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指导(经晓峰主讲)职业指导师培训课程教材(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中期 35年 长期 510年 要注意目标时间上的组合。 目标又可分为 内在目标:是指从事职业培训所具备的知识、素养、观念、能力、心理素质、内心感受等的组合及变化。 外在目标:是指如工作单位、工作地点、工作内容、工作职务、工资待遇等的因素的组合以及变化。 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以短期目标为重点。 短期目标包括职业目标:你将做什么职业,成为什么样的角色。 也包括具体的目标,比如自身素质的提高: 英语水平,计算机水平,各种专业技能证书,社会实践和实习计划 , 18 寻找职业目标的方法 自我目标是一种发现,有时需要经历了种种危机后才能找到自己的目标。 不过也有简便易行的方法。 下面和方法可称之为自问法: 你有何才能。 你追求什么。 什么样的环境适合你发挥自己的才能。 19 职业目标评估要点 抓住最主要的内容,必须坚持不懈。 善于发现新观念、新内容、新变化,做到 “ 跟上潮流 ”。 要找到突破的方向,可实现飞越。 关注最弱点(木桶理论) 观念上的 知识上的 能力上的 心理素质上的 20 职业规划实施策略 21 职业生涯规划的依据 内因:  性格  兴趣  特长  智能  职业发展周期  职业动机  职业期望 外因:  政治环境  社会环境  经济环境  家庭影响  工作环境 抉择:  职业抉择  途径抉择  目标抉择  行动措施 22 职业生涯设计的依据 职业阶段 特点 1. 成长阶段 ( 0~14岁 ) 对职业从好奇、幻想、兴趣,到有意识培养职业能力的逐步成长过程。 2.探索阶段 ( 15~24岁) 试验期 ( 15~17岁 ) 认识自己和综合考虑自己的兴趣 、 能力与职业社会价值 、 就业机会 , 开始进行择业尝试。 过渡期 ( 18~21岁 ) 进入劳动力市场 , 或者进行专门的职业培训。 尝试期 ( 22~24岁 ) 选定工作领域 , 开始从事某种职业。 3. 确立阶段 ( 25~45岁 ) 尝试子阶段( 25~30岁 ) 对最初选定就业的职业不满意 , 再选择 、 变换职业工作。 变换次数各人不等。 也可能满意初选职业而无变换。 稳定子阶段( 31~44岁 ) 最终职业确定 , 开始致力于稳定工作。 4. 维持阶段 ( 45~65岁 ) 在这一年龄段 , 一般人都已在自己的工作领域中为自己创立了一席之地 ,已不再考虑变换职业工作 , 只力求维持已取得的成就和社会地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