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eps模块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内容摘要:

其设计值不应超过山东省建筑节能 设计 标准规定 的限值。 5 . 1. 2 模块厚度计算取值应为 10mm 的整倍数,且与附录 A 相吻合; 当房屋外围护结构是按被动式低能耗 的热工性能设计时,模块厚度应根据房屋 “负荷”的需求,经计算确定。 5 . 1. 3 建筑 热桥 部位 的 内表面温度不应低于室内空气露点温度。 5 . 1. 4 外 墙粘贴系统和外保温现浇系统的饰面若需要粘贴面砖时,应符合如下要求: 1 现场检验 面砖与防护 面层 拉伸粘结强度不应小于 ; 2 符合现行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外墙外保温应用技术规程》DBJ/T140992020 中第 条的规定。 5 . 1. 5 薄抹灰防护面层的 外墙粘贴系统和外墙 现浇 系统, 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外墙外保温防火隔离带技术规程》 JGJ2892020 的规定设置 防火隔离带 ;厚抹灰防护面层 的 外墙粘贴系统和外墙现浇 系统 ,可取消防火隔离带,但除应按 现行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外墙外保温应用技 术规程》 DBJ/T140992020 第 条的规定执行外,尚需用厚度不小于 20mm 的不燃保温材料, 按 外墙粘贴系统 的技术要求 (无空腔粘贴) , 将 门窗上口内侧复合墙体的外露端头覆盖。 5 . 1. 6 房屋首层 的外墙粘贴系统 和外墙 现浇系统 ,应采用厚抹灰防护面层。 防护面层表面不设分隔条(缝),若建筑确需要设置分格条(缝) 时,缝内应填塞不燃密封材料。 5 . 1. 7 外墙 现浇 系统和夹芯 保温 现浇系统应选用表观密度 30kg/m3的模块 做保温层。 室外地面以下的外墙粘贴系统或 外墙 现浇系统 ,若模块外侧不设置砌体防护墙时, 应选用 厚抹灰防护面层防护 ;屋面粘贴 系统,宜选用表观密度 30kg/ m3 的屋面保温模块做保温层;地面以上外墙粘贴系统,当 防护面层为涂料饰面时,宜选用表观密度 20kg/ m3 的模块做保温层;当 防护面层的外侧为面砖饰面时, 宜选用 表观密度 30kg/ m3 的模块做保温层。 5 . 1. 8 外墙 粘贴系统、屋面粘贴系统、 外墙 现浇系统 及 夹芯保温 现浇系统, 组成材料的技术性能均应符合第 4 章的规定;模块的导热系数修正系数 a=。 5 . 1. 9 外墙的悬挑构件如雨篷、挑板、空调室外机搁板等热桥部位, 应采用厚度不小于 40mm 的模 块做底模,与悬挑的混凝土结构一同现浇,侧面和顶面的外保温应按外墙粘贴系统的技术要求执行。 外墙 外保温 粘贴系统设计 5 . 2. 1 外墙 外保温 粘贴系统 分 有空腔粘贴和无空腔 粘贴 两种。 有空腔粘贴适用于混凝土墙体和实心砌体 墙体;无空腔粘贴适用于多孔砖、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 砌体墙 体。 5 . 2. 2 薄抹灰 有空腔 外墙 外保温 粘贴系统 的 设计要求如下: 1 胶 粘剂与基层墙体 有效粘贴面积不应小于模块面积的 40%; 2 基层墙体 平整度和垂直度 、 外墙粘贴系统 基本构造 , 应符合现行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 《外墙外保温应用 技术规程》 DBJ/T14035中第 5 章的相关规定 ; 3 锚栓 的种类、 设置 数量及锚入基层墙体内的有效深度应 符合表 的规定。 表 锚栓设置的技术要求 建筑高度 ( m) H ≤ 24 24 H ≤50 50 H ≤100 锚栓数量不少于(个 / m2) 2 3 4 注: 应采用直径不小于 5mm 的金属镀锌锚栓; 锚栓嵌入基层墙体内的有效深度不小于模块厚度的 1/5,且不小于 30mm,钻孔深度应比锚固深度大 10mm。 4 锚栓的 安装 位置 和安装时限 及 单个 锚栓抗拉承载力标准值应 符 合如下要求: 1) 转角处每个直角模块两侧均应设置一个锚栓,安装在直角模块与直板模块横(竖)向组合缝的交接处; 2) 在墙体大面处,锚栓亦应安装在直板模块横(竖)向组合缝的交接处; 3) 锚栓 安装时间 应 待胶粘剂 强度达到 70%以上(或常温 4d) ;4) 施工 现场 拉拔 单个锚栓抗拉承载力标准值应 不小于 现行行 业标准 《外墙保温用锚栓》 JG/T 3662020 中第 6 章 节 的规 定。 5 防火隔离带 ( 泡沫玻璃模块 ) 应按本规 程 条 的规定 ,沿门窗上口水平方向交圈设置,其高度为 300mm, 厚度与模块等同 ,与基层墙体应为 无空腔粘贴 ,并用直径不小于 5mm、间距不大 于500mm 的金属镀锌锚栓加强;锚栓距防火隔离带端头不应大于100mm,如图。 图 门窗口保温防火构造 1— 饰面层; 2— 基层墙体; 3— 发泡保温材料; 4— 密封胶布; 5— 门窗; 6— 室内窗台板; 7— 梯形企口; 8— 锚栓; 9— 泡沫玻璃板; 10— 滴水线; 11— 橡胶密封胶带; 12— 室外窗台板; 13— 粘贴层; 14— 模块; 15— 薄抹灰防护面层 5 . 2. 3 薄抹灰防护面层无空腔粘贴的设计要求如下: 1 胶粘剂与基层墙体 有效 粘贴面积不应 小于模块面积 90%; 2 可取消锚栓与基层墙体 辅助连接; 3 不能保证 胶粘剂与基层墙体 有效粘贴面积 , 应按现行行业标准 《外墙保温用锚栓》 JG/T 3662020 中第 5 章 的要求选用锚栓。 5 . 2. 4 厚抹灰防护面层 的 外墙粘贴系统 ,可取消防火隔离带 , 但 应将 门窗上口内侧复合墙体的外露端头 ,用厚度不小于 20mm 的不燃保温材料 遮挡 (泡沫玻璃 板 ) ;锚栓的设置 应符合 本章 和 条的规定; 防护面层的具体做法,除应符合 现行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外墙外保温应用技术规程》 GBJ/T140992020 第 条 的 规定外,尚应符合图 的技术要求。 图 厚抹灰外墙粘贴系统 复合墙体构造 1— 基层墙体 ; 2— 门窗 ; 3— 锚栓; 4— 模块 5— 颗粒浆料抹面 ; 6— 抹面胶浆 ; 7— 泡沫玻璃板 屋面 外保温 粘贴系统设 计 5 . 3. 1 复合屋面的热工性能,应将 不同组成材料的热阻值叠加计算,其屋面整体传热系数应不大于现行山东 省地方标准规定的限值。 5 . 3. 2 屋面 外保温 粘贴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屋面 保温模块下不设隔气层(用于大型公共浴室的屋面保温层时除外); 2 屋面 保温模块与基层屋面之间应为无空腔粘贴,在女儿墙的根部、天沟的转角处、通气孔的根部,应 预留 10mm~15mm 缝隙,用不 低 于 B2 级的发泡保温材料封堵密实,且模块外侧应采用厚抹灰防护面层抹面; 3 坡屋面时 ,应在模块上表面用 不小于 25mm 厚 M15 水泥砂浆找平, 其上做防水层; 非上人平屋面时,应在找坡层上用不小于25mm 厚 M10 水泥砂浆找平 ,其上做防水层 ; 上人 平 屋面时,应在防水层上抹 20mm 厚 M15 水泥砂浆,再加一道网格 50mm 50mm、网丝 电焊网, 浇筑强度等级不低于 C厚度不小于 40mm的细石混凝 土, 表面 抗裂分隔缝内应满填 密封膏。 外墙 外保温 现浇系统设计 5 . 门窗墙垛 建筑 模数 宜与模块的模数相吻合; 窗下 块材组砌填充墙 的外保温设计, 应 符合 外墙 外保温 粘贴系统的 规定。 5 . 4. 2 薄 抹灰 外墙 现浇系统 的防火隔离带(泡沫玻璃模块),应沿门窗口上方与模块的企口上下插接水平交圈设置, 其厚度不应小于模块,该部位 的 保温防火构造设计 应符合 图 的技术要求。 图 薄抹灰外墙 现浇系统门窗口保温防火构造 1— 饰面层; 2— 结构墙体; 3— 发泡保温材料; 4— 密封胶布; 5— 门窗; 6— 室内窗台板; 7— 矩形企口; 8— 连接桥; 9— 隔离带; 10— 橡胶密封胶带; 11— 室外窗台板; 12— 粘贴层; 13— 模块; 14— 薄抹灰防护面层 5 . 4. 3 厚抹灰 外 墙 现浇系统 ,可 不设防火隔离带 , 但 门窗上口内侧复合墙体的外露端头 , 除应 参照本规程第 条的技术要求执行外, 该部位墙身构造设计 尚 应符合 图 的技术要求。 、 图 厚抹灰外墙 现浇系统 复合墙体构造 1— 连接桥; 2— 结构墙体; 3— 模块 ; 4— 胶粉聚苯浆料 ; 5— 抹面胶浆 ; 6— 矩形企口; 7— 饰面层 夹芯 保温 现浇系统设计 5 . 5. 1 夹芯 保温 现浇系 统 复合墙体 的燃烧性能 为不燃烧体。 5 . 5. 2 外墙 门窗上口内侧复合墙体的外露端头 ,应使用不小于20mm 厚泡沫玻璃模块 覆盖 , 如图。 图 夹芯墙现浇系统门窗口保温防火构造 1— 结构墙体 ; 2— 门窗 ; 3— 防护面层 ; 4— 模块 ; 5— 电焊网 ; 6— 泡沫玻璃 模块 5 . 5. 3 夹芯 保温 现浇系统复合墙体外侧 的 50mm 自密实现浇混凝土 防护面层内 , 应设置一道网丝 ~、网格 50mm50mm 电焊网,其保护层 15mm 厚 ,该部 位墙身构造设计应符合图 的技术要求。 图 夹芯 保温 现浇系统复合墙体构造 1— 连接桥; 2— 结构墙体; 3— 防护面层; 4— 电焊网卡槽; 5— 电焊网; 6— 矩形企口; 7— 模块 6 施 工 一般规定 6 . 1. 1 外墙 外保温粘贴系统、 屋面 外保温 粘贴系统、 外墙 外保温 现浇系统、 夹芯保温 现浇系统 在施工前,应做好下列准备工作: 1 施工 单位应有相应的资质;施工 人员已进行了上岗前的施工技术培训; 2 组成材料的 性能 指标 经核对和 复检 符合本规程的规定; 3 抹面找平层坚实平整 ,无空鼓裂缝,表面清洁,无油污; 混凝土墙体表面的模板脱模剂(或隔离剂)已确认清理完毕。 4 剔除了 凸起、空鼓、酥松、开裂和起皮的部位, 并已 重新抹灰找平, 表面平整度和立面垂直度 符合现行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 《外墙外保温应用技术规程》 DBJ/T140352020 中第 条的规定 ; 5 基层墙体 上的装饰线条、 雨水管卡、预埋铁件、设备穿墙管等均已安装完毕,且 预留出模块和 防护面层的厚度 ; 6 样板墙已 由检测单位对其外观、阴阳角方整、表面平整度、胶粘剂与基层墙体的现场拉拔 强度试验等进行了测试,其测试结果已 得到 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各方确认; 7 外墙门窗框已按设计要求安装就位。 8 木方托 已按图 的技术要求 安装完毕。 图 水平木方托安装 1—基层墙体; 2—水平基准线; 3—通长水平木方托 9 熟悉施工图纸,充分了解建筑物各部位的节点构造和防火 隔离带的安放位置,并根据施工图标注的各部位尺寸和不同 模块的使用部位及防护板、组合钢模板(大模板)的模数,绘制模块 排列组合图 和空腔构造 安装组合图,按图配制模块和模板 ; 10 当门窗墙垛的模数与模块的模数不吻合时,用模块切 割器按所需要的规格和形状现场加工, 编号配模; 6 . 1. 2 外墙粘贴系统或屋面粘贴系统在施工期间及完工 24 h 内,基层墙体或基层屋面的表面温度和环境空气温度不应低于 5186。 C;在 5级以上大风天气和雨天不应施工。 6 . 1. 3 夹芯保温现浇系统 50mm 厚防护面层的一次浇筑高度不宜超过。 外墙 外保温 粘贴系统施工 6 . 2. 1 外墙粘贴系统施工工艺流程应按下列顺序进行: 在基层墙体上弹水平基准线→钉木方托→模块粘贴→拆除木方托 → 木方托以下模块粘贴 → 抹 防护面层 → 饰面层。 6 . 2. 2 模块应 按 自下 而上顺序 错缝粘贴。 先将大直角模块粘贴固定,再粘贴固定小直角模块,大小直角模块上下 应插接到位,直板模块的燕尾槽应与直角模块的燕尾槽相互垂直,模块表面 的商标标识应朝外,如图。 图 模块粘贴组合 1— 大 直 角模块; 2— 小 直 角模块; 3— 直板模块; 4— 商标 标识 6 . 2. 3 大直角模块和小直角模块与直板模块应同时分层粘贴,不应先将大小直角模块 先 粘贴至楼层高度后,再 后 往里穿插直板模块。 6 . 2. 4 模块粘贴组合工艺、锚栓的种类、安装位置、数量、 锚入基层墙体内的有效深度 、单个锚栓的抗拉承 载力 等应符合本规程 的设计 要求。 6 . 2. 5 每层模块粘贴组合交圈处出现的非整块,应使用模块切割器按所需要的形状和规格现场加工,按标准完成交圈处的企口插接,不得用手锯切割模块和平口对接缝组合。 6 . 2. 6 采用薄抹灰防护面层时, 应按设计要求的位置和间距设置防火隔离带 (泡沫玻璃模块) ,并 与 基层墙体应为无空腔粘贴,泡沫玻璃模块周边宜企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