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题解集内容摘要:
黄河)( 6)河渭不足(黄河、渭水)( 7)北饮大泽(向北、 “去北方 ”;大湖)( 8)未 至 (到达)( 9) 道渴而死 (在半路因口渴而死)( 10) 道 渴 而 死(道, “在半路上 ”而, 表修饰)( 11)弃其杖(弃,遗弃;其,他的)( 12)化为 邓林 (即桃林) 五、 .成语、对联 “夸父逐日 ”是一个成语,现在多比喻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 征服自然夸父逐日志向宏大 探求真理小儿辩斗精神可嘉 六、一词多义。 为: (动词,成为) (判断动词,是) 七、古今异义。 夸父与日逐走:古义:跑;今义:行走。 河、渭不足(古义:黄河。 今义:泛指一般河流。 ) 八、课文理解 ( 1) 理清文章结构。 课文思路: 本文属古代神话,全文仅 375 字,但故事中的人物、情节、结果全都展示出来,且故事情节波澜曲折。 这篇神话共分几个画面来描述夸父。 逐走,入 日 ——渴,饮于河渭 ——北饮大泽 ——道渴而死 ——弃杖化邓林 ( 2)中心思想(整体把握)(文章主旨): 《夸父逐日》记叙了夸父逐日的故事,表现了夸父逐日的无比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大自然、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斗志。 九、内容填空题 原文回答: 夸父虽死,但仍为人类造福的句子是: 弃其杖,化为邓林。 表明夸父逐日口渴后的做法的句子是: 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表明夸父逐日的结果的句子是: 未至,道渴而死。 本文以丰富的想象引入深思,表现最突出的句子是: 弃其杖,化为邓林。 十 、开放性试题 夸父是一位怎样的人物。 你如何理解(怎样认识)这一人物形象。 答:夸父是位神奇的人物,他是一位善于奔跑的巨人,与太阳 “逐走 ”。 夸父有明确追求,他勇敢、执着、热爱光明,憎恶黑暗;有理想、有抱负、有牺牲精神、甘为人类造福。 这一人物形象,具有超现实的,夸张的浪漫主义色彩。 怎样认识神话主题。 这一形象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逐日 ”的意思是: 追逐太阳 怎样理解这一行为。 这一行为体现了夸父的英雄气概,表 现了一种勇敢追求、死而不已、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使整个神话更具有浪漫主义的魅力。 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怎样看待夸父敢于 “与日逐走 ”。 ( 夸父敢于逐日,你如何看待他。 ) 答: 此题为开放题, 提倡从积极角度看待, 因为这更符合本神话的本意。 ① 从积极角度看: 表现了夸父宏大的志向、 勇敢追求, 巨大的力量和气魄。 英勇的气概。 为人类造福死而后已的积极意义 ② 从消极角度看: 表现了夸父不自量力。 “夸父与日逐走 ”,夸父是不是自不量力。 答: 这个神话主要是表现夸父宏大的志向和豪壮的 气魄,也正是因为日不可以逐,才更加显现出夸父那令人赞叹和佩服的勇气。 你认为夸父逐日以至于丧了命,这样做值得吗。 请简述理由。 答案: 略。 (提示:从探索未知世界角度看,他的精神可嘉,值得。 也可以从其他角度讲。 ) 对《夸父逐日》的结尾 “弃其杖,化为邓林 ”应如何理解 ? 答: 此情节以富有诗意的高度想象力,丰富了《夸父逐日》这一神话的内涵,丰富了夸父的形象,表现了一种勇敢追求、死而不以、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使整个神话更具有浪漫主义魅力。 若夸父没有渴死在半路上,他最终能赶上太阳吗。 说说理由。 答: 不能。 因 为太阳和地球是不同的两个星球,没有一条供夸父赶到太阳的路。 这样写具有超现实的理想,夸张的浪漫主义魅力。 我国古代与太阳有关的神话还有吗。 你还知道有关太阳的哪些诗句吗。 (写出两句即可) 答: ① 后羿射日 ②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山海经》中保存了一些人们熟知的神话,你还能写出一个吗。 神话故事中还有夸父一样的人物吗。 说说看 答 ① 《精卫填海》。 ② 《精卫填海》中的 精卫 ,《女娲补天》中的女娲,《大禹治水》中的大禹,《后羿射日》中的后羿。 作为成语典故, “夸父逐日 ”常用来比喻 ( 2 分) 答:决心大(或志向远大)或不自量力。 11.如何理解 “弃其仗,化为邓林。 ”的结尾。 答:、丰富了这一神话的内涵,丰满了夸父的形象,表现了一种勇敢追求、死而不已、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使整个神话更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 2 分) 1从这个故事中,你看到了夸父哪些优秀品质。 答:有胆量有决心,目标远大,气魄非凡,意志坚强 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题解之《狼》 一、 原文、译文 原文: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 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译文: 一个屠户天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一些骨头。 路上遇到两只狼, 紧跟着走了很远。 屠户害怕了,把骨头扔给它们。 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 屠户又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后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停下了,可是先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又赶到了。 骨头已经扔完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屠夫非常困窘,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 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场主人在打麦场里堆积柴草,覆盖成小山似的。 屠户于是跑过去倚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 两只狼都不敢上前,瞪眼朝着屠户。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过了一会儿,那只狼的眼睛似乎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屠户 突然跳起来,用刀劈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杀死狼。 屠户正想要走,转到柴草堆后面一看,只见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从柴草堆中打洞进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 狼的身子已经钻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 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杀死了狼。 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的。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 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二、 文学常识积累 :选自《聊斋志异》 : 蒲松龄 ,字 留仙 ,一字: 剑臣 ,号 : 柳泉居士 ,世称:“聊斋先生 ”, 清 代 文学 家。 文学影响:《聊斋志异》是一部 文言短篇小说集 ,共 491 篇。 郭沫若曾评价《聊斋志异》:“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鬼刺虐入骨三分 ”。 三、重点字词注音、解释 (一)、生字读音。 缀行 (zhu236。 ) 大窘 (jiǒng) 苫蔽 (sh224。 n b236。 ) 屠 (t) 倚 (yǐ) 弛担 (ch237。 ) 暇(xi225。 ) 瞑目 (m237。 ng) 眈眈 (dān dān) 薪 (xīn) 隧道 (su236。 ) 尻尾 (kāo) 寐 (m232。 i) 黠 (xi225。 ) 少时( shǎo) (二 )、重点字词解释。 2.一屠晚归(宰杀牲屠。 这里指屠户。 晚,在晚上。 ) 3.缀行甚远:紧随着走了很远。 (缀,连接,这里是紧跟的意思)。 4.止:通 “只,只有 ”。 5.投以骨:(以,把。 投,投向)。 6.从:跟从。 7.两狼之并驱如故: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并,一起。 故,旧、原来)。 8.窘:困窘,处境危急。 9.恐前后受其敌(敌:敌对,这里是胁迫、攻击的意思) 10.顾:回头看,这里指向旁边看。 11.积薪:堆积柴草。 12.苫蔽成丘:覆盖成小山似的。 (苫:盖上。 蔽,遮蔽。 苫蔽,覆盖、遮蔽)。 13.弛:放松, 这里指卸下。 14.眈眈相向:瞪眼朝着屠户。 (眈眈,注视的样子)。 15.少时:一会儿。 16.径去:径直走开。 17.犬坐于前:(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 18.久之:过了一会儿。 19.瞑:闭眼。 20.意暇甚:神情很悠闲。 (意,这里指神情、态度。 暇,空闲)。 21.暴:突然。 22.毙:杀死。 方 欲行 (打算,想 ) 23.洞其中:在其中打洞。 (洞,名词作动词, “打洞 ”的意思。 其,指柴草堆)。 24.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名词作动词状语, “钻洞 ”的意思) 25.尻:屁股。 26.股:大腿。 27.假寐:假装睡觉。 (寐,睡觉 )。 28.盖: (“原来是 ”的意思 )。 29.禽兽之变诈几何: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 (变诈,作假,欺骗。 几何,多少,这里是能有几何的意思 )。 30.止增笑耳:只是增加笑料罢了(笑:笑料)。 31. 黠:狡猾。 32. 顷刻:一会儿。 四、通假字 止有剩骨 止通只,只有 止露尻尾 止通只,只有 止增笑耳 止通只,只有 五、一词多义 ( 1.) ① 止 止有剩骨 (通 “只 ”) 一狼得骨止 (停止 ) ( 2). ① 敌 恐前后受其敌(威胁,胁迫 指攻击) 盖以诱敌(敌方、敌人) ( 3) “其 ”的含义 ① 恐前后受其敌。 (指狼)。 ② 场主积薪其中。 (指打麦场)。 ③ 屠乃奔倚其下。 (指柴草堆)。 ④ 一狼洞其中。 (指柴草堆)。 ⑤ 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 (指屠户)。 ⑥ 屠自后断其股。 (指狼)。 ⑦ 其一犬坐于前 (其中的 ) ( 4)意 ① 意暇甚 (神情 ) ②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打算、想 ) ( 5)前 ① 前面, 恐前后受其敌。 ② 向前, 狼不敢前。 ( 6)乃 ① 屠乃奔倚其下(于是)。 ② 乃悟前狼假寐(才) ( 7)之 ① (代词,它,指狼)又数刀毙之。 ② (助词,的)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③(助词,调整音节,不 译),久之。 ④ (助词,位于主谓之间,不译)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⑤ 复投之,(代词,他们,代狼) ( 8)以 ① (介词,把)投以骨。 ② (介词,用)以刀劈狼首。 ③ (连词,来)意将遂人以攻其后也。 ④ (连词,用来)盖以诱敌。 六、内容及写法理解 【课文结构分析】 课文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 叙事 ,写屠夫和狼争斗的故事。 第二部分: 议论 ,点名文章的主旨。 【关于 《狼》 的课文思路】 :理清情节 屠夫:遇狼 ——惧狼 ——御狼 ——毙狼 议狼 狼:缀行甚远 ——并驱如故 ——眈眈相向 ——假寐诱敌,挖掘出狼的性格。 【 关于 《狼》 的主题思想 】 《狼》记叙了狼和人的一场较量,揭示了狼贪婪、狡诈、凶狠、阴险的本性,表现了屠户的机智和勇敢,告诉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我们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能取得胜利。 【 关于 “屠户 ”的形象】 屠户的形象:机智、勇敢、警觉、善于斗争。 狼:凶恶、贪婪、狡猾但又愚蠢 【课文写作特色】 1. 叙议结合 的手法:议论在文中起到画龙点睛、提示文章主旨的作用。 七、理解性默写 “乃悟前狼假寐 ”中的 “假寐 ”的表现是: 目似瞑,意暇甚 表现屠户的警觉性高的句子是: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表现狼阴险狡诈的句子有: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表现狼贪婪的句子有: 骨已尽矣,而两浪之并驱如故 描写狼 “犬坐于前 ”的神态的句子是: 目似瞑,意暇甚 描写狼的心理活动的句子是: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最能表现屠户勇敢的句子是: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表现屠户的害怕心理和侥幸心理的句子是: 屠惧,投以骨 复投之 本文段表现狼贪婪、凶恶的本性的句子是 “缀行甚远 ”“并驱如故 ”。 根据题目要求填空。 (4 分 ) 《狼》一文中表现狼 “黠 ”的本性的句子有 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 、 意将隧入 以攻其后也。 (两句 );表现屠户警惕性很高的句子是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八、开放性试题 汉语里有关狼的成语、谚语比较多,请各写出 2 个。 成语 :狼狈为奸、狼狈逃窜、狼吞虎咽、狼狈不堪、狼心狗肺、狼子野心、狼烟四起、引狼入室。 谚语 :( 1)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 2)狼肚子里没有好心肝。 第 ④ 段的内容是什么。 在整个故事情节当中,这段是什么部分。 答: 屠户杀狼。 高潮和结局。 屠户起先怕狼,后来怎样战胜狼的。 屠户战胜狼的原因是什么。 答: ① 放弃了妥协的思想,认清了狼的贪婪的本质;能抓住最佳时机 ② 凭借自 己的勇敢智慧。 全文以 和 表达方式为主,揭示出 , 说明 告诫人们 答 ① 记叙和议论 ② 狼贪婪,凶残,狡猾的本质 ③ 狼再怎样狡诈,都敌不过人的智慧 ④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本。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题解集
相关推荐
. 的耻辱。 答案:( 1)声气阻塞。 ( 2)没有根据的话。 ( 3) 热烈而深切。 ( 4)肮脏的东西。 ,你能填出各自的喻体吗。 试写下来。 ,千树万树 开。 ,疑是 落九天。 ,恰是一江 向东流。 ,笼盖四野。 答案:梨花 银河 春水 穹庐 ,许多文人墨客都留下了思念故乡,怀念故土的脍炙人口的诗句,请写出其中的两句,并标明作者和出处。 ,。 作者: ,出处:《 》。 答案:示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这三段文字,作者分别描绘了哪两幅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第一段中,作者充分运用了自己的触觉、味觉、听觉,并用手中的妙笔,将难以状写的春风写得神韵透彻,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①
__、 _______有着密切的关系。 23 、蜜蜂能安全回家,靠的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列文虎克玩出了 ________,他发明了 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 从列文虎克的身上,我得到了这样的启示:
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时面上含笑的 ”,为什么。 答:冬天济南气候温暖,很像春天就要来临。 5 第 3 段把 “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 ”中的 “顶 ”好在哪。 答:准确表现了 “一髻儿白花 ”的位置和形状,并暗指这是 “小雪 ”。 6 第 3 段 “那点薄雪好象忽然害羞 ”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什么作用。 答: “害了羞 ”三字用拟人手法描绘了夕阳斜照薄雪娇美的情态,还是扣住了 “小雪 ”与
第三单元 《春》 suō l236。 lǎng r249。 n w253。 ng w253。 ng y249。 n ni224。 ng m224。 i n242。 ng wǎn zhuǎn y236。 ng h226。 li225。 o li224。 ng hu225。 ng y249。 n hōng tuō f253。 ng zh253。 ng j236。 ng m238。 dǒu sǒu
▲ ( 2 分) (二)月亮 —— 地球的妻子、姐妹,还是女儿。 ( 14 分 ) 中秋赏月,忽有友人相问:“月亮生于何年。 来自何方。 ” 在天文学上,这个问题称为“月球的起源”,其答案虽然至今尚付阙如,但是太空悬案的侦察员 —— 天文学家们 —— 却根据众多的天文观察事实,对月球的身份作了合乎逻辑的推测。 总的说来,大致有三种 可能:月亮若不是地球的妻子,那便是地球的姐妹,或者是地球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