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系梁专项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注意坑壁有无渗水,如发现地下水发育与设计勘察资料不符,应停止开挖并及时采取适当的排水措施,以保证顺利施工。 (5)、开挖后的基坑不宜暴露过久,应尽快进行基础砼的施工。 、地基承载力检测 7 基坑挖至设计底面时,由质检员会同监理工程师对基底标高、尺寸、轴线位置、承载力等进行检查,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后方可开始基础混凝土的施工。 本涵洞设计基底承载力不低于 250kPa,如实际基底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应按照监理工程师指示对基底采用强夯或换填的方法实施处理,使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之后再进行下一步施工。 、浇筑基础 基底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后,即可进行基础混凝土的浇筑。 基础浇筑前,先划分沉降缝,每 6m 一道,不符合 6m 的在进水口处调整。 拟从出水口开始,按照现场实际情况,分段浇筑完成。 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基础施工模板尺寸可按照图纸尺寸进行加工制作,本涵洞基础拟采用国产胶合板。 模板的组装采用人工安装,方木加固。 四周用钢管打入地基对模板 进行平面定位,钢管间距 1m,打入深度不小于 50cm。 为保证不漏浆,模板缝用海绵条填塞,并用玻璃胶填平。 采用插入式振动棒分层振捣,每层厚度为 30cm。 混凝土的振捣,对每一振捣部位,必须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准。 密实的标志的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平坦,泛浆。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设专人检查模板、支撑稳固情况,如有松动、变形、移位应及时处理。 浇注完毕之后,约隔 1小时左右应进行表面收浆,收浆时应注意将墙身范围内混凝土作为施工缝处理,在墙身范围内表面拉毛,用于锚固墙身混凝土。 然后开始洒水养生( 混凝土的洒水养护时间一般为 7d, 混凝土强度达到 前,不得使其承受行人、运输工具、模板、支架及脚手架等荷载) ,并用麻袋或者其他材料覆盖。 、浇筑涵身 在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75%之后,即可进行涵身的施工。 涵身与台帽整体浇筑,沉降缝划分与基础一致,并且应保持竖直。 墙身外露面模板采用钢模板、其它部位采用胶合板。 加固方式采用纵横向方木加拉杆的形式。 拉杆间距纵向设 7 排,首排距底面 ,其他各排间距 ,横向每段设 5 列,间距。 模板内侧用方木顶住,以保证结构混凝土尺寸。 模板安装时, 单幅墙身考虑通长安装,在沉降缝处使用加密拉杆固定墙身两端挡模,在立面上,分成两次安装,先安装侧模到台帽顶面,待混凝土浇筑至台帽底面时,再安装台帽模板,浇筑台帽混凝土时,为防止混8 凝土从台帽座处溢出,两次混凝土浇筑间隔应为不小于 30 分钟,具体时间以现场实际情况为准。 混凝土输送至工地后,采用混凝土车载泵配合人工浇筑。 在混凝土浇筑前,应清理模板内杂物及垃圾,并洒水润湿。 墙身混凝土也分层浇筑,分层振捣,首层与基础接触面先浇筑一层 10~20mm 的 1∶ 2 水泥砂浆, 往上每层浇筑厚度宜为30cm。 为保证模板稳定,相临墙 身混凝土分台阶浇筑,且保证同一墙身上层与下层混凝土间隔时间为 30~45 分钟。 考虑使用串筒辅助将混凝土输送至墙身内。 在浇筑至台帽底面时,暂停混凝土浇筑。 安装台帽模板,在下层混凝土较硬时,再浇筑台帽。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设专人检查模板、支撑稳固情况,如有松动、变形、移位应及时处理。 浇注完毕之后,约隔 1 小时左右应进行表面收浆,收浆时应注意将拱圈及护拱范围内混凝土作为施工缝处理,在护拱及拱圈范围内表面拉毛,用于锚固拱圈及护拱混凝土。 然后开始洒水养生( 混凝土的洒水养护时间一般为 7d, 混凝土强度达到 前 ,不得使其承受行人、运输工具、模板、支架及脚手架等荷载) ,并用麻袋或者其他材料覆盖。 、盖板现场浇筑 1)钢筋加工安装 主要为Ⅱ级Φ 22 钢筋、Ⅰ级φ 8 钢筋。 钢筋进场后必须按照不同的钢筋种类、等级、牌号、规格以及生产厂家分批验收,分别堆放。 不得混杂。 且立好识别标志,施工用钢筋应洁净。 使用前将表面油渍、浮皮、鳞锈清除干净。 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成盘的钢筋和弯曲的钢筋均应调直。 钢筋焊接全部采用双面焊。 焊工必须持考试合格证上岗。 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 试焊的构件经试验室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施焊。 接头采用搭接电弧焊时,两钢筋搭接端部应预先折向一侧,使两接合钢筋轴线一致。 接头双面焊缝的长度应不少于 5d。 凡施焊的各种钢筋均应有材质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 焊剂、焊条应有合格证。 对于焊接接头,在接头长度区段内( 35d),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 配置在接头长度区段内的受力钢筋,其接头的截面积占总截面积的百分率,对受拉钢筋应不大于 50%。 2)模板加工安装 以通道基础为承重基础,按照 90*90 的规格布设满堂支架,在顶托上铺设 12*12 方木,在方木上安装国标木胶合板做为底模,侧模采用木模和和墩身相结合安装,加固 稳定。 模板与钢筋安装工作配合进行,模板安装时应保证内部尺寸准确、边角顺直、结构稳固、接缝严9 密平顺。 其各项指标误差应满足《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J 0412020)的要求。 3)混凝土浇筑 盖板混凝土浇筑前,由质检员会同监理工程师对模板、钢筋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浇筑。 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和钢筋上的污锈应清除干净。 模板如果有缝隙应堵塞严密。 混凝土到场后,应检查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坍落度。 振动棒振捣时,应选择熟练混凝土技工。 振动棒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 倍,与侧模应保持 5~10cm 的距离。 每一处振动完毕之后应边振动边徐徐提出振动棒,以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钢筋以及其他预埋件。 对每一振动部位,必须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准。 密实的标志的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平坦、泛浆。 不得过振。 浇注完毕之后,约隔 1 小时左右应进行表面收浆,然后开始洒水养生( 混凝土的洒水养护时间一般为 7d, 混凝土强度达到 前,不得使其承受行人、运输工具、模板、支架及脚手架等荷载) ,并用麻袋或者其他材料覆盖。 待现浇盖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 70%后,方可进行盖板的模板拆卸。 、涵台台后填土 待上部构造安装完毕,上、下部构造连接及涵底铺砌完成,且强度达到 70%后,方可进行涵背回填,应严格按水平分层,对称的按照路基设计要求的压实度填筑、压实。 对涵台较高,不易达到碾压效果的涵台台后填土,可在该范围内填筑碎石或砂性材料,并注意两边对称进行。 、涵洞附属施工 在涵洞墙身施工完成之后,即可进行八字墙和涵底铺砌的施工。 八字墙施工:八字墙基坑标高、平面位置,检验合格后,开始基础砌筑定位放样,恢复基础轴线和边线,并用钉子做控制点,砌筑浆砌片石基础,具体砌筑施工要求如下; ( 1)、采用片石的质量应符合要求 ,片石厚度不小于 15cm,用作镶面的片石,表面平整、尺寸较大的,应进行修整。 ( 2)、砌筑浆砌片石所采用的材料应符合技术要求, 砂浆配合比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使用。 ( 3)、片石分层砌筑,每一工作层的水平缝大致找平。 各工作层的竖缝互相错开,不得贯通,距离不小于 8cm。 10 ( 4)、砌石应相互咬接、错缝、砌缝宽度不大于 — 3cm,大面平整度不超过两厘米,砌筑时采用两顺一丁进行。 ( 5)、砌筑时砂浆饱满,沟缝坚固、整齐、深度符合要求。 ( 6)、砌筑完工后在 7 天内加强养护,用麻袋片或草帘覆盖并经常撒水,时砌 体保持湿润。 ( 7)、通道口进出口与上下游沟槽连接顺适,流水畅通。 本涵洞防水层施工分为沉降缝处和与土的接触面。 沉降缝处用热沥青浸制麻筋填塞。 在整个涵洞与土的接触面处,涂刷热沥青两道作为防水层,厚度为 ~。 、检查验收 先由质检部对涵洞的尺寸、进出水口标高、纵坡、防水层、结构强度、质检资料等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验收。 质量控制与质量标准 质量目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