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十学案:文学常识及名句名篇内容摘要:

”“摧”等字的写法。 ( 2)句中注意“攘诟”“樯橹”“灰”等字的写法。 8.( 09年全国 卷Ⅱ , 13) 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两题任选一题)( 5分) ( 1) ,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 (《荀子劝学》) 羁鸟恋旧林,。 ,守拙归园田。 (陶渊明《归园田居》) ( 2) ,渚清沙白鸟飞回。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杜甫《登高》) ,荒于嬉;行成于思,。 (韩愈《进学解》) 【答案】( 1) 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功在不舍 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 【考点】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 ( 2)风急天高猿啸哀 无边落木萧萧下 潦倒新停浊酒杯 业精于勤 毁于随 【解析】注意( 1)中“故”不能漏掉,“至”“渊”的字形,( 2)中“啸”“萧”“潦”的字形。 9.( 09年 北京卷 , 13) 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 ( 7分) ① 登东皋以舒啸 ,临清流而赋诗。 ,。 (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 ②星垂平野阔,。 ,官应老病休。 (杜甫《旅夜书杯》) ③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 (杜牧《阿房宫赋》) ④两情若是久长时,。 (秦观《鹊桥仙》) 【答案】①聊乘化以归尽 乐夫天命复奚疑 ②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 ③族秦者秦也 非天下也 ④又岂在朝朝暮暮 10.( 09年江苏卷 , 10)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 纷吾既有此内 美 兮,。 (屈原《离骚》) ⑵ ,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荀子《劝学》) ⑶ 沧海月明珠有泪,。 (李商隐《锦瑟》) ⑷ ,。 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 ⑸ 纵 一苇之所 如 ,。 (苏轼《赤壁赋) 10 ⑹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残阳如血。 (毛泽东《忆秦娥 娄山关》 【参考答案】 (1)又重之以修能 (2)吾尝跂而望矣 (3)蓝田日暖玉生烟 (4)无可奈 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5)凌万顷之茫然 (6)雄关漫道真如铁 苍山如海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名句不限于教材内容。 【解析】今年的名句名篇默写,课外内容考查今人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中“雄关漫道真如铁”和“苍山如海”两句,一反前五年命题常态,应当说出乎绝大部分师生的预料,考生手足无措理所必然。 这想必是命题者突出模拟试题重围的“灵机一动”吧,只是此举一出,来年考生的背诵更将陷入茫茫苦海了。 好在高中课内 4分“又重之以修能”“吾尝跂而望矣”“蓝田日暖玉生 烟”“凌万顷之茫然”初中课内 2分“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大致还能收入囊中,差可告慰考生。 11.( 09年 天津卷 , 14)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限选 5句)( 5分) ( 1)亦余心之所善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荀子《劝学》) ( 3)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 (贾谊《过秦论》) ( 4)舟遥遥以轻飏, __________________。 陶渊 明(《归去来兮辞》) ( 5)江间波浪兼天涌, ________________。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 6) ________________,归去也,也无风雨也无 晴。 (苏轼《定风波》) 【答案】 ( 1)虽九死其犹未悔 ( 2)吾尝终日而思矣 ( 3)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 4)风飘飘而吹衣 ( 5)塞上风云接地阴 ( 6)回首向来萧瑟处 12.( 09年 福建卷 , 1)。 ( 6分) (1) 长太息以掩涕兮, ____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 故木受绳则直, ______________。 (荀子《劝学》) (2) 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___________。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蜂房水涡, _______________。 (杜牧《阿房宫赋》) 月出于东山之上, __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参考答案】 ( 1)哀民生之多艰 金就砺则利 ( 2)无 边落木萧萧下 人道寄奴曾住 ( 3)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徘徊于斗牛之间 【考点】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名句名篇是古人智慧的结晶、语言艺术的精华。 背诵一定数量的名句名篇,是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 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有助于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 【解析】本道试题考查学生传统文化的积累和汉字规范书写,能力等级为 A级。 从试题所考查的文本来看,诗、辞、文、词、赋均有所涉及,体现对各种文本的关注;从试题的样 11 式来看,较之《考试说明》中的样卷、省一检、省二检等试卷 有一定的变化,即要求学生必须填写每个句子,而不是采用四选三的方式,这样既可避免要求默写的句子之间的难度不一致,又可以不使学生避重就轻,更没有超过《考试说明》的要求(因为示例本身就是六句均为必答题);从试题所设置的点看,“哀”、“民生”、“砺”、“利”“萧”“寄奴”“矗”“徘徊”“斗”等字,部分学生写错别字或笔误字的可能性比较大;从试题的内容及难度看,命题者所选入的六句话均为名句,学生对其可谓是背得滚瓜烂熟,得分的关键已不在于会不会背,而在于能不能写得对。 这充分体现出试题的能力等级与试卷的命题原则。 13.( 09年 安徽卷 , 10)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意选做五小题 )(5分 ) (1)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___________________,功在不舍。 (荀况《劝学》 ) (2)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 ___________________。 (曹操《短歌行》 ) (3) ___________________,孤舟一系故园心。 (杜甫《秋兴八首》 ) (4)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___________________。 (韩愈《师说》 ) (5) ___________________ ,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陋室铭》 ) (6)此情可待成追忆 ? _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锦瑟》 ) (7) ___________________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定风波》 ) (8) ___________________ ,瑞脑销金兽。 (李清照《醉花阴》 ) 【答案】( 1)驽马十驾 ( 2)天下归心 (3)丛菊两开他日泪 ( 4)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 5)谈笑有鸿儒 ( 6)只是当时已惘然 ( 7)回首向来萧瑟处 (8)薄雾浓动愁永昼 【解析】本题承袭了近三年来的题型 —— 8选 5,且都是考试说明中规定的篇目。 期望能进行到底。 14.( 09年 辽宁卷 , 10)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 6分) ( 1)弦弦掩抑声声思,。 ,说尽心中无限事。 (白居易《琵琶行》) ( 2)千古江山,。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 怀 古》) ( 3)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受中赏;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答案】( 1)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继续弹 ( 2)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 ( 3)上书谏寡人者 能谤讥与市朝 15.( 09年 浙江卷 , 25)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只选 3小题) ( 1)此去经年,。 ,更与何人说。 (柳永《雨霖铃》) ( 2)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 3)饭疏食,饮水, 曲肱而枕之 ,乐亦在其中矣。 ,。 (《 论语》) ( 4) __________________,常以肃杀而为心。 天之于物, _____________。 (欧阳修《秋声赋》 ) ( 5)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______________, 成一家之言。 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 __________。 (司马迁《报任安书》) 12 【答案】( 1)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 ( 2)乱石穿空 一时多少豪杰 ( 3)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 4)是谓天地之义气 春生秋实 ( 5)通古 今之变 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考点】考查对名篇名句的默写能力,能力层级为 A级。 【思路分析】对中国古代优秀诗文作品及其重要语句进行考查,意在引导考试重视诵读,培养语感,强调语文学习中的积累、感悟及熏陶,提高人文素养。 16.( 09年海南、宁夏卷 , 10)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 6分) ( 1)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 (诸葛亮《出师表》) ( 2)无丝竹之乱耳,。 ,西蜀子云亭。 (刘禹锡《陋室铭》) ( 3)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 (李煜《虞美人》) 【答案】( 1)涉罚臧否 不宜异同 ( 2)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 ( 3)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 17.( 09年四川卷 , 13) 按要求写出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两题任选一题 )(5分 ) ( 1) ____________________,纫 秋兰以为佩。 (屈原 《 离骚 》 ) 《诗经•邶风•静女》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 句 ,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约会逗趣的生动细节。 荀子《劝学》说:“ ;。 ” 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些至理名言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者后人可以超过前人的思想。 ( 2) ,蝉蜕于浊秽。 (司马迁《屈原列传》) 汉代五言诗《迢迢牵牛星》“ ; ”,写出近在咫尺,若隔天涯,难以排遣的离别之苦。 李白《将进酒》说:“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