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课内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共68套)内容摘要:
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2分),良多趣味 ,鸡犬相闻 ,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1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6分) (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译文: (2)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译文: 1比较两篇短文的异同。 (3分)(1)两文都写了山和水,突出了山的连绵、高峻和水的 、 等共同特征。 (2)两文都写了猿鸣,但写作目的不同,《三峡》通过猿鸣烘托环境的 ,《与朱元思书》则通过猿鸣表现了环境的生机勃勃。 1(1)“阙”通“”缺,空缺;(2)即使;(3)凭借或依靠;(4)平息或停止1A1(1)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两岸的山陵,上下航行的水路都被阻断了。 (评分:“襄”“沿溯”各1分,大意1分,其他翻译错误酌情扣分)(2)那些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评分:“经纶”“反”各1分,大意1分,其他翻译错误酌情扣分)1(1)湍急、清澈;(2)凄凉或悲哀或凄清。 (每空一分,意思对即得分)陈涉世家(节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间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于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乃行卜。 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 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呜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卒皆夜惊恐。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亡:逃走 B.(项燕)爱士卒,楚人怜之 怜:爱戴 C.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唱:通“倡”,首发 D.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书:书信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卜者知其指意 稍稍宾客其父 C.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D.吴广以为然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9.B 10.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陈胜提出“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策略的原因,是当时人们都认为扶苏和项燕没有死。 B.“天下苦秦久矣”说明百姓对秦王朝的残暴统治完全丧失信心,忍无可忍。 C.“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是陈胜、吴广精心为起义做的舆论准备。 D.这段文字写到了陈胜在起义前夕对形势的分析,充分表现了他对时局的洞察能力。 第Ⅱ卷(共90分) 10.A11.把第1卷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扶苏因为多次劝谏皇上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 口技(节选)学科网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学科网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学科网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3分)学科网 (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间: 学科网(2)不能名其一处也 名: 学科网(3)几欲先走 走: 学科网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6分)学科网(1)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学科网 译文 学科网(2)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学科网译文 学科网为表现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选文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下面所选各句属于侧面描写的是( )(3分)学科网A、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学科网B、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学科网C、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学科网D、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学科网(每词1分,共3分)⑴夹杂; ⑵说出; ⑶跑;(6分)⑴(直到这时,)客人们的心情才稍微放松了一些,渐渐坐正了身子。 (3分)⑵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一只手上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明确指出哪一种声音来。 (3分)(翻译正确,语言通顺方能给3分)(3分)B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令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20.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 (4分) 之 蹴 辩 已 21.翻译划线句“此之谓失其本心”这个句子。 (2分) 22.填空:作者用“一箪食,一豆羹”来进行论证,这属于 的论证方法。 文段中着重论述了“ ”比“ ”更重要,人应该保有本心的道理。 (3分) 23.请任意写出文段中具有对比性的一组句子(内容)。 (2分)20.之,结构助词,的。 蹴,用脚踢。 辩,通“辨”,辨别。 已,停止,放弃。 (4分) 21.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天性、天良)。 (2分) 22.举例 义 生 (3分) 23.“乡为身死而不受”与“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对比; “乡为身死而不受”与“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对比; “乡为身死而不受”与“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对比; “一箪食,一豆羹”与“万钟”对比。 (不用原文,用自己的话叙述也可。 )(2分)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选段,回答11——14题。 (共8分) (1)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2)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1.解释下列语录句中加点的词语。 (2分) (1)能谤讥于市朝 谤: (2)闻寡人之耳者 闻: 1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语句。 (2分)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13.请分别写出文中表现齐威王纳谏后在国内和国外产生巨大成效的句子。 (2分) 14.本文中齐威王和邹忌个性鲜明,你更欣赏哪一位,说说你的看法。 (2分) 11.(1)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 (2)闻:使……听到 评分标准:(2分)每次解释 1分 12.现在齐国土地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 或: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 评分标准:(2分)重点词“地”、“方”翻译正确即可。 13.国内: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国外: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评分标准:(2分)国内、国外各1分。 国内答出“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即可得分。 14.示例1:我更欣赏邹忌,因为邹忌能用生动委婉的方式劝说,我嗯他身上学到了与他人交往的艺术。 示例2:我更欣赏齐王,他能够正视自己的不足,接受他人规劝。 我看到了他宽广的胸怀。 评分标准:(2分)符合人物性格,谈出看法即可。 阅读《三峡》,(回答11——14题,共10分)①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2分)阙 襄 12.翻译下列语句。 (4分)(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13.总结三峡的景物特点,给下面的对联补出上联。 (2分) ,天高地厚华夏情。 14.下面是《小石潭记》中的一段文字,和本文第二自然段比较,在写水方面有什么异同。 (2分)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11.阙: 通“缺” 襄 :上 评分标准:(2分)每词解释各1分,“阙”多答“缺口”,“襄”多答“漫上”不扣分。 12.(1)即使是骑着快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2)如果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评分标准:(4分)每句2分,重点词“虽”“奔”“自非”“亭午”“夜分”,其中答对两个得1分。 13.示例:山险水急三峡景 ;山峻水清三峡美等。 评分标准:(2分)宽对即可得分,要在对联中体现三峡的特点。 14.相同点:都从侧面写水。 不同点:《三峡》写出水势大,水流急的特点;《小石潭记》写出水清澈透明的特点。 评分标准:(2分)相同点得1分,不同点得1分。 岳阳楼记范仲淹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⑥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24.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具: ⑵淫雨霏霏,连月不开。 开:⑶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去: ⑷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偕:25. 第②段说“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中“览物之情”的“异”表现在哪两个方面?在文中用浪线画出。 26. 用现代汉语把下面句子的意思生动形象地表述出来。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答:。中考课内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共68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