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湘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副本内容摘要:
导的方法进行修改,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誊写修改后的习作。 13 课题:习作 2 今天我下厨 课型:习作 第 3 课时 总序第 个教案 编写时间: 执行时间: 教学目标 1,以“下厨烧菜”为事情写一篇习作,先亲身经历后再写。 2.要求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写具体。 重难点:把下厨烧菜的经过写出来。 突破方法:学生先亲身感受或观看,在心中先理清听做的一道菜的程序,然后再写,也可以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经验,加深印象。 教学方法 师:评讲、引导相结合。 生:读、写、议相结合。 教学准备 师:准备两篇同类作文。 生:课前体验下厨烧菜。 课时目标 在习作修改后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习作评析。 一、习作讲评 1.学生拿出自己的习作,通读一遍,找出自己认为最满意的部分,作上记号。 2.学生分小组相互朗读交流自己认为最满意的部分,相互评议。 3.小组间相互传阅习作,彼此发现习作中的闪光点,包括优美的片段、句子甚至词语,进行赏析。 4.对习作中部分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彼此提出合理化的修改建议,相互鼓励,共同提高。 5.学生再次动手整理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二、小节总结 1.教师对习作讲评这一环节进行小结,提出希望。 2.学生代表发言,畅谈本次 习作的心得体会。 例文 今天我下厨 妈妈说今天让我下厨做菜,这下我可有点发愣了,从小到大,我就177。 炒过菜,怎么办 ?我只好硬着头皮准备做一道还算比较熟悉的炒土豆了。 我先把土豆切成丝,因为这样比较容易熟,然后打开煤气灶,把锅烧热,然后把油倒入锅中,接着我就把土豆丝倒入锅中,用锅铲炒,炒了 — 会儿,我就准备放盐了,这时我有些犯难了,油可以多放一点或少放 — 点,但盐却不行,怎么办 ?我只好硬着头皮自己随手放了,放入盐后,我就加了一点水,好让盐容易化均匀,然后就把莱盛到碟子中。 14 第一次做菜就这样结束了,简单 而又紧张。 接下来是叫爸爸妈妈品尝了。 爸妈拿起筷子,把“我的杰作’’夹入口中,我斜着眼,观看他们的表情。 还好,他们的面部表情还不是十分“痛苦”,爸爸没说什么,妈妈说了句:“还算及格吧。 ” 我心里一阵暗喜:总算没丢脸,下次再努力吧。 点 评 开头即扣住题目。 “临危受命”,可真把我吓了一大跳。 这就是“我”炒土豆丝的程序,先后顺序还不错,只是在放作料的量上 有些犯难,这可是炒菜的大忌啊 ! 抓住了心理活动,很好 ! “检验成果”的过程较生动,毕竟是第一次嘛 ! 结尾的暗喜很自然。 总评: 一次毫无准备的考验,让“我”手足失措,第一次下厨做菜的过程写得较清楚、完整,同时抓住了动作、心理描写,语言较生动、形象,感受真实、自然。 课题:语文活动 2 课型:活动 第 1 课时 总序第 个教案 编写时间: 执行时间: 知识与技能 1.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径、徒、待”和“伯、泊、迫”两组汉字,并能从字形结构上分辨这些汉字的特点。 2.能通过本单元的积累正确连线。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代对联故事,初步了解对联。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古代名人名言,并初步理解它们的含义。 5.能动手收集月亮的资料,在小组内开“中秋赏月”会。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平时的积累,利用小组合作优势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2,充分利用课外资源,通过自主学习和教师 的指 i 导,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灵活运用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2.使学生受到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熏陶。 15 3.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积极参与活动的习惯。 重点:初步积累并理解古人名言。 突破方法:利用工具书和教师的点拨以及小组合作优势,先将名言的意思弄清楚,然后仔细体会。 难点:收集资料,参与活动。 突破方法:充分利用课外资源和小组合作优势结合积极参与意识完成活动。 教学方法 师:导 引、评议法。 生:读、写、议、动手相结合。 课时目标 1.正确书写汉字,并能分辨它们的形体特征。 2.能根据课文内容正确连线。 3.能独立读懂短文,初步了解对联。 4.能初步理解并积累古人名言。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一单元的学习又结束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 ?还有哪些不足 ?你的语文技能提高了多少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语文活动 2”,来检验一下吧 ! 二、走进“写字板” 1.学生先认读“径、徒、待、伯、泊、迫”这六个汉字。 2.教师指名学生读。 3.提问:这些汉字从形体上看有什么特点 ? 4.学生自由讨论、交流,教师点拨。 (1)“径、徒、待”这三个字都有相同的部分“彳”。 (2)“伯、泊、迫”这三个字都有相同的部分“白”。 5.指导学生进行正确书写。 三、走进“我能连” 1,学生先复习本单元课文《古诗两首》。 2,学生弄清题意。 (1)左边是诗名,右边是诗中出现的内容。 (2)根据例子连一连,将诗中的内容与诗名对应。 3.学生试着连一连, 然后对照原诗进行检查。 4.指名学生连,教师明确。 5.学生将自己的学习成果读一读。 四、走进“我能读” 1.学生自由读短文,把短文读通顺,读流利。 2.教师出示问题,学生思考。 (1)这篇短文主要写了什么事情 ? (2)从这篇短文中你学到了什么 ? (3)你还知道苏轼的哪些资料 ? 3.学生自由讨论,出示收集的资料进行交流。 4.指名学生说,教师评析、点拨。 (1)这篇短文主要写了苏轼与好友佛印对对联的一件事情。 (2)对于 这个问题,不要求学生有很深的掌握,只要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对联,以及对 16 联的基本特点,教师可提示:对联: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上、木头上、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对偶是一种手法,要求前后两句话字数、句式、内容上都相同或相似,以加强语气和表达效果。 (3)关于苏轼: (1037— 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洲眉山 (今属四川 )人,北宋文学家。 诗、词、文并擅,是“唐宋八大家”之 —。 5,学生再次读短文,加深印象。 五、走进“读读背背” 1.学生逐句读、读通顺、读流利。 2.学生自读自悟,初步弄懂每句的 意思。 3.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4.师生共议,弄懂每句话的意思,教师点拨: (1)人皆可以为尧舜。 尧、舜:我国古代部落的首领。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尧舜之所以成为首领,并不是天生, 而是自己奋斗的结果,我们每个人只要努力奋斗,把握自己,就都可以成功,成为杰出的人物。 (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千里远的路程,是从脚下第一步迈出的。 比喻任何事业的成就都是从小到大积累起 来的。 (3)志不强者智不达。 一个人如果没有远大的志向,那么他的能力就不能充分发挥出来。 (4)志之 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 一个人志向完成的最大阻碍,不是要战胜别人,而是战胜自己。 5,学生再次读名言,加深体会。 6.小组间讨论交流学完古人名言的感受。 7.出示课前准备的资料,初步了解孟子、老子、墨子、韩非子。 六、课堂小结 课题:语文活动 2 课型:活动 第 2 课时 总序第 个教案 编写时间: 执行时间: 知识与技能 1.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径、徒、待”和“伯、泊、迫”两组汉字,并能从字形结构上分辨这些汉字的特点。 2.能通过本单元的积累正确连线。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代对联故事,初步了解对联。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古代名人名言,并初步理解它们的含义。 5.能动手收集月亮的资料,在小组内开“中秋赏月”会。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平时的积累,利用小组合作优势解决学习:中 的问题。 2,充分利用课外资源,通过自主学习和教师的指 i 导,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灵活运用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2.使学生受到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熏陶。 17 3.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积极参与活动的习惯。 重点:初步积累并理解古人名言。 突破方法:利用工具书和教师的点拨以及小组合作优势,先将名言的意思弄清楚,然后仔细体会。 难点:收集资料,参与活动。 突破方法:充分利用课 外资源和小组合作优势结合积极参与意识完成活动。 教学方法 师:导引、评议法。 生:读、写、议、动手相结合。 课时目标 动手收集月亮的资料,在小组内开展“中秋话月”活动。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你们知道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是每年农历的什么时候吗 ?(八月十五 ) 你们又知道中秋节意味着什么 ?人们在这一天干什么吗 ?(团圆,美满。 人们在这一天吃月饼,晚上赏月 )为什么要吃月饼,赏月呢 ?(月饼是圆的,月亮是圆的,人们吃下的是圆的,看到的也是圆的,代表人们一种团团圆圆的美 好心愿 )哦,原来月亮与中秋节有不解之缘啊,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度中秋,话月亮”吧 ! (板书:中秋话月 ) 二、活动要求 收集一些有关月亮的诗词、歌曲、传说、故事,和朋友们一起,在月光下开个中秋赏月会。 三、活动过程 1.学生自由读题目,弄清活动要求。 2.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分组,分别为:诗词组、歌曲组、传说组、故事组。 3.学生根据自己的积累和课前的准备,自由加入到相应的组中,进行活动。 4.学生出示自己收集的资料,在本小组内进行交流。 5. 教师下组进行指导,适当参与。 6.全班同学共同分享活动成果,教师将成果进行展示。 四、资料分组 (以下资料可供学生参考 ) 诗词组:苏轼《水调歌头》,屈原《楚辞天问》,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李贺《梦天》等。 歌曲组:《十五的月亮》《月之故乡》等。 传说组、故事组:嫦娥奔月,朱元璋抗元起义,吴刚伐桂等。 五、活动小结 1.教师小结活动效果,提出希望。 2,学生代表发言,畅谈感想。 18 课 题 : 8 巨人 课型:讲授 第 1 课时 总序第 个教案 编写时间: 执行时间: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课 10 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巨人”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利用小组合作优势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2.充分利用课外资源,紧密联 系生活,加深对课文 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本文,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增强科学改变生活、改变世界的意识。 2.激发学生学习知识、认识世界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 重点:理解课文,知道“巨人”的含义。 突破方法:通过自读自悟,自置疑问,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充分利用小组合作优势及教师指导突破重点。 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知识,认识世界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20xx年湘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副本
相关推荐
活动 ,这些公司提负责供完整的一台节目 ,园区业主共同参与 ,寓乐其中 ,经销商们不仅发放了礼品 ,而且物业公司还收取了一定的费用来弥补物业费的不足 , 通过一次次的活动 ,体现了 **小区人性化的物业管理 ,同时也增进了物业公司与业主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并为公司增加一笔收入 ,据统计自 20**年 3 月以来以园区内开展活动形式收取现金及实物共计约13850 元。 六、清查二期未安装的水表
证材料的可靠性 D.可以是作者没有直接阅读的材料 109. 以下有关 SCI来源著者索引的描述正确的是 ( D )。 引文索引中第一来源著者姓名,不包括其他合著者 B.每一个来源著者姓名下列有详细信息 C.匿名著者的文献排在来源著者索引的最后面 D.非第一著者“ see”第一著者,并列出原文出处 110. 以下中国专利 号中哪个代表发明专利。 (D) A. C. CN3006726 111.
7. CIS 戓略癿意思是 ( 企业形象 ) 8.在整个企业 CI 系统中, ( .MI) 是其灵魂呾纳领。 1. 公关礼仪作为一种 ( 传播和沟通 ) 癿技巧,是公关人员在社会交彽中必须遵待癿礼节呾仪弅态。 2. 议究礼仪,在个人、在组细、在社会,都能对 ( 素质 ) 、形象呾风气具有改迚、提高、创优等推劢作用。 3.公关礼仪最根本癿原则是 ( 尊重公众 ) 4.良奶癿 ( 个人礼仪 )
接触猛烈反应。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 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德信诚 培训网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好好学习社区 五、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 切断火源 ,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
麦迪熊 ”的中间商进行价格折扣 ( 2)鼓励中间商在销售现场布置“ 麦迪熊 ” 焦点广告的,对此类现象公司对中间商进行费用补贴 ( 3)要求中间商将“ 麦迪熊 ”陈列在显著的位置,公司进行商品陈列展示补贴 ( 4)可派公司的促销专员占用中间商场地和设施进行 “ 麦迪熊 ”功能示范展示或咨询活动,给予中间商一定的补贴 ( 5)公司先设定 “ 麦迪熊 ”的销售目标,中间商在一定时间内达到销售 目标
开电梯厅门时需要两人进行,一人监护一人操作,操作者身体要紧靠厅门边框,防止坠入电梯井道。 物业员工在协助电梯维保人员维修电梯时,严禁一脚站在电梯内一脚站在电梯外部,同时对电梯乘客要大力宣传这种现象的危害性。 尤其装修期间,许多装修人员无视生命安全,为方便自己长久站立在电梯中间。 一旦电梯轿门安全开关失效(或者维保人员将开关短接)、电脑程序瞬间混乱都可能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事故。 8 电梯机房巡视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