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试题内容摘要:
▲ ( 2 分) (二)月亮 —— 地球的妻子、姐妹,还是女儿。 ( 14 分 ) 中秋赏月,忽有友人相问:“月亮生于何年。 来自何方。 ” 在天文学上,这个问题称为“月球的起源”,其答案虽然至今尚付阙如,但是太空悬案的侦察员 —— 天文学家们 —— 却根据众多的天文观察事实,对月球的身份作了合乎逻辑的推测。 总的说来,大致有三种 可能:月亮若不是地球的妻子,那便是地球的姐妹,或者是地球的女儿。 你看,月球的平均密度是每立方厘米 克,只相当于地球密度的 3/5,而且两者的化学成份又大不相同;因此,情况很可能是这样:当 46 亿年前我们这个太阳系从一大团星云物质里脱胎而出时,月球和地球所处的位置相去甚远,各由不同的物质形成。 另一方面,月球的平均密度又与不行星乃至陨星的密度十分相近。 所以,它原先很可能是一颗小行星, 3 在它围绕太阳运行的过程中一度接近地球,并为后者的引力俘获,而成为地球的卫星。 这种学说称为“俘获说”。 倘若情况果真如此,那么,将 地球与月球比作邂逅相遇遂成天作之合的夫妻,岂不是再妙不过吗。 但是,地球的直经只是月球的 ,相去并不悬殊,况且,迄今为止人们所知的小行星无一例外都比月球小得多;所以像地球这么一颗并不很大的行星,偏偏要俘获一个月球这么大的小行星亦实非易事。 于是有一部分天文学家认为:在太阳系形成之际,地球和①( ) ( A、月亮 B、月球) 由同一块尘埃云凝聚而成。 它们的平均密度和化学成分之所以不同,乃是由于原始星云中的金属成分在行星形成之前已先行凝聚成团。 这种学说称为“同源说”。 如此看来,②( ) ( A、月亮 B、月球) 岂不就是地球的姐妹。 ①最后一种推测更具有戏剧性:在 40多亿年前,太阳系形成之初,地球月球原为一体。 ②当时地球处于高温熔融状态,自转很快,天长日久,便从其赤道区飞出一大块物质,形成了月球。 ③太平洋便是月球分裂出去的残迹。 你看,月亮岂不又成了地球的女儿。 ④现在,赞成这种“分裂说”的人已经比较少了。 ⑤不过,这种理论却面临着许多难题,比方说,它有一个必然的推论,即月球的位置应该在地球的赤道面上,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可爱的月亮啊,你究竟是谁。 你尽可以讳莫如深,人类却总有一天会掀起你的神 秘面纱,把你的真相查个水落石出。 1 从文中的介绍来看,你觉得关于月球起源的三种学说哪种较为可信。 为什么。 ( 2 分) 答: ▲ , ▲。 1 如果文章的内容不作改动,而把文章的题目换成《月亮 —— 地球的姐妹、妻子,还是女儿。 》,你觉得合适吗。 请说出理由。 ( 2 分) 答: ▲。 1 倒数第二段的句子排列顺序被打乱了,不改动文字和标点,把它调整过来,应该把第 ▲句移到第 ▲ 句前面。 ( 2 分) 1 月球起源学说十分深奥,但本文写来却生动形象,浅显明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成功地运用了 ①作比较、②打比方 等说明方法,请找。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试题
相关推荐
第三单元 《春》 suō l236。 lǎng r249。 n w253。 ng w253。 ng y249。 n ni224。 ng m224。 i n242。 ng wǎn zhuǎn y236。 ng h226。 li225。 o li224。 ng hu225。 ng y249。 n hōng tuō f253。 ng zh253。 ng j236。 ng m238。 dǒu sǒu
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时面上含笑的 ”,为什么。 答:冬天济南气候温暖,很像春天就要来临。 5 第 3 段把 “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 ”中的 “顶 ”好在哪。 答:准确表现了 “一髻儿白花 ”的位置和形状,并暗指这是 “小雪 ”。 6 第 3 段 “那点薄雪好象忽然害羞 ”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什么作用。 答: “害了羞 ”三字用拟人手法描绘了夕阳斜照薄雪娇美的情态,还是扣住了 “小雪 ”与
黄河)( 6)河渭不足(黄河、渭水)( 7)北饮大泽(向北、 “去北方 ”;大湖)( 8)未 至 (到达)( 9) 道渴而死 (在半路因口渴而死)( 10) 道 渴 而 死(道, “在半路上 ”而, 表修饰)( 11)弃其杖(弃,遗弃;其,他的)( 12)化为 邓林 (即桃林) 五、 .成语、对联 “夸父逐日 ”是一个成语,现在多比喻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 征服自然夸父逐日志向宏大
么爱她,怎么需要她。 卡片送出去以后,自己也忘了,每次回家仍然会觉得母亲偏心,仍然会和她顶嘴,惹她生气。 好多年过去了,等到自己有了孩子以后,才算真正明白了母亲的心,才开始由衷地对母亲恭 敬起来。 十几年来,父亲一直在国外教书,只有放暑假时偶尔回来一两次,母亲就在家里等着妹妹和弟弟读完大学。 那一年,终于,连弟弟也当完兵又出国读书去了,母亲才决定到德国去探望父亲并且停留下来。 出国以前
] 赏析语段中的好词语运用,比较分析看看,为什么用得好:如“瓜子抗争”一例中的“竟然 (居然 )冒出了一截小瓜苗。 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了一种怎样的力量,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 (倔强 )地向上,茁壮生长,昂然挺立。 它仅仅活了几天,但是,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 (十分敬佩 )!”能否换用括号里的词 ?为什么
⑨从那以后,大家发现女孩似乎变了一个人,脸上挂着自信的笑容,人也变得越来越美丽。 女孩开始参加学校的各种大赛,获得了许多 的奖项,而且学习成绩直线上升。 后来,爱好文学的她开始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再后来,女孩成为一所名牌大学的硕士研究生。 在梦想慢慢实现,即将踏上人生的另一个旅途时,女孩终于牢记二十岁生日那天对自己说的话:如果没有人为你祝福,那就自己祝福自己。 教改先锋网 课件 | 教案 | 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