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最新电大法律文书期末必备复习题考试小抄内容摘要:
作,突出 主旨;( 2)遵循格式,事项规范;( 3)综合表达,叙议这主;( 4)写清事实,掌握要领;( 5)分析事理,以法为据;( 6)说明情况,乘法明晰;( 7)语方精确,朴实庄重;( 8)行文章法,因文而异。 简述刑事案件立案报告书的概念和功能。 答:刑事案件立案报告书,是指公安机关侦查人员对受理刑事案件的材料经过审查,认为符合立案条件,并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的案件,报请领导审查批准是否立案的法律文书。 刑事案件立案报告书是公安机关内部审批案件使用的一种书面报告。 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后,即成为公安机关对该案立案侦查的依 据。 它的功能有两点:一是依法确认案件成立,是刑事诉讼活动开始的文字凭据;二是对侦查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因为立案报告书对案情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并提出了侦查计划,指导侦查工作顺利进行。 呈请立案报告书的正文应写明哪些内容。 答:正文。 写明: (1)立案的事实依据。 即已经掌握的有关案件情况,包括案件来源和报案人员简况、案件和侦查对象的情况。 (2)立案的理由和法律依据。 即通过案情分析,阐明立案的理由和法律依据,以说明立案侦查的正确性、必要性,并为制作侦查计划打下基础。 (3)侦查计划:侦查的方向和侦查的范围以及主 要任务;查明案情应当采取的措施、方法和步骤;侦查力量的组织和分工;需要有关方面配合的各个环节如何紧密衔接;侦查的时间要求等等。 通缉令的正文部分应写明的内容有哪些。 答:正文。 写明:简要案情;被通缉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情况、身份证号码、体貌特征和携带物品;工作要求和注意事项;联系人、联系电话;附项(被通缉人照片、指纹及社会关系)等。 简述提请批准逮捕书的概念和功能。 答:提请批准逮捕书,是公安机关对符合《刑事诉讼法》第六十条第一款规定的逮捕条件的犯罪嫌疑人,提请同级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时制作的一种法律文书。 /提请批准逮捕书是公安机关行使刑事诉讼权利的工具,具有要求人民检察院在法定的期限内对案件进行审查,并作出批准逮捕、不批准逮捕或者补充侦查的决定。 简述起诉意见书的概念和功能。 答:起诉意见书,是指公安机关对案件侦查终结后,认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依法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向同级人民检察院移送审查起诉时制作的一种文书。 /起诉意见书是公安机关提请人民检察院依法对案件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起诉的法定文件,具有启动审查起诉的作用。 本文书记载着公安机关对侦查终结案件的结论性意见,为人民检察院审查 起诉和人民法院审理案件打下了良好的基本,并且体现了公、检、法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 1起诉意见书的正文部分应写明哪些内容。 (1)办案简况。 写明: A、案由和案件来源。 表述为“犯罪嫌疑人ⅹⅹⅹ涉嫌ⅹⅹ一案,由ⅹⅹⅹ举报(控告、移送等)至我局。 ” B、办案过程。 写明受案、立案时间及犯罪嫌疑人归案情况。 C、过渡性文字。 写明“犯罪嫌疑人ⅹⅹⅹ涉嫌ⅹⅹ案,现已侦查终结。 (2)案件事实。 以“经依法侦查查明:”为开头语,写明经侦查认定的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包括时间 、地点、经过、手段、目的、动机、危害后果等要素。 常用叙事方法有时间顺序法、主次顺序法(突出主罪和突出主犯)、综合归纳法以及多种写法并用法。 ⑶证据。 以“认定上述事实的证据如下:”引出证据的列举;列举完后另起一段写明“上述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足以认定。 ” ⑷有关量刑的犯罪情节。 写明是否有累犯、立功、自首等从重、从轻、减轻情节。 ⑸犯罪性质的认定和移送审查起诉的法律依据(综上所述,犯罪嫌疑人ⅹⅹⅹ的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ⅹⅹ条第ⅹ款,涉嫌ⅹⅹ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九 条之规定,现将此案移送审查起诉)。 1简述要求复议意见书的概念和功能。 答:要求复议意见书,是公安机关认为同级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决定或者不起诉决定有错误,依法要求同级人民检察院对其决定重新复议时制作的法律文书。 要求复议意见书是公安机关行使要求复议权的具体体现,对人民检察院进行刑事诉讼活动有制约作用,可以促使人民检察院正确执行法律,严格依法办事,避免差错,确保办案质量。 1检察机关的立案决定书有何功能。 答:立案决定书,是人民检察院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依法应由本院决定立案侦查时所制作 的文书。 立案决定书是人民检察院对案件进行侦查的合法依据。 决定立案后,人民检察院才能依法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各种侦查措施。 立案决定书是人民检察院在审查起诉阶段前最 1简述批准逮捕决定书的概念、功能及制作时应注意的问题。 答:批准逮捕决定书,是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案件进行审查后,依法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时制作的文书。 批准逮捕决定书是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的凭证,也是公安机关执行逮捕的依据。 1简述起诉书的概念和功能。 答:起诉书,是人民检察院经 侦查或审查确认被告人的行为构成犯罪,依法应当交付审判,而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的文书。 对侦查机关来讲,起诉书是确认侦查终结的案件,犯罪事实、情节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侦查活动合法的凭证;对检察机关来讲,起诉书既是代表国家对被告人追究刑事责任交付审判的文书,又是出庭支持公诉、发表公诉意见、参加法庭调查和辩论的基础;对审判机关来讲,起诉书引起第一审程序的刑事审判活动,既是人民法院对公诉案件进行审判的凭据,又是法庭审理的基本范围;对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来讲,起诉书既是告知已将被告人交付审判的通知,又是公开指控被告人犯罪 行为的法 1写作起诉书的理由时应阐明哪些内容。 答:起诉的理由和根据。 首先,概括阐明被告人行为的犯罪性质;其次,指出被告人行为触犯的刑法条款和构成的罪名;第三,说明被告人是否具有从重、从轻、减轻处罚的情节和法律依据,依法提出量刑的倾向性意见;最后,写明起诉的法律依据与起诉决定(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一条,提起公诉,请依法判处)。 1简述不起诉决定书的概念和功能。 答:不起诉决定书,是人民检察院对侦查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时所制作的文书。 不起诉决定书是人民检察院作出不起 诉决定的凭据,具有终止本案刑事诉讼,免予追究被不起诉人刑事责任的法律效力。 不起诉决定书一经送达, 1简述公诉意见书的正文部分应写明的内容。 (1)检察人员出庭支持公诉的法律根据和在法庭上的身份、职责。 (2)对法庭调查结果的概括评述。 (3)支持公诉的意见。 (4)结论(对被告人依法定罪量刑的意见)。 1简述刑事抗诉书的概念和种类。 答:刑事抗诉书,是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确有错误的刑事判决或裁定依法提出抗诉时所制作的文书。 刑事抗诉书是检察机 关行使审判监督职权的重要工具,是引起人民法院第二审或再审的法定文书之一。 抗诉书对于纠正人民法院确有错误的判决和裁定,保证法律的正确实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民事(行政)抗诉书的概念和适用范围是什么。 答:民事 (行政 )抗诉书,是人民检察院依照我国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关于法律监督的规定,对确有错误并已生效的民事 (行政 )案件的判决、裁定,向有关人民法院提出抗诉,要求重审予以纠正 民事 (行政 )抗诉书,既是要求人民法院对确有错误的生效民事 (行政 )判决、裁定进行再审的有效依据,也是人 民检察院对民事 (行政 )审判活动进行 2简述第一审刑事判决书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答:第一审刑事判决书,是人民法院对于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或者自诉人提起自诉的刑事案件,按照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第一审普通程序或者简易程序审理终结后,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法律规定,确认被告人有罪或无罪,构成何种罪名,适用何种刑罚或免除处罚而作出的书面决定。 第一审刑事判决书在整个刑事诉讼活动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它对于及时有效地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法律追究,维护公民的正当合法权 第一审刑事判决书的种类较多,其中以公诉案件适用普通程序的刑事判决书最为典型。 2第一审刑事判决书的首部包括哪些内容。 (1)法院名称(基层人民法院应冠以省、自治区、直辖市名称;涉外案件,各级法院应冠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全称)和文 (2)案号。 依次由立案年度、制作法院、案件性质、审判程序代字、顺序号组成,即“ ( ) 刑初字第号”。 (3)公诉机关人民检察院。 (4)被告人的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出生地、文化程度、职业或工作单位和职务、住址和因本案所受强制措施情况、现在何处)。 (5)辩护人的姓名、工作单位和职务(与被(6)案件的由来和审判经过 :“人民检察院以检诉〔〕号起诉书指控被告人犯罪,于年月日向本院提起公诉。 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或者不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 人民检察院指派检察员出庭支持公诉,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证人,鉴定 人,翻译人员等到庭参加诉讼。 现已审理终结。 ”对于二审法院发回重审的案件,应在“受理了本案”一句之后增写以下内容:“本院于年月日作()刑初字第号刑事判决。 被告人提出上诉(或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人民法院二审后,于年月日作出()刑终字第号刑事裁定,撤销原判,发回重审。 本院依法另行组成合议庭,公开(或不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 ” 2第一审刑事裁判书在叙写案情事实方面应包括哪几部分内容。 答:事实和证据。 依次写明: ①控辩主 张:“人民检察院指控……”;“被告人辩称……。 辩护人提出的辩护意见是……”。 ②经审理查明的事实和证据:“经审理查明,……”。 2第一审刑事判决书的判决理由部分应当写明哪些内容。 答:判决理由:以“本院认为,……”开头,依次写明: ①行为的性质及其危害性; ②触犯的《刑法》条款及构成的罪名; ③对公诉机关的指控的表态; ④对被告人的辩解及辩护人的辩护意见的表态; ⑤判决的法律依据:“依照……(判决的法律依据)的规定,判决如下”。 2简述第二审刑事判决书的概念 和特点。 答:第二审刑事判决书,是第二审人民法院在受理当事人不服第一审判决提出上诉或者公诉机关就第一审判决提出抗诉的刑事案件后,经审理查明原判决在适用法律上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或者原判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经二审查清事实后依法改判时作出的书面决定。 第二审刑事判决书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它是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抗诉案件后作出改判决定的文书,而且是终审判决,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 2第二审刑事判决书的写作重点是什么。 答:正文。 写明: (1)事实和证据: A.控辩主张; B.“经审理查明”的事实和证据。 (2)判决理由。 (3)判决主文: A. 全部改判的,写为: “一、撤销人民法院 ( )刑初字第号刑事判决; 二、上诉人 (原审被告人 )……(改判的具体内容)。 ” B.部分改判的,写为: “一、维持人民法院 ( ) 刑初字第号刑事判决的……第项 (维持部分的内容 ); 二、撤销人民法院 ( )刑初字第号刑事判决的……第项 (撤销部分的内容 ); 三、上诉人 (原审被告人 )…… (部分改判的具体内容 )。 ” 3.尾部。 写明“本判决为终审 判决”,并由审判长、审判员署名,注明判决时间等。 2第二审刑事判决书的判决主文应当如何表述。 答:判决主文: A. 全部改判的,写为: “一、撤销人民法院 ( )刑初字第号刑事判决; 二、上诉人 (原审被告人 )……(改判的具体内容)。 ” B.部分改判的,写为: “一、维持人民法院 ( ) 刑初字第号刑事判决的……第项 (维持部分的内容 ); 二、撤销人民法院 ( )刑初字第号刑事判决的……第项 (撤销部分的内容 ); 2试举出 三种常用的刑事裁定书。 答: 1)驳回自诉用刑事裁定书; 2)准许撤诉或按撤诉处理用刑事裁定书; 3)终止审理用刑事裁定书。 2简述第一审民事判决书的概念和它应包括的主要内容。 答:第一审民事判决书,是人民法院按照第一审普通程序的规定,依法组成合议庭对一审民事案件进行审理后,就已经查明的案件事实和证据,依照有关实体法的规定,对当事人之间的实体权利义务争议作出的书面处理决定。 第一审民事判决书为文字叙述式文书,由首部、正文和尾部三部分组成: 1. 首部。 应依次写明: (1)标题。 由法院名称和文 书名称组成,应居中分两行书写。 (2)案号。 由年度、制作法院、案件性质、一审程序代字、案件序号构成,即 ( ) 民初字第号。 (3)诉讼双方的基本情况。20xx年最新电大法律文书期末必备复习题考试小抄
相关推荐
注水试验特征时间T0, 采用式 ( 42) 计算试验岩土层的渗透系数 : 0AT rK ( 42) 式中: T0—— 注水试验的特征时间 , min; 即 Ht/H0= 时所对应的 t 值 , 可在ln(Ht/H0)t 曲线上 ( 见图 41) 确定 , Ht为注水时间为 t 时的水头值 ( cm), H0为注水试验的初始水头值 ( cm); 其余符号意义同式( 41)。 图 41
范文最新推荐 10 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 ,结合我校校情,制订了《书森小学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成立了以盛大勇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确定落实实践活动的具体事宜。 (二 )、抓宣传动员落实。 扎实做好各项准备的基础上,召开了书森小学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由支部书记盛大勇作了动员讲话。 全体党员统一了思想,进一步提高了对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重要性的认识
教育、 管理、监督的制度,逐步树立公仆为民意识,努力争创 “ 六个一流 ”。 我支部把健全组织生活制度,抓好发展新党员工作视为组织建设的关键。 我们认真组织好党的组织生活并写好记录。 组织生活基本上每月进行一次,气氛生动活泼,党员畅所欲言,对在党性党风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对照 检查,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大家开诚布公,坦诚相见,充分体现了党内的民主作风。 同时,结合党内生活以及整个国家政治、经济
工现场一般照明费、上级管理费等。 企业管理费计算办法:以各类工程的基价定额直接费、其它直接费之和为基础,按表 2- 8- 表 2- 8- 2 费率计算。 表 2- 8- 1 企业管理费费率(%) 序号 工程类别 距离 专业工程名称 一类工程 施工单位基地距工程所在地距离( km) 25内 100内 300内 500内 1000内 1000外 软件咨询热线: 15876535366
、防爆安全规定 31 生产区安全管理规定 31 气化站安全管理规定 32 气化站巡回检查制度 32 交接班管理制度 33 安全保卫制度 33 气化站设备管理安全规程 33 第 七章 LNG 气化站应急预案 35 危险分析 35 来自天然气的危险 35 来自 LNG 的危险 35 风险控制 36 对可能产生超压的设备管线设置安全泄压系统 36 设置紧急事故切断系统 36 设置可燃气体报警设施 36
要求每车测定坍落度,同时观察混凝土的和易性、不得存在离析、分层等现象,坍落度不符合要求的混凝土不能出站。 运输。 根据路线的比短、交通的状况,随时增减车辆,保证混凝土的正常供应,连续浇注,避免因混凝土供应不上而出现冷缝。 混凝土运输时间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大于180min,对到达浇筑点超过210min的混凝土不得使用。 混凝土运输车离开搅拌站后不得掺加任何材料,包括水、外加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