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全国名校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11月第二期:h单元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内容摘要:

水能导电,所以氨水是电解质 ③ 固态共价化合物不导电,熔融态的共价化合物可以导电 ④ 固态的离子化合物不导电,熔融态的离子化合物也不导电 ⑤ 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 A. ①④ B. ①④⑤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④⑤ 【 知识点】 电解质 H1 【答案解析】 D解析: 将 BaSO4放入水中不能导电 是因为其难溶,溶液中几乎没有离子 , 其实BaSO4 是 强 电解质 , ①错误; ②氨溶于水得到的氨水能导电 是因为生成的一水合氨电离出的NH4+和 OH, 但 氨水是 混合物,不是 电解质 ,错误; ③固态共价化合物不导电,熔融态的共价化合物 仍然以分子形式存在,也不 导电 ,错误; ④固态的离子化合物不导电,熔融态的离子化合物 可 导电 ,错误;导电能力与电解质的强弱没有关系, ⑤错误,因此选 D。 【思路点拨】 物质可否导电是根据是否存在自由移 动的带电微粒确定的,电解质的强弱是根据电离程度划分的, 【【原创精品解析纯 word 版】化学卷 2020届辽宁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202011)】,用 ,得到 2 条滴定曲线,如图所示.若以 HA表示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滴定盐酸的曲线是图 2 B. 达到 B、 D 状态时,两溶液中离子浓度均为 c( Na+) =c( A﹣ ) C. 达到 B、 E 状态时,反应 消耗的 n( CH3COOH)> n( HCl) D. 当 0 mL< V( NaOH)< mL 时,对应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均为 c( A﹣ )> c( Na+)> c( H+)> c( OH﹣ ) 【 知识点】 离子浓度比较 H3 H1 【答案解析】 B解析: 滴定开始时 , > 1,所以滴定盐酸的曲线是图 1,故 A错误;达到 B、 D状态时,溶液是中性的,此时 c( H+) =c( OH),根据电荷守恒,则两溶液中离子浓度均为 c( Na+) =c( A),故 B正确;达到 B、 E状态时,消耗的氢氧化钠物质的量是相等的,根据反应原理: HCl~ NaOH, CH3COOH~ NaOH,反应消耗的n( CH3COOH) =n( HCl),故 C错误;当 0 mL< V( NaOH)< mL时,酸相对于碱来说是过量的,所得溶液是生成的盐和酸的混合物,假设当加入的氢氧化钠极少量时,生成了极少量的钠盐(氯化钠或是醋酸钠),剩余大量的酸,此时 c( A)> c( H+)> c( Na+)> c( OH),故 D错误。 故选 B。 【思路点拨】 根据曲线的起点判断哪个是 滴定盐酸的曲线 ,分析 pH=7 所表示的意义。 【【原创精 品解析纯 word 版】化学卷 2020届辽宁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202011)】 10mLpH=3 的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溶液中导电粒子的数目减少 B. 溶液中 不变 C. 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 c( H+)亦增大 D. 再加入 10mLpH=11 的 NaOH 溶液,混合液的 pH=7 【 知识点】 电解质溶液 H1 H2 【答案解析】 B解析:弱电解质加水稀释,促进电离, 溶液中导电粒子的数目 增大, 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 但 c( H+) 减小, A、 C 错误; 是水解平衡常 数的倒数,加水稀释 平衡常数不变, B 正确; 再加入 10mLpH=11 的 NaOH 溶液, 由于醋酸的浓度大,最后溶液呈酸性, D 错误。 【思路点拨】 弱电解质的电离,加水促进电离,溶质离子的物质的量增大,但离子浓度变小,平衡常数不变。 【【原创精品解析纯 word 版】化学卷 2020 届湖北省襄阳四中、龙泉中学、宜昌一中、荆州中学高三四校联考( 202010)】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铅蓄电池在放电过程中,负极质量增加,正极质量减少 B. 0. 1mol•L﹣ 1CH3COOH 溶液加水稀释后,溶液中)COOHCH( )COOCH( 33cc 的值减小 C. 某吸热反应在常温下能自发进行,它一定是熵增的反应 D. 锅炉中沉积的 CaSO4可直接用稀盐酸溶解除去 【 知识点】 电化学沉淀溶解平衡反应的自发性 G2H5H1 F3 【答案解析】 C解析: 铅蓄电池电极反应:负极: Pb+SO422e=PbSO4 正极:PbO2+4H++SO42+2e=PbSO4+2H2O,不难看出铅蓄电池在放电过程中,负极生成 PbSO4质量增加,正极生成 PbSO4质量也增加,故 A错误; 加水稀释 ,促进 CH3COOH电离, CH3COOH的物质的量减小, CH3COO的物质的量增大,)COOHCH( )COOCH( 33cc 增大, B错误;反应能自发进行, ∆H— T•∆S 0,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H 0,则 ∆S 0,则该反应一定是熵增反应, C正确; 锅炉中沉积的CaSO4应该先转化为碳酸钙,再 用稀盐酸溶解除去 , D错误。 【思路点拨】 反应的自发性可根据自由能判断;微溶物可先转化为难溶物,然后溶解除去。 【【原创精品解析纯 word版】化学卷 2020届山西省太原五中高三 10月月考( 202010)】 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浓氨水中滴加 FeCl3饱和溶液可制得 Fe(OH)3胶体 B. CH3COONa溶液中滴加少量浓盐酸后 c(CH3COO)减小 C. 氯化铵、次氯酸都属于强电解质 D. 漂白粉、石英都属于纯净物 【知识点】 强弱电解质的电离 Fe(OH)3胶体 制备 H1 H3 【答案解析】 B解析 : A、 浓氨水中滴加 FeCl3饱和溶液可制得 Fe(OH)3沉淀 , Fe(OH)3 胶体 是利用 FeCl3水解制得的, 故 A 错误 ; B、 CH3COONa 溶液中滴加少量浓盐酸后 ,会生成少量醋酸,而醋酸是弱电解质部分电离,所以 c(CH3COO)减小 ,故 B 正确 ; C、 氯化铵属于强电 解质 , 次氯酸属于 弱 电解质 , 故 C 错误 ; D、 漂白粉 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属于混合物 ,故D 错误。 故答案选 B 【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了 强弱电解质的电离、 Fe(OH)3 胶体 制备等,学习中必须分清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H2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原创精品解析纯 word 版】理综卷 2020 届浙江省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第一次适应性测试( 202011)】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向 Na2CO3 溶液通入 CO2,可使水解平衡: CO32- + H2O HCO3-+ OH- 向正反应方 向移动,则溶液 pH 增大 B.室温时, molL- 1 某一元酸 HA 在水中有 %发生电离,则该溶液的 pH= 4 C. 25 ℃ 时, pH= 13 的 L Ba( OH) 2 溶液中含有的 OH- 数目为 D.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湿润的 pH 试纸上测定其 pH 值 【知识点】 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基本实验操作 H1H2H3 【答案解析】【解析】 B解析 : A、 CO2通入水中,生成 H2CO3,可以与 OH反应,平衡正向移动,但是 pH减小 ,故 A错误; B、 HA电离出的 c( H+)为 %=10 4mol/L,则 pH=lg( 104) =4,故 B正确; C、 25℃ 时, pH=13的 Ba( OH) 2溶液中,碱含有的 OH数目为,水存在电离生成氢氧根离子,所以溶液中氢氧根离子大于 ,故 C错误 ; D、用PH试纸测量溶液的 PH 值时,不能将试纸润湿,否则待测液浓度偏小,故 D错误。 故答案选 B 【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了 本题考查了影响水解平衡的因素 、 弱酸的电离 等,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同样适合水解平衡的移动,要多迁移,多联系 ,难度不大。 【【原创精品解析纯 word 版】理综卷 2020届广西省桂林中学高三 10 月月考( 202010) 】 13.下列各选项所 描述 的两个量,前者一定大于后者的是 : A. 纯水在 25℃ 和 80℃ 时的 pH值 B. 25℃ 时, pH=3的盐酸和 AlCl3溶液中,水电离的氢离子的浓度 C. 耐火材料 CaO和 MgO的熔点 D. 1LpH = 2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中,分别投入足量锌粒,放出 H2的物质的量 【知识点】 水的电离,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应用,离子晶体熔点高低的比较 H1 H2 【答案解析】 A 解析 : A.水的电离会受到温度的影响,温度升高,水的电离程度增大,故 纯水在 25℃ 时的 pH 值 大于 80℃ 时的 pH 值 ,正确; B.盐酸对水的电离 产生的是抑制的影响,而 AlCl3中 Al3+能反生水解,对水的电离产生的是促进的影响,故 25℃ 时, pH=3的盐酸和 AlCl3溶液中,水电离的氢离子的浓度 在 盐酸 中小于 AlCl3溶液中 ,错误; C. CaO和 MgO都是离子化合物, Ca2+离子半径比 Mg2+离子半径大,故 CaO中的离子键比 MgO中的离子键弱,故 CaO比 MgO的熔点 低,错误; D. pH = 2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中 ,醋酸的浓度大于盐酸的浓度,故 分别投入足量锌粒, 醋酸 放出 H2的物质的量 多,错误。 【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了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水的电离,弱电解质的电离 平衡,离子晶体熔点高低的判断,是化学基本理论的综合应用。 【【原创纯 Word版精品解析】理综卷 2020届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202005)doc】 1已知 298K时 , Mg(OH)2的溶度积常数 KSP= 10- 12, 取适量的 MgCl2溶液 , 加入一定量的烧碱溶液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测得 pH=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所得溶液中的 c (H+ )= 10- 13mol/L B.所得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 c (OH- )= 10- 13 mol/L C.所加的烧碱溶液的 pH= D. 所得溶液中的 c (Mg2+ )= 10- 10 mol/L 【 知识点】 沉淀溶解平衡、 pH 计算 H5 H2 【答案解析】 C 解析: pH= , 则所得溶液中的 c (H+ )= 10- 13mol/L, A 正确; 由水电离产生的 c (OH- )水 = c (H+ )水 =10- 13 mol/L, B 正确; 因为向 MgCl2 溶液中加 NaOH 溶液后混合溶液的pH=13,所以所加 NaOH溶液 pH> 13, C 错误;溶液中的 c ( Mg2+) =1012247。 ( 101)2=1010 mol/L, D 正确。 【思路点拨 】 由水电离产生的 c (OH- )水 = c (H+ )水 ,在酸溶液中 水电离产生的 c (H+ )水 可通过溶液中的 c (OH- )求算,在碱溶液中 水电离产生的 c (H+ )水 可通过溶液中的 (H+ )求算, 【【原创纯 Word 版精品解析】化学卷 2020 届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 202010)】 9. 在化学学习中使用数轴的表示方法可收到直观、形象的效果,下列表达中正确的是( ) A.分散质微粒的大小与分散系种类的关系: B.常温下溶液的 pH 其酸碱性的关系: C.硫的化合物中化合价与其氧化性、还原性的关 系: D. Fe 在 Cl2中燃烧的产物与 的关系: 【 知识点】 基本概念铁的性质 B3 C3H4H2 【答案解析】 C 解析:浊液的 分散质微粒的大小 在 100nm 以上,溶液的 分散质微粒的大小 在1nm 以下, A 错误; pH7 显酸性,而且 pH 越小,酸性越强, B错误;元素的化合价处于 最高时只显氧化性,处于最低只显还原性,处于中间,既显氧化性,显还原性, C 正确; Fe 在 Cl2中燃烧的产物 只是氯化铁, D 错误。 【思路点拨】 氯气有强氧化性,与铁反应只生成氯化铁;熟记 分散系 分类的根本方法是根据分散质微粒的大小 来分的。 【【原创纯 Word 版精品解析】化学卷 2020 届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 10 月质量检测( 202010)】17.( 14 分) 下 图为向 25mL mol L1 NaOH 溶液中逐滴滴加 mol L1 CH3COOH 溶液过程中溶液 pH 的变化曲线。 请回答: ( 1) B点溶液呈中性,有人据此认为,在 B点时 NaOH 与 CH3COOH恰好完全反应,这种看法是否正确。 (选填 “是 ”或 “否 ”)。 若不正确,则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的点是在 AB 区间还是 BD 区间内。 区间 (若正确,此问不答) ( 2) AB 区间, c( OH- )> c( H+),则 c( OH- )与 c( CH3COO- )大小关系是 A. c( OH- )一定大于 c( CH3COO- ) B. c( OH- )一定小于 c( CH3COO- ) C. c( OH- )一定等于 c( CH3COO- ) D. c( OH- )大于、小于或等于 c( CH3COO- ) ( 3)在 D 点时,溶液中 c( CH3CO。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