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gj32j14-20xx35kv及以下客户端变电所技术标准(内容摘要:

设断路器的接线方式。 2 当变压器容量为 400kV A 及以下的户外简易变电所,宜采用装设跌落式熔断器的接线方式。 10kV、 20kV 供电的户内式高供低计变电所,宜 采用进线处装设负荷开关-熔断器组合电器的接线方式。 10 (Ⅲ) 10kV、 20kV 变电所简化电气接线 每回路变压器总容量在 2500kV A 及以下﹑出线回路为两回及以下时,可采用负荷开关-熔断器组合电器的电气接线。 电气接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单电源供电: 1) 装设一台负荷开关-熔断器组合电器﹑一台 630kV A 及以下变压器。 2) 装设一台负荷开关-熔断器组合电器﹑一台 1250kV A 及以下干式变 压器。 3) 装设一台负荷开关﹑两台负荷开关-熔断器组合电器﹑两台 1250kV A 及以下干式变压器或装设两台 630kV A 及以下油浸式变压器。 2 双电源 (双回路) 供电: 1)每回路各装设一台负荷开关-熔断器组合电器﹑一台 630kV A 及以下变压器。 低压联络。 2)每回路各装设一台负荷开关-熔断器组合电器﹑一台 1250kV A 及以下干式变压器。 低压联络。 3)每回路各装设一台进线负荷开关﹑一台负荷开关-熔断器组合电器﹑一台 1250kV A 及以下干式变压器或装设一台 630kV A 及以下油浸式变压器。 高压联络。 4)每回路各装设一台进线负荷开关﹑两台负荷开关-熔断器组合电器﹑ 两台 1250kV A 及以下干式变压器或装设两台 630kV A 及以下油浸式变压器。 高压不联络。 3 多电源 (多回路) 供电: 应根据批准的供电方案,参照双电源接线方式确定。 应采用 SF6或真空式负荷开关。 不宜采用产气式﹑压气式负荷开关。 宜采用体积小﹑免维护﹑具有三工位机构的 SF6负荷开关柜。 当采用负荷开关-熔断器组合电器时,严禁采用不带撞击器的组合电器。 配电装置可采用高低压开关柜和干式变压器柜同室布置。 高压负荷开关柜可靠墙安装。 11 变压器 装有两台及以上主变压器的变电所,当断开一台时,其余变压器的容量应满足一级负荷及二级负荷的用电。 其余变压器容量不宜小于总负荷的 60%。 35kV 主变压器,在电压偏差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选用有载调压型变压器。 变电所中,主变压器低压侧 额定 电压为 时,其单台容量不宜大于1600kV A。 当用电设备容量较大﹑负荷集中且运行合理时,可选用较大容量的变压器。 应根据变电所所处环境条件选用干式变压器或油浸式变压器。 所用电源 变电所的 所用电源,应根据其负荷级别及其重要性和操作电源的选用,确定所用变压器的装设。 重要或规模较大的变电所,宜在电源进线断路器之前装设所用变压器。 当有两回路所用电源时,宜装设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 操作电源 供 重要电力客户 或规模较大的变电所,应采用 直流 220V、 110V 或 48V免维护蓄电池组作为合﹑分闸操作电源。 不应采用硅整流电容储能作为变电所的操作电源。 当 断路器 采用 弹簧 操动 机构 时,其 储能电机 宜 采用交流 220V 电源。 采用蓄电池作为操作电源时,蓄电池组的容 量应满足以下要求: 1 全所事故停电,一小时的放电容量; 2 事故放电末期最大冲击负荷容量。 小容量蓄电池装置中,蓄电池容量,应满足分闸﹑信号和继电保护的要求。 变电所的直流母线,宜采用单母线或分段单母线的接线。 采用分段单母线时,蓄电池应能切换至任一母线。 12 10kV 变电所内断路器总台数在三台及以下时,可采用交流操作电源。 采用交流操作时,供操作﹑控制﹑保护﹑信号等所用电源,可引自电压互感器,电压互感器应装设在进线断路器之前。 自备应急电源 自备应急电源配置的一般原则 : 1 自备应急电源配置容量标准应达到 重要电力客户保安 负荷的 120% ; 2 启动时间满足安全要求。 自备应急电源一般可由以下几种方式取得: 1 独立于正常电源的 发电机 组 ; 2 不间断供电电源( UPS、 DUPS); 3 集中供电式应急电源( EPS) ; 4 蓄电池; 5 干电池; 6 其它 新型 自备应急电源设备。 自备应急电源一般 可由自备发电机提供;需要不间断供电的小容量重要负荷可由 UPS 提供自备应急电源;需要不间断供电的大容量重要负荷则可由 EPS 或D UPS 来提供自备应急电源。 自备应急电源的选择 1 允许中断供电时间为 15s 以上的供电,可选用快速自启动的发电机组。 2 装 自投装置的动作时间能满足允许中断供电时间的,可选用带有自动投入置的独立于正常电源的专用馈电线路。 3 允许中断供电时间为毫秒级的供电,可选用蓄电池静止型不间断供电装置、蓄电池机械贮能电机型不间断供电装置或柴油机不间断供电装置。 应急电源工作的时间应按 用户 生产技术上要求的时间考虑。 当与自动启动的发电机组配合使用时,不宜少于 10min。 自备应 急电源应当与电网之间之间可靠闭锁,采取如下安全措施: 13 1 正常供电电源、自备应急电源和切换装置应当安装于同一配电室内; 2 自备应急电源与电网的切换方式为“先断后通”。 自备应急电源 自启动, 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一级负荷的特别重要负荷,允许装设自启动装置。 启动回路应采用主断路器的辅助接点;不应采用继电器接点。 2 其他负荷,不允许装设自启动装置。 允许或不允许自启动的自备发电机组的电气接线,应在自备应急电源与电网电源之间装设防止向电网倒送电的电气装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之 一: 1 装设有明显断开点的双投四极刀开关; 2 装设双投四极带零位的自动转换负荷开关; 3 装设带控制器的四极双断路器。 电测量仪表装置 变电所内宜装设智能型多功能仪表。 35kV 变电所,应在进线侧装设在线谐波监测装置。 10kV、 20kV 供电时,有谐波源的 电力用户 在变电所进线侧 的电测量仪表应具备 谐波监测 功能。 中性点接地方式 10( 6) kV、 35kV 系统,当单相接地电容电流不超过下列数值时,宜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方式。 1 6kV~ 10kV 钢筋混凝土或金属杆塔的架空线路构成的系统和所有 35kV系统, 10A; 2 6kV~ 10kV 非钢筋混凝土或非金属杆塔的架空线路构成的系统,当电压为: 1) 6kV 时, 30A; 2) 10kV 时, 20A。 14 3 6kV~ 10kV 电缆线路构成的系统, 30A。 10( 6) kV、 35 kV 主要由电缆线路构成的送﹑配电系统,单相接地电容电流较大时,可采用低电阻接地方式。 但应考虑供电可靠性要求﹑故障时瞬态电压对电气设备的影响﹑对通信的影响和继电保护技术要求以及本地的运行经验。 6kV~ 10kV 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较小时,为防止谐振﹑间歇性电弧接地过电压等对设备的损害,可采用高电阻接地方式。 当 20kV 系统 中性点采用低电阻 接地 方式 时 ,接地电阻值为 20Ω , 并 保证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能可靠断开故障线路。 电 缆 电缆绝缘水平应按系统接地 方 式进行选择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35kV 电力电缆 U0 /U 应选用 26/35kV。 雷电冲击耐受电压为 250kV。 2 20kV 电力电缆 U0 /U 应选用 12/20kV 或 18/20kV。 雷电冲击耐 受电压分别为 125kV﹑ 170kV。 3 10kV 电力电缆 U0 /U 应选用。 雷电冲击耐受电压为 95kV。 电力电缆缆芯截面应按额定电流选择并进行热稳定校验。 10kV~ 35kV 进线电力电缆的最小截面 为 70mm2。 15 4 无功补偿 无功电力应 分层分区、 就地平衡。 用户在高峰负荷时的功率因数,应达到下列规定: 1 容量在 100kV A 及以上,供电电压在 10kV 及以上的用户,功率因数不低于 ; 2 其他电力用户和大﹑中型电 力排灌站,功率因数 不 低于 ; 3 农业用电,功率因数 不 低于。 电容器的安装容量,应根据用户的自然功率因数计算后确定。 当不具备设计计算条件时,电容器安装容量: 35kV 变电所可按变压器容量的 10%~ 30%确定; 20kV 变电所可按变压器容量的 15%~ 30%确定; 10kV 变电所可按变压器容量的 20%~ 30%确定。 无功补偿装置应设置在变压器低压侧;无功补偿装置宜采用成套装置。 6kV~ 20kV 侧每段母线的电容器装置,不宜装设在同一电容器室内。 无 功补偿 电容器应装设抑制谐波 的滤波装置 和 涌流装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