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营运能力分析体系探论文内容摘要:

周转率、全部资产收入率或周转宰,它们可正确评价各项资产营运效益的大小和资产周转速度的快慢。 从静态上的对比.可反映各项资产收入率的水平及其差距;从动态上对比,可反映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及全部资产与销售收入增长的关系。 ( 3) 将全部资产营运能力与全部资产盈利能力结合起来分析 从这个角度分析可说明企业资产经营盈利能力的高低,既取决于产品经营盈利能力,又受资产营运能力 的影响。 用一般关系式表示: 资产经营盈利能力=资产营运能力 产品经营盈利能力 其具体计算公式为: 总资产报酬率=总资产周转率 收入息税前利润率 100 % 运用上式可全面分析企业资产的营运情况及效果。 海尔集团 简介 海尔集团是世界白色家电第一品牌, 1984 年创立于中国青岛,现任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是海尔的主要创始人。 截至 2020 年海尔集团在全球建立了 29 个制造基地, 8个综合研发中心, 19 个海外贸易公司,全球员工超过 6万人。 2020年,海尔集团全球营业额实现 1243亿元,品牌价值 812 亿元,自 2020年以来连续 8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 海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援建了129所希望小学,制作了 212 集儿童科教动画片《海尔兄弟》。 是 2020 年北京奥运会全球唯一白色家电赞助商。 海尔集团 营运能力指标分析 海尔集团 09 年 11 年相关数据 项目 /年份 09 年 10年 11 年 总资产 977,821, 1,150,450, 1,089,489, 关于企业营运能力 指标 分析探讨 6 应收账款 76,427, 265,751, 267,619, 存货 247,226, 184,064, 151,878, 流动资产 413,630, 580,497, 518,023, 固定资产净值 290,801, 320,645, 303,836, 主营业务收入 3,080,546, 2,505,701, 1,753,167, 主营业务支出 2,432,179, 1,972,711, 1,377,153, 总资产周转率 =销售收入 / 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天数 =360/总资产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 =销售收入净额 /应收账款的平均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360/应收账款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 =销售成本 /存货平均余额 存货周转天数 =360/存货周转率 固定资产周转率 =销售收入净额 /固定资产 流动资产周转率 =销售收入 /流动资产平均 流动资产周转天数 =360/流动资产周转天数 营运能力指标分析 项目 总资产 应收账款 存货 固定资产 流动资产 周转率 周转天数 周 转率 周转天数 周转率 周转天数 周转率 周转天数 周转率 周转天数 10 年 11 年 从以上计算可知,海尔公司 2020 年总资产周转率比上年减慢,分析可知该公司应扩大销售额,处理闲置资产,以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由上表计算结果可知,应收账款周转率比上年低,表明公司收款不迅速,易发生 坏账损失,该公司对应收账款管理效率低。 关于企业营运能力 指标 分析探讨 7 该公司 11年的存货周转率低于 10 年,表明存货占用水平高,流动性低,企业应尽快找出存货管理中处在的问题,尽可能的降低资金占用水平。 该公司 11年的固定资产为 ,明显低于上年,其主要原因在于固定资产净值增加幅度大于销售收入净额增长幅度,说明企业的营运能力有所减弱。 同样由计算得出该公司的流动资产周转率低于上年,表明以相同的流动资产的周转额越低,流动资产利用效果不好。 综上,该公司 11年度的营运能力较 10 年有所下降。 第 3章 企业营运能力指标分析中应 注意的问题 树立创新观念 不同的市场环境,需要不同的财务管理思路。 只有企业的财务管理思路与经营市场的发展变化相适应,财务管理才能成为推动企业经营的助动器。 当今社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供大于求是相对于一定时期、一定产品和一定企业而言的。 在任何国家、任何地区和任何历史时期,都不存在所有生产产品的企业均出现供大于求。 这就告诉我们,在买方市场下企业要想在竞争中求成长、求发展,只有紧紧地把握市场需求趋势,站在产品开发、市场开发的最前沿,以不懈的创新来赢得生存,赢得发展。 创造出领导市场的经营发展优势,就要求企业 不仅要注意培育企业偿债能力、资产营运能力和企业盈利能力,更重要的是培育企业的财务管理创新能力,通过财务管理创新来推动企业的经营创新。 培育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能力,首先是要树立创新观念。 笔者认为,应在传统的财务管理观念中实现两个 “ 融入 ” :一是在 “ 筹资与用资 ” 的观念中融入“ 筹知与投知 ” 的观念。 现代市场的竞争是知识的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 谁掌握了知识谁就掌握市场,谁先掌握知识谁就先掌握市场。 这是知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