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全国名校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11月第二期:g单元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内容摘要:

计较两容器的不同状态,从压强对平衡移动的影响角度分析。 【【原创精品解析纯 word 版】化学卷 2020 届辽宁省沈阳二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202011)】7. 某温度下,在一容积可变 的容器中,反应 2A(g) + B(g) 2C(g)达到平衡时, A、 B 和 C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4 mol、 2 mol 和 4 mol。 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对平衡混合物中三者的物质的量做如下调整,可使平衡右移的是() A. 均减半 B.均加倍 C.均减少 1 mol D.均增加 1 mol 【知识点】 化学平衡的移动 G2 【答案解析】【解析】 D 解析: A、由于是在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则在 “ 均减半 ” 相当于 A、B、 C三物质的浓度都没有改变,平衡不会移动,故 A错误; B、由于是在容积可 变的容器中,则在 “ 均加培 ” 相当于 A、 B、 C三物质的浓度都没有改变,平衡不会移动,故 B错误; C、 “ 均减小 1mol” 时相当于 A、 C物质的浓度增大, B物质的浓度减小,平衡向左移动,故 C错误; D、同样由于容积可变, “ 均增加 1mol” 时相当于 A、 C物质的浓度减小, B物质的浓度增大,平衡向右移动,故 D正确; 故答案选 D 【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了 化学平衡移动,要注意的是基本概念、基础理论是高考中不变的一个重点.这道题的设问别具一格,解答时既要定性判断、又要定量分析,多次灵活转换,都值得大家研究,思维转化是解答该题的关 键。 【【原创纯 Word版精品解析】理综卷 2020届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202005)doc】 36.【化学 ——选修 2:化学与技术】( 15分) 工业合成氨与制备硝酸一般可连续生产,流程如下: ( 1)简述原料气 N H2的来源。 ( 2)下列可以代替硝酸镁加入到蒸馏塔中的是: A.浓硫酸 B.氯化钙 C.氯化镁 D.生石灰 ( 3)氨气和氧气 145℃就开始反应,在不同温度和催化剂时生成不同产物(如图所示): 4NH3+ 5O2 4NO+ 6H2O K1= 1 1053( 900℃) 4NH3+ 3O2 2N2+ 6H2O K2= 1 1067( 900℃) 温度较低时以生成 为主,温度高于 900℃时, NO产率下降的原因。 吸收塔中需要补充空气的原因。 ( 4)尾气处理时小型化工厂常用尿素作为氮氧化物的吸收剂,此法运行费用低,吸收效果好,不产生二次污染,吸收后尾气中 NO和 NO2的去除率高达 %。 其主要的反应为氮氧化物混合气与水反应生成亚硝酸,亚硝酸再与尿素 [CO(NH2)2]反应生成 CO2 和 N2,请写出有关反应化学方程式:。 【 知识点】 化学与技术 D4 G3G2 【答案解析】 3【化学 —选修 2:化学与技术】 ( 1) N2来源于空气, H2来源于焦炭与水蒸气的反应 ( 2) A ( 3) N2 生成 NO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转化率下降; 提高氨气的转化率,进一步与 NO反应生成硝酸 ( 4) NO+ NO2+ H2O= 2HNO2; CO(NH2)2+ 2HNO2= CO2+ 2N2+ 3H2O 解析: ⑴ 原料气 N2来自于空气, H2来自水煤气(焦炭与水蒸气的反应) ⑵ 硝酸镁起吸水作用,因此可用浓硫酸代替,不能用生石灰,它与硝酸反应 ⑶ 分析图知温度较低时以生成氮气为 主,温度高于 900℃时, NO产率下降的原因是生成 NO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转化率下降;补充空气的原因是增大氧气浓度,平衡正向移动,提高氨气的转化率,而且还可与 NO反应生成硝酸 ⑷ 氮氧化物混合气与水反应生成亚硝酸是发生归中反应,即 NO+ NO2+ H2O= 2HNO2; 尿素[CO(NH2)2]中的 N为 3价,与 亚硝酸也是发生归中反应,生成 CO2 和 N2 【思路点拨】 分析图像的变化趋势,结合反应找出变化的原因。 【【原创纯 Word版精品解析】理综卷 2020届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 202005)doc】 2 (14分 )磷酸燃料电池是目前较为成熟的燃料电池,其基本组成和反应原理如下。 ( 1)在改质器中主要发生的反应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移位反应器中 CO(g)+H2O (g) CO2 (g)+H2(g) , 在一定温度下 , 在 1L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 , 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如下表 : t/min COmol/L) H2O(mol/L) CO2(mol/L) H2(mol/L) 0 0 0 2 n1 n2 n3 3 n1 n2 n3 4 ①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________ ②反应在 3~ 4 min之间,氢气的物质的量增多的原因可能是(填代号) A.充入水蒸汽 B.升高温度 C.使用催化剂 D.充入氢气 ( 3)磷酸燃料电池负极排出的气体主要是 _____, 该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为 ____。 ( 4)磷酸燃料电池的电极上镀了铂粉,这样做的目的,除了起到更好的导电作用外,还具备的作用是。 ( 5)总体看来,整个体系中能量来自与 CxHy与空气的反应,假设 CxHy为辛烷,且 已知辛烷的燃烧热为 5 518 kJ mol- 1,请写出辛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 知识点】 电化学化学平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F3 G2F2 【答案解析】 2 (1)CxHy+XH2O XCO+(X+Y/2)H2 (2)① ② B (3) CO2 O2 +4H++4e=2H2O (4) 增大电极单位面积吸附 H O2分子数 , 加快反应速率 (5) C8H18(l)+ O2(g)===8CO2(g)+ 9H2O(l); ΔH=- 5 518 kJ mol- 1 解析: ⑴根据 改质器中进入的物质是烃和水,反应温度是 800℃,出来的气体是水、氢气和一氧化碳,所以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CxHy+XH2O XCO+(X+Y/2)H2 ⑴① CO(g)+H2O (g) CO2 (g)+H2(g) 起始: 变化: 平衡: ,则平衡浓度 CO、 H2O、 CO H2分别是 、 、 、 ,平衡常数为 ( )= ②根据 4min时的数据知四种物质的 变化量相同,因此 氢气的物质的量增多的原因只能是温度的变化, 若充入水蒸汽或充入氢气 ,则水蒸气或 氢气 的变化量与其他物质的变化量不相等, 使用催化剂 对平衡移动没有影响,各物质的量不变,因此 选 B。 ⑶根据燃料电池的图示知左边的电极是负极,排出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氢气被氧化为 H+,正极反应是 O2得到电子生成水 O2 +4H++4e=2H2O ⑷ 电极上镀了铂粉,这样做的目的,除了起到更好的导电作用外,还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 ,加快反应速率 ⑸根据辛烷的燃烧热可写出辛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C8H18(l)+ O2(g)===8CO2(g)+ 9H2O(l);Δ H=- 5 518 kJ mol- 1 【思路点拨】 根据图示中的物质判断发生的反应,进而判断电池的正负极;燃烧热指 1 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原创纯 word 版精品解析】化学卷 2020 届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202010)】 20. ( 11分) 应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最近有科学家提出构想:把空气吹入饱和碳酸钾溶液,然后再把 CO2从溶液中提取出来,经化学反应后使之变为可再生燃料甲醇。 已知在常温常压下: 2CH3OH(l)+3O2(g) = 2CO2(g)+4H2O(g) ∆H = - kJ/mol 2CO(g)+O2(g)=2CO2(g) ∆H = - kJ/mol H2O(g)=H2O(1) ∆H = - kJ/mol 则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 2) 水煤气 经压缩升温后进入 10m3 甲醇合成塔,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甲醇合成,主要反应 是 : 2H2(g) + CO(g) CH3OH(g) △H= +。 此反 应的平衡常数为 此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加入 CO、 H2,反应到某时刻测得各组分的浓度如下: 物质 H2 CO CH3OH 浓度 /( molL- 1) 比较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 v 正 v 逆(填 “”、 “”或 “= ”)。 ( 3) 已知 A 和 B 在一定条件下可建立如下平衡: 2A(g)+B(g) 2C(g)。 在 500℃ 时,分 别将 2 molA 和 1molB 置于恒压容 器 Ⅰ 和恒容容器 Ⅱ 中(两容器起始容积 都为 10L),充分反应。 ① 达到平衡所需时间 是 Ⅰ Ⅱ (填 “”、 “”或 “=”,下同 )。 达到平衡后, 两容器中 C 的体积分数关系 是 Ⅰ Ⅱ。 ②平衡时 , 测得容器 Ⅱ 中的压强减小了 30%,则该容器中 A 的转化率为。 【知识点】 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平衡的移动 F1 G2 【答案解析】 ( 1) CH3OH(l)+O2(g)=CO(g)+2H2O(l)∆H = kJ/mol( 3 分 ) (2)( 2 分 ) (3) ① ( 2 分 ) ( 2 分 ) ② 90%( 2 分 ) 解析 : ( 1)① 2CH3OH(l)+3O2(g) = 2CO2(g)+4H2O(g) ∆H = - kJ/mol ② 2CO(g)+O2(g)=2CO2(g) ∆H = - kJ/mol ③ H2O(g)=H2O(1) ∆H = - kJ/mol 根据盖斯定律① 1/2② 1/2+③ 2得: CH3OH(l)+O2(g)=CO(g)+2H2O(l)∆H = kJ/mol (2)某时刻:20 .4 1000 .2 0 .1CQ < 160,所以平 衡正向移动, v正 v逆 ; (3)① 在 500℃ 时,分别将 2 molA 和 1molB置于恒压容 器 Ⅰ 和恒容容器 Ⅱ 中 , Ⅰ相对于 Ⅱ 为加压, 达到平衡所需时间 是Ⅰ Ⅱ ,根据加压平衡正向移动 达到平衡后, 两容器中 C 的体积分数关系 是 Ⅰ Ⅱ。 ② 2A(g)+B(g) 2C(g) 起始物质的量( mol) 2 1 0 转化物质的量( mol) 2x x 2x 平衡物质的量( mol) ( 22x) (1x) 2x 平衡时, 测得容器 Ⅱ 中的压强减小了 30%,即物质的量减小了 30%,( 22x) +(1x) +2x=70% 3,解得 x=, 该容器中 A的转化率为 2 0 .9 1 0 0 % 9 0 %2 。 【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了 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平衡的移动等,计算时利用三段式清楚明了。 【【原创纯 word 版精品解析】化学卷 2020 届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202010)】 11. 可逆反应 mA(g)+nB(s) rC(g)+qD(g)在反应过程中,其他条件不变, D的 体积 百分含量和 温度 T 或 压强 P 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化学方程式系数 m+n = r+ q B.使用催化剂, D 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加 C.温度降低,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物质 B 的颗粒越小,反应越快,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知识点】 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G2 G3 【答案解析】 C 解析 : A、 根据 D的 体积 百分含量和 压强 关系 图像可知 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说明 化学方程式系数 m= r+ q,故 A 错误 ; B、 使用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平衡不移动 , D的物质的量分数 不变, 故 B错误 ; C、 根据 D 的 体积 百分含量和 温度 关系 的图像可知 T2> T1,T2到 T1温度降低, D 的体积百分含量增大,说明 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 C 正确 ; D、物质 B 的颗粒越小,反应越快, 不影响 平衡,故 D 错误。 故答案选 C 【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了 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理解加压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注意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 【【原创纯 Word 版精品解析】化学卷 2020 届 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 10 月质量检测( 202010)】20. (14 分 )二甲醚 ( DME) 被誉为 “ 21 世纪的清洁燃料 ”。 由合成气制备二甲醚的主要 原理如下: ① CO(g)+2H2(g) CH3OH(g) △H 1=- kJmol1 ② 2CH3OH(g) CH3OCH3(g)+H2O(g) △H 2=- kJmol1 ③ CO(g)。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