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媒生物防治技术方案内容摘要:

发动翻盆倒罐,清除积水。 (二)加强孳生地管理,控制蚊幼虫。 1.建立孳生地管理制度。 根据蚊虫在适宜条件下约每 7~ 8天完成发育周期的特点,应建立层级负责制的蚊孳生地检查处理制度,对一切可能有蚊虫孳生的固定场所,要建立档案,定期每周检查一次,发现蚊虫孳生立即清除。 2.控制蚊幼虫孳生。 对暂时未能彻底处理的各类型积水,可采用加盖密封、定期 5~ 7 天换水一次,或 用杀虫剂 等方法控制蚊幼虫孳生。 3.化学杀虫剂灭幼虫。 可用于杀灭蚊幼虫的杀虫剂很多,例如倍硫磷、双硫磷、辛硫磷、马拉硫 磷、杀螟松、敌百虫、巴沙等灭蚊幼虫效果都很好。 化学杀虫剂灭蚊幼虫的施药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在蛹期前使用杀虫剂,按有效剂量浓度喷洒在孳生地水体,夏秋季每周检查处理一次;二是制成“缓释剂”,例如采用残效期长的“倍硫磷”浸泡软木塞再加光油封盖,制成“倍硫磷缓释剂”,吊放在水流缓慢的下水道沉沙井、进水口的存水弯管和各种固定积水,能维持 1~ 2 个月杀灭蚊幼虫的作用。 4.生物制剂控制蚊幼虫。 可 使用生物制剂如苏云金杆菌、球形芽孢杆菌等控制蚊幼虫, 灭蚊幼虫效果好。 (三)消灭成蚊。 消灭成蚊必须在搞好环境治理 ,消除和有效控制幼虫孳生的情况下适当进行。 消灭成蚊必须根据不同蚊种的栖息、活动习性,有的放矢进行滞留喷洒或空间喷洒。 (四)查漏补缺。 应对照国家灭蚊标准在蚊繁殖高峰期进行反复检查,对灭蚊工作效果进行评价,找出差距和薄弱环节,进行整改,直至达到标准要求。 三、灭蝇工作 灭蝇工作,必须坚持“以环境治理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从源头抓起,最大限度地消除蝇类孳生条件,有效控制蝇类孳生,适当辅以杀灭成蝇措施。 (一)环境治理。 1.管好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是 蝇类的主要孳生物,必须加强管理, 取消露天垃圾桶、垃圾池,要设封 闭式垃圾 池 存 放垃圾,垃圾清运要密闭化,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