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工程学概论内容摘要:

作为判断标准。 (二)光透射特性 透射率 : T=IT/I0 100% ※ 实际应用中,常采用吸光度 ,能够同时反映物料的外表特征和内部密度等。 (三)延迟发光特性 物料经过照射,使叶绿素分子离子化,产生自由电子,使最低能级的叶绿素放出延迟光,然后逐渐衰减( 132)。 二、农业物料的其它光辐射特性 (红外光: ~ 1000181。 m;紫外光: ~ )  红外线辐射有显著的热效应和较强的穿透力。  红外辐射特性( R、 T、 A 等)与物料的厚度、结构、密度、水分以及照射条件有关。 用近红外光谱 分析法,可以快速、准确测定物料的品质和成分; 远红外探测器,可探测森林火灾、作物长势和预报病虫害等。  紫外线辐射( ~ ),有激发光现象(不同物质发出不同颜色的荧光),用于分拣、鉴定纯度等。 13 ※ 生物受适当强度的紫外光照射,可促进维生素 D 的转化,有利于健康;过强的紫外线能消毒杀菌,但有害于健康。 三、农业物料的其它 电磁辐射 特性 (一)微波( ~ )  辐射特性 (R、 T、 A 等 )比短波显著。 原理 : ※ 通过极性水分子振荡,导致细胞膜破裂 和细胞间的氢键松弛破坏而难以存活;但有时可能激活细胞,增加种子发芽率等。 用途 (二) X 射线和放射性辐射波 原理: 穿透力强,使水和其它物质电离,从而影响新陈代谢 —— 用途 : ① 推迟果菜完熟期; ② 推迟蘑菇破膜开伞; ③ 诱变育种; ④ 杀菌保鲜(大蒜)。 四、电磁辐射的应用 —— (见 110) 167。 6 农业物料的电特性和磁特性 一、生物电  受精蛋两端电位差  植株受伤部分和完整部分间存在电位差,且伤势严重,则电位升高。 二、介电特性 ※ 介电常数: ε =D/E (D— — 电通量密度; E—— 电场强度 ) 相对介电常数 =ε/ε 0=C/C0 (ε 0和 C0为真空介电常数和电容。 表示提高电容量的能力 ) 介质损耗角正切: tgδ= =IR/Ic (表示物料在交流电场中吸收电能转化为热能的能力 )  用途 (见 134) (见 134) 14 ※ 充满理想电解质的电容器没有能量消耗,其电流 Ic 超前电压 V 为 900。 由于有了损耗,使电流 I 与电压 V 的相位角减小,损耗角 δ 增加。 (通常)在任何给定频率下,电介质可用理想电容 和电阻 R 组成的并联电路表示(见上图)。 总电流 I 与外加电压 V 之间的角度 θ称为相位角, cosθ 称为功率系数,在 δ 很小时, tgδ≈ cosθ。 三、电阻率( Ω m) 已知 实验得出,吸湿性物料有: (水分传感器原理) ※ a、 b 为物料特性常数 =f(品种、密度、温度等 ) ※ 西瓜电阻率与含糖量的关系, 135 四、磁特性 ※ 用磁化水灌溉,可以增强根系的吸水性、有利于叶茎的生长。 磁化的主要表现(作用): ① 作物增产。 例如,在播前 6~ 12天,将小麦种子在 30~ 60mT(毫 特斯拉)磁感应强度下进行处理 数秒 ,能够 提高净光合速率。 ② 减少耕翻作业的能耗。 在犁铧处安装强磁性源,可以使阻力 ↓ %;阻力波动小(波动系数由 %↓ 到 %)。 ③ 增强土粒凝聚性。 ※ 土壤磁化率与有机质的关系: X=+(%),相关系数 r=; ※ 磁化率 =磁化强度 /磁感应强度, 磁感应强度 —— 磁性物质中单位体积的磁矩。 五、农业物料电特性在农业工程中的应用 (一)含水率测定 利用电特性(电导率 、电阻率 等)与含水量的关系。 (二)物料干燥 利用介电损耗 原理。 ※ 采用高频( 1~ 150MHz)或超高频 (微波 )( 915~ 2450MHz)加热更加优越,如:含水量 17%的蘑菇经微波处理 5分钟,水分便可降到 5%一下,而在一般烘房内则需 6~ 8小时。 (三)质量评定 测: ※ 主频 —— 用敲击激励苹果的方法,获得响应频率幅值最大的频率,称为响应主频率。 用来检测果品坚实度、判断贮藏时间等。 (四)种子处理 15 用于: 167。 7 农业土壤的工程性质 ※ 《周礼》中指出: “ 万物自生焉则曰土,以人所耕而树艺焉则曰壤 ”。 古书《说文解字》对土的定义: “ 土者,地之吐生物者 也 ”。 并进一步解释: “‘ 二 ’ 象地之上,地之中 ”。 即土壤位于岩石之上,地面以下的大地表层; “∣” 是 “ 物出之形 ” ,表示土壤能够生长植物。 两者合起来就是 “ 土 ”。 本节主要内容:土 /壤的形成;土壤的组成;土壤的性质;土壤盐碱化及其危害。 一、自然土与农业土壤的形成 (一)自然土的形成:岩石 —— 母质 —— 微生物 —— 植物  五大自然成土因素: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  自然土( 5层) (二)农业土壤的形成  土壤( 4层) 二、土壤孔隙度、土壤水和空气 土壤为三相体 (见下图) 16 (一)土壤孔隙度  土壤孔隙 ※ 土壤要求:总孔隙度为 3060%,非毛管孔隙 10%;毛管孔隙(含非活性孔隙) ∶ 非毛管孔隙 =2~ 4∶ 1。 土壤孔隙度 = 土壤孔隙比: (二)土壤水: ① 气态水 —— 孔隙中的水汽; ② 吸湿水 —— 土壤颗粒表面由空气中吸取的水分子(约 20个水分子厚,密度为 ~ ,冰点为- 78℃ ) ③ 薄膜水 —— 包容在吸湿水外面的水膜,最大含量为吸湿水的 2~ 4倍。 外层膜状水可以被作物利用,但移动缓慢。 ④ 毛管水 —— ⑤ 重力水 —— (三)土壤空气: 相对湿度大,氧气少, CO2多(是空气中的 5~ 120倍)。 ※ 土壤空气增多,微生物活动旺盛(尤其温度较高时),有利于有机质分解。 三、土壤含水率和土壤状态 见 112; 138。  含水量:由小 —— → 大 状态: 固体 —— → 塑体 —— → 流体 力学特性:小 —— → 大 —— → 小 四、土壤的强度与破坏 △ 土壤强度 —— 不引起屈服应变和破坏的最大应力。 17 外力 —— 拉、压、剪、穿透等 破坏 —— 断裂、压缩、塑流等 ※ 土壤强度是变化的,不是定值。 ∵① 质地、含水量的不同; ② 由于孔隙的存在,难以准确地衡量有效截面积。 (一)抗剪强度( S) 据摩尔 —— 库伦经验公式: S=C+ς tgψ (类似于物料摩擦力公式: F=μ +fP) 式中: C—— 粘结力; ς —— 正应力; ψ —— 内摩擦角; μ —— 粘附力。 ※ 140,描述剪切应力( S)与剪切应变的关系 (二)承压强度(支承能力) 基本公式: P=K( ) 式中: P—— 载荷压强; Z—— 下陷深度; n—— 与土壤性质有关的常数; K—— 考虑到 K 与承载面积有关,故分为两部分: ,其中, Kc—— 内聚变形模量 ,与面积有关; Kψ —— 摩擦变形模量 ,与面积无关; b—— 矩形支承面的短边或圆形半径。 △※ 土壤下塑限 —— 开始表现可塑性时的含水量。 (犁地的含水量应在下塑限以下) 土壤上塑限 —— 失去可塑性,开始流动时的含水量。 ※ 两者之间的含水量范围称为可塑性范围,两者之差称为塑性值。 塑性值大的土壤,可塑性强。 五、土壤结持度 —— 在不同水分下,土粒在外力作用下的难移动度。 土壤结持度与含水量有关, ∵ 水分影响土粒的 粘结力 和 粘附力 ( 143)。 ※ 土壤的状态从 干燥 —— 泥浆;其结持性依次为:坚固、酥软、可塑、粘韧、浓浆、薄浆。 ※ 通常为了减小机具的摩擦阻力(摩擦阻力约占总阻力的 50%,而当作业速度达到,只占 8%),常采取以下措施: ① 增加刃口的锐度; ② 涂聚四氟乙烯和尿素树脂等; ③ 电渗法:施以直流电场,使阴阳离子向不同方向迁移; ④ 在酥软结持状态下作业。 (另外,还有磁化犁、仿生犁等) 六、土壤压实 基本公式: 式中: A—— 压缩系数; P—— 压力; C—— P0=1时的孔隙比,即单位压力下的 e0。 144,表示干、湿土的 Pe 变化趋势。 △ 图 145,表示含水 量对压实程度的影响, 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一般当含水量为饱和含水量的 80~ 85%时,最易压实。 △ 压实的后果: ① 透水、透气性 ↓ ,蒸发 ↑ ; ② 有机质分解慢,对作物供氮不足; ③ 耕作阻力 ↑ ,质量 ↓ ; ④ 影响产量。 △ 减少压实的措施: ① 复式作业; ② 免耕、少耕; 18 ③ 降低接地压力; ④ 定期深松; ⑤ 施有机肥; „„ 七、土壤的热特性 C、 λ 、 α 各参数的物理意义与 167。 但由于土壤中水分和空气比一般物料多,∴ 热特性波动很大。  水分对土壤热容量的影响见 113, 当水分低时: C:砂土 壤土 粘土 泥炭; 当水分高是: C:泥炭 粘土 壤土 砂土。 ※ ∵ 水置换了空气,而水的热容量大约是固相的 3~ 5倍,是空气的 3000倍。  水分对导热系数和导温系数的影响见 146, λ 、 α :砂土 壤土 粘土 泥炭。 ※ ∵ 水导热系数是空气的 26倍,是固相的 1/3~ 1/4,通常土壤导热系数主要受含水量和松紧程度的影响,其影响程度大于容积密度。 ※ 公式 和 是一致的, ∵ C 乘以 ρ 即为单位容积的比热。 ※ 关系式 的作用是:通过测定 α (简单),可以研究导热方面的变化。 ※ 实践证明,常见作物种子发芽的最佳土温平均 25℃。 较高的土温有利于丰产。 昼夜温差大,有利于 根系发育 、 作物成长 以及土壤与大气中的 气水交换。 因此,耕作(施肥、中耕)使土壤疏松,可以使 —— Cv↓ 、 λ↓ 、日照后升温快。 八、土壤的盐化和碱化 (一)盐碱土分类 ① 盐化土 —— 表层的中性盐含量 %,对作物有危害; ② 盐土 —— 表层的氯化盐 %或硫酸盐 2%,危害极大; ③ 碱化土 —— 表层含有碱性盐, PH≥ ,碱化度(在水中的含量) 5%; ④ 碱土 —— 表层含有碱性盐, PH≥ ,碱化度 20% (二)盐碱土成因 自然因素 —— ① 含盐高的母质,由于水的蒸发,在随雨流到低洼处; ② 耐盐力强的植物吸水时吸收了盐分,干枯时留在地表。 人为因素 —— 灌溉不当、高位水库(使地下水位抬高)、水旱间隔种植等,造成次生盐渍化。 19 ※ 地下水位临界高度,一般认为:毛管深度 +根系主要部分的分布深度。 (三)盐碱土对农业生产的危害 △ ① 生理干旱 —— 含盐水的浓度大,植物吸水难甚至 “ 反渗 ” 而凋萎; ② 盐分毒性 —— 腐蚀幼芽或使叶子干枯; ③ 营养失调 —— 影响植物对某 些营养元素的吸收或生成难溶解的化合物; ④ 恶化土壤理化性质 —— 破坏团粒结构,干时板结,湿时粘重,透气性差。 造成植物出芽难、微生物活动困难。 本章重点、难点: 农业物料的机械特性; 农业物料特性在农业工程中的应用。 思考题: 农业物料的基本特性; 含水量对农业物料特性的影响。 第二章 农业机械化 167。 1 农业机械化在发展农业生产和推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 △ 农业机械化 —— 用机器逐步代替人畜力进行农业的技术改造和经济发展的过程。 ※ 农业机械化在发展 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 替代、强化。 劳动强度的评价: 能量代谢率( Energy Metobolic Rate): EMR= 100% 式中: Ew—— 劳动时消耗的能量( kJ/min); ES—— 准备工作时消耗的能量( kJ/min); Eb—— 基本代谢量。 21,给出体力劳动的分级 ※ 人的工作能力约为。 167。 2 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条件 一、 有较发达的工业基础; 二、 有一定的资金; 三、 有劳动力转移的出路; 四、 有所需的能源; 五、 有适用的农机化技术; 20 六、 有较好的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条件); 七、 有一定的生产规模。 167。 3 机械化作业项目及机具的基本类型 作业类型 机组类型 一、农用动力机械 拖拉机,固定式内燃机,电动机,农用汽车,农用飞机,风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