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概论论文的参考格式内容摘要:

起裂缝。 由于墙体风度相对较大,而楼层现浇面厚度一般在 810cm 之间,尽管强度满足要求,但楼面对于墙体的刚度减小,因此一些薄弱部位,如截面突变处、施工缝处、穿线管处往往首先表现出来,在那里发生裂缝。 窗台下墙体斜裂缝的主要原因是地基不均匀沉降,其次由于纵墙门窗洞口开洞较大,该部位刚度明显削弱,在窗洞口四角产生应力集中,引起墙体开 由于目前住宅楼结构形式基本一致,没有太大的变化,设计人员往往只重视强度而忽视了变形,在该设伸缩缝的地方不设缝,地基处理也不细致,往往使住宅工程沉降变形过大,引起墙体及楼面开裂。 因为施工周期太短,在地基、主体结构尚未沉实的情况下工程就交付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地基、地体变形继续变形,致使一些工程在交付时无裂缝,而使用一段时间后,裂缝就出现了。 有些施工单位为赶工期,在混凝土未达到强度要求时就拆模,施工荷载也加的过早、过大,使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就发生内部裂缝,也是造成楼面裂缝不可 忽视的原因之一。 6 防治措施 设计人员在进行住宅工程设计时,尽可能减少原因地基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的上部主体开裂。 外墙窗台下可以考虑增加一道腰梁,梁截面高 120mm,宽同墙厚,内配 4Φ12纵筋, 6@250箍筋。 对超过 5层的砖混结构(含越层不超过 7层), 2层以下墙厚改为 370mm。 外墙及楼地面外形设计应尽量减少突变,在突变处应适当加强。 伸缩缝长度可适当缩短,规范规定 50M 一道伸缩缝,能否改为 4045M。 构造柱及圈梁的设置应严格按规范;墙宽 、墙高厚比及窗间墙宽度应按规范要求进行计算。 现浇楼面施工缝应留设在分户墙上,不设置于房间跨中 1/3处。 合理安排施工工期,不能盲目求快,尤其经人工处理过的地基,必须严格控制施工进度,以防上部主体结构完成后出现因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 温度影响 屋面由于受太阳长时间的照射,与墙体获得的热量相差较大,且在相同温度情况下,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比砖墙大 1倍,屋盖变形比砖墙大得多,因此,墙体与屋盖的接触面处便产生了剪力,当温度应力与荷载应力组成的主拉应力大于 砖砌体的抗拉强度时,墙体就会出现裂缝。 施工方面的问题 砖砌体的砖、砂浆强度等级低于设计规定,砌体灰浆不饱满,混凝土圈梁在丁字墙处接槎较差,圈梁与砖墙的整体约束大削弱,墙体的拉结筋漏放或少放,构造柱伸入墙体的钢筋不按规定埋放,使墙体抗剪力减小,屋面保温层不按设计要求施工,厚度不足或湿度过大,直接影响保温隔热的效果。 设计方面的的问题 屋顶混凝土挑檐过去多为预制,目前多为现浇,与顶层屋面圈梁组成 L 形刚度很大的梁,而现浇挑檐板上无保温层,易受温度变化影响产生变形,屋面保 温层厚度较薄,且有时用保温层找坡,故难以抵抗较大的剪力,易在此处产生裂缝。 墙体裂缝的防治 屋顶以设女儿墙为宜,如顶层为外挑檐,应尽可能采用预制。 如为现浇, 7 应沿纵墙长度方向每隔一单元在挑檐板上设温度缝。 顶层如为连续现浇板,也应每隔一单元设温度缝,缝内嵌入防水油膏或麻丝沥青。 混凝土顶圈梁,如有条件四周应做成暗圈梁,如 370mm 墙,圈梁可设计为240mm 宽,外 120mm 砖,这样可使圈梁免受阳光直接照射。 为使屋面保温层厚度均匀,一般应采用石灰焦渣找坡,在找坡层再做保温层 ,保温层宜适当加厚。 建议顶层墙体采用的砖不低于 、砂浆不低于 M5。 内外纵横墙交接处加设构造柱,可有效地控制山墙内第一间墙体的裂缝 墙体裂缝的处理 对于顶层墙体裂缝,首先要查清原因。 有些裂缝经过一段时间可逐渐趋于稳定,在不影响结构安全的情况下,只需嵌缝即可。 在墙体裂缝范围内,根据裂缝严重程度,采取在墙内外侧加双面钢筋网片,用高强度等级水泥砂浆分层抹实。 将墙体裂缝两侧的砖进行部分拆除,用高强度等级水泥砂浆和砖补齐或灌以细石混凝土。 采用高强度等级水泥压力灌浆。 沥青路面是目前高等级公路最常用的柔性路面,它和半刚性基层(水泥稳定碎石、二灰稳定碎石)一起,组成了我国高等级公路最常用的结构形式。 据统计,全国90%以上的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基层都采用半刚性材料。 它具有强度高、承载力大、良好的抗疲劳性能和抗冲刷性等优点;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