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语文高考复习人教必修5第二单元单元写作、测试内容摘要:

4)不同 B. (1)(2)相同 , (3)(4)相同 C. (1)(2)不同 , (3)(4)不同 D. (1)(2)不同 , (3)(4)相同 答案 D 解析 (1)连词,表转折; (2)副词,姑且、暂且; (3)(4)都是句末语气助词。 4. 下列句子按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 (1)复驾言兮焉求 (2)农人告余以春及 (3)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4)既自以心为形役 (5)访风景于崇阿 (6)背负青天 , 而莫之夭阏者 (7)彼且奚适也 (8)求人可使报秦者 (9)寓形宇内复几时 (10)急于星火 A. (1)(2)(3)/(4)(5)(10)/(6)(7)/(8)(9) B. (1)(3)(6)(7)/(2)(4)(5)/(8)/(9)/(10) C. (1)(3)(6)(7)/(2)(5)(10)/(4)/(8)/(9) D. (1)(3)(6)(7)/(2)(5)(8)(10)/(4)/(9) 答案 C 解析 (1)(3)(6)(7)都是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2)(5)(10)介宾结构作状语,后置; (4)被动句; (8)定语后置; (9)省略句。 5. 下列各句中 , 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 分 )( ) A. 申报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 是我市落实科学发展观 、 构建和谐南通的一项重大工程。 市委 、 市政府将申报工作作 为优化城市环境 、 改善城市形象和提升城市品位的有效载体。 B. 要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利用效率低和严重的用水浪费 , 必须大力提倡节约用水 , 建设节水型社会 , 这是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C. “ IP 长途 , 每分钟不到两角钱 ”“ 手机新打法 , 接听全免费 ”„„ 这些平时在各种路牌 、 平面 、 媒体杂志以及电视上的通信产品广告中被广泛宣传的 “ 超值 ” 服务 , 被国家发改委通报涉及价格违法。 D. 有人说 , 赋予我国传统节日以文化内涵 , 是古代民间社会长期演变 、 积淀的结果 ,如今它被忽视 、 被遗忘 , 也是民间社会在市场经济影响下自然选择的结果。 答案 A 解析 B 项成分残缺,应在 “ 用水浪费 ” 后加上 “ 等问题 ” ; C项种属概念并列不当;D 项表意不明,应将 “ 赋予我国传统节日以文化内涵 ” 改为 “ 我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 ,这样后句中的 “ 它 ” 的承前指代才有着落。 6.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三小题 )(6 分 ) (1)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雁阵惊寒 , 声断衡阳之浦。 (王勃《滕王阁序》 ) (2)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穷且益坚 , 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滕王阁序》 ) (3)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实迷途其未远 , 觉今是而昨非。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 ) (4)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茕茕孑立 , 形影相吊。 (李密《陈情表》 ) 答案 (1)渔舟唱晚 响穷彭蠡之滨 (2)老当益壮 宁移白首之心 (3)悟已往之不谏 知来者之可追 (4)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二、阅读鉴赏 (50 分 )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 7~ 10 题。 (20 分 )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 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 会有四方之事, 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 故便求之。 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 何则。 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饥冻虽切,违己交病。 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 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 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 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 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 乙巳岁十一月也。 归去来兮 , 田园将芜胡不归。 既自以心为形役 , 奚惆怅而独悲。 悟已往之不谏 , 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 , 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 , 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 , 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 , 载欣载奔。 僮仆欢迎 , 稚子候门。 三径就荒 , 松菊犹存。 携幼入室 , 有酒盈樽。 引壶觞以自酌 , 眄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 , 审容膝之易安。 园日涉以成趣 , 门虽设而常关。 策扶老以流憩 , 时矫首而遐观。 云无心以出岫 , 鸟倦飞而知还。 景翳翳以将入 , 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 , 请息交以绝游。 世与我而相违 , 复驾言兮焉求。 悦亲戚之情话 , 乐琴书以消忧。 农人告余以春及 , 将有事于西畴。 或命巾车 , 或棹孤舟。 既窈窕以寻壑 , 亦崎岖而经丘。 木欣欣以向荣 , 泉涓涓而始终。 善万物之得时 , 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 寓形宇内 复几时。 曷不委心任去留。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富贵非吾愿 , 帝乡不可期。 怀良辰以孤往 , 或植杖而耘耔。 登东皋以舒啸 , 临清流而赋诗。 聊乘化以归尽 , 乐夫天命复奚疑。 7. 从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角度看 , 本文有什么突出特点。 (6 分 ) 答案 ① 发乎真情 : 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 , 无不是发自内心 , 又出于真情的。 “ 舟遥遥以轻飏 , 风飘飘而吹衣 ” 把诗人解决思想矛盾后那种回家途中的愉悦畅快之情表现得多么真切。 ② 情托于物 : 好的散文总是写得自然真切。 而要写得自然真切 , 必须要有寄托物 , 以便将自己的思想 、 见解 、 感情诉诸形象。 只有这样 , 才能写得真切 、 生 动 、 感人 、 韵味悠长。 8. 从陶潜辞官归田的原因中可看出他当时的心境如何。 (4 分 ) 答案 自责 (“ 田园将芜 ” ), 自悔 (“ 悟已往之不谏 , 知来者之可追 ” ), 自觉 、 自醒 (“ 实迷途其未远 , 觉今是而昨非 ” )。 9. 陶潜隐居乡村的生活乐趣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 (6 分 ) 答案 ① 促膝而谈的家庭之乐 —— “ 悦亲戚之情话 ” ; ② 弹琴消忧的本色生活 —— “ 乐琴书以消忧 ” ; ③ 与乡邻交往之乐 —— “ 告余以春及 , 将有事于西畴 ” ; ④ 巾车孤舟出游之乐 —— “ 既窈窕以寻壑 , 亦崎岖而经丘 ”。 10. 既然知道人生苦短 , 作者是否还怡然自足于隐士生活。 依据何在。 (4 分 ) 答案 是。 “ 怀良辰以孤往 , 或植杖而耘耔 ”“ 富贵非吾愿 , 帝乡不可期 ” , 从正反两方面 , 表明自己怡然于隐居生活的情怀。 (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1~ 15 题。 (20 分 ) 送徐无党南归序 欧阳修 草木鸟兽之为物,众人之为人,其为生虽异,而为死则同,一归 于. 腐坏澌尽泯灭而已。 而众人之中,有圣贤者,固亦生且死于其间,而独异于草木鸟兽众人者,虽死而不朽,逾远而 弥. 存也。 其所以为圣贤者,修之于身,施之于事,见之于言,是三者 所以 . . 能不朽而存也。 修于身者,无所不获;施于事者,有得有不得焉;其见于言者,则又有能有不能也。 施于事矣,不见于 言. 可也。 自《诗》《书》《史记》所传,其人岂必皆能言之士哉。 修于身矣,而不施于事,不见于言,亦可也。 孔子弟子,有能政事者矣,有能言语者矣。 若颜回者,在陋巷曲肱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