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防火检验技术规程-内蒙古消防内容摘要:
目级别: B 级 检测方法:观察检查。 互感器应在以下规定的条件下运行正常。 干式互感器应无裂纹、烧痕和炭化现象。 项目级别: B 级 检测方法:观察检查。 互感器高、低压侧接线端子温度应符合本规程 表 表 表 6 的规定。 项目级别: B 级 检测方法: 用红外线测温仪测温,有异常发热部位用红外热像仪摄取温度场热像图。 互感器绕阻温度应符合表 7 的规定。 表 7:互感器绕阻的最高允许温度和允许温升限值 类别 项目 最高允许温度 ( ℃ ) 环境温度 40℃时的温升极限( K) 绕组 油浸式 95 55 油浸式全封闭 105 60 干式 绝缘 耐热 等级 A 级 105 55 E 级 120 75 B 级 130 85 F 级 155 110 H 级 180 135 油顶 一般情况 90 50 油面上充有惰性气体或全封闭式 95 55 项目级别: B 级 检测方法:用红外线测温仪测温,有异常发热部位用红外热像仪摄取温度场热像图。 补偿电容器 电容器组的安装要求: 1 电容器组单列布置时,网门与墙距不小于 ;双列布置时网门间距离不应小于。 2 成套电容柜单列柜面距墙不小 于 ,双列柜面间距不小于 2m。 3 电容器间净距不小于 ,电容器排距离不小于。 4 电容器外壳接地牢固、可靠。 接地电阻小于 4Ω。 5 电容器组应装设放电装置,使电容电压从峰值降到 50V,所需时间:高压电容不应大于 5min,低压电容不应大于 1min。 DB15/ ***— **** 项目级别: B 级 检测方法:观察检查。 开关设备及导体等载流部分长期允许电流,高压电容器不应小于电容器额定电流的 倍,低压电容器不应小于 倍。 项目级别: C 级 检测方法:观察检查。 钳 形电流表测量。 电容器组的运行指标应符合如下要求: 电容器组各相电流相互间差值不宜超过 5%。 项目级别: C 级 检测方法:观察检查。 钳形电流表测量。 电容器运行电压不得超过额定电压的 10%。 项目级别: C 级 检测方法:观察检查。 电压表测量。 电容器回路各接点温度不应超过本规程 表 4 和 表 6 规定。 项目级别: B 级 检测方法:用红外测温仪测量。 观察检查。 运行中电容器应 无火花和放电现象,电容器不应有膨胀变形现象。 项目级别: A 级 检测方法:超声波探测仪测量。 观察检查。 低压配电、电气控制柜(箱、板) 高层(多层)公共建筑及住宅的低压配电系统,应将照明、电力、消防及其它防灾用电负荷分别自成体系。 项目级别: C 级 检测方法:观察检查。 查看相关图纸。 配电(控制)柜(箱、板)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配电装置的长度大于 6m 时,其柜(屏)后通道应设两个出口,出口间的距离超过 15m 时,应增加出口。 项目级别: C 级 检测方法:观察检查。 尺量检查。 配电(控制)柜(箱、板)周围 300 ㎜内不应堆放杂物。 箱(盘)不应采用可燃材料制作。 项目级别: C 级 检测方法:观察检查。 尺量检查。 电器外露导体、金属箱体接地应牢固完好。 项目级别: C 级 检测方法:观察检查。 室外安装的箱、柜应有防雨、雪和风沙侵入的措施,进出线口应设在箱体下方,落地式箱、柜应高出地面 200 ㎜以上。 室内落地箱、柜应高出地面 50 ㎜以上。 DB15/ ***— **** 项目级别: C 级 检测 方法:观察检查。 尺量检查。 配电(控制)柜(箱、板)的导线进出孔应光滑无刺,并应设绝缘护线套。 项目级别: C 级 检测方法:观察检查。 尺量检查。 配电箱应设置在仓库外。 项目级别: C 级 检测方法:观察检查。 配电(控制)柜(箱、板)内电气设备选型和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低压电器外观完好无损、无变形、无积污、无放电、无过热痕迹。 项目级别: B 级 检测方法:观察检查。 用红外测温仪测温。 隔 离开关刀开关的安装。 1 开关应垂直安装。 当在不切断电流、有灭弧装置或用于小电流电路情况下,可水平安装。 2 双投刀闸在分立闸位置时,刀片应可靠固定,不得自行合闸。 开关合闸后与两侧压板接触面应压紧,刀片与静触头中心线应在同一平面且刀片不应摆动。 项目级别: B 级 检测方法:观察检查。 开关灭弧栅、接触器灭弧罩应完整无损,固定牢固无松动,整体完整无损。 项目级别: B 级 检测方法:观察检查。 熔断器安装要求: 1 瓷质熔断器在金 属板上安装时,其底座应垫软绝缘衬垫。 2 螺旋式熔断器安装时,其底座严禁松动,电源应接在熔芯引出的端子上。 项目级别: B 级 检测方法:观察检查。 熔断器熔体额定电流应与被保护导体截面和用电设备负荷相配合,熔体不应用不合格的其他金属体代替,熔体额定电流不应大于熔断器额定电流。 项目级别: B 级 检测方法:观察检查。 低压断路器安装要求: 1 垂直安装,其倾斜度不应大于 5176。 2 低压断路器与熔断器配合使用时,熔断器应安装在电源侧。 项目 级别: B 级 检测方法:观察检查。 断路器各脱扣器整定值与被控制的线路和用电设备相配合。 项目级别: B 级 检测方法:观察检查。 DB15/ ***— ****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RCD)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接线应与低压配电系统保护接地形式相对应,按照附录 B 执行; 2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负载侧的中性线不得与其他回路共用; 3 不应将 PEN 线穿过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零序电流互感器; 4 不应用导线将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电源侧与负荷侧接线端子直接跨接 ; 5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所保护的线路及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应可靠接地; 6 一般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额定动作电流小于 30mA,额定动作时间小于。 使用于潮湿场所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额定动作电流不应大于 15mA,额定动作时间不应大于。 项目级别: B 级 检测方法:使用漏电开关测试仪。 TT 系统的电气线路或电气设备必须装设剩余电流保护器作为防止电击事故的保护措施。 项目级别: B 级 检测方法:观察检查。 必须安装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的设备和场所。 1 末端保护器。 a)属于一类的移动式电器设备及手持式电动工具; b)生产用电器设备; c)施工工地的电气机械设备; d)安装在户外的电气装置; e)临时用电的电气设备; f)机关、学校、宾馆、饭店、企事业单位和住宅等,除壁挂式空调电源插座外,其它电源插座或插座回路; g)游泳池、喷水池和浴池的电气设备; h)安装在水中的供电线路和设备; i)医院可能直接接触人体的电气医用设备; j)其它需要安装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场所; 2 线路保护。 低压配电线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二级或三级保护时,在总电源端、分支线路首端或线路末端(农村集中安装电能表、农业生产设备的电源配电箱)安装剩余电流保护器。 项目级别: B 级 检测方法:观察检查。 热继电器整定值应与被保护用电设备额定电流相配合。 项目级别: B 级 检测方法:观察检查。 连接用导线应绝缘良好,排列整齐,固定牢固,导线不应有接头,导线端头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截面积在 10 ㎜178。 及以下的单股铜芯线、铝芯线直接与设备、器具的端 子连接。 2 截面积在 ㎜178。 及以下的多股铜芯线拧紧后搪锡或接续端子后与设备器具的端子连接。 DB15/ ***— **** 3 截面积大于 ㎜178。 的多股铜芯线,除设备自带插件式端子外,接续端子后与设备器具的端子连接,连接前导线端部应拧紧搪锡。 4 接续端子应用锡焊法或压接法,规格应与芯线适配,且不得用开口端子。 5 每个设备和器具的端子连线不得超过 2 根芯线。 不同线径导线压接同一端子时应采取措施。 6 对于螺栓连接的端子,中间应加防松垫片。 7 与设备接线连接的导线根部应采用绝缘带严密包缠。 项 目级别: B 级 检测方法:观察检查。 照明配电箱内配线整齐,同一端子上导线连接不多于 2 根.垫圈下螺丝两侧导线线径相同,防松垫圈齐全,箱内开关动作可靠。 分别设零线( N)和保护地线( PE)汇流排、零线和保护接地线经汇流排配出。 项目级别: B 级 检测方法:观察检查。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的配电(控制)柜(箱)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应有“ EX”和防爆型式、类别、级别、温度组别等标志,应符合设计所确定的环境分区条件要求。 2 可燃性非导电粉尘 和可燃纤维的 11 区环境应采用防尘结构(标志为 DP)的粉尘防爆电气设备,爆炸性粉尘环境 10 区及其它爆炸性粉尘环境采用尘密结构(标志为 DT)的粉尘防爆电气设备。 3 火灾危险 2 22 区应采用防护等级 IP5X,23 区防护等级 IP2X 的装置。 项目级别: A 级 检测方法:观察检查。 配电(控制)柜(箱、板)应在以下规定的安全状态下运行: 各种指示仪表应完好,指示值应正常,用电设备端子处电压允许偏差应满足:电动机为177。 5%.照明:一般工作场所为177。 5%;对于远离变电所的小 面积一般工作场所,难以满足上述要求时,可为+ 5%、 10%;应急照明、道路照明和警卫照明为+ 5%、 10%.其它用电设备当无特殊要求时为177。 5%。 项目级别: C 级 检测方法:在用电进户配电箱端的电压表测量。 接触器无异常声响,无过热和异味。 项目级别: A 级 检测方法:用红外热像仪扫描,有异常发热部位用红外测温仪摄取温度。 交流低压母线装置各部位的允许温升值不应超过本规程 表 5 的规定。 项目级别: B 级 检测方法:用红外热像仪扫描,有异常发热部位 用红外测温仪摄取温度。 低压电器各接线端子的最高允许温度不应超过本规程 表 6 的规定。 项目级别: B 级 检测方法:用红外热像仪扫描,有异常发热部位用红外测温仪摄取温度。 低压电器同相进、出线接线端子温差应小于 10℃。 DB15/ ***— **** 项目级别: B 级 检测方法:用红外热像仪扫描,有异常发热部位用红外测温仪摄取温度。 测量各回路的各相电流不应超过低压电器和用电设备额定值, PE 线不应有超过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额定不动作电流的异常电流。 项目 级别: B 级 检测方法:用钳形电流表测量。 观察检查。 低压、配电、控制柜(箱、板)应有可靠的接地保护,保护导体最小截面积应符合本规程表 8规定。 表 8:保护导体的截面积 相线的截面积 S(㎜ 2) 相应保护导体的最小截面积 SP(㎜ 2) S≤ 16 16< S≤ 35 35< S≤ 400 400< S≤ 800 S> 800 S 16 S/2 200 S/4 注: S 指柜(屏、台、箱、盘)电源进线相线截面积且两者 S、 SP材质相同 项目级别: B 级 检测方法: 观察检查。 低压配电控制柜(箱、板)内线间和线对地间绝缘电阻值,馈电线路必须大于 ,二次回路必须大于 1MΩ。 1KV 及以下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绝缘电阻值大于 10MΩ。 项目级别: B 级 检测方法:观察检查。 兆欧表测量。 住宅分户箱内应配置照明回路、一般电源回路、空调插座回路、电炊具及电热水器等专用电源插座回路.厨房插座和卫生间插座不宜设在同一回路。 项目级别: C 级 检测方法:观察检查。 漏电开关测试仪检测。 低压配电线路 配 电线路敷设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 布线系统的选择和敷设: 选择应避免因环境温度、热源、浸水、腐蚀、污染对布线系统带来损害,防止在敷设和使用过程中因受撞击、振动、电缆自重、建筑物变形等应力作用下而带来的损害。 项目级别: C 级。电气防火检验技术规程-内蒙古消防
相关推荐
限值。 如盘、柜内仅靠自然通风而引起封闭件超温或误动作则提供强迫通风或冷却装置。 墙挂式控制箱高度不超过 1200mm。 对于控制盘和控制柜,内部提供有 220V AC 照明灯和标准插座。 在门内侧有电源开关,可使所有铭牌容易看清楚。 盘、台、柜内设有独立的 PLC 直流地、机壳安全地、电缆屏蔽地接点端子,与结构内部未接地电路板在电气上隔离。 电源 卖方 所 需其它规格的电源 (除 AC220V
的更换滤芯。 5)高压泵 设计选用丹麦进口的不锈钢多级离心泵。 在高压泵入口处装设低压压力控制器,当泵入口压力低于 时,压力控制器动作,使高压泵停止运行,避免气蚀现象的产生,保证高压泵的安全;高压泵出口处装设高压压力控制器,当泵出口压力超过 (可调),压力控制器动作,使高压泵停止运行,防止泵憋压造成损害。 高压给水泵出口装 设电动慢开门,当高压泵启动时,电动慢开门缓慢开启(大约 25 秒,可调)
发动翻盆倒罐,清除积水。 (二)加强孳生地管理,控制蚊幼虫。 1.建立孳生地管理制度。 根据蚊虫在适宜条件下约每 7~ 8天完成发育周期的特点,应建立层级负责制的蚊孳生地检查处理制度,对一切可能有蚊虫孳生的固定场所,要建立档案,定期每周检查一次,发现蚊虫孳生立即清除。 2.控制蚊幼虫孳生。 对暂时未能彻底处理的各类型积水,可采用加盖密封、定期 5~ 7 天换水一次,或 用杀虫剂
宜;对于吊重块因天气冷热变化而引起的伸长与收缩,要及时调整。 超载检测装置动作有效。 8 有无异常声响 电梯运行时,各部分无不正常 的声响 .定期保养 机房部分内容: 序号 项 目 具体内容 1 曳引电机的 直流电机的检查 断开总电源开关,停机检查换向器和电刷装置,清理各部分灰尘、炭粉及铜屑,无油和水浸入电机内部。 电刷的边缘无碎裂,电刷磨损到整个长度的 2/3时应及时更换,刷辫应完整,无断
分数形式表示,单位与物理量需折行排时,分数 线要划在上一行的行末。 以百分数表示的量,一般用“ φ B/%”表示。 4)表内栏目线 ,顶线和底线。 表中文字为六宋,数字及英文为 Times New Roman,行距为 12pt。 列间一律用制表位对齐。 示例 表 1 DPMA 与 DFT 算法的性能比较 Performance parison between DPMA and D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