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中考精英语文人教版总复习: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八年级下册文言文知识梳理内容摘要:
. 神人 (好像。 ) ② 不知口体之奉不 若 . 人也 (如。 ) 三、文言句式 1. 倒装句 (1)手指不可屈伸 , 弗之怠。 (宾语前置 , “ 之 ” 是 “ 怠 ” 的宾语 , “ 弗 ” 表示否定 , 在否定句 中 , 代词作宾语往往前置 , 应为 “ 手指不可屈伸 , 弗怠之 ” ) (2)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 于藏书之家 ” , 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 应为 “ 每于藏书之家假借 ” ) 2. 省略句 (余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 (之 )游。 (省略主语、宾 语 ) 四、主题思想 本文从得书之难、求师之难、道路之难、生活之难等四方面 , 叙述了自己年轻时求学的艰苦经历 , 意在勉励马生专心学习 , 刻苦攻读 , 将来能有成就。 语文备课大师 【全免费】 “ 备课大师 ” 全科【 9 门】:免注册,不收费。 五、读后 启示 1. 求学之路是艰难坎坷的 , 只有不畏艰难 , 勇于探索 , 具有恒心和毅力 , 才能学有所成 , 勤奋学习是取得成绩的根源。 学习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主观是否努力 , 与客观学习生活条件关系不大。 在学习中我们要有苦中作乐 , 以苦为乐的精神 , 同时也应该好好珍惜我们现有的优越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 努力学习。 2. 应当尊重老师。 在老师面前应当恭敬 , 谦虚。 3. 应从宋濂身上学习他的 勤奋刻苦 , 求教谦虚、 诚恳 , 尊敬老师的品质。 六、理解默写 1. 统领全文 , 为全文定下基调的句子: 余幼时即嗜学。 2. 揭示精神追求战胜物质贫困 (对学生中的其他人 “ 烨然若神人 ” 作者却 “ 略无慕艳意 ” 的原因 )的句子: 以中有足乐者 ,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 表明作者尝趋百里外求学原因的句子是: 益 慕圣贤之道 ,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4. 写衣食简陋的句子: (1)缊袍敝衣处其间; (2)无鲜肥滋味之享。 5. 写跋涉之苦的句子: 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6. 写冷冻之苦的句子: (1)足肤皲裂而不知; (2)四支僵劲不能动。 第 4 篇 小石潭记 一、文学 (文体 )常识 《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 , 作者柳宗元 (773— 819), 字子厚 , 世称 “ 柳河东 ” ,因官终柳州刺史 , 又称 “ 柳柳州 ”。 祖籍河东 (今山西省永济市 )。 唐代文学家 , “ 唐宋八大家 ” 之一。 二、词语积累 1. 词类活用 (1)从小丘 西 . 行百二十步。 (名词作方位状语 , 向西。 ) (2)俶尔 远 . 逝。 (名词作状语 , 向远处。 ) (3)潭 西南 . . 而望。 (名词作状语 , 向西南。 ) (4)斗 . 折 蛇 . 行。 (名词作状语 , 像北斗七星一样。 名词作状语 , 像蛇一样。 ) (5)其岸势 犬牙 . . 差互。 (名词作状语 , 像狗的牙齿一样。 ) (6)凄 . 神 寒 . 骨。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 使 „„ 感到凄凉;使 „„ 感到寒冷。 ) (7)如 鸣 . 珮环。 (名词作动词 , 作响。 ) (8)隶 . 而从者。 (名词作动词 , 跟从。 ) 2. 古今异义 (1)崔氏二 小生 . .。 (古义:年轻人。 今义: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 (2)乃记之而 去 .。 (古义:离开。 今义:前往 , 到某处。 ) (3)闻 . 水声。 (古义:听到、听闻。 今义:用鼻子嗅气味。 ) (4)潭中鱼 可 . 百 许 . 头。 (可 , 古义:大约。 今义:能愿动词 , 可以。 许 , 古义: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 , 数目不确定 , 相当于现在用法的 “ 来 ” 、 “ 上下 ”。 今义:允许 , 或许 , 赞许。 ) (5)影 布 . 石上。 (古义:映 , 显现。 今义:可做衣服或其他物件的棉麻品。 ) 3. 一词多义 (1)从: ① 从 . 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介词 , 自 , 由。 ) 语文备课大师 【全免费】 “ 备课大师 ” 全科【 9 门】:免注册,不收费。 ② 隶而 从 . 者。 (跟随。 ) (2)清: ① 水尤 清 . 冽。 (形容词 , 清澈。 ) ② 以其境过 清 .。 (形容词 , 冷清。 ) (3)差: ① 参 差 . 披拂。 (形容词 , 长 短不一。 ) ② 其岸势犬牙 差 . 互。 (动词 , 交错。 ) (4)乐: ① 心 乐 . 之。 (以 „„ 为乐 ,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 ② 似与游者相 乐 .。 (逗乐。 ) (5)以: ① 以 . 其境过清。 (介词 , 因为。 ) ② 卷石底 以 . 出。 (连词 , 而。 ) ③ 全石 以 . 为底。 (介词 , 用。 ) (6)而: ① 乃记之 而 . 去。 (连词 , 表顺接关系 , 不译。 ) ② 隶 而 . 从者。 (连词 , 表并列关系 , 不译。 ) ③ 潭西南 而 . 望。 (连词 , 表修饰关系 , 不译。 ) (7)环: ① 如鸣珮 环 .。 (玉环。 ) ② 竹树 环 . 合。 (环绕。 ) (8)为: ① 全石以 为 . 底。 (动词 , 作为。 ) ② 为 . 岩。 (动词 , 成为。 ) 三、文言句式 1. 倒装句 (1)全石以为底。 (介词宾语前置 , 应为 “ 以全石为底 ” ) (2)卷石底以出。 (应为 “ 石底卷以出 ” ) 2. 省略句 (1)影布 (于 )石上。 (省略介词 “ 于 ” ) (2)斗折蛇行。 (省略主语 “ 小溪 ” ) (3)以其境过清。 (省略主语 “ 我 ” ) 四 、主题思想 本文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鱼、树 , 着意渲染了寂寥无人 , 凄神寒骨 , 悄怆幽邃的气氛 , 抒发了自己贬居生活的孤凄悲凉的心境和心有不平的痛苦感情。 五、理解默写 1. 文中 写水声清脆悦耳的语句: 闻水声 , 如鸣珮环。 2. 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 ① 全石以为底; ② 皆若空游无所依; ③ 日光下澈 ,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 , 俶尔远逝 , 往来翕忽。 3. 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语句: 斗折蛇行 , 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 , 不可知其源。 4. 抒发作者抑郁忧伤之情的一组句子是: 四面竹树环合 , 寂寥无人 , 凄 神寒骨 , 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 , 不可久 居。 5. 文中表现小石潭的石头千奇百怪的句子是: 为坻 , 为屿 , 为嵁 , 为岩。 6. 表现游鱼静态的句子是: 日光下澈 , 影布石上 , 佁然不动 , 动态的句子是: 俶尔远逝 , 往来翕忽。 鱼情态的句子: 似与游者相乐。 (用原句回答 ) 7. 文中高度概括小石潭周围环境的句子是: 青树翠蔓 , 蒙络摇缀 , 参差披拂。 第 5 篇 岳阳楼记 语文备课大。20xx中考精英语文人教版总复习: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八年级下册文言文知识梳理
相关推荐
o join an English club or find a pen pal from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I believe that nothing is impossible if you put your heart into it(有志者事竟成 ). I am a 15yearold student in junior Grade 3.
闻:传遍。 全:所有。 90. 举一反三 : 反:类推。 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它许多事情。 比喻善于学习, 能够由此及彼。 91. 脍炙人口 : 脍,本义是指切细切薄的肉。 炙,就是用火烤的肉。 原指人人爱吃的美 食,后比喻好的诗文或其他事物受到人们的广为称赞和传诵。 92. 滥竽充数 : 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 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 冒充好货。 93. 流连忘返 :
喻句,突出说明母亲的奉献精神对儿女的教育作用之大。 C.第④段第一个句子是插叙,交代了青年的身世,为下文埋下了伏笔。 D.本文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首尾照应,中心突出。 30.青年大学生握母亲的脚时为什么“潸然泪下”?他的灵魂获得了怎样的升华?(3分) 答: 31.“握母亲的脚在手,其实握着的是自己一生的命运。 ”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3分) 答: 32.从文中选出一个你喜欢的语句
的意思)。 祖父说了我几次,我都不改。 有一回也不知是什么原因我又火 了,大叫着“触气,触气。 ”这回祖父也火了,大声呵止了我,快步走到黑板前,用力地写下了四个大字“反‘触气’论”。 我没想到自己的一次牢骚会引起这后果,心里虽还不服气,嘴上倒是停下了。 那是记忆中祖父朝我发的最大一次火,那黑板上的四个触目惊心的字好几天没被擦掉。 那些日子,每走过厨房门口,我都低着头,怕看到那四个字
0。 1第⑤段中,“我炫耀似的指给母亲看,她笑了笑,摇了摇头”,请自己的语言分别描写当时情境中“我”和母亲的心理。 (各不超过40个字)(3分)“我”:母亲:1联系上下文,请写出母亲用牺牲樱桃树的代价告诉“我”的道理。 (答案写在下面的横线上)(3分)答:1根据全文内容,说说标题“抽打心中的樱桃花”的作用。 (4分)答:小扇轻摇的时光 (16分)放暑假了,母亲一直盼望我能回乡下住几天的。
者。 自主教育谋发展 高效课堂求质量 ——— 小关乡中心学校电子备课系统 教 学 进 度 表 周 次 教学内容 课 时 累 计 备注 1 认识东南西北 地图上认识方向 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1 1 1 3 2 简单的路线图 口算除法 1 1 2 机动 2 课时 3 口算除法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1 1 2 4 4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商中间有 0 的除法 商末尾有 0 的除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