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sl52-93条文说明)内容摘要:

欠控的严格要求更是理所当然的。 ( 2)自从实行施工监理制度以来,对于开挖的超、欠挖有了严 格的控制,因超挖所引起的开挖工程量和混凝土工程量将不予付款。 ( 3)施工测量的设备和技术水平有了提高,能够满足上述要求。 同时严格的要求,也能改变开挖放样中的粗放作业现象。 5. 2 开挖工程细部放样 5. 2. 2 开挖工程的细部放样方法有极坐标法,测角前方交会法、后方交会法等,但基本的方法主要是极坐标法和前方交会法。 后方交会法只是测设放样测站点的坐标,然后由测站点再用极坐标法放样。 直接用后方交会法放样开挖轮廓点的情况很少。 实践证明,在开阔地区 ,采用三点前方交会法放样,不仅有校核条件,而且速度快,且能获得放样点三维坐标,尤其是预裂孔定位,采用此法是最实用的。 用极坐标法放样开挖轮廓点,测站点必须靠近放样点 ,因此不论以钢尺或皮尺量距,均以一尺段为限,对于用视距法或视差法放样也必须限制放样距离。 5. 2. 4 本条强调要对所有放样的细部点进行校核。 主要防止粗差,以能发现错误为目的,保证放样点的准确性。 校核方法可以是目测、与前次放样对照、丈量各放样点之间的相对关系或在关键点上作简易后方交会等方法。 ~ 这两条规定对于指导开挖施工是十分必要的。 因为开挖工作面天天都在变 长 江 委 信 息 研 究 中 心 馆 藏 24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SL 52- 93 条文说明 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 25 水利水电工程监理适用规范全文数据库 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 26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SL 52- 93 条文说明 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 27 水利水电工程监理适用规范全文数据库 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 28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SL 52- 93 条文说明 标规定为:石方不超过 5%,土方不超过 7%,否则应重测。 5. 4 资料整理 ~ 根据各工程局的实际情况,一般对开挖放样的资料整理重视不够,因此规定这二条是必要的。 5. 4. 3 本条提出 “在有条件的单位使用计算机,建立工程量数据库 ”。 一个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开挖工程量达几百万甚至千万立方米,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 29 水利水电工 程监理适用规范全文数据库 项目繁多,情况各异,如果能够建立起一个完整的数据库,这对于投资计算,计划的编制与检查,以及竣工结算都是很必要的。 6 立模与填筑放样 6. 1 一般规定 6. 1. 1 立模和填筑放样的主要关于水工建筑物的放样精度,国关于混凝土预制构件拼装及高层建筑混凝土浇筑的精度,是根据建工总局《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及施工规定》( JGJ 391),并结合几个电站开关站结构架立柱的安装情况规定的。 6. 1. 4 为了保证拼装面水平,同一层四个角的高差之差,不应超过一定的限值。 由于拼装面一般范围不大,一次仪高可全部测完,限差 177。 3mm就是根据四等水准一测站的读数精度要求规定的。 6. 1. 5 本条原规定为 “用于立模、填筑放样的高程控制点,应不低于四等的精度 ”。 由于水电施工高程放 样,一般视线都很短,如果水准点的精度用等级标准来衡量不太直观。 故现修改为 “用于立模、填筑放样的高程控制点,其高程中误差不应大于 177。 15mm”,这 15mm的规定,是参照表 6. 1. 2中关于 “平面位置误差分配 ”的数字确定的。 6. 2 建筑物的细部放样 6. 2. 1~ 6. 2. 2 规定了放样点的密度和必须放出的一些特征点,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 30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SL 52- 93 条文 说明 这是实践经验的总结。 对于特殊形状建筑物放样,主要是保持其相对精度,经过分层,分块浇筑后,仍能保证设计的体形。 其绝对精度要求并不很高。 因此,测站点不能采用相互独立的交会点,导线点,而要采用长期保存的、统一的轴线点。 6. 2. 3~ 6. 2. 4 叙述了适用于立模、填筑细部放样的各种方法。 各种方法都应该具备一定的条件且运用于一定的场合,叙述这些方法的目的也就是为了强调这点。 关于辅助轴线的测设,其中距离丈量的相对精度的规定:有金属结构联系部位为 1/ 2020;无金属结构联系的部位为 1/ 1000。 前者是根据《 机械工业建厂测量规范》的规定制定的。 建筑物的特殊形状,一般都是由曲线构成的。 实践经验证明,在现场放样时,宜事先计算好放样数据,并经检核,否则现场临时计算,既耽误时间又容易出错。 本条同时规定应编制放样数据表。 6. 2. 5 对挡墙、护坦等狭长建筑物,按以往的施工经验,采用导线作控制比较好,由导线点把建筑物的转折点联系起来,作为细部放样的测站点。 对附合导线的点位误差,规定按 Ⅲ 类建筑物的精度要求,目的是给细部放样有 17mm的余地。 6. 2. 6 滑升模板的立模放样要求与一般分块浇筑的情况不同,要求上下 保持严格的相对关系,因此,其精度标准与表 6. 1. 2的规定不同。 表 6. 2. 6的精度引自《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 JGJ- 91表 7. 7. 17将施工允许偏差的 1/ 2作为测量的允许偏差。 6. 2. 7 叙述了高程放样的各种方法,这些方法,适用于各种不同的情况。 由于高程与平面位置在某些部位(倾斜面、曲面)有很强的相关性,因此在不同的部位进行高程放样时,其精度有很大的不同。 要特别加以注意。 6. 3 建筑物立模放样点的检查 立模放样点不同于开挖放样点,一旦有错,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