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456单元教案(三疑三探模式)内容摘要:
1古诗两首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 /香炉 /生紫烟, 遥看 /瀑布 /挂前川。 飞流 /直下 /三千尺, 疑是 /银河 /落九天。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 一、设疑自探 小朋友们,上节课大家学习了什么内容呢。 对,那么和“诗仙”李白生活在同一时代的还有一位特别有名的大诗人,人们把他称为“诗圣”。 他就是杜甫,今天我们就来学一首杜甫的诗 —— 《绝句》。 二、解疑合探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自悟。 ( 1)读一读:自读古诗,读准字音。 ( 2)看一看:边读诗边看插图,感知诗句的意 思。 ( 3)议一议:跟同桌议一议这首古诗所描写的景象。 ( 4)画一画:根据自己对诗句的理解,画出自己想象中的画面。 ( 5)背一背: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 1)交流理解。 先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再提出不懂的地方,同学之间相互讨论、解疑,教师作点拨、讲解。 ( 2)展示图画。 引导学生在赏画、评画的过程中了解诗句的大意。 ( 3)朗读古诗。 读出适当的语气。 再读诗句,感悟春景之美。 ( 1)教师范读。 ( 2)自读、小组合作读。 ( 3)配乐、配画,入情入境诵读古诗。 游戏感受古诗中的对仗。 ( 1)回顾以前学过的对对子的课文。 ( 2)找朋友:两个 —— 一行 黄鹂 —— 白鹭 西岭 —— 东吴 千秋 —— 万里 三、质疑再探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可以调动全班同学进行帮助解决。 四.运用拓展 把这首诗背给爸爸妈妈听,并讲讲诗句的意思。 收集有关描写春天的古诗,或者再找找杜甫其他的诗,试着背一背。 板书设计: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教学反思: 1雷 雨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会认 4 个生字,会写 12 个字;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指导学生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读懂每句每段的意思,知道雷雨前、中、后的自然景象。 通过图文结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 图文结合,引导学生了解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特点。 指导学生用准确的词句来表现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自然界出现的现象和特点。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安排: 3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设疑自探 夏天的午后,常常会出现雷 雨的现象,你能说说雷雨时的景象吗。 (老师肯定学生的体验后,揭示课题,引发学生对探究课文内容的兴趣。 ) 二、解疑合探 A、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默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教师巡视,有重点地对读书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认读词语卡片。 (黑沉沉、乱摆、迎面扑来、彩虹、蜘蛛、蝉、越来越响、垂、压) 生字组词,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到带有生字的词语和句子。 ( 1)压──压下来;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 2)乱──乱摆;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 3)垂──垂下来;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 了。 ( 4)虹──彩虹;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识记字形,联系自己的生活和阅读实践巩固识字。 出示生字,让学生观察这些字的特点,然后用不同的方法识字。 如,用动作记“压”“垂”;用联想法记“乱”;(联系自己观察的情景,想象狂风中小树乱摆的样子从而记住“乱”字。 )用换偏旁识字法记“虹”。 同桌相互听读课文,一人读一段,在读中巩固识字,学习新词 B、 朗读感悟,理清文脉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老师引读。 (雷雨前:满天的乌云„„树上的叶子„„忽然一阵大风„„哗,哗,哗,雨下起来了„„雨停了„„) 让学生 找一找,课文哪几个段落写雷雨前的景象,哪几个段落写雷雨时的景象,哪几个段落写雷雨后的景象,分别在书上做记号。 指导学生用不同的语调分别读好这三个部分,用心感悟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分组朗读,老师随机指导。 三、质疑再探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可以调动全班同学进行帮助解决。 四、运用拓展 “词语串串烧”。 越来越亮 越下越大 越( )越( ) 一动不动 一声不响 一( )不( ) 完成课后“读读抄抄”练习。 板书设计: 18 雷雨 雷雨前 雷雨中 雷雨后 压 逃 越 垂 彩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设疑自探 看课件演示,写出本课的生字。 (压、网、虹、雷) 边看图片边回顾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中、优等生评价。 二、解疑合探 学习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 1)学习第一自然段。 ①自读第一自然段,用“──”画出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 用“ „„ ”标出这些景物怎么样。 ②指名回答。 (板书:云黑) ③比较句子,说说哪句写 得好。 为什么。 树上的叶子不动,蝉不叫。 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④指导朗读。 (范读、指名读、齐读) ( 2)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①看课件,想想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这时的天气变化。 ②自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这段主要写什么。 (板书:风大) ③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说明风大的语句。 ④(运用演示法)蜘蛛怎样从树上下来,帮助学生理解作者为什么用“垂”字。 ⑤指导读第二自然段。 ⑥男生读第三自然段。 思考:这段写的是什么内容。 (板书:电闪 雷响) ⑦比较句子“闪电亮,雷声响”“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说一 说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⑧“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这两个句子的顺序能不能颠倒。 为什么。 ( 3)齐读第一、二、三自然段,边读边想象雷雨前的景象。 学习第四、五、六自然段。 ( 1)看课件(雷雨中的景象)。 ( 2)自读第四、五、六自然段,然后告诉同桌,通过朗读你知道了什么。 ( 3)指名回答,再指导朗读。 板书:雨急 雨密 雨(大→小) ( 4)指导学生用“渐渐”练习说话。 ①把句子补充完整: 春天,天气渐渐。 渐渐长大了。 渐 渐。 ②学生用“渐渐”练习说话。 ( 5)齐读第四、五、六自然段,边读边想这三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学习第七、八自然段。 ( 1)看课件(雨后的美景)。 ( 2)自读第七自然段,然后告诉同学们,你读懂了哪些词句。 (板书:空气清新) ( 3)指导用高兴的语气读第七自然段。 ( 4)边看图边轻声读第八自然段,然后告诉同学们,通过朗读,你都知道了什么。 (板书:彩虹挂) ( 5)采用把句子补充完整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挂”字。 我把 挂在。 墙上挂着。 挂在。 ( 6)指导朗读第八自然段。 ( 7)创设情境,伴乐朗读第七、八自然段。 ( 8)指名口述第七、八自然段主要写的是什么内容。 三、质疑再探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可以调动全班同学进行帮助解决。 四、运用拓展 把课文中你认为好的句子摘抄下来。 你留心过天气的变化吗。 如果留心过可以写下来。 如果没有留心过,今后可要留心观察啊。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一、设疑自探 读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借助生字表,认读生字,同桌互读。 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几个字的。 把你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二、解疑合探 A、学习生字 ( 1)观察字形,交流发现。 如:“压、逃”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逃”是走之旁,“越”是走字旁;“垂”字中间宽,上下两头窄。 ( 2)示范讲解。 “彩”字右边的“三撇”是上下排列的,起笔处要在一条垂线上,第二撇起笔处在横中线上;虫字旁的“扁口”上宽下窄;“蜘”字中的虫字旁要写得瘦长;“垂”字上边的撇要写得短而平,下面的横逐渐加长,最后一横 又要缩短。 ( 3)让学生先把每个字临写一遍,对照总结之后,再临写一遍,争取第二遍比第一遍写得好。 三、质疑再探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可以调动全班同学进行帮助解决。 四、运用拓展 用生字组词。 选自己喜欢的词句,读一读,记一记,抄一抄。 板书设计: 18 雷 雨 叶不动 枝乱摆 雷雨前(图):乌云 压下来──刮大风──电闪雷鸣 蝉不叫 蜘蛛逃 雷雨中(图):下起来──越下越大──渐渐小了 天亮了 空气清新 雷雨后 (图): 雨停了 彩虹 蝉 蜘蛛 青蛙 教学反思: 19 最大的“书” 教学目标 : 会认 10 个生字,会写 12 个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 学习生字词。 准确把握人物心理,读好人物对话。 了解“书”中的内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3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疑自探 大教师手拿书 )同学们看这是什么 ?(书 )你见过的最大的书是什么样的 ?(学生说)今天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一本最大的书。 板书。 最大的书。 (故意漏写双引号 ) 学生纠错 :书没加双引号。 师顺势问 :为什么加引号。 二、解疑合探 A、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思考 :最大的 书 指的是什么 ? 学生汇报思考结果 师 :大自然就是最大的一本 书 ,这本 书 永远也读不完。 在这本书中,你会汲取更多的自然科学知识的营养,享受到更多的乐趣。 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学生读字音。 (2)交流识字体会, 说说你都认识了哪些生字,怎么认识的。 你还有哪些 好的识字方法,说一说。 ( 3)巩固生字。 指名读,开火车读 送生字宝宝回家 :学生再读课文,并标出自然段。 检查读书情况。 一人读一自然段。 B、理解词语。 学生默读课文,划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师生释疑。 对词语的理解作如下设计 : 刨根问底 :把课文中川川说的话用课件出示出来,一方面指导学生读好问句,另一方面从问句中体会川川是个爱问的孩于,总爱把问题问清楚,问明白,从而理解 刨根问底 的意思。 宝藏 :让学生说说叔叔要为祖国找到哪些宝藏,从而来理解词语意思。 地质勘探队员 :指导学生说说他们是千什么的。 三、质疑再探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可以调动全班同学进行帮助解决。 四、运用拓展 教师范写 底 ,讲解写字要领 : 底 :第三笔是竖撇,第五笔是 竖提 ,上下都有点。 学生描黑,临写。 还有哪些字有 竖撇 ?学生练写 册 、 厚。 、 质 ,教师针对写字情况进行指导。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设疑自探 复习生字,质疑课题。 复习生字 质疑课题 师 :培根曾说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你想从这本 最大的书 获得哪些知识呢 ? 学生质疑,归纳 : 1)、 书 中有什么内容 ? 2)、这本 书 有什么作用 ? 3)、我们该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 ?,自己读书、多思考等 ) 二、解疑合探 (一 )、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师 :俗话说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现在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说说从中了解到哪些知识。 学生在班里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随机进行讲解 : (1)、岩石 书 : A、 (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内容 ) 指名学生读。 说说岩石为什么像书 ? 指导读第一句话 :岩石就是 39。 书 39。 啊 :应读出叔叔自豪、高兴的语气。 B、 书 中的字 :(课件出示第六段内容》 说说 书 中有哪些字 (如雨痕、波痕、矿物 D 指导读 :你认为叔叔回答川川的问题时是什么态度,并读一读。 C、 书 中的画 (出示第八自然段内容 j 书 中有什么画 ?(树叶、贝壳、小鱼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456单元教案(三疑三探模式)
相关推荐
无 (w)边 (biān)无 (w)际 (j236。 ) 坐 (zu238。 )井 (jǐng)观 (guān)天 (tiān) 狐 (h)狸 (li) 思 (sī)想 (xiǎng) 补 (bǔ)丁 (ding) 衣 (yī)服 (fu) 告 (g224。 o)诉 (s249。 ) 伤 (shāng)心 (xīn) 形近字组词。 村(山村) 拨(拨开) 取(争取) 沿(井沿) 抬(抬头) 示
级的 近义词与反义词表 近义词 躲 藏 遮 掩 脱掉 卸下 枯 干 追 赶 宿 住 美 丽 漂亮 自豪 骄傲 健壮 强壮 呼唤 叫唤 慢慢 缓缓、徐徐 高兴 开心 明亮 光明、光亮 同伴 伙伴 弯 曲 足迹 脚印 寻找 寻觅 迷路 迷途 景色 景象 芬芳 香气 赶紧 赶快 不解 迷惑 应该 应当 舒适 舒 服 照顾 照料 挑选 选择 茂盛 茂密 清晰 清楚 展现 展示 流动 流淌 有名 出名
:古诗两首 课时安排: 2 教学目标: 认识 8 个生字,会写 6 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 懂得热爱家乡,珍惜友情。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 教学难点:写字;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 教学准备:字卡,插图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5 分 15分 10一、指导朗读 2 自读,说说读后感。 2 熟读全诗,感情朗读 (
k249。 n nan k249。 n kǔ k249。 n zh249。 yu225。 n ɡōnɡ ( ) ( ) ( ) ( ) ( ) du236。 yu225。 n qīnɡ cǎo qīnɡ ni225。 n qīnɡ chūn n237。 nɡ j236。 nɡ ( ) ( ) ( ) ( ) ( ) ān n237。 nɡ xī sh236。 n237。 nɡ r227。 n
受,能切实帮助学生澄清思想上的模糊认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 但开班会课不一定都要等到每周二下午第四节,可利用一些零碎的又不影响学科学习的时间开短小精悍的班会也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不必长篇大论, 班主任把及时发现的不良思想的苗头一针见血地指出来,第一课件网 第一课件网 16 对事不对人,进行警示性的引导教育,往往能把一些影响班风、学风的不良思想消灭在萌芽阶段。 而重视与学生的思想交流
r st sit uation disposal, subjects I I f ield t o dr iving exam proj ect , is expect ed t o Sept em ber end of Qian by st andar d plet ed t r ansf or mation。 I I is im plem ent ed on m edium van c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