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教育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责任书内容摘要:

的重要内容; 提 供 学校 教育教学计划和开展未成年人道德实践的相关材料,并对其中关于经典诵读的内容予以标注。 教学计划 实践材料 材料审 核 2)把诵读中华经典、红色经典和学习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先进事迹相结合,引导未成年人继承优良传统、提高道德素养; 提供 学校 把经典诵读与学习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先进事迹相结合的具体措施和成效说明。 措施制度 工作总结 3)组织开展诵读展演、竞赛交流、冬(夏)令营等活动,建立推进经典诵读的工作机制。 提供 学校 推进 经典诵读、建立诵读机制的情况。 考核相关情况。 机制文件 学校材料 Ⅲ — 37 影视 文艺 4)积极组织开展优秀童谣征集推广传唱活动; 提供评选优秀童谣的通知和开展优秀童谣传唱活动的文件,并提供传唱推广活动的相关佐证材料(如文字、图片等)。 通知文件 佐证材料 材料审核 III42加强规划和建设 4)地级以上城市建立 1 所适合未成年人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综合素质教育基地; 列举本 县 市区建立的综合性素质教育基地,并提供介绍该基地的文字、图片材料。 基地材料 III44衔接措施 2)教育行政部门、中 小学校把校外活动列入教育教学计划,主动加强与各类校外活动场所的联系; 考核学校教学安排中关于校外活动方面的内容,以及加强与校外活动场所联系的具体措施。 教学计划 活动措施 8 Ⅲ — 57 关爱 行动 1)开展“代理家长”、“亲情电话”、“城乡少年手拉手”、组建“留守小队”等形式多样的关爱活动; 提供 3 次活动的相应文字、图片材料。 活动资料 材料审核 2)农村中小学校建立留守儿童情况登记、监护人联系、结对帮扶、寄宿优先等制度; 查 学 校 留守儿童情况登记、监护人联系、结对帮扶、寄宿优先制度的建立及运行状况,并提 供相应的工作材料各 1 份。 学生档案 Ⅲ — 58 流入地解决 就地 入学 1)建立以公办学校为主,接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保障机制,入学问题基本解决; 说明本县市区有关部门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权利方面的主要措施。 提供本市教育行政部门关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情况的统计数据。 相关文件统计数据 材核审核 3)学校在评优奖励、入队入团、课外活动等方面,做到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 考核前两年度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获得各种表彰奖励、入队入团等情况。 学校资料 Ⅲ — 59 流出地 积极 配合 1)学校妥善管理外出学生的学籍档案,随时掌握学生的流动去向; 提供外出学生学籍档案。 考核其对外出学生的备案情况。 学籍档案 2)免费、及时为外出学生办理转学手续,为返乡就学的学生安排入学; 提供相应的工作记录。 相关文件工作记录 Ⅲ — 61 孤残 儿童 3)具备就读能力的孤儿和残疾儿童,能够及时就近入学,并受到必要的照顾; 查 孤 儿和残疾 儿童 的花名册 政策文件 材料审核 9 2020年度荷塘 区教育局、市直学校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 实地考察 类 测评项目 测评标准 要 求 呈现 方式 测评方式 Ⅲ — 20 校园文化 1)校园内有富有教育意义的挂图、画像、景观、设施等,环境整洁优美; 校园内有富有教育意义的挂图、画像、景观、设施等;校园环境整洁,无废纸、果皮等杂物;墙面、门窗无乱写乱画乱张贴现象,无脚印、球印等污迹;校内停车区师生车辆按要求停放、规范有序,车棚地面整洁卫生;教室、办公室环境整洁,物品摆放有序,处室布置文化氛围浓郁;食堂做到窗明桌净,室内整洁,生活用品排放整齐。 实地考察 实地考察 2)校园内有宣传栏、广播站、校园网、校报校刊或少先队鼓号队、队室等文化阵地; 校园内有富有教育意义的挂图、画像、景观、设施等;校园环境整洁,无废纸、果皮等杂物;墙面、门窗无乱写乱画乱张贴现象,无脚印、球印等污迹;校内停车区师生车辆按要求停放、规范有序,车棚地面整洁卫生;教室、办公室环境整洁,物品摆放有序,处室布置文化氛围浓郁;食堂做到窗明桌净,室内整洁,生活用品排放整齐。 实地考察 4)学校学风、教风和校风良好,师生精神面貌积极向上,师生、同学、家校关系和谐。 中小学师生行为举止文明,无说脏话、打架斗 殴之类的现象;课堂上教师备课扎实、准备充分、讲解透彻、师生互动良好;课堂上教师无无故迟到早退、接打电话、酒后上课等现象;学生无行为散漫、交头接耳等现象。 实地考察 学校活动资料 10 Ⅲ — 34 心理健 康辅导 1)建立地市级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积极开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有专门的工作场地和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助器材;有心理健康辅导人员名单和简历,形成一支专兼结合、相对稳定、专业素质较高的工作队伍;开设心理热线,建立热线接听、面询、危机干预、工作考评等工作制度;有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为未成年人 提供心理咨询与治疗服务的档案资料。 实地考察工作制度 热线电话 活动资料档案资料 实地考察 2)在城区中小学校和乡镇中心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心理辅导室),利用网络、电话、授课等多种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 城区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心理辅导室),配有专兼职教师开展工作,有具体的工作制度和责任制度。 其活动记录显示前两年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活动不少于 4 次;乡镇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心理辅导室),配有专兼职教师开展工作,有具体的工作制度和责任制度。 其活动记录显示前两年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活动不少于 4 次。 实地考察 实地考察 Ⅲ — 35 建 “乡 村学校 少年宫” 2)依托学校现有场地、设施,配备必要器材设备,为开展活动创造条件; 所依托的农村中小学校有供乡村学校少年宫课外活动使用的校舍和运动场地;配备有开设三项以上文体活动的器材,能至少满足 100 名未成年人同时开展活动。 实地考察 实地考察 4)坚持公益原则,每天放学后、节假日和寒暑假面向农村中小学生免费开放。 有农村中小学生在乡村学校少年宫参加课外活动;有专兼职辅导员在对活动进行组织和指导;所有活动均为免费。 周末或学校放学后的时间(下午4: 306: 30), 实地考察 11 Ⅲ — 39 网络阵地 1)依托中小学校网络教室、社区活动中心、图书馆、青少年宫等处的上网设施,建立面向未成年人的公益性上网服务场所,并有实现持续运营、规范管理、健康上网的保障机制; 中小学校网络教室、社区活动中心、图书馆、青少年宫建有面向未成年人的公益性上网服务场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