名上升到 2020年的第 3名。 六是奖标即定期奖励“标杆”指标。 厂部将“标杆”管理纳入“三基”管理范畴,从“三基”活动奖励基金中抽出资金,每半年对“标杆”管理和“标杆”指标进行一次考核兑现。 在超标的奖励方面,对超标单位(或个人),厂部给予 500 元的奖励,连续三个月保持现有水平且排名在全厂前 10 名的奖励 100元,连续三个月大幅提升管理水平的奖励 200 元。 对连续两年保持标杆记录的单位,厂部给予 1000元的奖励。 对超标作出主要贡献的个人,可直接推荐参加厂百面红旗的评比。 20202020年度,先后对98 个大幅度提升指标、连续保持前列的指标、以及达标和超杆指标进行了奖励。 厂“标杆”管理办公室组织人员对基层队“标杆”管理落实情况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对没有认真开展工作的基层队 1 次扣 200元,对其所在矿大队扣 300 元;对执行不力的单位责成其整改,整改不力的,扣责任单位 200 元。 先后对 11 个基层单位进行了处罚。 (二)、融合推进,“标杆”管理融入生产经营全过程。 在“产量、安全、成本”三位一体经营管理理念的指导下,“标杆”管理逐步融入生产经营全过程,各项工作有机融合,确保精细化管理水平上台阶。 一是“标杆”管理与全 面预算相融合,定好“标杆”管理的坐标系。 基于“标杆”管理的视角,建立起编制预算、执行预算、分析差异、制定措施、调整预算的闭环式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处理好财务预算与业务预算、总量控制与动态平衡、预算管理与落实责任、预算控制与刚性考核的关系,定好“标杆”管理的坐标系。 比如,利用提液电力单耗标杆指标,结合提液量和电价,可以预算出原油提升过程中电费。 二是“标杆”管理与降本增效相结合,不断刷新标杆指标。 以先进的标杆指标作为降本增效工作目标,成立不同层面上的降本增效项目组,使“标杆”管理与降本增效工作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进而引导岗位员工主动优化工作制度、优化工艺流程、优化生产参数。 2020 年 19 个厂级降本增效项目,实现降本 6591万元; 2020 年26 个厂级降本增效项目,实现降本增效 6100万元; 2020年 18个厂级项目实现降本增效 7400 余万元。 在降低提液电力单耗方面,专门成立了“降低提液电力单耗”项目组。 通过实施稳油控水工程,实现源头降本, 2020 年控制提液 53 万立方米,减少电量消耗 500万千瓦时;实施电泵替代工程,减少高能耗设备,减少电量消耗 200 万千瓦时;优化工作制度,优化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