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内容摘要:

源及电压等级,电源由何处引来,电源数量及回路数、专用线或非专用线。 电缆埋地或架空、近远期发展情况; 3)备用电源和应急 电源容量确定原则及性能要求,有自备发电机时,说明启动方式及与市电网关系; 4)高、低压供电系统结线型式及运行方式:正常工作电源与备用电源之间的关系;母线联络开关运行和切换方式;变压器之间低压侧联络方式;重要负荷的供电方式; 5)变、配电站的位置、数量、容量(包括设备安装容量、计算有功、无功、视在容量、变压器台数、容量)及型式(户内、户外或混合);设备技术条件和选型要求; 6)继电保护装置的设置; 7)电能计量装置:采用高压或低压;专用柜或非专用柜(满足供电部门要求和建设方内部核算要求);监测 仪表的配置情况; 8)功率因数补偿方式:说明功率因数是否达到供用电规则的要求,应补偿容量和采取的补偿方式和补偿前后的结果; 9)操作电源和信号:说明高压设备操作电源和运行信号装置配置情况; 10)工程供电:高、低压进出线路的型号及敷设方式。 4 配电系统 1)电源由何处引来、电压等级、配电方式;对重要负荷和特别重要负荷及其它负荷的供电措施; 2)选用导线、电缆、母干线的材质和型号,敷设方式; 3)开关、插座、配电箱、控制箱等配电设备选型及安装方式; 4)电动机启动及控制方式的 选择。 5 照明系统 1)照明种类及照度标准; 2)光源及灯具的选择、照明灯具的安装及控制方式; 3)室外照明的种类(如路灯、庭园灯。 草坪灯、地灯、泛光照明、水下照明等)、电压等级、光源选择及其控制方法等; 4)照明线路的选择及敷设方式。 (包括室外照明线路的选择和接地方式)。 6 热工检测及自动调节系统 1)按工艺要求说明热工检测及自动调节系统的组成; 2)自动化仪表的选择; 3)仪表控制盘、台选型及安装; 4)线路选择及敷设; 5)仪表控制盘、台的接地。 7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按建筑性质确定保护等级及系统组成; 2)消防控制室位置的确定和要求; 3)火灾探测器、报警控制器、手动报警按钮、控制台(柜)等设备的选择; 4)火灾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要求,控制逻辑关系及控制显示要求; 5)火灾应急广播及消防通信概述; 6)消防主电源、备用电源供给方式,接地及接地电阻要求; 7)线路选型及敷设方式; 8)当有智能化系统集成要求时,应说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与其它子系统的接口方式及联动关系。 9)应急照明的电源型式,灯具配置,线路选择及 敷设方式,控制方式等。 8 通信系统 1)对工程中不同性质的电话用户和专线,分别统计其数量; 2)电话站总配线设备及其容量的选择和确定; 3)电话站交、直流供电方案; 4)电话站站址的确定及对土建的要求; 5)通信线路容量的确定及线路网络组成和敷设; 6)对市话中继线路的设计分工,线路敷设和引入位置的确定; 7)室内配线及敷设要求; 8)防电磁脉冲接地、工作接地方式及接地电阻要求。 9 有线电视系统 1)系统规模、网络组成、用户输出口电平值的确定; 2)节目源 选择; 3)机房位置、前端设备配置; 4)用户分配网络、导体选择及敷设方式、用户终端数量的确定。 10 闭路电视系统 1)系统组成; 2)控制室的位置及设备的选择; 3)传输方式、导体选择及敷设方式; 4)电视制作系统组成及主要设备选择。 11 有线广播系统 1)系统组成; 2)输出功率、馈送方式和用户线路敷设的确定; 3)广播设备的选择,并确定广播室位置; 4)导体选择及敷设方式。 12 扩声和同声传译系统 1)系统组成; 2)设备选择及声源布 置的要求; 3)确定机房位置; 4)同声传译方式; 5)导体选择及敷设方式。 13 呼叫信号系统 1)系统组成及功能要求(包括有线或无线); 2)导体选择及敷设方式; 3)设备选型。 14 公共显示系统 1)系统组成及功能要求; 2)显示装置安装部位、种类、导体选择及敷设方式; 3)显示装置规格。 15 时钟系统 1)系统组成、安装位置、导体选择及敷设方式; 2)设备选型。 16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 1)系统防范等级、组成和功能要求; 2)保 安监控及探测区域的划分、控制、显示及报警要求; 3)摄像机、探测器安装位置的确定; 4)访客对讲、巡更、门禁等子系统配置及安装; 5)机房位置的确定; 6)设备选型、导体选择及敷设方式。 17 综合布线系统 1)根据工程项目的性质、功能、环境条件和近、远期用户要求确定综合布线的类型及配置标准; 2)系统组成及设备选型; 3)总配线架、楼层配线架及信息终端的配置; 4)导体选择及敷设方式。 4)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及系统集成 1)系统组成、监控点数、及其功能要求; 2)设备选型; 3)导体选择及敷设方式。 19 信息网络交换系统 1)系统组成、功能及用户终端接口的要求; 2)导体选择及敷设要求。 20 车库管理系统 1)系统组成及功能要求; 2)监控室设置; 3)导体选择及敷设要求。 21 智能化系统集成 1)集成形式及要求; 2)设备选择。 22 建筑物防雷 1)确定防雷类别; 2)防直接雷击、防侧击雷、防雷击电磁脉冲、防高电位侵入的措施; 3)当利用建(构)筑物混凝土内钢筋做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时,应 说明采取的措施和要求。 23 接地及安全 1)本工程各系统要求接地的种类及接地电阻要求; 2)总等电位、局部等电位的设置要求; 3)接地装置要求,当接地装置需作特殊处理时应说明采取的措施、方法等; 4)安全接地及特殊接地的措施。 24 需提请在设计审批时解决或确定的主要问题 设计图纸 1 电气总平面图(仅有单体设计时,可无此项内容) 1)标示建(构)筑物名称、容量,高、低压线路及其它系统线路走向,回路编号,导线及电缆型号规格,架空线杆位,路灯、庭园灯的杆位( 路灯、庭园灯可不绘线路),重复接地点等; 2)变、配电站位置、编号和变压器容量; 3)比例、指北针。 2 变、配电系统 1)高、低压供电系统图:注明开关柜编号、型号及回路编号、一次回路设备型号、设备容量、计算电流、补偿容量、导体型号规格、用户名称、二次回路方案编号; 2)平面布置图:应包括高、低压开关柜、变压器、母干线、发电机、控制屏、直流电源及信号屏等设备平面布置和主要尺寸,图纸应有比例; 3)标示房间层高、地沟位置、标高(相对标高人 3)配电系统(一般只绘制内部作业草图,不对 外出图) 主要干线平面布置图,竖向干线系统图(包括配电及照明干线、变配电站的配出回路及回路编号)。 4 照明系统 对于特殊建筑,如大型体育场馆、大型影剧院等,有条件时应绘制照明平面图。 该平面图应包括灯位(含应急照明灯)、灯具规格,配电箱(或控制箱)位,不需连线。 5 热工检测及自动调节系统 1)需专项设计的自控系统需绘制热工检测及自动调节原理系统图; 2)控制室设备平面布置图。 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图; 2)消防控制室设备布置平面图。 7 通信系 统 1)电话系统图; 2)站房设备布置图。 8 防雷系统、接地系统 一般不出图纸,特殊工程只出项规平面图,接地平面图。 9 其他系统 1)各系统所属系统图; 2)各控制室设备平面布置图(若在相应系统图中说明清楚时,可不出此图)。 主要设备表 注明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 设计计算书(供内部使用及存档) 1 用电设备负荷计算。 2 变压器选型计算。 3 电缆选型计算。 4 系统短路电流计算。 5 防雷类别计算及避雷 针保护范围计算。 6 各系统计算结果尚应标示在设计说明或相应图纸中。 7 因条件不具备不能进行计算的内容,应在初步设计中说明,并应在施工图设计时补算。 给水排水 初步设计阶段,给水排水专业设计文件应包括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主要设备表、计算书(内部使用并存档)。 设计说明书 1 设计依据 1)摘录设计总说明所列批准文件和依据性资料中与本专业设计有关的内容; 2)本工程采用的主要法规和标准; 3)其他专业提供的本工程设计资料,工程可利用的市政 条件。 2 设计范围 根据设计任务书和有关设计资料,说明本专业设计的内容和分工(当有其他单位共同设计时)。 3 室外给水设计 1)水源:由市政或小区管网供水时,应说明供水干管的方位、接管管径、能提供的水量与水压。 当建自备水源时,应说明水源的水质、水温、水文及供水能力,取水方式及净化处理工艺和设备选型等。 2)用水量:说明或用表格列出生活用水定额及用水量,生产用水水量,其他项目用水定额及用水量(含循环冷却水系统补水量、游泳池和中水系统补水量、洗衣房、锅炉房、水景用水、道路、绿化洒水和不可预 计水量等);消防用水标准及用水量;总用水量(最高日用水量、最大时用水量)。 3)给水系统:说明生活、生产、消防系统的划分及组合情况,分质分压分区供水的情况。 当水量、水压不足时采取的措施,并说明调节设施的容量、材质、位置及加压设备选型。 如系扩建工程,还应对现有给水系统加以简介。 4)消防系统:说明各类形式消防设施的设计依据,设计参数,供水方式,设备选型及控制方法等。 5)中水系统:说明中水系统设计依据,水质要求,工艺流程,设计参数及设备选型,并绘制水量平衡图。 6)循环冷却水系统:说明根据用 水设备对水量、水质、水温、水压的要求,以及当地的有关气象参数(如室外空气干、湿球温度和大气压力等)来选择采取循环冷却水系统的组成,冷却构筑物、循环水泵的型号及稳定水质措施。 7)当采用重复用水的系统较大时,应概述系统流程,净化工艺并绘制水量平衡图。 8)管材、接口及敷设方式。 4 室外排水设计 1)现有排水条件简介:当排入城市管道或其他外部明沟时应说明管道、明沟的大小、坡度、排人点的标高、位置或检查并编号。 当排入水体(江、河、湖、海等)时,还应说明对排放的要求。 2)说明设计采用的排水制 度、排水出路。 如需要提升,则说明提升位置、规模,提升设备选型及设计数据,构筑物形式,占地面积,紧急排放的措施等。 3)说明或用表格列出生产、生活排水系统的排水量。 当污水需要处理时,应分别说明排放量、水质、处理方式、工艺流程、设备选型、构筑物概况以及处理效果等。 4)说明雨水排水采用的暴雨强度公式(或采用的暴雨强度)、重现期、雨水排水量等。 5)管材、接口及敷设方式。 5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 1)说明或用表格列出各种用水量标准,用水单位数,工作时间,小时变化系数,最高日用水量,最大时用水量。 注:此项内容在第 3 2)中表示清楚时,则此款可不表示。 2)给水系统:说明给水系统的划分和给水方式,分区供水要求和采取的措施,计量方式,水箱和水池的容量、设置位置、材质,设备选型,保温、防结露和防腐蚀等措施。 3)消防系统:遵照各类防火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要求,分别对各类消防系统(如消火栓、自动喷水、水幕、雨淋喷水、水喷雾、泡沫、气体灭火系统)的设计原则和依据,计算标准,系统组成,控制方式,消防水池和水箱的容量、设置位置以及主要设备选择等予以叙述。 4)热水系统:说明采取的热水供应 方式,系统选择,水温、水质、热源、加热方式及最大小时用水量和耗热量等。 说明设备选型、保温、防腐的技术措施等。 当利用余热或太阳能时,尚应说明采用的依据,供应能力,系统形式,运行条件及技术措施等。 5)对水质、水温、水压有特殊要求或设置饮用净水、开水系统者,应说明采用的特殊技术措施,并列出设计数据及工艺流程、设备选型等。 6)中水系统:说明中水系统设计依据,水质要求,工艺流程,设计参数及设备选型,并绘制水量平衡图。 7)排水系统:说明排水系统选择,生活和生产污(废)水排水量,室外排放条件。 有毒有害 污水的局部处理工艺流程及设计数据。 屋面雨水的排水系统选择及室外排放条件,采用的降雨强度和重现期。 8)管材、接口及敷设方式。 6 节水、节能措施:说明高效节水,节能设备及系统设计中采用的技术措施等。 7 对有隔振及防噪要求的建(构)筑物,说明给排水设施所采取的技术措施。 8 对特殊地区(地震、湿陷性或胀缩性土、冻土地区、软弱地基)的给排水设施,说明所采取的相应技术措施。 9 需提请在设计审批时解决或确定的主要问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