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1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备战20xx高考化学6年高考真题分项版精解精析解析版内容摘要:
)= 0. 1 molL1的一组醋酸、醋酸钠混合溶液,溶液中c(CH3COOH)、c(CH3COO-)与pH 的关系如图7 所示。 下列有关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图7A. pH=5. 5 的溶液中: c(CH3COOH)c(CH3COO-)c(H+)c(OH-) B. W 点所表示的溶液中: c(Na+)+c(H+)= c(CH3COOH)+c(OH-) C. pH = 3. 5 的溶液中: c(Na+) +c(H+) c(OH-) +c(CH3COOH)= 0. 1molL1 D. 向W 点所表示的1. 0 L 溶液中通入0. 05 mol HCl 气体(溶液体积变化可忽略): c(H+)= c(CH3COOH)+c(OH-)(2012北京)25.(13分)直接排放含SO2的烟气会形成酸雨,危害环境。 利用钠碱循环法可脱除烟气中的SO2,(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SO2形成硫酸型酸雨的反应:。 (2)在钠碱循环法中,Na2SO3溶液作为吸收液,可由NaOH溶液吸收SO2制得,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吸收液吸收SO2的过程中,pH随n(SO3178。 ﹣):n(HSO3﹣)变化关系如下表:n(SO3178。 ﹣):n(HSO3﹣)91:91:11:91pH①上表判断NaHSO3溶液显 性,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 ②当吸收液呈中性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选填字母): a.c(Na+)=2c(SO32)+c(HSO3-),b.c(Na+) c(HSO3-) c(SO32)c(H+)=c(OH-)c.c(Na+)+c(H+)= c(SO32)+ c(HSO3-)+c(OH-)(4)当吸收液的pH降至约为6时,需送至电解槽再生。 再生示意图如下: ①HSO3在阳极放电的电极反应式是。 ②当阴极室中溶液pH升至8以上时,吸收液再生并循环利用。 简述再生原理: (2012福建)24. (16分)(1)电镀时,镀件与电源的 极连接。 (2)化学镀的原理是利用化学反应生成金属单质沉积在镀件表面形成镀层。 ① 若用铜盐进行化学镀铜,应选用_(填“氧化剂”或“还原剂”)与之反应。 ② 某化学镀铜的反应速率随镀液pH 变化如右图所示。 该镀铜过程中,镀液pH。 据图中信息,给出使反应停止的方法: (3)酸浸法制取硫酸铜的流程示意图如下① 步骤(i)中Cu2(OH) 2CO3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 步骤(ii)所加试剂起调节pH 作用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③ 在步骤(iii)发生的反应中,1 mol MnO2转移2 mol 电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④ 步骤(iv)除去杂质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3Fe3+ + NH4++2SO42+6H2O= NH4Fe3 (SO4)2(OH)6+6H + 过滤后母液的pH = , c (Fe3+) =a molL1,, c ( NH4+)=b molL1,, c ( SO42)= d molL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 (用含a 、b 、d 的代数式表示)。 【2011高考真题】(2011江苏卷)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molL-1NaHCO3溶液中:c(Na+)>c(HCO3-)>c(CO32-)>c(H2CO3) molL-1Na2CO3溶液中:c(OH-)-c(H+)=c(HCO3-)+2c(H2CO3-) molL- molL-1NaOH溶液:c(CO32-)> c(HCO3-)> c(OH-)>c(H+),CH3COONa和CH3COOH混合溶液[pH=7,c(Na+)= molL-1]:c(Na+)=c(CH3COO-)>c(CH3COOH)>c(H+)=c(OH-)(2011安徽卷)室温下,L- L-1氨水中,溶液pH和温度随加入盐酸体积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a点由水电离出的c(H+)=10-14mol/LB. b点:c(NH4+)+c(NH3H2O)=c(Cl-) :c(Cl-)= c(NH4+) ,溶液温度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NH3H2O电离吸热(2011浙江卷)海水中含有丰富的镁资源。 某同学设计了从模拟海水中制备MgO的实验方案:模拟海水中的离子浓度(mol/L)Na+Mg2+Ca2+Cl―注:10-5 mol/L,可认为该离子不存在;实验过程中,假设溶液体积不变。 已知:Ksp(CaCO3)=10-9;Ksp(MgCO3)=10-6;Ksp[Ca(OH)2]=10-6;Ksp[Mg(OH)2]=10-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沉淀物X为CaCO3B.滤液M中存在Mg2+,不存在Ca2+C.滤液N中存在Mg2+、Ca2+ D.步骤② g NaOH固体,沉淀物Y为Ca(OH)2和Mg(OH)2的混合物(2011福建卷)L-1醋酸溶液的pH=a,下列能使溶液pH=(a+1)的措施是A.将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 B.加入适量的醋酸钠固体C. molL-1盐酸 D.提高溶液的温度(2011广东卷)•L1 Na2SO3溶液,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溶液的pH降低B、c(Na+)=2c(SO32―)+ c(HSO3―)+ c(H2SO3)C、c(Na+)+c(H+)=2 c(SO32―)+ 2c(HSO3―)+ c(OH―)D、加入少量NaOH固体,c(SO32―)与c(Na+)均增大(2011山东卷)室温下向10mL pH=3的醋酸溶液中加入水稀释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H+)亦增大=11的NaOH溶液,混合液pH=7(2011天津卷)25℃时,混合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7时,c(C6H5O-)c(K+)c(H+)c(OH-)7时,c(K+)c(C6H5O-)c(H+)c(OH-)[C6H5OH(aq)]=10ml时,c(K+)=c(C6H5O-)c(OH-)=c(H+)[C6H5OH(aq)]=20ml时,c(C6H5O-)+c(C6H5OH)=2c(K+)(2011天津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时NH4Cl溶液的KW大于100℃时NH4Cl溶液的KW,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I2+2H2O=SO32-+2I-,可能存在大量的Na+、Ba2+、AlO2-、NO3-℃时,将pH=2的盐酸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显中性(2011重庆卷) 对滴有酚酞试液的下列溶液,操作后颜色变深的是 【解析】本题考察外界条件对盐类水解及电离平衡的影响。 盐类水解是吸热的,因此加热有利于水解反应(2011新课标全国卷)L1HF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A. c(H+) B. C. D. (2011海南卷),滴定达终点时,滴定管中的液面如下图所示,正确的读数为A. B. C. D. (2011全国II卷)等浓度的系列稀溶液:①乙酸、②苯酚、③碳酸、④乙醇,它们的PH由小到大排列的正确是A.④②③① B.③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②④(2011上海卷)常温下用pH为3的某酸溶液分别与pH都为11的氨水、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a、b两种溶液,关于这两种溶液酸碱性的描述正确的是A.b不可能显碱性 B. a可能显酸性或碱性C.a不可能显酸性 D.b可能显碱性或酸性(2011天津卷)工业废水中常含有一定量的Cr2O72—和CrO42—,它们会对人类及生态系统产生很大的伤害,必须进行处理。 常用的处理方法有两种。 方法1:还原沉淀法 该法的工艺流程为其中第①步存在平衡:2CrO42—(黄色)+2H+Cr2O72—(橙色)+H2O(1)若平衡体系的pH=2,则溶液显 色.(2)能说明第①步反应达平衡状态的是。 a.Cr2O72—和CrO42—的浓度相同b.2v (Cr2O72—) =v (CrO42—)c.溶液的颜色不变(3)第②步中,还原1mol Cr2O72—离子,需要________mol的FeSO47H2O。 (4)第③步生成的Cr(OH)3在溶液中存在以下沉淀溶解平衡:Cr(OH)3(s)Cr3+(aq)+3OH—(aq)常温下,Cr(OH)3的溶度积Ksp=c(Cr3+)c3(OH—)=1032,要使c(Cr3+)降至105mol/L,溶液的pH应调至。 方法2:电解法该法用Fe做电极电解含Cr2O72—的酸性废水,随着电解进行,在阴极附近溶液pH升高,产生Cr(OH)3沉淀。 (5)用Fe做电极的原因为。 (6)在阴极附近溶液pH升高的原因是(用电极反应解释)。 溶液中同时生成的沉淀还有。 【2010高考真题】(2010全国卷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醋酸溶液的,将此溶液稀释1倍后,溶液的,则B.在滴有酚酞溶液的氨水里,加入至溶液恰好无色,则此时溶液的C.盐酸的,盐酸的D.若1mL的盐酸与100mL溶液混合后,溶液的则溶液的(2010山东卷),分别在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后,改变溶液,金属阳离子浓度的辩护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 D.、分别在、两点代表的溶液中达到饱和(2010天津卷)4.下列液体均处于25℃,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某物质的溶液pH 7,则该物质一定是酸或强酸弱碱盐 B.pH = (H+)是pH = (H+)的100倍C.AgCl在同浓度的CaCl2和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相同D.pH = ,c(Na+) c(CH3COO-)(2010广东卷)12.HA为酸性略强与醋酸的一元弱酸, molL1 NaA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c(Na+)>c(A-)>c(H+)>c(OH-)B.c(Na+)>c(OH-)>c(A-)>c(H+)C.c(Na+)+ c(OH-)= c(A-)+ c(H+)D.c(Na+)+ c(H+) = c(A-)+ c(OH-)(2010福建卷)10.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正确判断是A.在pH = 12的溶液中,、可以常量共存B.在pH= 0的溶液中,、可以常量共存C.由0.1 mol一元碱BOH溶液的pH=10,可推知BOH溶液存在BOH=D.由0.1 mol一元碱HA溶液的pH=3, 可推知NaA溶液存在A + H2O⇋HA + OH(2010上海卷)14.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时,灼烧至固体发黑,测定值小于理论值B.相同条件下,2mol氢原子所具有的能量小于1mol氢分子所具有的能量C. mol molL1的醋酸钠溶液的pHD.1L 1 molL1的碳酸钠溶液吸收SO2的量大于1L molL1硫化钠溶液吸收SO2的量【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了实验操作、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溶液的pH、元素化合物等知识。 测定硫酸铜晶体(2010上海卷)16.下列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一定正确的是A.氨水与氯化铵的pH=7的混合溶液中:[Cl][NH4+]B.pH=2的一元酸和pH=12的一元强碱等体积混合: [OH]= [H+]C. molL1的硫酸铵溶液中:[NH4+][SO42][H+]D. molL1的硫化钠溶液中:[OH]=[H+]+[HS]+[H2S](2010四川卷)①100ml mol/L 、②100ml mol/L 两种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②① :②①C.①溶液中: D.②溶液中:(2010江苏卷)12.常温下,用 molLNaOH溶液滴定 molL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右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点①所示溶液中:B.点②所示溶液中:C.点③所示溶液中:D.滴定过程中可能出现:(2010浙江卷)26. (15分)已知:①25℃时弱电解质电离平衡数:Ka(CH3COOH)=,Ka(HSCN)=;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Kap(CaF2)=②25℃时,molL1氢氟酸水溶液中,调节溶液pH(忽略体积变化),得到c(HF)、c(F)与溶液pH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请根据以下信息回答下旬问题: 图2(1)25℃时,将20mL molL1 CH3COOH溶液和20mL molL1HSCN溶液分别与20mL molL1NaHCO3溶液混合,实验测得产生的气体体积(V)随时间(t)变化的示意图为图2所示:反应初始阶段,两种溶液产生CO2气体的速率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是 ,反应结束后所得两溶液中,c(CH3COO) c(SCN)(填“>”、“<”或“=”)(2)25℃时,HF电离平衡常数的数值Ka ,列式并说明得。专题11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备战20xx高考化学6年高考真题分项版精解精析解析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