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中考试题集锦内容摘要:
3.说明陈涉青年时期的伟大的抱负。 (二) 4.( 1)去,到( 2) 累次,一再 5.陈涉违背了当初 “苟富贵,无相忘 ”的诺言,背弃原来兄弟,丧失人心,所以失败。 6.客人在宫里进进出出,越来越放纵,常常谈论陈涉贫困的故事。 十二、比较阅读。 [甲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乙 ]项籍 ① 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 ② 怒之。 籍曰: ?书足以记名姓而已。 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 籍曰: ?彼可取而代也。 ?梁掩其口,曰: ?毋妄言 ,族矣。 ?梁以此奇籍。 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注释: ① 籍:项羽的字。 ② 项梁:项羽的叔叔 1.下面每组中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3 A.吴广素爱人 我行我素 B.皆已失期 不期而遇 聚室而谋曰 先帝不以臣卑鄙 C.学万人敌 敌众我寡 D.梁与籍俱观 与时俱进 C 卒买鱼烹 食 D 得鱼腹中书 2.对下面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A.夺而杀尉(表示顺接,相当于 “然后 ”) B.尉果笞广(鞭打) E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C.梁以此奇籍(因为) D.虽吴中子弟(虽然) [答 ] 和 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 2.下边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哪一项相同。 ( 2分) 梁掩其口,曰: “ 毋 妄 言 , 族 矣。 ” 梁 以 此 奇 籍。 A .旦日,卒中往往语 4.对秦的统治,不同的人表现出不同的态度,请阅读下面材料,对相关历史人物任选一人做 线一点简要评价。 ① 陈涉: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②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 籍曰: “彼可取而代也。 ③ 高祖(刘邦)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 “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 答案: 1. D 2. D 3.项梁捂住项羽的嘴,说: “不要说狂话,要被灭族的。 ”项梁因此觉 得项羽是个奇才。 4. ① 陈涉对暴秦的统治不满,有追求平等的理想; ② 项羽对秦充满仇恨,有 订灭秦的豪情壮志; ③ 刘邦对秦皇帝充满羡慕之情,流露出对富贵功名的世俗追求。 十三、 (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1 题。 (10分 )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 笞广。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 ?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 期当斩。 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装徒属皆曰 ?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袒右,称大楚。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5 分 ) 广故数言欲亡 亡: 尉果笞广 笞: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并: 封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十六七: 从民欲也 欲:。 (3分 )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密 是个有勇有谋的人,请你说说在杀死将尉的过程中,他的智谋表现在哪里。 (2分 ) 答案: (再说 )大丈夫不死则已,死就要干出一番大事业啊。 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 ?(每句 1分共 3分 ) (1分 )。 故意使自己受辱(使用激将法 ),激怒众人 (1分 ) 十四.( 07年苏州市)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 :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 ( 4分) A 陈胜吴广乃谋曰 B 扶苏以数谏故 B.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醉翁亭记》) C.诚宜开张圣听(《出师表》) D.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刿论战》) [答 ] 3 . 用 现 代 汉 语 翻 译 文 中 画 线 的 句 子。 ( 2 分 ) [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陈胜、吴广为什么要鱼腹藏书、篝火孤鸣 ?对这种做法你是如何评价的 ?(2分 ) 5 . 导致陈胜、 吴广农民起义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 最直接的原因是什么 ? 这两者之间有什么 联系 ?( 2分 ) 答案: 1. A和 B 2. B 3.现在逃跑 (被抓回来 )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好吗 ? 4. ① 制造舆论,鼓动人心,树立威信,让卒相信 “大楚兴,陈胜王 ”的必然趋势。 ② 利用当时普遍存在的敬奉鬼神的习惜来制造舆论.达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这样做显出了阵胜等组织起义的足智多谋。 5. ① 最根本的原因是:天下苦秦久矣。 最直接的原因是:会天大雨,道下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② 在秦王朝的残暴统治下,那些边的贫苦百姓走投无路的境遇正是 “天下苦秦久矣 ”的具体体现。 (或 : “失期,法皆斩 ”是秦残暴统治的体现 ) 十五.( 09 浙江宁波市 ) (三)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吴广以为然。 (节选自《陈涉世家》) 面加点的字。 ( 2分) ① 会天大雨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为天下唱 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例句: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B.卷石底以出(《小石潭记》) ,父子相保(《塞翁失马》) 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孟子》)。 ( 2分) 等死,死国可乎。 译文: 、吴广为什么要诈称公子扶苏、项燕。 (用简洁的语言回答)( 2 分)答: 答案: 1.( 1)适逢、正赶上 ( 2)同倡,倡导 2. C 3.同样是死,为了国事而死可以吗。 4.制造舆论,鼓动人心,树立威信,让卒相信 “大楚兴,陈胜王 ”的必然趋势。 十六.( 09 广西南宁)文言文阅读 (13 题每小题 3 分 ) (一 )陈涉世家 (节选 ) 4 二世元年七月,发间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亡:逃走 B. (项燕 )爱士卒,楚人怜之 怜:爱戴 C.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唱:通 “倡 ”,首发 D.乃丹书帛曰 “陈胜王 ” 书:书信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卜者知其指意 稍稍宾客其父 C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D.吴广以为然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3.下列对选文 ) A.陈胜提出 “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策略的原因,是当时人们都认为扶苏和项燕没有死。 B. “天下苦秦久矣 ”说明百姓对秦王朝的残暴统治完全丧失信心,忍无可忍。 C. “丹书帛曰 ‘ 陈胜王 ’ ,置人所罾鱼腹中 ”是陈胜、吴广精心为起义做的舆论准备。 D.这段文字写到了陈胜在起义前夕对形势的分析,充分表现了他对时局的洞察能力。 第 Ⅱ 卷 (共 90分 ) 4.把第 1 卷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 )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D 2. B 3. A 4. 扶苏因为多次劝谏皇上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 十七.( 09年黑龙江哈尔滨市) (10分 ) 吴广素爱人 …… 杀之以应陈涉。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2分 ) 佐: 比: 2.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填序号 ) (2分 ) ① 忿恚尉,令辱之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② 蕲下,。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中考试题集锦
相关推荐
5。 nɡ( )12 zh224。 o( )事 12一 fān( )风顺 12xi249。 ( )手旁观 12 y237。 ( )情 12 zǎo( )饰 12 jiǎo( )揉造作 12狡 xi225。 ( ) 12 ji227。 ( )难 12咀嚼 ( ) 1味同嚼 ( )蜡 13蒸li( ) 13 zh236。 ( )碍 13吹毛求 cī( ) 13 chǎn( )明 13 要 ju227
2一 fān( )风顺 12 xi249。 ( )手旁观 12 y237。 ( )情 12 zǎo( )饰 12 jiǎo( )揉造作 12狡 xi225。 ( ) 12 ji227。 ( )难 12咀嚼 ( ) 1味同嚼 ( )蜡 13蒸 li( ) 13 zh236。 ( )碍 13吹毛求 cī( ) 13chǎn( )明 13要 ju227。 ( ) 13不求 sh226。 n( )解
上册 每课一练 人教版 ww. dearedu. 启想扦蚊依荐夏妮陋设竣贵燎撕蓬删誉傀折觅困醒弛识萍沽漾翟述颈较绚恕办孜甜龋娇镐巷吞谭羌螟绎剑航 壶归效邱工桥碗褥靳匆馏巫疗末瞻愤瓶 ,预示了雨的 “ 出场 ” ,又使人感到某种久久的期待和强烈的愿望。 (当时正值我国结束 “ 文革 ” 灾难不久而开始新的历史时期) 2.“ 笑 ” 在这里代表一种快乐幸福、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要 “ 勇敢地笑 ”
秀 /优率 不及格 /不率 初三 1 班 70 59 93 18 30(43%) 11(%) 40(57%) 初三 2 班 72 68 97 37 49(68%) 19(%) 23(32%) 初三 3 班 74 64 95 29 46(62%) 19(%) 28(38%) 总计 216 97 18 125(58%) 49(%) 91(42%) 从上表分析可知,整体成绩不理想,不及格人数过多,
通 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通 _______, _________。 (3)乡为身死而不受。 ________通 _______, _________。 的一组是 ( ) :由是则生而不用 :蹴尔而与之 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行道之人弗受。 :所恶有甚于死者 :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刻唐贤今人诗 赋 于其上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 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