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内容摘要: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 11 安 全 管 安全生产方针目的:体现企业安全生产、职业健康、环境的宗旨和方向以及企业持续降低安全生产风险的承诺,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提供方向。 规 范 要 求 安全生产方针的制定· 企业 最高管理者应组织制定安全生产方针。 · 制定的方 针应体现: 企业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承诺。 企业发展战略的目标和方向。 企业对安全、健康、环境及持续改进的承诺。 顾客、员工、社会和其他相关方的需求。 · 方针应简洁并与企业的核心业务相适应。 · 方针应 清楚传达管理层对安健环管理的承诺,并由企业最高管理者签发。 安全生产方针的传达与沟通· 安全生 产方针及其任何修订均须告知企业所有员工。 · 所有 员工应熟悉并理解安全生产方针。 · 管理 层可通过下列方法传达方针: 在整个企业中公布、张贴。 作为员工入职培训及再培训的内容。 印刷在安全工作手册中。 在会议中强化。 · 安全生 产方针应向相关方传递,并可方便地获知。 · 应向公众披露安全生产方针。 安全生产方针的回 顾与修订· 管理 层每年至少对安全生产方针回顾一次,以保持适应性。 同时确保对公众、股东关注问题的适时回顾。 · 若出 现其他须修订之处,安全生产方针须立即修订。 安全生产责任制目的:确保企业内安全生产的职责、权限得到规定和沟通。 规 范 要 求 链接3规 范 要 求 链 安全生产职责与权限· 企业应 制定各级、各 岗位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责任制应包括以下内容: 安全生产职责。 到位标准。 权限与义务。 · 到位 标准的建立应考虑以下内容: 贯彻、落实政策法规的行动。 组织、参加的安全生产活动。 执行安全生产的巡视、检查。 参与风险评估研究。 参与体系的内审。 对评估发现问题的处置。 对纠正行为的实施进行回顾。 参加应急演练与救援。 参与安全事故调查。 对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进行回顾。 4规 范 要 求 链 接 日常事务包括与相关方沟通安全生产问题。 · 企业应 建立员工拒绝程序,并形成文件,让员工有权拒绝在存在安健环隐患的环境中工作: 程序应向企业的所有员工沟通。 程序必须确保员工拒绝的事件得到客观地调查。 在安健环条件不符合要求的情况下,员工拒绝工作不受到惩罚或问责。 经评估工作现场和条件满足安健环要求,员工应返回工作。 安全生 产责任沟通· 安全生 产责任制应逐级沟通。 · 各级 、各 岗位人员应熟悉并理解自己的职责。 范 要 求 链 接· 安全生 产责任制的修订应书面通知员工。 安全生产责任到位评估与责任回顾· 企业应 至少每年按照各岗位安全责任制的到位情况进行一次评估和回顾。 · 对发现 的问题和不足,按程序进行纠正或更新。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标准目的:确保企业对所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依从。 规 范 要 求 法律法规与标准需求识别· 企业应 建立并保持识别、获得、融入、回顾影响企业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程和外部标准的程序,形成文件。 · 识别 相关的法律、法规需求时应考虑: 国家法律、法规。 省、部委及地方法规。 行业标准。 6规 范 要 求 链 接 国际惯例。 · 应提供 获取法律法规需求的有效途径。 · 应建立适用于企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清单。 · 所有已 识别的法律法规与标准应适用于企业的系统、标准及程序。 法律法规与标准的融入· 为确保法律的依从性,所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应融入企业相关的标准及程序。 · 企业应 按识别的法律法规要求,对员工提供资质培训。 法律法 规与标准依从· 应对 企业法律与标准依从性进行综合审核和正式的评估。 · 审核 应识别违反法律、法规、 标准的事项并立即予以纠正。 97规 范 要 求 链 法律法 规与标准回顾· 企 业 应 确 保 法 律 、法 规 、规 程 或 标 准 的 任 何 变 化 得 到 : 识别。 获得。 融入。 沟通。 · 企业应 及时更新法律法规、标准的清单。 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目的:为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提供焦点与方向。 规 范 要 求 链接8规 范 要 求 链 目标 与指标的设立· 企业应识别所需要控制的风险和关注的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 · 企业应 制定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制定时应该考虑: 上级下达的目标与指标及相关方的要求。 企业发展战略目标要求。 持续改进的要求。 管理评审结果。 绩效评估结果。 风险评估结果。 相关方的满意度。 同类企业平均水平或先进水平。 自我评估结果。 实现目标所需的资源。 · 安全生 产目标、指 标应与政策一致并与企业的风险相关。 · 安全生 产目标与指标应是可测量的;测量可以是定量、也可以是定性,可考评、测评。 9规 范 要 求 链 接· 目标 与指标应文件化。 · 安全生 产目标应体现: 改善安全生产管理的努力和行动。 对事故、事件控制的期望。 对生产运行指标控制的期望。 目标与指标的实施与监测· 企业应 制定实现目标和指标的实施计划,包括: 目标、指标的层层分解。 制定完成目标、指标的工作计划。 · 企业应 定期对目标、指 标和相应工作计划及完成情况进行监测、分析。 内容应涵盖。 10规 范 要 求 链 接 安全指标。 生产运行技术指标。 安全生产管理。 目标 与指标的回顾· 每年 对安全生产目标、指标制定的科学性、合理性进行回顾,并在需要时及时修正或更新。 · 每年 对安全生产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回顾。 · 定期 对安全生产目标、指标的实施过程进行绩效评估。 安全生产会议目的:为企业提供一个反映、讨论和处理安全生产问题的平台。 规 范 要 求 链接11规 范 要 求 链 安全生产委员会会议· 企业 最高管理者每半年至少主持召开一次安全生产委员会会议。 · 会议 主要内容: 研究、确定安全生产管理的方向与措施。 研究、确定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并 评估其完成情况。 确定控制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的措施与计划。 研究、解决安全生产中的突出问题。 监督安全生产风险控制计划的执行情况,并进行考核。 · 会议应 形成纪要,明确工作内容及责任单位或责任人、完成时间。 安全生 产工作会· 企业 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安全生产工作会议。 · 会议 主要内容: 对企业上年度安全生产情况进行回顾、分析、认可与奖励。 12规 范 要 求 链 接 发布企业年度安全生产目标、指标。 公布实现年度安全生产目标、指标的工作计划。 安全生产分析会· 企业 每月召开一次安全生产分析会议,会议由分管领导主持。 · 会议 主要内容: 督促落实年度安全生产措施计划的月度执行情况。 对上月安全生产工作情况进行分析、回顾。 对上月风险控制措施实施效果进行评估。 对影响安全生产目标、指标的风险进行分析。 协调布置月度安全生产的重点工作。 · 会议应 形成纪要,明确工作内容及责任单位或责任人、完成时间。 13规 范 要 求 链 安全生产专题会· 企业应 根据风险变化的需要不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专题会,处置和降低风险。 · 会议 主要内容: 根据企业风险变化和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 制定控制计划与实施要求,落实所需的资源。 · 会议应 形成纪要,明确工作内容及责任单位或责任人、完成时间。 安全管理机构与人员配置目的:为企业安全管理提供必要的资源保障。 规 范 要 求 安全管理机构设置· 企业应 依据国家法律、法律的要求设置安全生产委员会,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实行统一领导。 · 依据国家法律、法 规和企业规章制度的要求设置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 · 依据国家法律、法 范 要 求 链 接内部建立三级安全管理网络。 安全管理人 员配置与任命· 安全管理机构人员的数量应满足安全管理工作的需要。 安全管理机构人员的数量与企业规模和安全管理任务相适应。 生产性车间(工区、项目部)设专职安全员(安全区代表),其他车间和班组设兼职安全员(安全区代表)。 专业搭配合理,分工明确。 · 最高管理者应按管理范围和区域书面任命下列职位: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 安全员(安全区代表):依据企业风险和管理区域确定安全员(安全区代表),一般不少于 1:50 的比率;明确安全员(安全区代表)的责任范围和职责,范 要 求 链 接用平面图或书面的方式指明检查范围并在工作场所展示;所有员工要知道安全员(安全区代表)的任命标准及其职责。 内部审核员。 事故/事件调查员。 法律规定需增加的职位及与风险/影响评估相关的职位。 · 有条件的企业要配备专职医生、职业卫生员、 专职护士。 · 被任命的人员需清楚理解并承诺履行被任命职位的职责与义务。 17规 范 要 求 链 安全管理人员资质· 依据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的要求,被任命人员应具备相关的技术水平和资格。 · 被任命的人员应分级参加下列培训: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及审核员培训。 安全生产管理培训。 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估的培训。 事故调查与分析技术的培训。 安全管理岗位和职责的培训。 · 必要 时, 应用由外部组织提供的国际标准和规程知识来衡量能力水平。 安全生产文件与数据的控制和管理目的:为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运行提供依据,确保其有效运行并受控。 规 范 要 求 链接18规 范 要 求 链 安全生产文件的制定· 企业应 建立、执行和维护满足安全生产过程所需文件。 · 建立文件 时应考虑下面因素或要求: 法律、法规要求和国家、行业标准。 认可的国际标准。 风险评估结果。 流程管理与控制要求。 相关方的要求。 与企业发展相关的外部信息。 企业的管理惯例。 · 企业 文件产生、使用和控制的效力与效率评估因素: 针对性。 合理性。 功能性(如处理速度)。 流转与闭环。 所需的资源。 范 要 求 链 安全生产文件识别与控制程序的建立· 企业应 建立安全生产文件识别与控制程序,识别与控制程序应包含下列内容: 主索引表。 文件颁布与执行时间。 文件的版本与编号。 文件批准。 文件的发放控制。 文件解释权。 文件的变化与废止管理。 强制性文件、法律法规要求和外部文件的接收、处理与反馈要求。 文件保存要求。 安全生产文件的回顾· 企业应 每年对安全生产文件及其管理流程进行一次回顾,回顾内容包括: 文件的适用性和针对性,必要时修订或废除文件,要以受控的方法处理废除文件, 处理时须考虑法律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影响。 文件的全面性,必要时新增文件,新增文件要以受控的方法处理。 文件接收、处理、保存与反馈管理的有效性和及时性,确保关键的安全生产文件必须能被需要的人获取。 范 要 求 链 安全生产数据与记录· 企业应识别需要建立的安全生产数据与记录,识别时应考虑: 法律法规与标准的要求。 管理活动要求。 生产运行过程。 作业活动要求。 与相关方的往来。 · 企业应 建立安全生产数据与记录控制程序,程序控制应考虑下列因素: 数据与记录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数据与记录的可。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
相关推荐
北京地铁2020年规划图 颐 和 园 南 门 园 松 路 山 游 乐 园 路 门 坟 博 物 馆 地 士 路 门 门 西 门 东 井 店 大 学 路 东 里 桥 北 苑 树 里 门 街 门 门 口 门 忠 路 里 庄 门 潭 门 口 胡 同 十 条 大 街 门 宫 门 里 北 街 西 桥 桥 西 街 北 口 路 东 苑 苑 北 苑 南 桥 桥 南 路 北 西 街 南 口 榆 东 门 口 窑 庄
27 对客户的了解程度 了解少,使用开放式;了解多,使用封闭式 客户的专业程度 “太太您要买平纹还是斜纹的 ?” “先生您要买蚕丝被还是羽绒被呢。 ” 现有资源 飞机上,空姐询问您要什么饮料。 客户的个性 开放式问题对性格外向顾客效果更好, 封闭式问题则对内向、不善表达顾客更有效。 自己承担责任 “你明白吗。 ” “不知道我的解释,是否使您明白。 ”
TOC有没有一套方法或程序可以 持续地用来找出约束和克服约束。 TOC有一套思考的方法和持续改善的程序,称为五大核心步骤(Five Focusing Steps),这五大核心步骤是: 第一步,找出( Identify)系统中存在哪些约束。 第二步,最大限度利用( Exploit)瓶颈,即提高瓶颈利用率。 第三步,使企业的所有其他活动服从于第二步中提出的各种措施。 第四步,打破(
司 23 检验水平 检验水平规定了 批量与样本量 之间的关系。 GB/T 1给出了三个一般检验水平, Ⅰ 、Ⅱ 、 Ⅲ ,四个特殊检验水平 S S S S4。 水平 Ⅱ 是最常用的。 样本量随检验水平的提高或批量的增大而增大这种关系,都不是按一定比例增大的,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的,主要考虑的是 抽样风险和检验费用。 检验水平用 IL表示 7/6/2020 常州精研科技有限公司 24
加快步伐,精耕中国,进军全球。 高端市场虽然暂时成为国际品牌栖息地,但它们必然会通过合资、收购本土企业等发展模式抢夺中低端市场,精益提高自身技术和服务,树立品牌标杆刻不容缓。 精益集团营销传播策略 企业制造业频道 通过以下分析,我们发现业内的品牌传播有局限,没有发光发亮。 (全球化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是品牌) 汽车空调企业很多,但拥有清晰品牌形象的企业几乎没有,无法向客户和
0 5 100 3 60 3 60 5 100 3 60 4 80 5 100 3 60 77电台 2 40 2 40 2 40 2 40 2 40 5 100 3 60 2 40 4 80 3 60 2 40 5 100 53户外 3 60 4 80 4 80 2 40 3 60 3 60 3 60 4 80 3 60 3 60 4 80 2 40 64网络 3 60 3 60 2 4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