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预案工作制度内容摘要:

物材料如落地灰等。 设置三箱一盒,废弃物应分类存放,生活垃圾每日运至指定生活垃圾箱。 节约能源 由现场电工每日 定时检查,确保宿舍、办公室等场所无长明灯,办公室优先选用节能灯具,项目部加强环保节能意识,坚决杜绝施工现场临时用水的跑、冒、滴、漏等现象,使用质量合格的临时用水管线,接头完好,避免水的浪费。 加强现场宣传使施工现场每位人员都深刻理解节约能源的重要性。 施工机具必须严格管理,杜绝机具的无为运行。 六、应急方案: 根据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小组成员的组成情况,明确责任分工; 进行有关环境染污事故防治知识培训; 及时清除污染源,防止污源事故扩散; 轻微环境污染事故,由事故应急小组处理; 重大环 境污染事故,应立即通知当地环境保护部门,应急小组应配合地方环保部门做好污染治理工作,消除环境污染; 在环境污染事故处理结束后,责任单位应对应急方案进行评审、修订,按《文个控制程序》执行。 七、应急处理支持与反馈 应急事故处理完毕后,公司项目部要在 24 小时内填写事故报告。 事故处理结束,相关人员要进行总结汇报,分析原因,吸取事故教训,及时整改,防止类似事故发生。 第六部分 触电事故应急预案 一、 目的 触电事故是用电户常见的事故,也是企业人身伤亡事故的主要类型。 从触电者的最终伤害程度来看,当触 电者抢救及时、方法正确是极有可能获救的。 编制触电事故应急预案的目的是尽最大努力把触电受伤者从死亡线上抢救出来,把事故的人员伤亡减少到最小程度。 二、 适用范围 本应急预案适用本企业所有从事生产的员工,在工作场所发生触电事故时,承担对他人触电实施紧急救护的责任;在其他场所发生触电事故时,承担对外人触电实施紧急救护的义务。 三、 职责 生产部组织 ,每年一次组织全企业从事生产的员工学习触电急救方法,要求能够较熟练地掌握,并在事故抢救过程中准确采取应急措施。 四、 应急预案 8 发现有人触电时,应立即使触电人员脱离电源 ;脱离电源方法如下: ( 1) 高压触电脱离方法:触电者触及高压带电设备,救护人员应迅速切断使触电者带电的开关、刀闸或其他断路设备,或用适合该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绝缘手套、穿绝缘鞋、并使用绝缘棒)等方法,将触电者与带电设备脱离。 触电者未脱离高压电源前,现场救护人员不得直接用手触及伤员。 救护人员在抢救过程中应注意保持自身与周围带电部分必要的安全距离,保证自己免受电击。 ( 2) 低压触电脱离方法:低压设备触电,救护人员应设法迅速切断电源,如拉开电源开关、刀闸,拔除电源插头等;或使用绝缘工具、干燥的木棒、木板、绝缘绳子 等绝缘材料解脱触电者;也可抓住触电者干燥而不贴身的衣服,将其拖开,切记要避免碰到金属物体和触电者的裸露身体;也可用绝缘手套或将手用干燥衣物等包起绝缘后解脱触电者;救护人员也可站在绝缘垫上或干木板上,绝缘自己进行救护。 为使触电者脱离导电体,最好用一只手进行。 ( 3) 杆塔触电脱离方法:高、低压杆塔上作业发生触电,应迅速切断线路电源的开关、刀闸或其他断路设备,对低压带电线路,由救护人员立即登杆至能确保自己安全的位置,系好自己的安全带后,用带绝缘柄钢丝钳、干燥的绝缘体将触电者拉离电源。 在完成上述措施后,应立即用绳索 迅速将伤员送至地面,或采取可能的迅速有效的措施送至平台上。 解脱电源后 ,可能会造成高处坠落而再次伤害的,要迅速采取地面拉网、垫软物等预防措施。 ( 4) 落地带电导线触电脱离方法:触电者触及断落在地的带电高压导线,在未明确线路是否有电,救护人员在做好安全措施(如穿好绝缘靴、带好绝缘手套)后,才能用绝缘棒拨离带电导线。 救护人员应疏散现场人员在以导线落地点为圆心 8 米为半径的范围以外,以防跨步电压伤人。 发现者应即时向单位领导和调度汇报,明确事故地点、时间、受伤程度和人数;调度应根据现场汇报情况,决定停电范围,下达停电指令。 根据其受伤程度,决定采取合适的救治方法,同时用电话等快捷方式向当地的 120 抢救中心求救,并派人等侯在交叉路口处,指引救护车迅速赶到事故现场,争取医务人员接替救治。 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救治前,现场人员应及时组织现场抢救。 抢救方法如下: ( 1) 触电伤员如神志清醒者,应使其就地仰面平躺,严密观察,暂时不要使其站立或走动。 ( 2) 触电伤员如神志不清者,应就地仰面平躺,且确保气道畅通, 并用 5秒时间,呼叫伤员或轻拍其肩部,以判断伤员是否意识丧失,禁止摇动伤员头部呼叫伤员。 ( 3) 触电后又摔伤的伤员,应就地仰面平躺,保持脊柱在伸直状态,不得弯曲;如需搬运,应用硬模板保持仰面平躺,使伤员身体处于平直状态,避免脊椎受伤。 呼吸、心跳情况的判定 ( 1) 触电伤员如意识丧失,应在 10 秒内,用看、听、试的方法,判定伤员呼吸、心跳情况。 看 —— 看伤员的胸部、腹部有无起伏动作。 听 —— 用耳贴近用伤员的口鼻处,听有无呼气声音。 试 —— 试测口鼻有无呼气的气流,再用两手指轻试一侧(左或右)喉结旁凹陷处的颈动脉 有无搏动。 9 ( 2) 若看、听、试结果,既无呼吸又无颈动脉搏动,则可判定为呼吸、心跳停止。 ( 3) 心肺复苏法 1) 触电伤员的呼吸和心跳均已停止时,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法中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进行抢救。 三项基本措施: 通畅气道; 口对口(鼻)人工呼吸; 胸外按压(人工循环)。 2) 通畅气道:触电伤员呼吸停止,重要的是应始终确保气道通畅。 如发现伤员口内有异物,可将其身体及头部同时侧转,并迅速用一个手指或用两手指交叉从口角处插入,取出异物。 操作中要注意防止将异物推到咽喉深部。 通畅气道可采用仰头抬颏法。 用一只手放在触电 者前额另一只手的手指将其下颌骨向上抬起,两手协同将头部推向后仰,舌根随之抬起,气道即可通畅,严禁用枕头或其他物品垫在伤员头下。 头部抬高前倾,会加重气道的阻塞,且使胸外按压时心脏流向脑部的血流减少,甚至消失。 3) 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在保持伤员气道通畅的同时,救护人员用放在伤员额头上的手指,捏住伤员的鼻翼,在救护人员深吸气后,与伤员口对口紧合,在不漏气的情况下,先连续大口吹气两次,每次 1 秒 — 5 秒。 如两次吹气后试测颈动脉仍无搏动,可判断心跳已经停止,要立即同时进行胸外按压。 除开始时大口吹气两次外,正常口对口 (鼻)呼吸的吹气量不需过大,以免引起胃膨胀。 吹气和放松时要注意伤员胸部应有起伏的呼吸动作。 吹气时如有较大阻力,可能是头部后仰不够,应及时纠正。 触电伤员如牙关紧闭,可口对鼻进行人工呼吸。 口对鼻人工呼吸吹气时,要将伤员觜唇紧闭,防止漏气。 4) 胸外按压:正确的按压位置是保证胸外按压效果的重要前提。 确定正确按压位置的步骤如下: 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沿触电伤员的右侧肋弓下缘向上,找到肋骨和胸骨接合处的中点; 两手指并齐,中指放在切迹中点(剑突底部),食指平放在胸骨下部; 另一只手的掌根紧抬食指上缘置于胸骨上,即为正确 的按压位置。 正确的按压姿势是达到胸外按压效果的基本保证。 正确的按压姿势如下: 使触电伤员仰面躺在平硬的地方,救护人员站立或跪在伤员一侧肩旁,两肩位于伤员胸骨正上方,两臂伸直,肘关节固定不屈,两手掌根相叠,手指翘起,不接触伤员胸壁; 以髋关节为支点,利用上身的重力,垂直将正常成人胸骨压陷 3cm—— 5cm(儿童和瘦弱者酌减); 按压至要求程度后,立即全部放松,但放松时救护人员的掌根不得离开胸壁。 按压必须有效,其标志是按压过程中可以触及到颈动脉搏动。 操作频率如下: 胸外按压要以均匀速度进行,每分钟 80 次左右 ,每次按压和放松的时间相等。 胸外按压与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同时进行,其节奏为:单人抢救时,每按压 15 次后吹气 2 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