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丁烯氧化法制备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工艺方法的初探内容摘要:

璃折算量)。 其中主要潜在发展市场是有机玻璃和水性涂料行业。 国产甲基丙烯酸甲酯能否占领市场关键在于其能否改进技术,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与进口产品竞争。 PVC改性剂,如丙烯酸酯类( ACR)、甲基丙烯酸甲酯 丁二烯 苯乙烯共聚物( MBS)将成为 MMA的主要消费用户。 齐鲁石化建成一套 kt/a的 MBS工业试验装置,准备上万吨级 MBS装置。 抚顺、温州也准备上 5 kt/a的 MBS装置。 单体生产厂自行开发下游产品,有利于 MMA的增产,并增加效益。 龙新化工有限公司在扩产 MMA的基础上,准备引资建设 5 kt/a的 MBS,扩大下游产品加工。 向下游产品延展。 日本三菱人造丝公司与吉化公司合建一家 5 kt/a的丁基丙烯酸甲酯生产厂(原计划 1997年投产)。 江苏锡山市新宇化工厂利用 MMA与二甲氨乙醇为原料,生产甲基丙烯酸二甲氨乙酯的 300 t/a工业化装置已投产。 苏州安利化工厂与日本三菱人造丝公司及信 友商事株式会社合资生产的 5 kt/a甲基 8 丙烯酸丁酯( MBA)项目。 四、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生产工艺 4. 1 丙酮氰醇 (ACH)法 ACH 法是工业化最早的生产 MMA 的方法, 1937 年由 ICI 实现工业化,目前仍是国内外普遍采用的方法。 该工艺以生产丙烯腈的副产物氢氰酸为原料,与丙酮作用生成丙酮氰醇,然后进行脱水、水解和酯化生成 MMA(见反应式 1)。 在该方法中,ACH 被硫酸水解生成α一羟基异丁酰胺 (HIBAM)和α一硫酸根合异丁酰胺(SIBAM), HIBAM 和 SIBAM 热转化为 2 一甲基丙烯酰胺 (MAM)和少量的 甲基丙烯酸 (MAA), SIBAM 向 MAM 的转化过程比 HIBAM 向 MAM 的转化更为容易。 为加速HIBAM 向 MAM 的热转化,必须加热和延长停留时间,形成所需产物热转化率的降低,导致过程总收率的下降。 DobSon 将 HIBAM 和 SIBAM 酯化为 a 一甲氧基异丁酸甲酯 (a— MEMOB)、β一甲氧基异丁酸甲酯 (β — MEMOB)和 a 一羟基异丁酸甲酯(MOB)。 随后,α — MEMOB、β一 MEMOB 和 MOB 分离并在独立的步骤中转化为 MMA。 这消除了对 HIBAM 和 SIBAM 热转化为 MAM 的要求,但需要分馏来从 MMA 中分离 出α — MEMOB、β一 MEMOB 和 MOB,并在随后的脱氢步骤中将 α 一 MEMOB、 β 一 MEMOB和 MOB 转化为 MMA。 Tsay 等发现在 MMA 的热转化装置中使用塞状流可显著提高HIBAM 和 SIBAM 的热转化率,从而提高工艺的收率。 9 反应式 1 4. 2 乙烯法 该工艺采用乙烯与合成气为原料进行羰基合成生成丙醛,再与甲醛缩合生成甲基丙烯醛,然后再氧化、酯化生成 MMA(见反应式 2),即巴斯夫路线。 德国 BASF公司采用此法生产 MMA,已于 1989年建成 1套 t/a装置。 另一种方法乙烯与 CO和甲醇合成丙酸甲酯 ,再与甲酰胺反应合成 MMA,但没有实现工业化。 反应式 2 基于乙烯路线的改进工艺: Ineos Alpha(d)路线、 RTI(Research Triangle Institute)一 Eaastma— Bechtel路线和改进的巴斯夫路线。 4. 2. 1 Ineos Alpha(d)路线 该工艺将乙烯进行羰基化和酯化制备甲基丙酸酯,此过程采用钯基均相羰基化催化剂,对甲基丙酸酯的选择性超过 99. 9%;甲基丙酸酯与甲醛在几乎无水的条 10 件下反应生成 MMA(见反应式 3),此过程采用长寿命的均相催化剂,甲基丙酸酯的选择性超过 96%,甲醛的选择性超过 85% [6l。 该工艺的特点是不必经过异丁烯醛的中间产物,与传统 BASF的乙烯工艺比较,有工艺简略及设备投资较低的优点。 但目前尚未应用于工业化生产。 见反应式 3 4. 2. 2 RTI(Research Triangle Institute)一 Eastman— Bechtel路线 RTI(Research Triangle Institute)一 Eastman— Bechtel路线是将乙烯进行加氢羰基化生成丙酸,丙酸再与甲醛缩合生成甲基 丙烯酸,最后酯化生成 MMA,同时有异丁酸甲酯和戊酮副产物的生成。 异丁酸甲酯和戊酮的沸点及分子大小与MMA的极其相近,因此,用传统的方法很难将 MMA与异丁酸甲酯和戊酮进行分离。 4. 2. 3 改进的巴斯夫路线 BASF公司推出一条将乙烯同时羰基化/酉旨化生成甲基丙酸酯,再与甲醛缩合生成 MMA的工艺,该路线的优点在于工艺简单,单程转化率高和选择性高。 但该路线未找到寿命理想的缩合催化剂,因此,目前尚未进入工业化应用。 该法可充分利用石油裂解的 C4资源,不用剧毒的氢氰酸,也不用大量的硫酸。 可见,此法原料来源丰富、廉价、 无毒、污染较小,但副反应较多,工艺过程复杂。 4. 3 丙炔法 丙炔在甲醇存在条件下,用一氧化碳羰基化生产 MMA(见反应式 4)路线由壳牌公司开发,该技术现属于 Ineos公司。 壳牌公司利用此工艺现已建成 6万 t/a的 MMA生产装置,反应采用了最新催化剂,使其生成 MMA的选择性可达 l00%。 见反应式 4 4. 4 丙烯法 丙烯在烯烃中最为廉价,所以丙烯原料路线倍受瞩目。 以丙烯为原料生产 MMA,20世纪 9O年代初就已经进行开发研究。 目前主要有 2种工艺路线:①丙烯、一氧 11 化碳和甲醇进行羰基化反应,生成 2一甲氧基异丁酸酯 ,然后水解生成 MMA(见反应式 5);②丙烯羰基化生成异丁酸,然后脱氢生成甲基丙烯酸,最后酯化生成MMA(见反应式 6)。 见反应式 5 见反应式 6 4. 5 异丁烷法 异丁烷价格便宜,具有碳原子的异构骨架,作为制备 MMA的原料,已引起了人们广泛注意,自 1987年以来已有一些报道,使用的催化剂多为具有 Keggin结构的杂多化合物,虽然杂色酸催化剂显示出了良好的催化性能,但催化活性和选择性还不够高。 如果能提高异丁烷催化氧化制 MMA催化剂的活性,必将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异丁烷选择性氧化制 MMA主要有 2种方法: ①氧化脱氢直接法:该法将异丁烷氧化生成叔丁基氢过氧化物和叔丁醇,叔丁基氢过氧化物与甲基丙烯醛反应生成甲基丙烯酸和叔丁醇,叔丁醇脱水为异丁烯,异丁烯氧化为甲基丙烯醛,然后再氧化、酯化得 MMA。 由于反应步骤太多,MAL+MAA的合计收率只有 1O%左右, MMA的收率也较低。 ②经由脱氢的二步法:该法首先将异丁烷脱氢生成异丁烯,然后再用异丁烯工艺制取 MMA。 异丁烷脱氢制异丁烯已实现工业化,工业中常用的催化剂主要有 2 12 类:一类以金属氧化物为活性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