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文书写作教案内容摘要:
书、通缉令、提请批准逮捕书、起诉意见书等重点文书 的概念、作用、结构模式和写作要点,要求同学们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理解和掌握公安文书的写作要求,能结合司法实践,实际写作和使用公安文书。 课堂文书改错练习: ( ppt 课件展示原文内容) 作 业 写一份起诉意见书 教学反馈 四川警安职业学院标准教案纸 课程名称 法律文书写作 任课教师 李印平 授课时间 第 3 周 地点 授课班级 08 法文 人数 教学目标 掌握检察文书的写作格式 教学重点 起诉书 不起诉决定书 起诉意见书写作格式 教学难点 三类文书的写作条件 教学时数 2 教学方法 讨论式教学和案例教学的方法组织教学 教学手段 传统教学 第三章 人民检察院的法律文书 —— 检察文书 一、简述人民检察院的刑事诉讼文书和刑事案件的工作文书 人民检察院的刑事诉讼文书是人民检察院在刑事诉讼中,按照刑事诉讼程序办理案件时制作的文书。 刑事案件的工作文书,是人民检察院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依我国刑事诉讼程序,按内部制度、规定,进行内部请求、报告、研究讨论、审查、批准、登记等项工作中形成的法律文书。 二、按照文书的诉讼阶段和性质、作用的不同,人民检察院法律文书可以分为几类。 按照文书的诉讼阶段和性质、作用的不同,人民检察院法律文书可以分为:立案文书,侦查文书,审查批捕和其他强制措施文书,审查起诉和出庭文书,抗诉文书,监所检察和法律监督文书,控告申诉检察和 刑事赔偿文书,审批延长办案期限文书,辩护代理文书和其他文书。 三、制作起诉书叙写案件事实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起诉书叙写案件事实主要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叙述事实要客观、准确。 起诉书叙述的犯罪事实,必须是与犯罪事实本身具有同一性。 ( 2)叙述事实必须要素完整。 事实要素主要包括犯罪时间、地点、经过、手段、目的、动机、情节、危害后果等。 ( 3)叙述事实必须层次分明。 各种犯罪行为的事实安排顺序不尽相同。 一般常见的有“先重后轻顺序”、“客观过程顺序”和“被告人顺序”等。 ( 4)叙写事实要正确处理特殊问题。 一是 注意保守党和国家机密;二是不写有伤风化的情节;三是有自首、立功表现的,在叙述犯罪事实之后,也应一并叙明;四是涉及非本案被告人的人员姓名时,应按具体情况,妥善处理。 五是共同犯罪案件,一名或数名共犯在逃的,写该在逃犯姓名时,可在姓名之后用括号注明“另案处理”。 四、制作起诉书阐述理由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阐述起诉书的理由主要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准确概括犯罪行为的本质属性。 ( 2)准确引用法律。 ( 3)准确阐述定罪处罚的倾向性意见。 ( 4)准确写明起诉决定。 立案决定 书 一 、概 念 立案 决定书,指检察院按照管辖范围,认为有犯罪事实发生,需要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符合立案条件,决定对案件行使侦查权时所制作的文书。 刑事诉讼法第 86 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 33 条、第 36 条的规定,立案决定书作为审查起诉阶段以前最重要的检察文书之一,检察院应当提供给辩护人查阅、摘抄或者复制,以使辩护人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了解人民检察院的侦查活动是否合法等 ,所以是公开性法律文书。 具体表现为二联填充式。 二、格 式 三、内容和制作方 法 立案决定书为填充式检察文书,共两联,其中第一联为存根,第二联附卷。 (一)正本。 是决定立案侦查时制作的文书,具有启动侦查程序的作用。 由首部、正文、尾部三部分组成。 首部,依次由标题、编号组成。 1.标题。 居文书正中分两行写明制作文书的检察院的全称和文书名称。 2.文书编号。 依顺序写明检察机关代字(院名代字和部门代字)、文书简称、年度、顺序号。 其中文书简称固定为 “立 ”。 例如, X 检反贪立 [2020]6 号。 正文,正文的内容按照固定格式填写,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 条的规定,本院决定对 (填写犯罪嫌疑人或单位的名称) 涉嫌 (罪名) 一案立案侦查。 其中对于人民检察院自行发现或者公安机关等其他机关移送的案件,空白处填写。 “八十三 ”,对于公民或单位报案、控告、举报或犯罪嫌疑人自首的案件,空白处填写 “八十六 ” 尾部。 填写制作文书时间及加盖作出立案决定的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印、院印。 (二)存根。 按照固定格式依次填写制作机关名称、文书名称、文书文号、案由、犯罪嫌疑人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年 龄、工作单位、住址、是否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批准人、承办人、填发人、填发时间等。 不起诉书意见 书 一、概 念 不起诉意见书是人民检察院侦查部门对立案侦查的案件侦查终结后,认为犯罪嫌疑人犯罪情节轻微,依照我国《刑法》规定对其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案件,依法向审查起诉部门提出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时制作的检察文书。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免除刑罚的案件,侦查人员应当写出侦查终结报告, 并且制作不起诉意见书。 根据这一规定,自 侦案件侦查终结后,如果侦查部门认为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对犯罪嫌疑人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需要对 犯罪嫌疑人作出不起诉决定的案件,就应当制作不起诉意见书,连同案卷材料,送达本院公诉部门审查决定。 二、格 式 三、内容和制作方 法 不起诉意见书属于论证式检察文书,其基本结构包括首部、正文、尾部三部分。 1.首部。 主要内容包括文书名称,文书编号,编号包括人民检察院的简称、自侦部门简称、年度和立案号。 2.正文。 主要内容包括:( 1)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别名,曾用名,绰号,化名 ),性别,出生年月日,出生地,民族,文化程度,职业或工作单 位及职务(作案时在何单位任何职务),政治面貌,如果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一并写明具体级、届代表、委员,现在住址,前科情况。 案件有多名犯罪嫌疑人 的,应当逐一写明。 ( 2)立案和采取强制措施情况。 用 “犯罪嫌疑人(姓名)涉嫌 XXX(罪名)一案,本院于 X 年 X 月 X 日立案侦查, …… (采取强制措施、变 更强制措施及延长羁押期限的情况),现已侦查终结。 ( 3)查明的案件事实和证据。 主要概括叙写经检察机关侦查认定的犯罪事实,包括时间、地点、经过、手 段、目的、动机、危 害后果等与定罪有关的事实要素。 应当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围绕刑法规定的该罪的构成要件,特别是犯罪特征,简明扼要叙写。 叙述犯罪嫌疑人 的犯罪事实时,先按照其触犯的罪名的犯罪构成作概括性的叙述,然后再逐一列举,最后分别列明相关证据。 证据包括经过侦查获取的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的行为构 成犯罪且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免除处罚的证据。 ( 4)提请不起诉意见的理由、法律根据。 要写明犯罪嫌疑人的行为涉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 XX 条构成 XX 罪,但是, …… (具体写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免除刑罚的具体情形),根据《中华人民 共和国刑法》第 XX 条的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免除 刑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五条、一百四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移送审查不起诉。 …… (对扣押物品的处理建议。 ) 3.尾部。 ( 1)落款,用 “此致审判监督部门 ”送达用语,之后写明制作文书的自侦自部门,并加盖部门公章;( 2)附项,主要包括随案移送案卷数、犯罪嫌疑人所在处所(在押的写明所押处所、取保候审的写明联系方式、监视居住的写明监视居住地点)、扣押物品、文件情况等。 作 业 写作一份立案决定书 教学反馈 四 川警安职业学院标准教案纸 课程名称 法律文书写作 任课教师 李印平 授课时间 第 4 周 地点 授课班级 0 法文 人数 教学目标 掌握一审刑事判决书 再审刑事判决书格式 教学重点 一审刑事判决书 再审刑事判决书格式 教学难点 两类文书的写作条件 教学时数 2 教学方法 讨论式教学和案例教 教学手段 传统教学 学的方法组织教学 第四章 人民法院的法律文书 —— 裁判文书(上) 一、简述第一审 刑事判决书事实部分包括的内容。 根据《法院刑事诉讼文书样式(样本)》的规定,第一审刑事判决书的事实部分包括以下内容:人民检察院指控被告人犯罪的事实和证据;被告人的供诉、辩护和辩护人的意见;经法庭审理查明的事实和据以定案的证据,并分四个自然段书写,以充分体现控辩式的审理方式。 二、第一审刑事判决书叙述事实,应当写清哪些要素。 第一审刑事判决书叙写事实时,应当写明案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被告人的动机、目的、手段,实施行为的过程、危害结果以及被告人在案发后的表现等内容,并以是否具备犯罪构成要件为重点,兼 叙影响定性处理的各种情节。 三、第一审刑事判决书的判决理由应当写明哪些内容。 理由是判决的灵魂。 判决理由应当写明下列内容:( 1)确定罪名,应以我国刑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规定为依据。 ( 2)确认量刑情节。 ( 3)对公诉机关指控的罪名成立的应当表示肯定;不构成犯罪或者指控的罪名不当的,应当有理有据地作出分析认定;对于辩解、辩护的主要理由,应当据理表明是否予以采纳。 ( 4)确认辩解、辩护理由是否被采纳。 ( 5)写明判决的法律依据。 四、第二审刑事判决书的事实部分应当包括 哪些内容。 第二审刑事判决书的事实部分主要应当写明以下内容:( 1)概述原判决的基本内容,即认定的事实、证据、理由和判决结果;( 2)概述上诉(或者抗诉)的主要理由和辩护的主要意见;( 3)概述人民检察院在二审中提出的意见;( 4)写明经二审法院审理查明的事实;( 5)写明二审据以定案的证据;( 6)对上诉或抗诉理由与原判有争议的内容进行分析论证。 五、再审刑事判决书的事实部分主要应当写明哪些内容。 再审刑事判决书的事实部分主要应当写明以下内容:( 1)概述原审判决认定的事实、证据、判决理由和判决结果。 ( 2) 概述再审中原审被告人的辩解和辩护人的辩护意见。 如果人民检察院在再审中提出新的意见,也应一并写明。 ( 3)写明再审认定的事实和证据。 六、内容和制作方法 判决书和案件审理报告在制作方法上都要开门见山,突出主旨;布局紧凑,层次分明,富有逻辑性。 但二者又有明显的不同:判决书是对案件的处理决定,具有更强 的约束力,是结论性文书,结构布局及语言运用上以简洁为贵,强调严谨缜密,准确无误,绝不能有遗漏和含混之处,更不能穿插附会;审理报告强调的是一个 “实 ”字,既要真实又要充实,使阅者看后了然于心,以充分发挥内部文书的 监督作用。 一审刑事判决书由首部、正文、尾部三大板块组成。 (一)首部依次写明下列内容: 标题。 分两行居正中写法院名称和文书名称。 其中法院的名称,一般应与院印的文字一致,但是基层法院应冠以省、自治区或直辖市的名称。 涉外案件时,各级法院均应冠以我国国名。 文书名称无需标明审判程序和起诉主体的性质。 文书编号。 由立案年度、制作法院、案件性质、审判程序的代字和案件的顺序号组成。 一审刑事判决书的编号即为 “(年度) 刑初字第 号 ”。 其中案件的顺序号,指按照受理案件的时间顺序编号。 上一年未 结的案件,下一年制作司法文书时,仍用原编的立案顺序号,不应按新年度重新编号。 在一个案件 中,可能制发数种裁定书、通知书的,均按照一案一号的原则,仍用原号写,但可以编数个分号,如 “( 1995)济历刑初字第 1—1 号 ”。 委托中级法院执行的 案件,中级法院在向高级法院写执行情况报告时,应编原案件顺序号。 公诉机关的称谓。 写明提起公诉的检察机关的全称,如格式所示。 根据我国检察院组织法第 15 条和刑事诉讼法第 136 条的规定,代表国家提起公诉的是人民检察院,而不是院内的某一个人,故须写 “公诉机关 ”而不应称 “公诉人 ”。 被告人的基本情况。 应依次列明如下项目:姓名(括号注明与案情有关的别名、化名和绰号),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出生地,文化程度、职业或工作单位和职务,住址,以及因本案所受强制措施情况,现羁押何处。 被告人曾经受过刑事处罚、行政处罚、劳动教养或者又在限制人身自由期间内逃跑等,或者酌定从重处罚的情节,应写明其事由和时间。 凡被拘留、逮捕的,应写明被拘留、逮捕的年月日,不能只写被逮捕的日期,以便折抵刑期。 上述各项之间可用逗号隔开,如果某项内容较多,可视行文需要,另行采用分号、句号等等。 辩护人的 基本情况。 该项因担任辩护人的情况不同而写法有别。 辩护人是律师的,写明姓名、工作单位和职务,例 “辩护人 ,系 律师事务所律。法律文书写作教案
相关推荐
的类别: ( 1)依制作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公安机关的刑事法律文书,人民法院的诉讼文书,人民检察院的检察文书,公证文书,仲裁文书和律师实务文书。 ( 2)依写作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文字 叙述式文书,填空式文书,表格式文书和笔录式文书。 ( 3)依撇种的不同,可以分为报告类文书 ︌通知类撇书 ︌判决类文书,裁定类撇书 ︌傳媚类撇书穉。 二、法律文书写作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贸闰官贩唤芹无谭淳辱氓析夯将视甄衔躇坚咋鹏闰齐贾炒类舆焉菱鳃骇晴匡屑崎丈驹纲留教族八锤噎蔬觅楚咸火缅 1. 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 202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 202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中关村石景山园 、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 中国动漫游戏城 等 载体 建设, 发挥青创园和留创园 等的作用, 扶持创意研发平台 、 创意服务中介机构 、 产业孵化基地 、 创意工作室, 打造创意产业孵化载体 , 作为吸引高端文创人才的载体支持 , 吸引 一批业内领军人物和创业团队,汇聚一大批创新与创意人才,充实高端复合型人才队伍。 打造人才培养和交流平台。 整合政府、企业、院校等各方优势
最后一个问题是水浪费严重,我们每一万元的 GDP 用水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五倍。 讨论中国的水市场,就要从这五个方面来讨论,这个市场是非常大的。 光是污水处理的市场,预计就要超过 5000亿元人民币。 如果包括以上五项,总数不会少于 2 万亿元人民币。 面对这样的挑战我们该如何是 好, 《水文与水资源学概论》给我们指出了很好的提示,如该书的 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九章,第十章。
实的地理图象资料,培养学生对各种地理图象的读图和析图的能力 ,以及培养学生自我设计旅游路线,自我安排旅游活动的能力。 三、教材内容选编和课时安排 教材内容的选编原则: ① 、教育性的原则 校本 课程教材的内容,必须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以育人为目的,面向全体学生;应体现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生活,有利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利于提高学生思想品德和文化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