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养殖水域滩涂发展规划20xx-20xx年内容摘要:
规划对水域功能的定位作用,协调处理各产业水域滩涂的使用纠纷,做到水域滩涂使用功能明确、产业布局合理。 同时,将规划与调整结合起来,通过规划的实施,对不符合区域布局规划及养殖密度较大的养殖场所进行调整,鼓励养殖区转移至水交换条件好、环境优良的水域,尽可能地减轻近岸及湾内养殖压力。 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的原则 各地应根据规划区域的自然、经济、社会、技术等条件和特点和外部条件的影响,因地制宜地进行养殖布局,并体现区域特点;客观反映规划区域的社会经济条件、水产养殖业 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及开发前景,发挥地方水域滩涂的资源优势。 备择性原则 当同一区域出现两个或多个功能重叠时,如各功能区在开发利用时不相干扰,有的还助于发挥综合效益,那么区域为多功能并存;如各功能存在矛盾且不能兼容,应确定主导功能,剔除与之不能兼容的功能,然后按照重要程度确定其他功能的顺序。 总体思路 以市场为导向,以自然资源为依托,发挥区位和区域资源比较优势,科学规划水产养殖区域布局、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培育加工龙头企业,不断推进水产养殖业产业化经营。 依靠科技与体制创 新,提高水产品市场竞争力,走优质、高效、健康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渔业、渔区经济发展和渔农增收。 发展目标 在未来的 10年里,我县水产养殖业发展以提高水产品质量和效益,以及促进水产业经济总量快速增长为中心,围绕这一中心,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不断推进产业化经营 ,加强和完善基础设施和保障体系建设,显著提高水产养殖现代化水平。 根据“一次规划,分步到位”的原则,实现目标分两步走。 第一步, 2020 年实现水产养殖总产值年均递增 13%,第二步,2021年 2025年,实现水产养殖总产值年均递增 15%, 从而使水产养殖业总产值由 2020年 2025年的 ,增长 416%。 使 XX县 水产业进入全市、全省先进行列。 20202025年水产养殖生产发展 规划 表 注: 2020 年 XX滩电站竣工后,全县湖区面积增加 700公顷 通过本次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要实现以下目标。 明确养殖水域功能区域范围 保障养殖渔民正常生产生活所需的养殖水域,依法保护商品鱼基地等重要的养殖水域。 合理调整和规划养殖生产布局,促进水产 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控制养殖规模、密度、推广健康生态养殖模式,保护和改善养殖生态环境。 为建立以养殖使用证为核心的养殖管理制度提供科学依据。 按照养殖功能划分我县养殖水域滩涂可以分为池塘养殖功能区、水库养殖区、河沟养殖区、稻田养殖区、种质资源保护区。 其规划如下: 池塘养殖区 县 池塘养殖重点区域布局 在现有养殖池塘基础上,实行“大稳定、小调整”战略,扩大交通便利、水源充足 、渔民养殖积极性高、适合水产养殖的水域规划用于养殖。 到 2020年,使养殖面积达到 50100亩。 池塘养殖功能区的主要工作 加强池塘养殖水面的开发。 一是对现有的池塘进行维修改造。 建成一批排灌方便,蓄水保水的深水塘、活水塘、大水塘。 二是充分利用水源条件好的下湿田、低洼地新建池塘。 特别是改建休稻养鱼的稻田成为标准的专用渔塘。 三是利用我县水利工程和山溪水、泉水建造流水养殖池。 强化养殖品种结构调整。 在稳定传统养殖种类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名、特、 优、新水产品的养殖。 重点发展斑点叉尾鱼回、鲟鱼类、对虾类等出口创汇鱼类的养殖。 普及推广罗非鱼、湘云鲫、建鲤、南方大口鲶、加 XX 鲈鱼、长吻鮠为主的优良高效品种。 根据环境容量限制养殖规模和单产。 推广无公害高产养殖技术,建立无公害水产品基地,提高产品数量和质量,控制鱼药使用,加强防疫检疫,减少污染和药品残留,保证我县渔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确定适宜的养殖模式。 在池塘养殖中积极指导和推行“ 80:20”的养殖模式,发展立体综合养殖和休闲渔业,不断提高养殖的综合效益,改善渔业生态环境。 实行苗种繁殖生产许可证制度和苗种检疫制度,杜绝不健康苗种流入我县。 通过严格实行上述技术措施,我县将建成鱼苗品种繁殖培育区、池塘商品鱼重点养殖生产区。 重要经济技术参数如下表。 备注: 流水养鱼:利用山泉、溪河落差发展流水养鱼,如 XX乡 XX河、 XX乡 XXX水库。 休闲渔业区:指 各中心镇辖区中小型水库及连片池塘、休稻养鱼田。 池塘苗种繁育区规划表 备注:热带鱼繁育区:利用 XX县 XX乡温泉作繁育越冬场 水库养殖区 我县有中、小型水库 90 座,养鱼面积 917 公顷,全面贯彻省政府办( 2020) 209号文件关于“科学发展渔业,坚决取缔肥水养鱼”的精神,大力推广无公害化水产养殖,对水产品严格检疫防疫,实施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证和产品认证。 其措施是第一步在 20202017 年试点试验。 第二步在 2018 年后,全县取缔肥水养鱼,实施无公害、健康、养殖。 其规划如 下。 水库增养殖捕捞区:我县中型水库仅二座,养殖面积3810 亩,以农灌、人畜饮水为主要功能,现规划为水库增、养殖捕捞区。 水库增养殖捕捞区区域布局规划。 明星水库、沙滩河水库现以肥水养鱼为主,产量较高,现规划取消肥水养鱼,以增养殖捕捞为主。 规划如下表。 水库增养殖捕捞区利用的目标 控制捕捞、保护资源;移植驯化、扩大鱼类种群;提高捕捞产量。 一是恢复土著经济鱼类种群。 如鲶鱼、鲤鱼、鲫鱼、 红鮊等。 二是积极引进能在大库形成优势种群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新品种鱼类,促进大库自然生态渔业的发展。 如青虾、中华绒螯蟹、银鱼等。 增殖主要种类 银鱼是一种以浮游生物为饵料,适应广、繁殖力强、增产潜力大、经济价值高的小型名贵经济鱼类,极适应在大中型水面移植推广。 故规划在水质较肥沃的明星水库移植。 鲢、鳙也以浮游生物为食,对水库、湖泊的水质控制特别是对发展网箱养殖的水库、湖泊水质控制有明显的作用,故在二座中型水库中有计划的放养。 捕捞管理 一是建立健 全捕捞许可制度。 二是在大水面捕捞区作业应控制捕捞强度,严格限制渔具、渔法,规定禁渔区和禁渔期,保证水库、湖泊大水面增养殖捕捞区渔业的有序和可持续发展。 水库、湖泊增殖捕捞区渔业发展的支持保障手段 一是建立健全捕捞许可制度,强化渔政管理,治理社会环境,严禁在禁渔期、禁渔区进行捕捞活动;严禁违章作业及炸、电、毒等违法捕捞。 二是划定优质种质资源保护区,实行重点管理。 三是调整捕捞强度留足繁殖种群;设置人工产卵场施行人工增殖。 四是适当调整鲢鳙鱼养殖规模,减少食物竞争;保护水库自然生态 环境,稳定水体初级生产力。 五是不在传统捕捞区核发养殖证,确保渔民有正常生产捕捞作业区。 水库网箱养殖区 明星、沙滩河水库现以肥水养鱼为主,在取缔化肥养鱼后,由于水面大,溶氧高,积雨面积大,可规划为网箱养鱼区。 以提高水域利用率,增加鱼产量。 水库网箱养殖区区域布局 水库网箱养殖功能区主要工作 本养殖功能区的目标任务 稳定现有养殖规模和生产水平,重点搞好合理布局,防止局部密度过大。 按 1000 亩水面设置 1亩 网箱的合理养殖容量控制网箱养殖规模。 发展重点调整产品结构,大力发展名优商品鱼生产。 目前投饵网箱养殖的主要品种是鲤鱼、鲫、草鱼、叉尾鮰。 今后要调整网箱养殖品种结构,开发新品种,增加名优品种的网箱养殖规模,加大对网箱养殖大口鲶、斑点叉尾鮰、长吻鮠、鲟鱼、大口黑鲈、中华倒刺鲃等名优鱼类的开发力度。 为保障渔业可持续发展,主要管理方案 一是根据环境容量和养殖容量限度,适当限制本区网箱放养数量和密度。 二是合理安排箱间、箱群之间距离,规范“箱群”组合格式,不得妨碍航运及正常捕捞。 三是严禁在用作饮用水。xx市养殖水域滩涂发展规划20xx-20xx年
相关推荐
产业 的 技术高端、 具有很强 产业前沿 产品研发能力 、 强大的自主 创新 能力、专利创造能力、品牌创造能力等。 一般而言,掌控这一 产业的 20%以上专利和专用技术、核心 环节 和产品的 30%以上专利、 40%以上的核心 前沿 专利才能体现出对这一产业的绝对掌控和技术优势。 — 19 — ( 3) 产业 配置水平 先进制造业的一个最大特征在于分工细化,分工越细,产业水平越高。
0万) 15 资源配置指标 5 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 数 6 每千人常住人口注册护士数 7 每千常住人口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数 — 8 每千常住人口医疗机构床位(张) 4 卫生投入 9 政府卫生投入占卫生总费用比重( %) — > 30 10 个人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 %) — ≤30 11 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元) 15 ≥40 卫生应急 12
”的总体思路,以更好地满足居民生活需求为目标,全面提升传统服务业发展水平。 1.商贸服务。 积极发展商贸服务业,提升商贸服务业在服务业中的地位。 加大开放力度,以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商贸服务机构,发展一批大中型商贸机构,提升整体服务能力。 鼓励引进现代新型批发方式,积极推广网络技术、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等现 代管理技术,优化改造中高级批发市场,建设一批集展贸直销、电子商务
钓主题, 拓展休闲旅游 、垂钓竞技等 功能,增加乡村休闲项目 , 如农事体验、果蔬鉴赏等。 在 旅游接待方面,从单一的餐饮接待向多功能综合旅游接待转化,致力于集乡村美食、农业休闲、婚庆娱乐、商务会议于一体的综合型农庄会所 的建设。 X 湖乡村旅游集群 在 X 湖现状乡村旅游和 XX 生态休闲中心的基础上,以区域内的水域、湿地、田园等自 然生态景象和人文景观为依托,以乡村景色观赏、水边娱乐
云 和 县 以 水 上 旅游、木质玩具为特色的旅游区 旅游资源单体及优良级旅游资源单体数量较少,木质玩具是其重要旅游资源。 目前,旅游产品有山水观光、民俗风情、特色购物等。 XX 旅游发展较为落后,作为与 XX毗邻区域,其观光及文化旅游产品,如XX 湖、 XX 风情文化村等 与 XX 存在相似性,具有一定的竞争关系, XX 区应注意产品设计的差异 化。 龙 泉 市 XX 旅游副中心
筑节能示范工程,在光伏等可再 生能源建筑的应用、建筑用能监管、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和引导低碳绿色建筑等方面有新的突破;形成一批国家、省级、市级优质工程,形成一批节能建筑和改造样板工程,打造一批实力强、质量优、信誉好的工程建设品牌企业。 建立和完善现代物流、信息、科技、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和旅游、商贸等生活性服务业的标准体系;服务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明显提升;主要服务行业顾客满意率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