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语文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内容摘要:
答案: 9 、 ( 1 )按时( 2 )穷尽,尽( 3 )拜见,拜访( 4 )正好,恰好 10 、 D 1 ( 1 )听到了上百条道理,便认为天下再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 (或听到道理很多了,就认为没有人能比得上自己。 ) ( 2 )治理天下的人,与牧马的人有什么不同呢。 (或治理天下,和牧马又有什么不同呢。 ) 12.贻笑大方(或望洋兴叹)、害群之马。 共同点:他们都通过过自身的经历,发现自己的不足。 (或:他们都善于反 思。 13.示例:黄帝的做法让我们明白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不要妄自尊大,要虑心向他人请教,要时常自我反省,自我完善。 10.福州市 (一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4~ 15 题。 (9分 )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 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4.本文先勾勒出富春江沿岸“口口口口,口口口口”的景色特点,再细致描绘了水之游、水之口、山之口、山之口,让人们充分领略寓春江山水的雄奇秀美。 (5 分 ) 15.文中画线的句子抒发了作者 的情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 的人生态度。 (4 分 ) 答案: 天下独绝 急 高 险 (峻;峭;陡 ) (每空 1 分,共 5 分。 最后两空中“山”的特点若答“多”者也可得分 ) (赞美 )大自然美好景色 淡泊名利,向往宁静闲适生活 11.年 河北省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 6~ 10 题。 (13 分 ) 醉翁亭记 (节选 ) ①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 大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 J 王,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 (3 分 ) (1)环滁皆山也 环: (2)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 (3)野芳发而幽香 发: 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 分 ) 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 译文: ①段在总写滁州山景后,由远及近依次驾了“西南诸峰”、“ ”“ ”、“醉翁亭”等景物。 (2 分 ) ②段的内容。 (2 分 ) 答: ? (3 分 ) 欧阳公记①成,远近争传„„凡商贾②来,亦多求其本,所遇关征③,以赠官,可以免 税。 注:① [记 ]指《醉翁亨记》。 ② [商贾 ]商人。 ③ [关征 ]查税征税。 答: 答案: 6. (1)围绕 (环绕 ) (2)情趣 (意趣、兴趣 ) (3)开放 (开 ) 7.给它 (亭子 )起名 (题名 )的是谁 ?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 (醉翁 )称它 (命名 )的。 8.琅琊 (山 ) 酿泉 9.描写山间的朝暮变化、四季不同景色以及出游的乐趣。 10.《醉翁亭记》在当时备受人们的推崇,反映其艺术价值高、影响大。 12.年河南省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 ,完成 16— 19 题。 (共 10分) (一)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二)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①以为养②。 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 今说景公,景公未之以行③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④也亦甚矣。 ”令弟子趣驾,辞而行。 (节选自《吕氏春秋》) 注:①廪丘:地名。 ②养:供养之地。 ③未之行:没有采纳我的主张。 ④丘:孔子,名丘。 16.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 2 分) ( 1)万钟于我何加 焉 何加: ( 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 4 分) ( 1)是亦不可以已乎。 ( 2)此之谓失其本心。 18.文段(一)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有什么作用。 ( 2 分) 19.孔子为什么不肯接受景公赐给他的供养之地呢。 请用文段(一)中的语句回答。 ( 2 分) 答案: 16.( 1)有什么益处(带来什么好处)( 1 分) ( 2)感激( 1 分) 17.( 1)这种做法不也可以停止了吗。 ( 2 分) ( 2)这就叫做丧失了自己的本性。 ( 2 分) (共 4 分) 18.对比论证法。 强调了人不能失去“本心”(论证了舍生取义的观点)。 ( 2 分) 19.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此之谓失其本心) 13.湖北省咸宁市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22~26 题。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 ,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 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 2 分) ①录毕,走送之( ) ②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 ) ③媵人持汤沃灌( ) ④左佩刀,右备容臭( ) 2下列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一项是【 】 ( 2 分) A、既加冠 宋既成列 B、益慕圣贤之道 杀数人,胡虏益解 C、足肤皲裂而不知 久而乃和 D、卒获有所闻 士卒不尽饮 2翻译下面句子。 ( 2 分) ①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译: 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译: 2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三条理由(各用四个字概括)。 ( 3 分) ① ② ③ 2本文与《黄生借书说》虽然着眼点不同,但两文某些观点仍有其共同之处,请概述。 ( 3分) 答: 答案: 2①跑(赶快) ②等待 ③浸泡 ④气味 香气( 2 分) 2 A( 2 分) 2①(向他求教的)弟子挤满了 他的屋子,(他)从来没有稍微把语言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 ②因为(我)心中有足够快乐的事(读书),(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 2 分,每题 1 分。 第①题“辞、色”的翻译应注意互文义,即“降辞”“降色”;第②题要注意“以”字,“口体之善”的翻译) 2①刻苦学习 ②博览群书 ③虚心求教( 3 分) 2都表达了鼓励晚辈勤奋学习,勿虚度年华的观点。 14.年湖南省娄底市 (一)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 妾,曰:“吾孰与徐公美。 ”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 “吾与徐公孰美。 ”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 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 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 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 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 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9.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 ) A.朝服衣冠,窥镜 (察看 )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偏爱 ) C.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弊端 ) D.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偶尔 )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中的“之”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 ) A.徐公来,孰视之 B.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C.吾妻之美我者 D.暮寝而思之 11.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 ) A.本文第一段写出了邹忌头脑冷静 ,不为奉承所迷惑。 B.本文第二段运用两组排比句式增强了语势,给人以无可辩驳之感。 C.本文第三、四段从侧面表现邹忌的精明能干,具有治国之才。 D.本文的主旨是通过邹忌“暮寝而思之”,悟出了人们由于种种原因,不会说出事情的真相的道理。 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大意。 ( 4 分) ( 1)我 孰与城北徐公美。 译文: (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译文: 13.《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的讽谏艺术有什么特点。 ( 2 分) 答: 答案: 9. C( 2 分,蔽:受蒙蔽的意思) 10. B( 2 分, B 项中的“之”与例句中的“之”都是结构助词,译为“的”) 11. D( 2 分,本文主旨是通过邹忌从与徐公比美中悟出治国的道理,进而讽劝齐王纳谏,使齐国达到大治) 12.( 1)我与徐公相比,谁更美。 ( 2 分) ( 2)所有的大臣、官吏和百姓,能够当面指责寡人过错的,得上等奖赏。 ( 2 分) 13.从小事入手,以小比大,以家比国( 1 分),寓治国安邦之道于形象的比喻之中( 1 分)。 (意思相同即可) 15.江西省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 9— 14 题。 ( 12 分) 桑怿①传(节选) 欧阳修 (怿)又闻襄城②有盗十许人,独提一剑以往,杀数人,缚其余。 汝旁县为之无盗,京西转运使③奏其事,授郏城尉„„怿虽举进士,而不甚知书,然其所为皆合道理,多此类。 姑居雍丘,遭大水,有粟二廪④,将以舟载之。 见民走避。20xx年语文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
相关推荐
n” ; D 项 “ 和面 ” 中的 “ 和 ” 应读 “ hu243。 ”。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 分 )( ) A. 喝彩 通宵 惆怅 温馨 没精打彩 B. 庇佑 划拳 车篷 惟一 理直气壮 C. 佑护 览绳 磨蹭 吸吮 窸窸窣窣 D. 洗漱 祈祷 悸动 竟争 战战兢兢 答案 B 解析 A项彩 — 采; C 项览 — 缆; D 项竟 — 竞。 3.
4)不同 B. (1)(2)相同 , (3)(4)相同 C. (1)(2)不同 , (3)(4)不同 D. (1)(2)不同 , (3)(4)相同 答案 D 解析 (1)连词,表转折; (2)副词,姑且、暂且; (3)(4)都是句末语气助词。 4. 下列句子按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 (1)复驾言兮焉求 (2)农人告余以春及 (3)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4)既自以心为形役
落实。 DOC 格式,方便 您的 复制修改删减 二是各基层单位党风廉政和行风建设目标管理责任书,着重对基层单位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和行风建设的情况进行检查考核,突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的实际效果。 两个责任书的签定,体现了市局党组在党风廉政建设 上,抓基层单位“一把手”,“一把手”抓班子,班子带队伍的工作思路,从而在机制上保证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范运行。 三、加强教育
不能掉头 C、在路口内掉头 D、选择中间车道掉头 答案: B 11这位驾驶人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是什么。 A、座椅角度不对 B、没按规定握转向盘 C、没系安全带 D、驾驶姿势不正确 答案: C 11机动车驾驶人造成事故后逃逸构成犯罪的,吊销驾驶证且多长时间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 第 22 页 A、 5 年内 B、 10 年内 C、终生 D、 20 年内 答案: C
.学生读习作提示,明确习作要求。 2.谈谈你对“趣”的理解:快乐旅游、可笑经历、“惊险”游戏„„ 3.理解“趣”的含义。 (只要用心体会,都能发现童 年特有的“趣”。 ) 4.音画引路,回忆“趣”。 (1)课件展示童年生活剪影。 (2)学生交流观后感受。 23 (3)随着音乐,学生在脑海里回放自己童年生活中的趣事。 5.小组讨论,交流“趣”。 (1)出示说话要求。 ①选一件童年中的趣事来说。
ir studies and life. There are a couple of reasons behind the tide. To start with, young folks need role models to learn from. So many of them are crazy for contestants participating in th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