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山西生物应用职业技术学院内容摘要:

.体育(总学时 84:其中理论 10学时,实践 74 学时) 通过体育课教学,结合每天的早操和课外体育活动,培养学生自觉坚持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和正确进行自我锻炼、增强体质的基本能力,使学生达到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实现毕业生身体素质的 21 基本要求。 6.实用写作(总学时 48:其中理论 24 学时,实践 24学时) 通过本课程学习,拓展学生的文学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写作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同时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实用知识,为今后 学习、工作打好基础。 7.计算机应用基础(总学时 48:其中理论 24 学时,实践 24学时)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并学会运用计算机工具分析、解决学习生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二)专业基础课( 10 门,共计 480 学时,其中理论教学 338学时,实践教学 142学时) 8.无机及分析化学(总学时 48:其中理论 32 学时,实践 16学时)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掌握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基本知识、重要化合物的性质;掌握最基本的无机化学实验技术和定量分析的基本操作技能,熟悉和掌握 实验数据的处理及实验结果的分析与归纳的方法。 9.有机化学(总学时 60:其中理论 44 学时,实践 16学时)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物理化学性质和主要的化学反应及其 应用,认识有机化学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熟悉各类有机物的互相转化及其规律;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总学时 48:其中理论 48 学时,实践 0 学时)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传统中医理论中的阴阳五行、藏象、气血、津液、经络、病因、病机、部分四诊及预防与治则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学(总学时 48:其中理论 48 学时,实践 0学时)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中药的基本理论及常用( 120种)中药的功效、应用及部分功效相似药物的对比。 一般了解( 100种)常用中药的功效及应用特点。 12. 药用植物(总学时 60:其中理论 30 学时,实践 30 学时)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植物形态、植物显微结构及植物分类的基本知识;熟悉药用植物标本采集、制作与鉴定的基本方法。 掌握观察植物内部结构的方法;提高学生鉴别植物器官形态和种类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中药鉴定技术奠定必要的基础。 13.中药化学实用技术 (总学 时 60:其中理论 30 学时,实践30 学时)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的基本知识,生物碱、苷类、挥发油的性质及提取、分离、检识的操作要点;理解各类化学成分的基本结构和分类;了解中药有效成分研究概况等基础知识。 熟练掌握中药化学实训的基本操作;掌握生物碱、苷类、挥发油的提取、分离、检识技术。 14. 方剂学 (总学时 48:其中理论 48学时,实践 0学时)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方剂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23 掌握 40 首常用方剂的组成、功效、主治;了解 20 种常用中成药的性能和使用方法;能够进行一般的 问病给药。 15.药事管理与法规 (总学时 30:其中理论 30 学时,实践 0学时)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现代药学实践管理活动的基本内容、原理和方法,明确管理与药品安全有效的关系、规律,熟悉药事组织和药品质量管理,掌握药事法律和药事行为准则,掌握管理药品生产、经营和使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16.微生物基础(总学时 30:其中理论 14 学时,实践 16 学时)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 掌握与 中药制剂相关的 的微生物种类、形态结构、生理生化、分类以及生长繁殖规律 ; 掌握微生物引起 中药制剂的 污染途径 、 腐败变质的环境因素 和 控制 有害微生物活动的方法 ;掌握 活菌观察、显微制片染色技术、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观察。 17.中药炮制技术(总学时 48:其中理论 14 学时,实践 34 学时)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中药炮制的目的、方法及各种炮制法操作要点;理解炮制对中药成分的影响、炮制辅料与炮制品质量要求;了解炮制品贮藏保管;使学生熟练掌握炒法、炙法的操作技术;能进行净制、切制、煅法、蒸煮法的操作。 (三)专业技术课( 11 门,共计 480 学时,其中理论教学 300学时,实践教学 180学时) 18.空气洁净技术(总学时 30:其中理论 26 学时,实践 4 学时 ) 24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空气洁净技术的原理,掌握空气净化设备的规范操作、环境控制系统的有效运转,学会空气沉降菌和浮菌的检测方法。 19.制药用水生产及管理(总学时 20:其中理论 10 学时,实践10 学时)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用学生掌握饮用水、纯化水、注射用水的类型、含义、质量标准及用途,掌握制备方法和原理,掌握制药用水的消毒与灭菌方法。 20.药用辅料及其管理(总学时 20:其中理论 18 学时,实践 2学时)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药用辅料的种类、性质、作用,以及辅料的质量标准和 GMP 对辅料管理方面的 要求,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21.中药制药设备(总学时 60:其中理论 30 学时,实践 30 学时)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机械的基础知识、中药通用设备、液体输送设备、中药专用设备等常用中药设备的种类、构造原理、使用方法、简单故障排除方法,为进一步学习中药制剂技术奠定基础。 22.中药鉴定技术(总学时 60:其中理论 30 学时,实践 30学时) 掌握常用 中药材的 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常用中药材的规格等级标准;掌握常用中药真伪鉴别;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25 23.非无菌药品生 产及质量管理(总学时 80:其中理论 40 学时,实践 40 学时)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丸剂、片剂、颗粒剂、浸膏剂、软膏剂等常见非无菌制剂的种类、特点、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生产管理。 为学生今后工作奠定基础。 24.无菌药品生产及质量管理(总学时 48:其中理论 36 学时,实践 12 学时)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注射剂、粉针剂、输液剂、滴眼剂等常见 无菌制剂剂型的含义、特点、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生产管理, 为学生今后工作奠定基础。 25. GMP 实施技术(总学时 30:其中理论 16 学时,实践 14 学时) 通过本门课 程的学习,使学生树立药品质量意识,熟悉影响药品质量的基本要素及其控制方法。 熟练掌握厂房布局、车间设计要求,空气净化系统原理及初、中、高效空气过滤器设置;能按规定进出洁净室;对物料进行质量验收、入库摆放、状态标准设置。 熟悉物料验收、在库养护、出库工作;知道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相关文件、操作现场、取样、检验、实验室等管理,能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填写生产记录,判断各生产工序环节及其状态,分析实验室、留样观察样品、仪器检测室仪器的符合程度。 26.药品卫生学检查技术 (总学时 30:其中理论 16 学时,实践14 学时) 26 通过本 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培养基的制作、灭菌、无菌操作、类群鉴别、计数等基本操作技能;掌握空气中浮菌、沉降菌的测定方法,训练学生观察记录,分析和处理实训结果的能力。 27.中药制剂检测技术(总学时 90:其中理论 45 学时,实践45 学时)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中药制剂质量标准和各类制剂成品常规检验的基础知识;熟悉中药制剂的卫生检查和含量测定方法;了解原料、辅料、溶剂、包装材料的质量检查,了解误差与数据处理。 熟练掌握丸剂、片剂、酒剂、口服液等常用中药剂型的常规质量检验和卫生学检查技术;了解中药制剂原料、辅料、 包装材料等物品的常规质量检验技术;能正确使用并维护中药制剂分析检验常用的设备和工具,以便更好地控制中成药的质量。 28.制药车间管理(总学时 32:其中理论 32 学时,实践 0 学时) 通过学习本门课程,使学生掌握 现代管理理论和 GMP 相关 要求 ,掌握 制药车间人员管理 、 技术管理 、 生产运行管理 、 质量管理 、 物料管理 、 劳动管理 、 设备管理 、 成本管理 、 安全生产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 为学生今后工作奠定基础。 (四)综合实训(共计 120 学时,其中理论 0 学时,实践 120学时) 按照 GMP 的要求,老师指导学生在 GMP 仿真条件和药品生产的真实 环境下,从空气的洁净、制药用水、人流、物流、中药制剂制备、中间体和成品周转等进行非无菌制剂和无菌制剂的生产过程管 27 理、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训练学生对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为学生首岗适应奠定基础。 (五)选修课 ( 10个学分) 社交礼仪、书法鉴赏、音乐鉴赏、演讲与口才、社交礼仪、书法鉴赏、音乐鉴赏、舞蹈鉴赏、影视鉴赏、演讲与口才、实用公共关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安全教育、职业 生涯规划 、沟通技巧、毕业设计。 中药调剂技术、药用植物栽培技术、中成药用 药指导、药学服务技术、 GSP实施技术、人体解剖、药理学。 (六)顶岗实习( 15周, 600学时) 毕业实习是整个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通过到农产品检验检测机构、生产企业、加工企业和相关单位进行顶岗实习,巩固和灵活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综合技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农产品生产和检验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使学生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工作岗位,为将来工作积累经验、奠定基础。 实习期间,学生应完成毕业论文。 十一、教学进程 (一)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表 见表 4 28 表 6 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表 单位:周 (二)课程结构及学时学分分配表 见表 5 表 7 课程结构及学时学 分分配表 课程类别 公共 课程 专业基础 课程 专业技术 课程 综合 实训 选修 课程 顶岗 实习 其它 合计 学时 486 480 480 120 270 600 2466 学分 22 21 23 5 14 15 5 107 (三)专业教学计划表 见表 8 学年 学期 校内 教学 校外 实践 社会实践 考核 入学教育及军训 毕业考核及教育 机动 合计 I 1 13 2 2 1 18 2 17 1 2 1 21 II 3 18 2 1 21 4 17 1 2 1 21 III 5 15 3 2 1 21 6 15 2 1 18 合计 80 18 2 10 2 2 6 120 29 表 8 现代中药技术专业 教学计划表 课程 类型 课程 序号 课 程 名 称 学 分 课 时 各学期周课时安排 考核方式 合计 讲授 实践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考试 考查 公 共 课 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54 44 10 2 2 顶 岗 实 习 16周 计600 学时 12 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 60 50 10 2 2 3 4 3 英语 5 138 100 38 4 4 2 1 23 4 数学 3 54 54 0 2 2 2 1 5 体育 3 84 10 74 2 2 2 13 6 实用写作 2 48 24 24 4 1 7 计算机应用基础 2 48 24 24 4 2 小 计 22 486 306 180 14 14 6 2 0 专 业 基 础 课 1 无机及分析化学 2 48 32 16 4 1 2 有机化学 3 60 44 16 4 2 3 中医基础理论 2 48 48 0 4 2 4 中药学 ※ 2 48 48 0 4 3 5 药用植物学 3 60 30 30 4 3 6 中药化学实用技术※ 3 60 30 30 4 3 7 药事管理与法规 1 30 30 0 2 1 8 方剂学 2 48 48 0 4 4 9 中药炮制技术 2 48 14 34 4 3 10 微生物基础 1 30 14 16 2 3 小 计 21 480 338 142 6 8 18 4 0 专 业 技 术 课 1 空气洁净技术 1 30 26 4 2 4 2 制药用水生产及管理 1 30 26 4 2 4 3 制药车间管理 2 32 32 0 4 5 4 药用辅料及其管理 1 20 18 2 2 5 5 中药鉴定技术 ※ 3 60 30 30 4 4。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