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205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内容摘要:
型钢端部垂直度 矫正和成型 Ⅰ 主 控 项 目 碳素结构钢在环境温度低于 16℃、低合金结构钢在环境温度低于 12℃时,不应进行冷矫正和冷弯曲。 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在加热矫正时,加热温度不应超过 900℃。 低合金结构钢在加热矫正后应自然冷却。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制作工艺报告和施工记录。 当零件采用热加工成型时,加热温度应控制在 900~ 1000℃;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在温度分别下降到 700℃和 800℃之前,应结束加工;低合金结构钢应自然冷却。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制作工艺报告和施工记录。 Ⅱ 一 般 项 目 矫正后的钢材表面,不应有明显的凹面或损伤,划痕深度不得大于 ,且不应大于该钢材厚度负允许偏差的 1/ 2。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实测检查。 冷矫正和冷 弯曲的最小曲率半径和最大弯曲矢高应符合表 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冷矫正和冷弯曲的件数抽查 10%,且不应少于 3 个。 检验方法:观察捡查和实测检查。 表 冷矫正和冷弯曲的最小曲率半径和最大弯曲失高( mm) 钢材 类别 图 例 对应轴 矫正 弯曲 r f r f 钢板 扁钢 xx 50t l2/400t 25t l2/2OOt yy(仅对 扁钢轴线 ) lOOb l2/800b 50b l2/400b 角钢 xx 90b l2/720b 45b l2/360b 槽钢 xx 50h l2/400h 25h l2/200h xy 90b l2/720b 45b l2/360b 工字 钢 xx 50h l2/400h 25h l2/200h yy 50b l2/400b 25b l2/200b 注: r 为曲率半径; f 为弯曲矢高; l 为弯曲弦长; t为钢板厚度。 钢材矫正后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矫正件数抽查 10%,且不应少于 3 件。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和实测检查。 表 钢材矫正后的允许偏差( mm) 项 目 允许偏差 图 例 钢板的局 部平面度 t≤ 14 t> 14 型钢弯曲矢高 t/1000且不应大于 角钢肢的垂直度 b/100 双肢栓接角钢的角度不得大于 90176。 槽钢翼缘对腹板的垂直度 b/80 工字钢、 H 型钢翼缘对 腹板的垂直度 b/100 且不大于 边缘加工 Ⅰ 主 控 项 目 气割或机械剪切的零件,需要进行边缘加工时,其刨削量 不应小于。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工艺报告和施工记录。 Ⅱ 一 般 项 目 边缘加工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加工面数抽查 10%,且不应少于 3 件。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实测检查。 表 边缘加工的允许偏差( mm) 项 目 允 许 偏 差 零件宽度、长度 土 加工边直线度 l/ 3000,且不应大于 相邻两边夹角 土 6′ 加工面垂直度 ,且不应大于 加工面表面粗糙度 管、球加工 Ⅰ 主 控 项 目 螺栓球成型后,不应有裂纹、褶皱、过烧。 检查数量:每种规格抽查 10%,且不应少于 5 个。 检验方法: 10 倍放大镜观察检查或表面探伤。 钢板压成半圆球后,表面不应有裂纹、褶皱;焊接球其对接坡口应采用机械加工,对接焊缝表面应打磨平整。 检查数量:每种规格抽查 10%,且不应少于 5 个。 检验方法: 10 倍放大镜观察检查或表面探伤。 Ⅱ 一 般 项 目 螺栓球加工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的规定。 检查数量:每种规格抽查 10%,且不应少于 5 个。 检 验方法:见表。 表 螺栓球加工的允许偏差( mm) 项 目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圆度 d≤ 120 用卡尺和游标卡尺检查 d> 120 同一轴线上两铣平 面平行度 d≤ 120 用百分表 V 形块检查 d> 120 铣平面距球中心距离 177。 用游标卡尺检查 相邻两螺栓孔中心线夹角 177。 30′ 用分度头检查 两铣平面与螺栓孔轴线垂直度 用百分表检查 球毛坯直径 d≤ 120 + 用卡尺和游标卡尺检查 d> 120 + 焊接球加工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的规定。 检查数量:每种规格抽查 10%,且不应少于 5 个。 检验方法:见表。 表 电焊接球加工的允许偏差( mm) 项 目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直径 177。 177。 用卡尺和游标卡尺检查 圆度 用卡尺和游标卡尺检查 壁厚减薄量 ,且不应大于 用卡尺和测厚仪检查 两半球对口错边 用套模和游标卡尺检查 钢网架(桁架)用钢管杆件加工的允许偏差应 符合表 的规定。 检查数量:每种规格抽查 10%,且不应少于 5 根。 检验方法:见表。 表 钢网架(桁架)用钢管杆件加工的允许偏差( mm) 项 目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长 度 177。 用钢尺和百分表检查 端面对管轴的垂直度 用百分表 V 形块检查 管口曲线 用套模和游标卡尺检查 制 孔 Ⅰ 主 控 项 目 A、 B 级螺栓孔(Ⅰ类孔)应具有 H12 的精度,孔壁表面粗糙度 Ra 不应大于 m。 其孔径的允许偏差应符合 表 的规定。 C 级螺栓孔(Ⅱ类孔),孔壁表面粗糙度 Ra 不应大于 25μ m,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 2 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钢构件数量抽查 10%,且不应少于 3 件。 检验方法:用游标卡尺或孔径量规检查。 表 - 1 A、 B 级螺栓孔径的允许偏差( mm) 序 号 螺栓公称直径、 螺栓孔直径 螺栓公称直径 允许偏差 螺栓孔直径 允许偏差 1 10~ 18 + 2 18~ 30 + 3 30~ 50 + 表 C 级螺栓孔的允许偏差( mm) 项 目 允许偏差 直 径 + 圆 度 垂直度 ,且不应大于 Ⅱ 一 般 项 目 螺栓孔孔距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钢构件数量抽查 10%,且不应少于 3 件。 检验方法;用钢尺检查。 表 螺栓孔孔距允许偏差( mm) 螺栓孔孔距范围 ≤ 500 501~ 1200 1201~ 3000 > 3000 同一组内任意两孔间距离 177。 177。 — — 相邻两组的端孔间距离 土 土 土 土 注: 1 在节点中连接板与一根杆件相连的所有螺栓孔为一组; 2 对接接头在拼接板一侧的螺栓孔为一组; 3 在两相邻节点或接头间的螺栓孔为一组,但不包括上述两款所规定的螺栓孔; 4 受弯构件翼缘上的连接螺栓孔,每米长度范围内的螺栓孔为一组。 螺栓孔孔距的允许偏差超过本规范表 规定的允许偏差时,应采用与母材材质相匹配的焊条补焊后重新 制孔。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8 钢构件组装工程 一 般 规 定 本章适用于钢结构制作中构件组装的质量验收。 钢构件组装工程可按钢结构制作工程检验批的划分原则划分为一个或若干个检验批。 焊接 H 型钢 Ⅰ 一 般 项 目 焊接 H 型钢的翼缘板拼接缝和腹板拼接缝的间距不应小于 200mm。 翼缘板拼接长度不应小于 2 倍板宽;腹板拼接宽度不应小于 300mm,长度不应小于 600mm。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和用钢尺检 查。 焊接 H 型钢的允许偏差应符合本规范附录 C 中表 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钢构件数抽查 10%,宜不应少于 3 件。 检验方法:用钢尺、角尺、塞尺等检查。 组 装 Ⅰ 主 控 项 目 吊车架和吊车桁架不应下挠。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构件直立,在两端立承后,用水准仪和钢尺检查。 Ⅱ 一 般 项 目 焊接连接组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本规范附录 C 中表 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构件数抽查 10%,且不应少于 3 个。 检验方法:用钢尺检验。 顶紧接触面应有 75%以上的面积紧贴。 检查数量:按接触面的数量抽查 10%,且不应少于 10 个。 检验方法:用 塞尺检查,其塞入面积应小于 25%,边缘间隙不应大于。 桁架结构杆件轴线交点错位的允许偏差不得大于。 检查数量;按构件数抽查 10%,且不应少于 3 个,每个抽查构件按节点数抽查 10%,且不应少于 3 个节点。 检验方法:尺量检查。 端部铣平及安装焊缝坡口 Ⅰ 主 控 项 目 端部铣平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的规定。 检查数 量:按铣平面数量抽查 10%,且不应少于 3 个。 检验方法:用钢尺、角尺、塞尺等检查。 表 端部铣平的允许偏差( mm) 项 目 允许偏差 两端铣平时构件长度 土 两端铣平时零件长度 土 铣平面的平面度 铣平面对轴线的垂直度 t/ 1500 Ⅱ 一 般 项 目 安装焊缝坡口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坡口数量抽查 10%,且不应少于 3 条。 检验方法:用焊缝量规检查。 表 安装焊缝坡口的允许偏差 项 目 允许偏差 坡口角度 177。 5176。 钝 边 177。 外露铣平面应防锈保护。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钢构件外形尺寸 Ⅰ 主 控 项 目 钢构件外形尺寸主控项目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用钢尺检查。 表 钢构件外形尺寸主控项目的允许偏差( mm) 项 目 允许偏差 单层柱、梁、桁架受力支托 (支承面 )表面至 第一个安装孔距离 177。 多节柱铣平面至第一个安装孔距离 177。 实腹粱两端最外侧安装孔距离 177。 构件连接处的截面几何尺寸 177。 柱、梁连接处的腹板中心线偏移 受压构件 (杆件 )弯曲矢高 l/ 1000,且不应大于 Ⅱ 一 般 项 目 钢构件外形尺寸一般项目的允许偏差应符合本规范附录 C 中表 ~表 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构件数量抽查 10%,且不应少于 3 件。 检验方法:见本规范附录 C 中表 ~表。 9 钢构件预拼装工程 一 般 规 定 本章适用于钢构件预拼装工程的质量验收。 钢构件 预拼装工程可按钢结构制作工程检验批的划分原则划分为一个或若干个检验批。 预拼装所用的支承凳或平台应测量找平,检查时应拆除全部临时固定和拉紧装置。 进行预拼装的钢构件,其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本规范合格质量标准的规定。 预 拼 装 Ⅰ 主 控 项 目 高强度螺栓和普通螺栓连接的多层板叠,应采用试孔器进行检查,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采用比孔公称直径小 的试孔器检查时,每组孔的通过率不应小于 85%; 2 当采用比螺栓公称直径大 的试孔 器检查时,通过率应为 100%。 检查数量:按预拼装单元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采用试孔器检查。 Ⅱ 一 般 项 目 预拼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本规范附录 D 表 D 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预拼装单元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见本规范附录 D 表 D。 10 单层钢结构安装工程 一 般 规 定 本章适用于单层钢结构的主体结构、地下钢结构、檩条及墙架等次要构件、钢平台、钢梯、防护栏杆等安装工程的质量验收。 单层钢结构安装工程可按变形缝或空间刚度单元等划分成一个或若干 个检验批。 地下钢结构可按不同地下层划分检验批。 钢结构安装检验批应在进场验收和焊接连接、紧固件连接、制作等分项工程验收合格的基础上进行验收。 安装的测量校正、高强度螺栓安装、负温度下施工及焊接工艺等,应在安装前进行工艺试验或评定,并应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施工工艺或方案。 安装偏差的检测,应在结构形成空间刚度单元并连接固定后进行。 安装时,必须控制屋面、楼面、平台等的施工荷载,施工荷载和冰雪荷载等严禁超。50205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