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形套筒窑工艺流程内容摘要:

成品排出窑,由高温耐热胶带输送机送往成品系统。 物料在窑内由窑顶向窑下流动的过程中,还将进行 4次物料的再分布,这种再分布可以保证气流在物料之间的流动更均匀,生产的产品质量更好。 这 4次再分布是通过窑壳与内套筒之间的连接结构实现的。 首先,原料从旋转料仓加入窑内时,会碰到上内套筒的悬挂梁 (500t为 6根 , 300t为 5根 ),因为上内套筒是通过悬挂梁悬挂在窑顶的,这是第一次再分布。 然后向下在上拱桥进行第二次再分布,在下拱桥进行第三次再分布,最后在出料平台的出料机第四次再分布。 这四段再分布结构,上下之间是两两错开的,且夹角为 30176。 (500t窑 ,300t则为 36176。 )。 接着,我们介绍环形套筒窑内的气流走向。 了解环形套筒窑, 主 要理解环形套筒窑内的气流,根据各气流的性质,我们可以将环形套筒窑内的气流分为五种:石灰冷却空气、内套筒冷却空气 (其中下内套筒冷却空气为助燃空气) 、 驱动风、循环风和废气。 以下我们依次介绍这五种气流。 1. 石灰冷却风 环形套筒窑在高温废气风机的抽力作用下,在窑内形成微负压,使得石灰窑内的气流不会喷出窑外。 这样实现了环形套筒窑的设备在线维护,且现场工作环境非常好。 因为窑内的微负压环境,石灰冷却空气通过风管自然吸入窑下料仓内,风管上设有电动调节阀,可以调节进风量。 石灰冷却风进入窑下料仓后,在料仓里冷却石灰后,通过出料平台出料机的成品之间的空隙进入窑内。 穿过窑内冷却带后,由循环气体入口进入下内套筒上段内部,与其余气体一起组成循环风。 具体气体流向见下图: 2. 内套筒冷却空气 内套筒为双层钢壳结构,形成内套筒环隙空间,内套筒冷却空气在环隙空间内流动。 因为内套筒在窑内,虽然内套筒内、外壁均有耐火材料,但仍需在内套筒环隙空间内通入冷却空气进行强制冷却。 内套筒冷却空气由离 心风机提供 ,为保证内套筒在设备意外状况下的安全,内套筒冷却风机为一用一备两台。 内套筒冷却空气通过管道输送至窑前,然后分为下内套筒冷却空气和上内套筒冷却空气。 下内套筒冷却空气从窑下料仓进入到下内套筒下段底部,然后沿着下内套筒下段粉尘排出管的环隙空间向上流动,在下内套筒上、下段连接立柱的开孔进入下内套筒上段的环隙空间。 最后由下内套筒上段上部的内套筒冷却空气导管(上拱桥内)排出下内套筒,后由管道引入窑换热器平台上的下环管,也称为助燃空气环管。 此时,下内套筒冷却空气约为 200℃。 (另说明:意大利弗卡斯公司设计的 套筒窑,也有在下内套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