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全国名校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第四期:a单元常用化学计量内容摘要:
应,转移 NA个电子 ,错误。 【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了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在有关物 里 量 中的如分子中含有的原子数的计算、晶体中阴阳离子数的计算、化学键的计算以及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转移的点子数的计算等,包括的知识内容较多,综合性较强。 【题文】(化学卷 2020届江西省师大附中等五校高三第一次联考( )) 6.用 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25℃ 时, pH=13 的 Ba(OH)2溶液中含有的 OH- 数目为 B、标准状况下, Cl2 与过量稀 NaOH 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 C、室温下, 乙烯和丁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 D、标准状况下, 甲醇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 【知识点】阿伏伽德罗常数 A1 D2 K2 L2 【答案解析】 C 解析: pH=13 中 C(OH)=,故 n(OH)=,故 OH- 数目为 ,故 A错误; B、 Cl2+2NaOH=NaCl+NaClO+H2O Cl2 即 Cl( 0 价) — NaCl( 1 价),转移电子数为 ,故 B错误; C、乙烯和丁烯的通式是( CH2) n,故碳原子物质的量为21g/( 12+2) g/mol=,故碳原子数目为 ,故 C 正确; D、甲醇为液态,不能用Vm 来计算,故 D 错误;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是高考的高频考题,学生应注意平时积累。 本题中 A选型易错,注意 pH=13 计算出的是溶液中全部氢氧根离子的浓度,不需要扩大二倍。 【题文】(化学卷 2020 届天津一中高三上学 期零月月考( )) 18. 设 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1mol Na 被完全氧化生成 Na2O2,失去 NA 个电子 B. L C. 25℃ pH=13 的 NaOH 溶液中含有 OH- 的数目为 D. 1molCl2与足量的铁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3NA 【知识点】阿伏伽德罗常数 A1 【答案解析】 A 解析: A、 1molNa~Na+失去电子 NA个,故 A正确; B、溶液中还含有水,故 B 错误; C、不知道体积, 无法计算,故 C 错误; D、 1molCl2~Cl转移电子数是 2NA,故D 错误;选择 A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主要考查电子得失计算,难度不大。 【题文】(化学卷 2020届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 )17. 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1 mol Na 与足量 O2反应生成 Na2O 或 Na2O2 均失去 NA 个电子 B. 1 mol Al分别放入足量的冷的浓 HNO稀 HNO3 中,反应后转移的电子均为 3NA C.各 g铁分别与足量的盐酸、氯气反 应,电子转移总数均为 D. 24 g镁 与足量的盐酸或 NaOH 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均为 2NA 【知识点】阿伏伽德罗常数 A1 B2 【答案解析】 A 解析: A、无论是生成 Na2O或 Na2O2, 1molNa 都由 0 价变为 +1价,电子转移数为 NA个故 A正确; B、 Al 与冷的浓硝酸不反应,钝化,故 B 错误; C、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 即 ,故 C 错误; D、镁与氢氧化钠不反应,故 D 错误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中的阿伏伽德罗常数计算,难度不大。 【 题文】(化学卷 2020 届浙江省台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练( ))5. N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mol 甲基( 14C1H3)所含的中子数和电子数分别为 8NA、 9NA B.标准状况下, 氯仿中含有 C- Cl 键的数目为 C. 40mL 10mol/L 的浓盐酸充分反应,生成的氯气分子数为 mol Na 被完全氧化生成 Na2O2,失去 2 NA 个电子 【知识点】 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应用 A1 【答案解析】 A 解析 : A. 1mol 甲基( 14C1H3)所含的中子数和电子数分别为 8NA、 9NA,正确; B.氯仿 在 标准状况下 为非气体,不能应用气体摩尔体积进行计算,错误; C.浓盐酸 具有还原性,随反应的进行,盐酸的浓度降低,还原性减弱,直至不能被 MnO2 氧化,故产生的 氯气分子数 小于 ,错误; mol Na 被完全氧化生成 Na2O2,失去 NA 个电子,错误。 【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了 本题考查了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在有关物 里 量 中的如分子中含有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的计算、化学键的计算以及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转移的点子数的计算等,包括的知 识内容较多,综合性较强。 A2 气体摩尔体积和阿伏加德罗定律 【题文】(理综卷 2020届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高三 8月月考( )) 9.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1mol•L 1的 NaClO 溶液中含有 ClO的数目为 NA B.常温常压下,分子总数为 NA的 NO2 和 CO2 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 2NA C.标准状况下, L CH3CH2OH 中含有的 氢原子 数目为 3NA D.室温下, 1L pH=13 的 Ba(OH)2溶液中, OH离子数目为 【知识点】 阿伏加德罗常数 与物质的量 A1 A2 H3 【答案解析】 B 解析 : A、 ClO水解 , 1mol•L 1 的 NaClO 溶液中含有 ClO的数目 小于 NA 故 A错误 ; B、 NO2 和 CO2的一个分子中都含有 2个氧原子 , 所以 分子总数为 NA 的 NO2和CO2 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 2NA,故 B正确 ; C、 标准状况下 的 CH3CH2OH为液态 , L CH3CH2OH 的物质的量不是 摩尔, 故 C 错误 ; D、 1L pH=13 的 Ba(OH)2溶液中,OH离子数目为 ,故 D 错误。 故答案 选 B 【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了 阿伏加德罗常数 、气体摩尔体积,属于易错题,注意盐类的水解、标况下物质的状态等。 【题文】(化学卷 2020 届浙江省台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练( ))6.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相同体积的物质 ,它们的物质的量必相等 ,等物质的量的乙烯和一氧化碳所含的分子数相等 L一氧化碳气体一定比 1 L氧气的质量小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强酸中所含的 H+数一定相等 【知识点】 阿伏伽德罗定律的应用 A2 【答案解析】 B 解 : 用于气体,错误; ,等物质的量的乙烯和一氧化碳所含的分子数相等,正确; ,故 1 L一氧化碳气体于 1 L 氧气的质量没办法进行比较,错误;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强酸中所含的H+数一定相等是相对于元数相等的强酸而言,元数不等,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强酸中所含的 H+数不等,错误。 【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了 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推论,明确质量、体积、物质的量的关系,明确物质的状态、所处的状况即可解答,难度不大。 【题文】(化学卷 2020 届浙江省台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 练( ))7.下列关于同温同压下的两种气体 12C18O 和 14N2的判断正确的是 【知识点】 阿伏伽德罗定律的应用 A2 【答案解析】 C 解析 : 两种气体 12C18O和 14N2的摩尔质量分别为 30g/mol、 28g/mol。 ,故密度之比于摩尔质量之比相等为 30: 28,错误; 相等时物质的量也相等, 12C18O具有的中子数为 16, 14N2具有的中子数为为 14,错误; 积相等时物质的量相等, 12C18O 和 14N2具有的电子数都为 14,正确; 不等,故具有的质子数不等,错误。 【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了 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一些重要概念与理论的理解能力,题目难度中等. 【题文】(化学卷 2020 届天津一中高三上学期零月月考( )) 1. 设 N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 , 与 混合后所含分子数为 B. 晶体中含有 个离子 C. pH=13 的 (OH)2 溶液中含有的 OH数目为 D. 标准状况下 , 甲醇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 【知识点】阿伏伽德罗常数 A1 A2 【答案解析】 B 解析: A、 2NO+O2=2NO2 分子数为 , 但 2NO2 N2O4 故分子总数应小于 , 故 A错误; B、过氧根是一个整体,故 含有 子,故 B正确; C、没有指明温度,故 C 错误; D、标况下甲醇是液体无法计算,故 D错 误;故选择 B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主要与物质的量计算有关,注意 C选项即使是 25℃,pH=13的 (OH)2溶液中含有的 OH数目为。 难度不大。 【题文】(化学卷 2020 届江西省南昌二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 )) 15.同温同压下, x g 的甲气体和 y g 的乙气体占有相同的体积,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x∶ y 等于甲与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B. x∶ y 等于等质量的甲与乙的分子个数之比 C. x∶ y 等于同温同压下甲与乙的密度之比 D. y∶ x 等 于同温同体积下等质量的甲与乙的压强之比 【知识点】 考查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的有关应用和判断 A2 【答案解析】 B 解析 : A、同温同压下有相同体积,可知二者物质的量相等 ,n 甲 =n 乙,质量分别为 x,y,物质的量相等,所以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x:y, 故 A正确 ; B、若质量相等,则分子个数比不是 x:y, 故 B 错误 ; C、 相同条件下,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等于气体的密度之比, 故 C 正确 ; D、 根据 PV= nTR 可知,选项 D 正确 ,故 D 正确。 故答案选 B 【思路点拨】 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基础性强,侧重能力的培养和解题方法的指 导与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该题的关键是熟练记住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并能灵活运用即可。 【题文】(化学卷 2020 届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新高三起点调研考试(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84gNaHCO3 晶体中含有 NA 个 CO2- 3 . lmol/LK2CO3溶液中,阴离子总数大于 C. C60的混合物中,碳原子数目为 , L CCl4中 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目为 4NA 【知识点】阿伏伽德罗常数 A1 A2 【答案解析】 C 解析: A、 M( NaHCO3) =84g/mol,故 n( NaHCO3) =1mol,其中 CO2- 3 远小于 NA个,因为 CO2- 3 是 HCO3— 电解得到的,电解程度很小,故 A错误; B、没有给体积,无法计算,故 B 错误; C、无论以任意比例胡混, N 碳原子 =n碳原子 NA=( 12g/mol) NA=,故 C正确; D、 CCl4 是液体,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故 D 错误;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是高考的高频考题 ,难度适中。 【题文】(化学卷 2020 届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高三第一次联考试卷( )) 2. 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 的 O2和 NO 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数约为 1023 B. 1mol的羟基与 1 mol的氢氧根离子所含电子数均为 9 NA C.常温常压下 42g 乙烯和丁烯混合气体中,极性键数为 6NA D. SO2与足量氧气反应生成 SO3,转移电子数为 【知识点】阿伏伽德罗常数 A1 A2 【答案解析】 C 解析: A、氧气和 一氧化氮反应生成二氧化氮,分子数减少,故 A错误;B、 1mol — OH所含电子数是 9NA, 1mol 氢氧根所含电子数是 10NA,故 B 错误; C、 1mol乙烯中含 4mol 极性键, M 乙烯 =28g/mol, 1mol 丁烯含 8mol 极性键, M 丁烯 =56g/mol,成比例,设乙烯 mg,则丁烯( 42m) g, n极性键 =m/28 4+( 42m) /56 8=6mol,数目是6NA,故 C 正确; D、可逆反应,转移电子数不确定,故 D 错误;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常数,是高考的高频考题,考生应注意一些易错词如是否要求标 况,是否是可逆反应等等,平时做题时应多积累。 【题文】(化学卷 2020 届广西桂林十八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 1 标准状况下 V L 氨气溶解在 1 L 水中 ( 水的密度近似为 1 g mL- 1) ,所得溶液的密度为 ρ g mL- 1,质量分数为 w,物质的量浓度为 c mol L- 1,则下列关系中 不正确. . .的是 A、 w= 17c/(1 000ρ) B、 w= 17V/(17V+。20xx全国名校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第四期:a单元常用化学计量
相关推荐
释促进酸电离,氢离子浓度、酸浓度、酸根离子浓度都降低,但氢离子浓度减小的量小于酸分子减小的量,所以 c(H+)/c(HA)增大, 故 A正确 ; B.加水稀释促进酸电离,酸浓度、酸根离子浓度都降低,但酸根离子浓度减小的量小于酸分子减小的量,所以 c(HA) /( A)减小, 故 B 错误; C.温度不变,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变,故 C 错误; D.加水稀释促进酸电离,氢离子浓度降低
去计算样品纯度,在这个过程中,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也可能被吸收生成碳酸钡沉淀,或者空气中的氧气将亚硫酸钡氧化成硫酸钡,都会造成结果偏差。 【思路点拨】 本题主要考查基本化学实验原理,注意分析每一步操作的作用,结合题干大胆推测各装置的作用,大多数实验步骤大同小异,最后通过结果验证答案的正确性,综合性较强。 考查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细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7. B1 C3
稀释浓硫酸时,把水迅速倒入盛有浓硫酸的量筒中 ⑩ 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时,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捂住容器的外壁或用酒精灯微热 A. ①④⑦⑩ B. ②③④⑩ C. ⑤⑥⑦⑧ D. ①②⑥⑨ 【知识点】 常见的实验操作方法 【答案解析】 A 解析: ① 用试管夹夹持试管 时,试管夹从试管底部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故正确; ② 给试管加热,盛有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容积的 1/3,故错误; ③
,探究哪一种猜想正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 乙醇的性质 【 答案解析】 ( 1) 2CH3CH2OH+ O2―― →Cu△ 2CH3CHO+ 2H2O( 2 分 ) ( 2)放热( 1 分) 过量的气体将反应体系中的热量带走( 1 分) ( 3)加热,使乙醇气化( 1 分) 冷却,收集产物乙醛( 1 分) ( 4)乙醛、乙醇、水( 1 分) 氮气(
( 2) 车辆排放的氮氧化物和碳氧化物在催化剂作用下可发生反应: 2CO+2NO N2+2CO2 在一体积为 1L的密闭容积中,加入 CO和 的 NO ,反应中 N2 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 计算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时,平均反应速率 v(N2)=。 ② 在第 5 分钟末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后,若在第 8 分钟末达到新的平衡(此时 N2的浓度约为 mol/L)。 请在 上
设喻。 古代的书札卷成圆筒形,与未展芭蕉相似,所以这里把未展芭蕉比作未拆封的书札。 第二首:诗句运用了衬托、对比和比拟的手法写了深藏于重重新绿之中的、尚未开放而仅仅是“数点红”的海棠蓓蕾。 诗人忠告它“爱惜芳心”,不要轻易地吐蕾。 作者以一首海棠诗暗示、告诫自己的儿女们要稳重行事,要像海棠一样不轻易显露自己的芳心,保持自己内心 的纯洁。 “芳心”是一个双关词语,一层意思是海棠花的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