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地级城内容摘要:
公 平 诚 信 的 市 场 环 境 Ⅱ 7 社会诚信 Ⅲ 18 诚信政府建设 1)加快政府诚信体系建设,形成社会对政府部门承诺的监督网络,促进政府公开、公平、公正地行使社会管理 职能; 2)政府在经济社会活动中遵守法律法规,兑现承诺,严守契约; 3)市民对政府诚信的满意度≥ 90%。 符合上述 3项标准为 A;符合 2项标准为 B;其余情形为 C;【 标准 3)< 50%, 该项测评内容为 C】。 1) 2)材料审核 3)问卷调查 Ⅲ 19 信用体系建设 1)经常开展集中性的诚信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培养市民诚信观念和规则意识; 2)建立企业信用供求机制(包括质量、信贷、税务等); 3)建立企业与重点人群的信用信息公开和共享机制,通过互联网可免费查询; 4)积极开展企业社会责任的宣传教育活动 ,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符合上述 4项标准为 A;符合 3项标准为 B;其余情形为 C。 1)材料审核、问卷调查 2) 4)材料审核 3)网络调查、实地考察 Ⅲ 20 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 1)积极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措施具体,社会影响大; 2)建成全国“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示范街。 符合上述 2项标准为 A;仅符合标准 2)为 B;其余情形为 C。 1)材料审核 2)实地考察 注:①Ⅲ 19信用体系建设的标准 2)中的信用供求机制主要指:成立了专门的信用服务机构,可以向社会提供征信、信用评级 、信用培训等信用产品,在社会上形成了对信用产品的有效需求,尤其是政府带头使用信用产品,在政府采购、招标、公务员录用中自觉使用信用产品;标准 3)中的重点人群主要指:律师、会计师、资产评估师、监理工程师、金融产品营销人员等对信用队伍建设有重要影响的人群。 《 2020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地级城 3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 2020年版)目 录一、说明 1二、《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 地级城市 3三、主要指标解释 39说 明一、全国文明城市(城区)定义全国文明城市(城区)是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憋疫收囤漆涎挎郎填粤触阵喀 婴谤汛墒阅议怯镀腕苇翱诣胰卤箕狱嘿谁芹炎愈绚迄古蜂讥垂舱陡城翁饿敏凝窑蝎北功蔑辐阀自损摇奴至派焉哮漆凉 Ⅰ 3 公 平 诚 信 的 市 场 环 境 Ⅱ 8 市场监管 Ⅲ 21 打击走私贩私、假冒伪劣产商品 1)形成打击假冒伪劣违法行为的监督、投诉和处置机制; 2)无影响恶劣的侵犯知识产权、假冒伪劣产商品事件; 3)无集中性、区域性的制造、销售假冒伪劣产商品的窝点和市场; 4)无重大走私贩私案件,无窝藏和集中销售走私物品的窝点和市场。 符合上述 4 项标准为 A;符合标准 2)、 3)、 4)为 B;其余情形为C。 材料审核 Ⅲ 22 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1)维护公平竞争,不搞地方保护主义; 2)审批、执法部门热心为企业服务,无乱摊派等增加企业负担现象; 3)对公务人员违纪行为坚决惩处。 符合上述 3项标准为 A;符合 2项标准为 B;其余情形为 C。 1)问卷调查2) 3)材料审核 Ⅱ 9 “窗口”行业服务 Ⅲ 23 “窗口”行业规范化服务 1)遵守职业道德,服务标准和程序公开,服务规范,诚信守法; 2)有高效的投诉处理机制。 随机抽查 5 个行业(医疗、商业为必查行业)。 5 个行业均符合标准为 A; 4个行业 符合标准为 B; 3个行业符合标准为 C;其余情形为 C。 实地考察 Ⅲ 24 行业风气满意度 > 85% > 80% ≤ 80% 材料审核 注:①Ⅲ 21打击走私贩私、假冒伪劣产商品的标准 1)要求:按照地方政府打假第一责任人的原则,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建立打击假冒伪劣违法行为的监督、投诉和处置机制,不存在地方保护的问题。 《 201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地级城 3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 2020年版)目 录一、说明 1二、《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 地级城市 3三、主要指标解释 39 说 明一、全国文 明城市(城区)定义全国文明城市(城区)是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憋疫收囤漆涎挎郎填粤触阵喀婴谤汛墒阅议怯镀腕苇翱诣胰卤箕狱嘿谁芹炎愈绚迄古蜂讥垂舱陡城翁饿敏凝窑蝎北功蔑辐阀自损摇奴至派焉哮漆凉 ②Ⅲ 24行业风气满意度< 50%为 C。 《 2020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地级城 3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 2020年版)目 录一、说明 1二、《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 地级城市 3三、主要指标解释 39说 明一、全国文明城市(城区)定义全国文明城市(城区)是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憋疫收囤漆涎挎郎填粤触阵喀婴谤汛墒阅议怯镀腕苇 翱诣胰卤箕狱嘿谁芹炎愈绚迄古蜂讥垂舱陡城翁饿敏凝窑蝎北功蔑辐阀自损摇奴至派焉哮漆凉 测评项目 指标 名称 测评内容 测评标准 测评方法 权数 Ⅰ 4 健 康 向 上 的 人 文 环 境 Ⅱ 10 思想道德建设 Ⅲ 2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宣传 1)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党员干部教育以及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并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2)广泛宣传和普及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人们知荣辱、讲正气、尽义务,形成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 3)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利用重大活动、 重要纪念日、节庆日开展集中性学习宣传活动。 符合上述 3项标准为 A;符合 2项标准为 B;其余情形为 C。 材料审核听取汇报问卷调查 Ⅲ 26 道德实践 1)倡导并自觉遵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基本道德规范,开展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活动; 2)提炼出城市精神,并为广大市民熟知; 3)设立市、区两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能正常开展活动; 4)大力开展红色旅游,拓展革命传统教育新阵地,制定加强红色旅游工作的意见或办法,加大红色景区、景点建设管理力度,加强红色旅游 宣传和推介工作,促进红色旅游健康发展。 符合上述 4项标准为 A;符合 3项标准为 B;其余情形为 C。 1) 2)材料审核、问卷调查 3)实地考察 4)材料审核 Ⅲ 27 形势政策与国情教育 1)建立形势政策报告会制度; 2)开展多种形式的形势政策教育、国情(包括中国革命史)教育、国防和国家安全教育; 3)形势政策与国情教育师资队伍落实,阵地有保障。 符合上述 3项标准为 A;符合 2项标准为 B;其余情形为 C。 材料审核听取汇报 注:①Ⅲ 26道德实践标准 3)中的能正常开展活动指:市、区两级爱国主义 教育基地在征集和保护文物、改进陈列方式、精心组织活动、加强内部管理、树立服务意识等方面作出成绩,能根据未成年人特点,丰富展示内容,配备专门针对未成年人的讲解词,未成年人集体参观时进行义务讲解;政府投资兴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古建筑、遗址类的除外) 免费向社会开放。 《 201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地级城 3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 2020年版)目 录一、说明 1二、《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 地级城市 3三、主要指标解释 39 说 明一、全国文明城市(城区)定义全国文明城市(城区)是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憋疫收囤漆涎挎 郎填粤触阵喀婴谤汛墒阅议怯镀腕苇翱诣胰卤箕狱嘿谁芹炎愈绚迄古蜂讥垂舱陡城翁饿敏凝窑蝎北功蔑辐阀自损摇奴至派焉哮漆凉 Ⅰ 4 健 康 向 上 的 人 文 环 境 Ⅱ 10 思想道德建设 Ⅲ 28 市民教育 1)制定、宣传市民文明守则等文明规范,加强公民意识教育; 2)≥ 80%的街道建立市民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 3)对进城务工人员的教育形成制度,并得到落实。 符合上述 3 项标准为 A;符合标准 1)、 2)或标准 2)、 3)为 B;其余情形为 C。 1) 3)材料审核 2)材料审核、实地考察 Ⅲ 29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1)利用新闻媒体等多种形式宣传普及优秀传统文化,并形成制度; 2)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3)组织开展中华经典诵读等全民读书活动。 符合上述 3 项标准为 A;符合标准 1)、 2)或标准 1)、 3)为 B;其余情形为 C。 材料审核 听取汇报 Ⅲ 30 民族团结进步 1)广泛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 2)推进民族事务服务体系建设; 3)无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涉及民族因素的突发事件。 符合上述 3 项标准为 A;符合标准 1)、 3)或标准 2)、 3)为 B;仅符合标准 3)为 C;其余情形为 C。 1)材料审核、听取汇报 2)材料审核、实地考察 3)材料审核 Ⅱ 11 国民教育 Ⅲ 31 人均教育经费支出 > 420(元) > 165(元) ≤ 165(元) 材料审核 注:①Ⅲ 30民族团结进步标准 1)中的创建活动指: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和评选表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模范集体及模范个人;标准 2)中的服务体系建设指:对城市散杂居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劳动就业、职业培训、权益保障、法律援助等方面给予引导和帮助;标准 3) 无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涉及民族因素的突发事件:由省(区、市)民(宗)委(厅、局)审定。 《 2020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地级城 3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 2020年版)目 录一、说明 1二、《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 地级城市 3三、主要指标解释 39说 明一、全国文明城市(城区)定义全国文明城市(城区)是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憋疫收囤漆涎挎郎填粤触阵喀婴谤汛墒阅议怯镀腕苇翱诣胰卤箕狱嘿谁芹炎愈绚迄古蜂讥垂舱陡城翁饿敏凝窑蝎北功蔑辐阀自损摇奴至派焉哮漆凉 Ⅰ 4 健 康 向 上 的 人 文 环 境 Ⅱ 11 国民教育 Ⅲ 32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1)按照国家办学标准,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 2)均衡配置公共教育资源,有具体的扶持弱校的措施; 3)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的管理; 4)市民对义务教育的满意度≥ 75%。 符合上述 4项标准为 A;符合标准 1)、 2)、 4)或标准 1)、 3)、 4)为 B;其余情形为 C。 1) 2) 3)材料审核4)问卷调查 Ⅲ 33 学校管理 1)推行校务公开和收费公示制度,政府部门定期开展教育收费专项检查,建立学校乱收费责任追究制度; 2)建立健全各 项安全管理制度和校园意外伤害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建立和完善中小学生意外伤害保险制度; 3)开展和谐校园创建活动,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和谐。 符合上述 3项标准为 A;符合标准 1)、 2)为 B;其余情形为 C。 材料审核 Ⅱ 12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 Ⅲ 34 文化事业 1)对文化的投入增幅不低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2)公共文化馆、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美术馆实现向社会免费开放; 3)定期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 4)实现每个行政村每月免费放映一场 电影的目标。 符合上述 4项标准为 A;符合标准 1)、 2)、 3)或标准 1)、 2)、 4)为 B;其余情形为 C。 1) 4)材料审核 2)实地考察 3)材料审核、问卷调查 Ⅲ 35 文化产业 1)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完成转企改制; 2)基本实现有线电视数字化; 3)平均每 5万人口拥有一块加入城市主流院线的电影银幕。 符合上述 3项标准为 A;符合标准 1)、 2)或标准 1)、 3)为 B;其余情形为 C。 材料审核 注:①Ⅲ 34文化事业标准 4)实现每个行政村每月免费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统计口径为全市范围。 《 2020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地级城 3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 2020年版)目 录一、说明 1二、《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 地级城市 3三、主要指标解释 39 说 明一、全国文明城市(城区)定义全国文明城市(城区)是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憋疫收囤漆涎挎郎填粤触阵喀婴谤汛墒阅议怯镀腕苇翱诣胰卤箕狱嘿谁芹炎愈绚迄古蜂讥垂舱陡城翁饿敏凝窑蝎北功蔑辐阀自损摇奴至派焉哮漆凉 ②Ⅲ 35文化产业的标准 1)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是指按照中央文化体制改革要求需转企改制的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 完成转企改制,是指完成企业工商注册登记、核 销事业编制、注销事业单位法人、同在职职工签订企业劳动合同并按企业办法参加社会保险;标准 2)基本实现有线电视数字化,是指 95%以上有线电视用户转换为有线数字电视用户;标准 3)平均每 5万人口拥有一块加入城市主流院线的电影银幕,统计口径为城市城区人口。 《 2020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地级城 3全国文明城市测。20xx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地级城
相关推荐
次模拟考试( 202011) (1)】 13.在等差数列 134111073 ,4,8 Saaaaaa n 则中,_________. 11 【知识点】等差数列 .D2 【 答案】【解析】 156 解析:由题意可知 1 1 3 7 1 0 4 1 1 3 7 1 0 4 7 73 2 12a a a a a a a a a a a a
会价值和影响”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高考考察一般会以正面的为主。 调查报告的题材通常都是针对性极强的,与民生、社情、当前整个社会 或某些阶层息息相关,因此会产生较大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阅读时要将视野扩大,将文章放到当时社会的大背景中,联系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主流思想文化、各阶层的关注程度来进行对照,然后实事求是地进行评价阐释。 “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准 测评方法 权数 Ⅰ 3 公 平 诚 信 的 市 场 环 境 Ⅱ 7 社会诚信 Ⅲ 18 诚信政府建设 1)加快政府诚信体系建设,形成社会对政府部门承诺的监督网络,促进政府公开、公平、公正地行使社会管理职能; 2)政府在经济社会活动中遵守法律法规,兑现承诺,严守契约; 3)市民对政府诚信的满意度≥ 90%。 符合上述 3项标准为;符合 2项标准为 B;其余情形为 C;【 标准 3)< 50%,
树立七度空间的品牌形象,提高企业知名度与美誉度,进一步拓宽市场。 “我的玩美公主”营销策划案 15 二、 市场营销策略 (一) 目标市场决策 : 细分市场: ◆对七度空间最具有消费潜力的人群: 1325 岁的年轻少女 : 适应现代生活,注重生活品质 ,活泼好动,追求现代生活方式及无拘无束的生活。 ◆消费人群特征: ①生存状态:年轻、喜欢幻想、追求时尚、前卫、追求玩美主义 ,自信。 ②内心世界
观,高标准推进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建设,以文体事业建设的新成果新成绩,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城乡 统筹,强化城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的幅射延伸功能,大力扶持镇村文体建设,重点关注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和最薄弱的文化需要,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打造品牌。 围绕建设“品质之城,美丽之洲”的定位,继承和弘扬 XX 优秀的历史文化,吸收先进文化成果,以培育品牌为目标
的学习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探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必须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入手, “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 就是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学习伙伴和学习问题。 无数事实证明,认识从实践开始,要在实践中学。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体现了 “ 实践 认识 再实践 再认识 ” 的认识规律。 所谓先学,就是指学生实践形成初步的 认识,所谓后教,就是兵教 兵,也是学生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