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新公司沙尔湖露天煤矿矿建剥离工程招标文件(新修改)内容摘要:
大,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冷热多变,秋季晴朗,降温迅速,干燥少雨,蒸发量极大,春秋季多大风等气候特点,年无霜期最长 245d,年平均日照时数 2500h~ 3326h。 气象要素特征值为区域内观测结果。 1)气温 3月上旬入春, 开始转暖解冻。 5月中旬进入夏季。 9 月中旬气温下降,开始转入秋季。 11 月中旬开始结冰 ,进入冬季。 气温日较差较大,一般在 10℃以上,极端最大日温差在 25℃以上。 年均气温 ℃, 1月气温最低,可低至 31℃, 7月最热,最高可达近 50℃,一般也高达 35℃~ 44℃。 露天矿矿田与鄯善县七克台绿洲区比较,夏季平均气温高 2℃~ 4℃,冬季低1℃~ 2℃。 2)降水 年均降水量 ,降水日数不足 25d,多集中在夏季。 3)蒸发 潞新公司沙尔湖露天煤矿采剥工程 17 鄯善县城附近,全年平均相对湿度 30%~ 40%,相对湿度≤ 30%的干燥日有100d~ 160d,全年 4 月~ 5 月最干燥。 勘查区内异常干燥,蒸发强烈,全年平均蒸发量 3983mm。 4)风力 本区风季长,一般集中在 4 月~ 5 月、 9月~ 10 月两季,风向以北为主,定时最大风速 26m/s,平均风速。 、 煤层赋存条件 ( 1)区域地层 区域地处哈密盆地西南缘。 区域地层层序见表 231。 表 231 区域地层简表 ( 2)区域构造 区域范围位于天山 — 兴蒙褶皱系一级构造单元,准噶尔 北天山褶皱系二级构造单元东南部的吐哈盆地中段南缘,总观全貌为一近东西向的宽缓隐伏向斜,整套含煤底层由该向斜控制,长约 35km 左右,宽约 20km 左右,轴线中段略向南凸 ,大致走向 110176。 ~ 290176。 ,向斜两翼倾角甚缓,北翼倾角大约 5176。 ~ 10176。 ,南翼更缓,倾角大约 0176。 ~ 5176。 ,轴线附近均接近 0176。 该褶皱挤压形变不强烈,轴部的岩石劈理、节理均不发育。 区域内断裂构造及不发育,仅在东部有一条断层( F1),该断层为一正断层,走界 系 统 组 接触关系 厚度( m) 新生界 第四系 上更新 — 全新统 不整合 0~ 82 中 — 下更新统 不整合 第三系 渐 — 中新统 不整合 51~ 303 中 生界 侏罗系 中统 头屯河组 整合 西山窑组 不整合 古生界 二叠系 下统 阿其克布拉克组 不整合 360~ 3045 石炭系 中统 雅满苏组 不整合 1105~ 7861 泥盆系 下统 阿尔皮其麦布拉克组 不整合 2340~ 3228 潞新公司沙尔湖露天煤矿采剥工程 18 向约 150176。 ~ 330176。 左右,断层面倾向南西,倾角 65176。 左右,地表可见长度约 13km。 区域构造见图 231。 图 231 区域构造纲要图 ( 3)矿区地层 沙尔湖露天矿矿田内出露的地层有古生界下二叠统阿其克布拉克组( P1a)、中生界中侏罗统西山窑组( J2x)、新生界第四系( Q),其中中侏罗统西山窑组是本区含煤岩系,是矿区的主体地层,其它各地层单元均缺失。 1)古生界下二叠统阿其克布拉克组( P1a) 主要分布于露天矿矿田西北部。 为一套杂色基 酸性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及碎屑岩组合,主要岩性有灰绿色玄武岩、灰紫色安山岩、杏仁状安山玢岩、浅灰红色凝灰岩、凝灰砂岩、凝灰角砾岩,各种岩性呈不均匀互层状,区内厚度大于 ,与上覆地层不整合接触。 2)中生界中侏罗统( J2) 本矿区中生界只保存有中侏罗统头屯河组( J2t)和西山窑组( J2x),其中头屯河组全区 仅 1 勘探线西部的 15 孔有出露,岩性为泥岩、粉砂岩、细砂岩互层,局部夹砂砾岩薄层。 西山窑组( J2x),在露天矿矿田内广泛分布,是区内的含煤地层,也是矿区的目潞新公司沙尔湖露天煤矿采剥工程 19 标地层。 该组不整合于阿其克布拉克组地层之上。 3) 新生界第四系上更新统( Q3pL+eoL) 广泛分布于露天矿矿田内平台阶地顶部、沟谷洼地和南部沙垅一带。 露天矿矿田内表现为一套洪积亚砂土、砂砾层及新月形风成沙,亚砂土、砂砾层呈松散状态,局部为盐碱作用下的化学胶结;风成沙呈近东西向的新月形分布,均已盖层形势不整合于西山窑组之上,地层厚度 0~。 ( 5)矿区构造 矿区属吐哈盆地坳陷的一部分,区域主要褶皱构造线呈近东西向展布。 露天矿矿田位于沙尔湖向斜南翼部位,在露天矿矿田中部存在一宽缓的背斜状挠曲,其轴线方向 55176。 ~ 70176。 ,其南翼倾向正南,倾角 6176。 ~ 25176。 左右,北翼倾向正东,倾角较小,一般 3176。 ~ 9176。 露天矿矿田地表为第四系广泛覆盖,基岩仅零星出露。 含煤地层与古生界下二叠统阿其克布拉克组为超覆不整合接触关系。 区内未发现断层,也未发现有岩浆岩侵入。 构造类型确定为简单型。 ( 6)含煤性 中侏罗统西山窑组( J2x)为本区主要含煤地层,根据岩性组合和煤层发育状况 ,从垂向可将本组地层划分为三个较大的沉积旋回,其旋回分界类同于上、中、下段分界。 上段 (J2X3) :为一套灰绿色、深灰色含砾粗砂岩、细砂岩、粉砂岩、泥岩夹薄层粗砂岩等组成,泥质胶结为主,岩性极为松散,层理以水平层理为主,地层厚度。 该段含煤 0~ 2层,含煤系数 0~ %。 含零星可采煤层 1 层,厚 ~ m,平均厚。 所含煤层不具经济价值。 中段 (J2X2) :岩石颜色以灰绿色、绿灰色为主,岩性有含砾粗砂岩、中粗砂岩、细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等组成,以泥 质胶结为主,层理以水平层理为主,波状层理次之,不含煤,区内地层厚度。 下段 (J2X1) :为本区西山窑组含煤层段,岩石颜色以灰黑、灰色为主;岩性以煤、炭质泥岩、细粉砂岩为主,地层总厚 ~ ,平均厚度。 本段煤层较为集中,含煤 8~ 14 层,所含煤层自上而下编为 114 号煤层, 200 万吨 /年露天矿地段内 含煤 6 层,其中,全区可采煤层 1 层,为 6 号煤层,煤层平均厚度为 ;中侏罗统西山窑组下段( J2x1)含煤系数 %。 各煤层情况详见表 232。 本区内 各煤层沿走向、倾向均有一定变化,在本区东部和南部,地层的倾向深部,煤层总厚、可采总厚度逐渐增大。 4— 10勘探线向西(倾向浅部)煤层受剥蚀及潞新公司沙尔湖露天煤矿采剥工程 20 火烧等影响,煤层变薄, +350m 水平以上尤为显著。 井田内富煤带主要在 +350m 水平以下,可采煤层总厚可达 90m 以上,含煤系数达 30%35%,可采煤层多,煤层厚度大,煤层稳定性好,本井田 200 万吨 /年露天矿地段 位于本区间中部,南起 5 勘探线,北至 8 勘探线,深部以 +300m 水平线为底,面积约为。 表 232 煤层特征一览表 煤层 编号 煤层真厚( m) 煤层 间距 (m) 见煤点(可采点数) 穿过点 顶板岩性 底板岩性 煤层夹矸 层数 煤层特性 最小值 最大值 平均值 最小值 最大值 平均值 结构 稳定性 可采性 1 0~ 10( 5) 23 粉砂岩 为主 粉砂岩 为主 0 简单 不稳定 不可采 4~ 2 0~ 8( 7) 24 粉砂岩 为主 粉砂岩、泥岩 为主 0 简单 不稳定 不可采 ~ 3 0~ 10( 9) 26 粉砂岩 为主 粉砂岩、 泥岩为主 0 简单 较稳定 局部 可采 ~ 4 0~ 15( 13) 28 粉砂岩、 粗砂岩为主 粉砂岩、 泥岩为主 0~ 2 简单~ 中等 不稳定 局部 可采 ~ 5 0~ 20( 16) 32 泥岩、 粉砂岩为主 粉砂岩、 泥岩为主 0~ 2 简单 不稳定 局部 可采 ~ 6 ~ 39( 39) 39 粉砂岩 为主 粉砂岩、 泥岩为主 0~ 4 简单~ 中等 较稳定 全区 可采 ~ 200 万吨 /年露天矿地段 井田内共含煤层 6 层,其中可采煤层 1, 6 号煤层为本区主采煤层,厚度为 ~ ,平均厚度为。 风氧化带内由于火烧或剥蚀残存的煤层厚度较小,且变化较大,但结构简单,多为单一煤层,一般 ~,平均厚度 ,煤层厚度变异系数γ =%,煤层不稳 定。 风氧化带底界以深,占该层可采面积的 91%,总体结构较简单,厚度为 ~ ,平均厚度为 ,煤层可采性指数 Km =100%,煤层厚度变异系数γ =%,为较稳定煤层。 +350m 水平以下占该层可采面积的 83%,厚度为 ~ ,平均厚度为,煤层可采性指数 Km =100%,煤层厚度变异系数γ =%,为稳定煤层。 该煤层顶板多为粉砂岩、泥岩或炭质泥岩;底板以粉砂岩、泥岩为主。 (7)、煤质 各煤层大多属不具粘结性的低变质长焰煤( 41CY), 潞新公司沙尔湖露天煤矿采剥工程 21 、 水文、工程地质特征 、 1 水文地质 ( 1)含水层(组)的划分 在水文地质上为一独立的、封闭的水文地质区,称之为沙尔湖坳陷极弱含水区。 根据矿区的具体情况,区内共分为 4个含水层 (组 ),见表 2313。 表 2313 含水层 (组 )划分一览表 地 层 代 号 含水层(组)编 号 含水层(组)名称 钻孔揭露含水层 (组)厚度( m) 含水层累计厚度( m) 最小值~最大值 平均值 最小值~最大值 平均值 J2x3 Ⅲ 中侏罗统西山窑组上段 弱含水层 J2x2 Ⅳ 中侏 罗统西山窑组中段 弱含水层组 0~ 0~ J2x1 Ⅴ 中侏罗统西山窑组下段 弱含水层组 ~ 0~ 烧变岩 Ⅵ 烧变岩透水不含水层组。 ~ ( 2)含水层(组)的特征 1)中侏罗统西山窑组上段弱含水层组(Ⅲ) 此层组主要分布在露天矿矿田南部及东部界外,分布面积相对较小,露天矿矿田内仅在南部 1 勘探线上的 1 1 15 孔中有揭露,且仅在 15 孔处该层组位于水位以下, 有效含水层厚度小于 10m,其余大部该层组均位于水位以上,不含水,为弱含水层组。 2)中侏罗统西山窑组中段弱含水层组(Ⅳ) 此层组主要分布在露天矿矿田东部及南部,其组成岩层多为粉砂岩、泥岩、局部夹粗砂岩及砂砾岩,含水部位主要在南部及东部深处,但有效含水层厚度较小 ,多为泥质胶结的粗砂岩,含水性微弱,为弱含水层组。 3)中侏罗统西山窑组下段弱含水层组(Ⅴ) 该层组在全区存在,为主要含煤地层。 该层组中含水层是由砂岩组成的多个厚度不均的充水含水层组成,厚度在各勘探线剖面上不尽相同,在矿区西部厚度相对较薄。 此含水层组主 要接受地质历史时期的大气降水等的补给,据钻孔抽水试验资潞新公司沙尔湖露天煤矿采剥工程 22 料,单位涌水量为 l/s m~ m,渗透系数 m/d~,富水性弱,透水性差,为弱含水层组。 4)烧变岩浅部透水不含水及深部含水层组(Ⅵ) 露天矿矿田内 5 勘探线以北煤层浅部存在火烧区(死火区),火烧深度一般小于40m,烧变岩石较为破碎,裂隙相对发育,具有一定的储水空间,也是较为良好的透水通道,因火区所处位置较高,该层组具透水性但不含水。 ( 3)地下水与地表水及各含水层组间的水力联系 1) 地下水与地表水间的水力联系 本区气候极度干燥,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因此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水力联系甚微。 2)含水层组之间的水力联系 露天矿矿田因大气降水的补给极其微弱,基本在风化裂隙带内,由于强烈的蒸发不易储水,其与下伏含水层组间的水力联系不密切。 各单层含水层间的泥岩、粉砂岩,起到了隔水作用。 ( 4)地下水的补给,迳流与排泄 大气降水通过地表风化裂隙补给地下水,可通过Ⅰ、Ⅱ透水不含水层间接补给地下水,也可通过烧变岩透水不含水层组间接补给地下水。 但是对地下水的补给量很微弱。 地下水的运移方向是由周边向向斜轴部, 在垂向上,越深迳流条件越差。 地下水在不断运移过程中,消耗于深部的裂隙是地下水排泄的方式之一,未来矿床的开发,矿井疏干排水将成为主要的地下水排泄方式。 ( 5)矿区水文地质类型及其复杂程度 本矿区的煤矿床是以孔隙、裂隙充水的矿床。 地下水以微弱大气降水为主要的充水水源,补给条件差,含水层组富水性弱,单位涌水量远在 m 以下,煤系地层岩性多为泥岩,泥质胶结的粉砂岩为主,各含水层组水力联系甚差,第四系覆盖较薄,因此,本矿区的水文地质条件为简单型。 、 工程地质 ( 1)工程地质岩段划分及其特征 潞新公司沙尔湖露天煤矿采剥工程 23 露天 矿矿田内主要分布有第四系松散岩类和侏罗系沉积碎屑岩两大类,按岩石坚固性,前者为松散岩组,后者主要为软质岩组。 各岩组根据其构成介质和组合关系又划分了 5个岩段,自上而下依次是:第四系松散岩段 A、烧变岩段 B、干燥岩段C、水位以下非含煤岩段 D、水位以下含煤岩段 E,其特征见表 2314。 表 2314 工程地质岩组(段)特征一览表 岩石类型 松散岩类 沉积碎屑岩类 岩组名称 松散岩组 软质岩组 岩段名称 第四系松散 烧变岩段 干燥岩段 水位以下非含煤岩段 水位以下含煤岩段 岩段编号 A B C D E 地层时代 Q34 J2x1 J2x J2x2+3 J2x1 岩石组合及结构类型。潞新公司沙尔湖露天煤矿矿建剥离工程招标文件(新修改)
相关推荐
、地方意见等因素综合比较选定。 干、支渠断面设计 (1)渠道设计流量计算 提示:灌区渠道一般包括干、支、斗、农四级固定渠道。 对灌溉面积大的灌区,一般干渠可分总干、干、分干三级。 据本省淠史杭大型灌区情况,各级干、支渠与灌溉控制面积的划分可参考下表。 渠道分级 总干渠 干渠 分干 渠 支渠 灌区控制面积,万亩 ≥ 30 30~ 10 10~ 1 ≤ 提示:干渠 (含总干、分干 )以输水为主
汽管道进入汽轮机 .过热蒸汽在汽轮机中不断膨胀 .高速流动的蒸汽冲动汽轮机动叶片,使汽轮机转子转动 ,汽轮机转子带动发电机转子(同步)旋转,使发电机发电,蒸汽通过汽轮机后排入凝汽器并被冷却水冷却凝结成水,凝结水在低压加热器和脱氧器中通过加热和脱氧后由给水泵打至高压加热器,经高压加热器加热后进入 锅炉。 4. 何为发电厂的输煤系统。 它一般包括哪些设备。 答:发电厂的输煤系统包括从卸煤装置起
................................................ 158 ● GSTLD8333 型编址接口模块 .............................................................. 160 ● JTYHMGST9615 线型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 ................................
用拉通线检查验收。 柱模木楞盖住板缝,以减少漏浆。 柱模板 600*900 分段一 采用 18mm胶合板 ,模板在木工车间制作施工现场组拼,竖向内楞采用 60 80 木方,柱箍采用 80 100 木方柱截面 B方向间距 200mm,柱截面 H方向间距 225mm用可回收的 m14普通穿墙螺栓加固,柱截面 B方向间距:水平间距 600mm,竖向间距:同柱箍间距 450mm,四周加钢管抛撑。
件的收发管理工作。 负责项目部日常接待工作。 负责后勤管理工作。 对外协调部 负责 协调业主甲方 进行 有关定向钻施工 征地。 协调 甲方 与地方及其它施工单位的关系 ,解决有关问题。 负责 协调 办理工程施工所需要的各种许可证。 QHSE 部职责 建立健全 QHSE 管理网络,将 HSE 管理职能和管理活动按照不同的级别进行分工,使之能够高效地开展。 根据定向钻穿越施工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