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江苏省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内容摘要:

弃、虐待、侮辱等 ) 投诉率 A( 起 /万户 ) , B2( 起 /万户 ) , C≥ 2( 起 /万户) 分别统计 近两年 侵犯残疾人合法权益事件的投诉率及其平均数 ;省辖市 以市残联的统计数据为准 ,县(市)以县(市) 残联的统计数据为准。 Ⅲ 17 基层党、团和工会组织建设 1)加强和完善城市基层党团、工会和妇女组织建设。 企业、社区、机关、学校党组织覆盖率达 100%,新经济组织党组织覆盖率为 25%,新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为 20%; 2)社区党组织、党员责任制和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健全,整合社区资源,发挥党、团员和妇女骨干的模范带头作用; 3)加强社区流动党、团员管理,流动党员进出口登1)说明 加强和完善城市基层党团、工会和妇女组织建设的情况 ,提供近两年企业、社区、机关、学校、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 率的 统计 材料 (同时由省文明办组织征求省主管部门意见并作出评价) ; 2)说明社区党组织、党员责任制和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制度的建立健全情况; 3)说明加强社区流动党员管理的措施 及其效果, 并 说明流动党员进出口登记制度、流动党员证发放制度建立健全 16 测评内容 测评标准 材料要求 材料记录 记制度、 流动党员证发放制度建立健全。 符合上述 3项标准为 A;符合 2项标准为 B;其余情形为 C。 情况。 III18 社区居委会的民主建设与管理 1)建立基层 民主政治建设与管理制度,城镇社区居委会依法自治达标率在评选年度末期,达到省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序进度; 2)依法执行社区居委会选举制度,社区居民参选率≥ 80%; 3)社区居委会、居民代表共同商讨社区重大事务,形成社区事务的民主决策和管理制度。 符合上述 3项标准为 A;符合 2项标准为 B;其余情形为 C。 1) 说明 推 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与管理制度的内容和执行情况,并说明 城镇社区居委会依法自治达标率在评选年度末期是否达到省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序进度 ; 2)统计执行直选制度的居委会数量、参与选举的居民比例; 3) 说明 市级 或 县(市)级相关部门制定的 社区事务民主决策和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 及其 执行情况。 III19 公共安全保障 l)主要公共场所和重点要害部位安装电子视频监控系统,并有明显标志; 2)城市公共消防设施达到国家标准,完好率达到100%; 3)社区技防、人防、物防、消防达到省定创建标准; 4)民防音响警报覆盖率、设施完好率 100%,人均占有民防工程面积达到省定标准,民防工程结建率100%。 符合上述 3项标准为 A;符合 2项标准为 B;符合 1项标准为 C;其余情形为 C。 1) 说明 主要公共场所和重点要害部位安装电子视频监 控系统及其运行 情况; 2)说明城市消防 设施 (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车通道、消防装备等)配置 及其达到国家标准 情况 ; 3) 说明 社区技防、人防、物防、消防 达到省定创建标准情况; 4)说明民防音响警报覆盖、设施完好情况,提供人均占有民防工程面积和民防工程结建率等 统计 材料 (同时由省文明办组织征求省主管部门意见并作出评价)。 III20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 1)建立减灾、防灾综合协调和灾害应急管理机构,设置明确的城市避难场所,开展社区、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减灾、防灾、自救、互救教育培训; 2)建立突 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系统,严格执行事件报告,通报和信息发布制度,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卫生应急和医疗救治体系; 3) (问卷调查)。 符合上述 3项标准为 A;符合标准 1) 、 3) 或标准1)提供减灾、防灾综合协调和灾害应急管理机构的名单以及城市避难场所设置情况;说明 社区 、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 减灾、防灾 、自救、互救教育培训 的开展情况; 2)说明 建立突发 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系统 以及执行 事件报告、通报和信息发布制度的情况 ; 说明 完善 疾病预防控制、 卫生监督、 卫生 应急和医疗救治体系 方案的主要内容。 17 测评内容 测评标准 材料要求 材料记录 2) 、 B) 为 B;仅符合标准 3) 为 C;其余情形为 C。 III21 维护社会稳定 1) ( 问卷调查 ) ; 2)禁毒宣传和禁毒工作成效显著; 3)无危害一方的社会黑恶势力。 符合上述 3项标准为 A;其余情形为 C。 2) 说明 市 级 或 县( 市) 级相关部门制定的禁毒宣传工作计划、措施, 以及 开展禁毒工作 所 取得的主要成效; 3) 说明 是否有危害一方的社会黑恶势力 (同时 由省文明办组织征求省主管部门意见并作出评价 )。 III22 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 A95%, B90%, C≤ 90% 提供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的调查统计 材料 (同时由省文明办组织征求省主管部门意见并作出评价 )。 III23 诚信政府建设 1)加快政府诚信体系建设,促进政府公开、公平、公正地行使社会管理职能; 2)政府在经济社会活动中遵守法律法规,兑现承诺,严守契约,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提高政府公信力; 3) ( 问卷调查 )。 符合上述 3项标准为 A;符合 2项标准为 B;标准 3)≤ 50%为 C;其余情形为 C。 1)说明加强诚信政府建设 、促进政府公平公正地行使社会管理职能 所采取的措施; 2) 说明 政府在经济社会活动中遵守法律法规、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情况, 分别统计 近 两年 政府 (省辖市统计市、区两级政府,县或县级市仅统计本级政府) 及其工作部门签约的道路、交通、大型广场、大型绿地、大型文化设施等市政工程项目履约率及其平均数。 履约率的计算方法如下:(市政工程项目总数-政府违约的工程项目数)247。 市政工程项目总数 100%。 履约率 ≥95% 为符合标准。 III24 信用体系建设 1)省辖市:政府对社会信用体系组织力度较大。 设立了专门信用工作管理机构,制定了本地信用体系建设中长期规划,设立了市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市财政设立了支持信用体系建设的专项资金; 2)省辖市:建立数据库,录入 辖区内大部分企业,以及律师、会计师等重点人群的信用信息,并建立了信用信息公开、共享机制,以及守信受益和失信惩戒机制; 县(市):企业与重点人群的信用信息公开和共享机制建设,纳入所在省辖市的信用信息公开和共享机制中;企业和重点人群的不良信用信息及时上传; 3)省辖市:积极扶持信用征信、信用评级等服务机构发展,培育信用产品的市场需求,初步形成了一定1) 省辖市: 提供 设立 专门信用工作管理机构 、 信用体系建设 中长期规划、专项资金 的 有关文件; 2) 省辖市: 说明 数据库建立情况, 并 说明 信用信息公开共享和惩戒机制建立健全及落实情况; 县(市):说明企业与重点人群的 信用信息公开共享机制建立健全及 不良信用信息及时上传 情况; 3) 省辖市:列举扶持信用服务机构发展及培育信用产品市 场需求的有关措施,说明信用服务业发展以及 政府带头使用信用产品的情况 ; 县(市): 说明信用服务机构向社会提供信用产品 以及政府带头使用信用产品的情况 ; 4) 说明 开展全市 性 或 全县( 市) 性诚信主题教育 与 实践活动 的情况。 18 测评内容 测评标准 材料要求 材料记录 规模的信用服务业,政府带头使用信用产品; 县(市):建立企业信用供求机制(包括质量、信贷、税务等); 4)经常开展集中性的诚信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 ,培养市民 诚信观念和规则意识。 省辖市:符合上述 4项标准为 A;符合 3项标准为 B;其余情形为 C; 县(市):符合标准 2) 、 3) 、 4)为 A;符合标准 2) 、 3)或 标准 3) 、 4)或 标准 2) 、 4)为 B;其余情形为 C。 III25 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 1)积极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 2) ( 实地考察 ) 符合上述 2项标准为 A;仅符合标准 2) 为 B;仅符合标准 1) 为 C;其余情形为 C。 1) 说明开展 “ 百城万店无假货 ” 活动的情况。 III26 打击走私贩私、假冒伪劣产品、商品 1)形成打击假冒伪劣 违法行为的举报、投诉受理和处置机制; 2)无影响恶劣的侵犯知识产权、假冒伪劣产品、商品事件; 3)无集中性、区域性的制造、销售假冒伪劣产商品的窝点和市场; 4)无重大走私贩私案件,无窝藏和集中销售走私物品的窝点和市场。 符合上述 4项标准为 A;符合标准 2) 、 3) 、 4)为 B;其余情形为 C。 1)列举打击假冒伪劣违法行为的市 级 或 县( 市) 级主管部门 ;说明 打击假冒伪劣违法行为的 举报 、投诉 受理 和处置机制的主要内容; 2) 说明是否发生过影响恶劣的侵犯知识产权、假冒伪劣产品、商品事件(同时由省文明办组织征求省主管部门意见 并作出评价); 3) 说明是否有集中性、区域性的制造、销售假冒伪劣产商品的窝点和市场(同时由省文明办组织征求省主管部门意见并作出评价); 4) 说明是否有重大走私贩私案件、窝藏和集中销售走私物品的窝点和市场 (同时 由省文明办组织征求省主管部门意见并作出评价 )。 III27 维护企业和消费者合法权益 1) ( 问卷调查 ) ; 2) ( 实地考察 ) ; 3)对公务人员吃、拿、卡、要等违纪行为坚决惩处; 4) 1231 12365网络申(投)诉 、 举报处理机制健3) 说明 是否对公务人员吃、拿、卡、要等违纪行为坚决惩处 (同时由省文明办组织征求省主管部门意见并作出评价); 4) 说明 1231 12365网络申(投)诉 、 举报处理机制 建 19 测评内容 测评标准 材料要求 材料记录 全,消费者申(投)诉处理率达 100%。 符合上述 4项标准为 A;符合 3项标准为 B;其余情移为 C。 立 健全 情况,提供 申(投)诉处理率 统计材料 (同时 由省文明办组织征求省主管部门意见并作出评价 )。 III2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宣传 1)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并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2)广泛宣传和普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 3)弘扬民族精 神和时代精神;利用重大活动、重要纪念日、节庆日开展集中性学习宣传活动,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系列文化活动,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4)积极推进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免费开放工作,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加大红色景区、景点建设管理力度,促进红色旅游健康发展。 符合上述 4项标准为 A;符合 3项标准为 B;其余情形为 C。 1) 说明 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 规划或工作计划 中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的内容 及其 实施情况; 2)说明 开展 全市 性 或 全县( 市) 性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和普及活动的情况; 3) 说明市级 或 县 ( 市)级相关部门为 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所开展的工作;列举 重要纪念日、节庆日 开展的全市性宣传教育活动, 说明开展 “ 我们的节日 ” 主题系列文化活动的 情况,以及 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所采取的措施及宣传效果; 4)说明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免费开放落实情况,说明红色景区、景点建设管理及红色旅游发展情况。 III29 形势政策与国情教育 1)建立形势政策报告会制度; 2)开展多种形式的形势政策教育、国情 ( 包括中国革命史 ) 教育、国防和国家安全教育; 3)形势政策与国情教育 师资队伍落实,阵地有保障。 符合上述 3项标准为 A;符合 2项标准为 B;其余情形为 C。 1)说明形势政策报告会制度的主要内容; 2)说明 全市 或 县( 市)开展 形势政策教育、国情教育、国防和国家安全教育 的 情况; 3) 省辖市: 说明市、区 的 形势政策与国情教育师资队伍和 阵地建设的情况 ; 县(市): 说明 县(市) 形势政策与国情教育师资队伍 和阵地建设的情况。 III30 选树先进典型和道德模范,深入开展学习宣传活动 1)先进典型和道德模范选树活动规范化、制度化; 2)发挥先进典型和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广泛开展多种形式学习宣传 活动; 3)运用新闻媒体、文艺创作等多种形式,采取座谈会、报告会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和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在工厂、农村、社区、校园等城乡基1) 说明市 级 或 县 ( 市) 级相关部门制订的 先进典型和 道德模范 选树 制度的主要内容 及其实施情况 ; 2) 提供发挥 先进典型和 道德模范榜样作用, 广泛开展多种形式学习宣传活动 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