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区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内容摘要:

叉和相互融合,促进中西医结合学术发展。 强化区中医院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和中西医结合基地建设。 加强中 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建设。 组织开展医院感染管理和传染病防治知识与技能培训,提高综合性医院对感染性疾病防治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建立健全中医药工作质量控制体系,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加强中医院及中医部门诊急救能力建设,到 2020年基本完成中医医院急诊急救建设任务,使其在区域医疗救治体系占据比重显著上升。 加快推进中医特色服务能力建设。 重点加强“治未病”服务模式及服务规范建设,促进中医在慢性病和常见传染病防治方面的作用。 推广应用疗效确切、技术规范的中医单病种诊疗规范,促进中医药临床特色应用,加强中医 特色药剂、膏方的开发。 (三)优化中医药人才队伍结构 加强中医药中高级人才引进和培养。 重点加强中医药学科带头人、临床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实施区中医药人才引进方案,引进 1020名硕士以上学历、高级职称或在全市、全区拥有一定知名度的名老中医等优秀人才。 依托省、市、区各级中医院平台,培养全区中医药和临床技术骨干 10— 20名,中医专科(专病)骨干和中医管理人员 1020名。 加强农村中医药适用型人才培养。 深入实施乡村医生中医学大中专学历教育和乡镇卫生院中医临床骨干培训项目,完成对乡村医生和社区卫生服务 机构中医类执业医师的全科医师培训,至2020年使培训率达到 100%。 培养一批以中医药服务为主要手段、掌握全科医学知识的社区中医药人员,至 2020年共培养基层中医临床骨干 150名以上。 加强中医药继续教育工作。 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中医药继续教育,使中医药人员广泛参加中医经典著作学习,不断夯实理论基础,至 2020年使在岗中医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人数达到 100%。 定期组织西医医、药、护理人员学习中医药基础理论和诊疗技术,参与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及科学研究,培养一批高层次的中西医结合人才,实现中、西医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四)加快中医药科研工作步伐 加强中医药科研工作。 加大对中医药科研的扶持力度,以区中医院为中医科研主体单位,加强运用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方法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优势单病种的研究,争取在临床疗效上有所突破。 至 2020年,共完成 20个区级科研课题, 35个市级及以上科研课题,发表一类期刊论文 15篇以上。 加强科研成 果转化利用工作,将科研成果充分运用到临床医疗及药剂开发,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利用 35项。 加强中医药重点学科和实验室建设。 至 2020年,共建成市级及以上重点学科 12个,建设省级中医药实验室 12个。 加强中医药诊疗技术推广。 至 2020年,向基层和农村推广实用性强的中医药诊疗新技术、新成果、新方案不少于 5项。 90%。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