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单元检测:第3部分第12单元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分析综合220xx高考内容摘要:
②〔沈、宋〕沈 佺 期和宋之问 , 他们的诗 , 讲求声韵和格律 , 对唐代律诗的成熟起了重大作用。 ③ 〔曹、刘〕曹操父子和刘桢 , 建安诗坛的代表人物。 ④〔颜、谢〕颜延之和谢灵运 , 南朝刘宋时的著名诗人。 ⑤〔徐、庾〕徐陵和庾信 , 南朝梁陈时的著名诗人 , 作品轻靡绮艳。 ⑥〔藩翰〕篱笆围墙 ,比喻边缘的地方。 ⑦〔堂奥〕厅堂深处 , 比喻深入的地方。 ⑧〔襄 袝 事〕完成合葬之事。 襄 , 成。 袝 , 合葬。 ⑨〔 匄 〕同 “ 丐 ” , 请求。 1. 对下列 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 , 不正确 . . . 的一项是 (3分 )( ) A. 盖所谓上 薄 . 《风》《骚》 薄:逼近 B. 尚不知 贵 . 其多乎哉 贵: 尊贵 C. 途 次 . 于荆 次:止宿 D. 然后 卒 . 先人之志 卒:完成 1. B (贵:形容词用作动词 , 推崇。 ) 2. 下列各组语句中 , 全都直接表明杜甫文学成就高的一组是 (3分 )( ) ① 文变之体极焉 ② 气夺曹、刘 ③ 尽得古人之体势 ④ 亦以奇文取称 ⑤ 词气豪迈 ⑥ 脱弃凡近 A. ①②⑥ B. ①③④ C. ② ④⑤ D. ③⑤⑥ 2. D (① 是指沈佺期、宋之问之后 , 诗歌体裁的发展变化就非常完备了; ④ 是称道李白的才华。 )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 不正确 . . .的一项是 (3分 )( ) A. 文章认为杜甫正是在充分继承了前代的优秀遗产的前提下 , 才成为一个前所未有的诗人。 B. 作者认为 , 虽然当时李白与杜甫并称 “ 李杜 ” , 但杜甫长律达到的境界 , 李白难以望其项背。 C. 杜甫的孙子嗣业启运杜甫的灵柩回老家偃师与祖母合葬后 , 归途 经过荆州 , 请求称道杜甫诗文的元稹撰写墓志。 D. “ 系 ” 记述了杜甫的世系、家庭、政治成就、生活状况 等 , 对他生前坎坷和死后漂泊的遭遇 , 深致同情。 3. D (“ 系 ” 没有记述杜甫的 “ 政治成就 ” ,属无中生有。 ) 4. 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 ) (1)苟以为能所不能、无可不可 , 则诗人以来 ,未有如子美者。 (3分 ) (2)属京师乱 , 步谒行在 , 拜左拾遗。 (3 分 ) (3)扁舟下荆楚间 , 竟以寓卒 , 旅殡岳阳 , 享年五十九。 (3分 ) 4. 见 “ 参考译文 ” 画线处。 〔 (1)苟:如果。 以为:认为。 能所不能:能写出别人所不能写的题材。 无可不可:不存在什么不可以表达出来的情感。 (2)属:恰好 , 恰逢。 谒:拜见。 行在 :皇帝所在的地方。 (3)扁舟:名词用作动词 , 乘坐小船。 竟:最终 ,终于。 以:在。 旅殡:谓灵柩暂时安放于外地等待归葬。 〕 〖 参考译文 〗 叙曰:我读诗读到杜甫 , 才知道他是个集前代优秀文化之大成的诗人。 唐朝建立后 , 国家的学校教育得到很大发展 ,每个皇帝在位的时期 , 都有著名诗人出现。 特别是沈 佺 期、宋之问等人 , 讲求造语的锤炼精切和声律的妥帖和顺 , 他们的作品被称之为格律诗。 从那以后 , 诗歌体裁的发展变化就非常完备了。 但是 , 喜好汉、魏、晋诗歌传统的都丢掉了齐、梁诗歌的长处 , 刻意追求华丽形式的都丢掉了充实的思想内容;效法齐、梁诗歌的形式却赶不上魏、晋诗歌的内涵 ,汉代乐府学得不错但魏晋五言古诗却作得不怎么样;格律切当而劲健的风度却又丧 失了 , 喜欢抒写闲情逸致辞采却又不够华美。 到了杜甫 , 大概可以称得上上可逼近《诗经》《楚辞》 , 下可包括沈 佺 期、宋之问 , 古朴近于苏武、李陵 , 气概超过曹氏父子和刘桢 , 盖过颜延之、谢灵运的孤高不群 , 糅合徐陵、庾信诗风的流美清丽 , 他完全掌握了古人诗歌的风格气势 , 并且兼备了当今各家的特长。 假如让孔子来考究杜诗的主要意蕴 , 还不知道要怎样推崇他的多才多艺呢。 如果认为有 能写出别人所不能写的题材、也不存在什么不可以表达出来的情感的人 ,那么 , 自从有诗人以来 , 就没有谁超出杜甫了。 李白也以奇特的诗歌创作备受称 道 , 当时的人把他们并称为 “ 李杜 ”。 我看李白的那些雄放恣肆、不受拘束、写景状物的诗 , 以及他的乐府诗歌 , 确实也可以和杜甫媲美。 至于像杜甫那样铺陈终始 ,排比声韵 , 长的有一千字 , 次一等的也有几百字 ,词气豪迈 , 风调清深 , 对仗工稳切合声律 , 并且摒弃浅近凡俗 , 却是李白的创作还未能触及的领域 ,更何况其中的精髓呢。 我曾经想细致剖析他的作品 , 按照体裁 , 分别归类 , 为后人提供学习的典范 , 只是由于 衰病懒散 ,这一愿望未能实现。 正好遇到杜甫的孙子嗣业 , 他启运杜甫的灵柩 , 完成了合葬祖父 母于偃师之事 ,归途中停留于荆州。 他素知我喜欢称道他祖父的诗文 , 就拜请我撰写墓志。 我推辞不掉 , 于是记述杜甫的官职和门第 , 为杜甫终于归葬写了这篇墓志铭。 系曰:晋代当阳县侯杜预 , 后十世 , 生杜依艺 ,在巩县任县令。 杜依艺生杜审言 , 杜审言长于写诗 ,官做到膳部员外郎。 杜审言生杜闲 , 杜闲生杜甫。 杜闲曾任奉天县令。 杜甫 , 字子美 , 天宝年间 , 献《三大礼赋》 , 唐玄宗认为他有杰出的才能 , 命令宰相考他文章。 杜甫的文章写得好 , 被授予右卫率府胄曹之职。 恰 逢安禄山攻陷长安 , 京城大乱 , 他步行到凤翔去拜见肃宗皇帝 , 被任命为左拾遗。 一。20xx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单元检测:第3部分第12单元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分析综合220xx高考
相关推荐
老葛朗台送的应该是“旧怀表”,而且“二十多年了只送了这一件”,原文为“到葡萄园大丰收的 1811 年,那个收获季节之辛苦,那是前精品范文 17 / 66 所未有的,这时她已为主人效忠已达 20 年之久,葛朗台才决定送她一块旧怀表,这是主人给她的唯一的 礼物。 ” 本试题中所选入考查的情节均为“经典 +主要”的情节, A 项为“赵子龙单骑救主”, B 项是吴荪甫办实业的理想之一, c
”“摧”等字的写法。 ( 2)句中注意“攘诟”“樯橹”“灰”等字的写法。 8.( 09年全国 卷Ⅱ , 13) 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两题任选一题)( 5分) ( 1) ,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 (《荀子劝学》) 羁鸟恋旧林,。 ,守拙归园田。 (陶渊明《归园田居》) ( 2) ,渚清沙白鸟飞回。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将会是不同的。 然后再概括所描写的环境。 分析环境描写作 用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①借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 ②增添或烘托某种气氛; ③衬托或突出人物的性格、心理等。 ④有时有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的作用 ⑤揭示主旨 (4) 思想内容 (主题 )和写作技巧的鉴赏和评价。 理解主题主要看重要情节和主要人物;而小说主要的写作技巧也表现在重要情节的安排 和主要人物形象的塑造上。
motes fatfree meat when fed to livestock 瘦肉精 the dyed steamed buns in Shanghai 上海染色馒头 2. Food bees a hot issue in China. 食品成了中国的一个热点问题。 3. Food safety is Chinese people’s No 1 concern, with 72
.............................................572020高考英语作文全面辅导 (万能句、经典名句汇总、高考作文优秀范文及针对训练、预测高考作文话题含范文 ) 12020高考作文全面辅导(高分万能句子、经典名句汇总、高考作文优秀范文及针对训练、预测 2020高考作文话题含范文)由资料服务库整理,更多资料登录官方微博: htp:/针对训练 .......
nt of view, 以 我 而 言 I think ⑧ ( 我 认 为 我的 观点是 ). The reason is that+ 从句 ⑨ ( 我的 原因 是 ). As a matter of fact, 事实上 there are some other reasons to explain my 择 For me,对我而言 the former is surely a wi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