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矿井开拓内容摘要:
人。 第 76 条 耙斗机启动前,司机应先向工作面和途中人员发出开车信号,待 工作范围内全部人员撤到安全地点后,方可开机耙岩。 第 77 条 耙岩前必须洒水灭尘,并要随装随洒水。 第 78 条 耙岩过程中,必须随时检查是否有拒爆和残爆,如有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处理。 第 79 条 在耙岩过程中发生故障时,必须切断电源进行处理。 第 80 条 耙斗机钢丝绳断丝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时严禁使用。 耙斗与牵引绳的形式必须符合作业规程规定。 第 81 条 工作面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 1%时,严禁使用耙斗机装岩。 四、操作准备 第 82 条 耙岩前,司机应对耙岩机进行全面检查,发现故障时,必须切断电源, 由机电人员进行处理。 五、安全确认 第 83 条 接班后首先要检查工作范围内的支护、顶板、煤尘、 20 瓦斯、拒爆、残爆等安全情况,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处理好,然后再进行其它工作。 六、 操作顺序 第 84 条 耙岩机操作按下列顺序进行:。 七、正常操作 第 85 条 司机操作时,两个操纵把应一松一紧,用力适当,不能同时将两个操纵把拉紧,以防耙斗飞起伤人。 第 86 条 每次摘挂反绳尾轮时,必须与司机先联系好,停车松绳之后进行。 第 87 条 摘挂反绳尾轮人员在摘挂好 后,要及时躲到安全地点,发出耙岩信号后方可进行耙岩工作。 第 88 条 装岩过程中,大块矸石必须用大锤砸碎,大于 300mm的矸石不准装车。 第 89 条 耙岩时,溜槽上必须安装挡绳栏,防止钢丝绳崩出抽人。 第 90 条 移动耙斗机前要修好轨道,清理好场地及道眼,收回簸箕口两侧挡板。 第 91 条 耙岩或移动耙斗机时,反绳尾轮固定装置及要求,要在作业规程中有具体规定。 21 第 92 条 耙斗机距工作面最小距离不得小于 6m。 耙斗机移到位后,按要求固定好防跑车装置,装上挡板,配齐零部件。 第 93 条 装药放炮前,耙斗要拉至溜槽 上,切断电源,将操纵钮及电缆挡好,并将耙斗机挡好。 第 94 条 耙岩过程中,如遇到耙斗受阻,严禁强行牵引,应将耙斗退回再耙。 第 95 条 当耙斗的出绳方向与耙岩机的夹角过大时,司机应在出绳的对侧操作,以防耙斗窜出伤人。 八、特殊操作 第 96 条 打眼与装岩平行作业时,其耙斗的反轮与迎头的距离不得少于 8m。 第 97 条 移动耙斗机时,必须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第 98 条 上下山使用耙斗机装岩时,耙斗机必须有可靠的防跑车装置。 第 99 条 处理咬绳时,必须先与司机联系好,并在专人监护下进行处理。 第 100 条 使用双滚筒耙岩时,要制定专向安全技术措施。 九、收尾工作 第 101 条 耙岩机耙岩完毕,应将操纵把放在松闸位置,切断电源,卸下操纵把。 第 102 条 对本班耙岩机运行情况以及出现的故障和处理情况,向接班人员交接清楚。 22 第四章 巷道支护工 第一节 临时支护 一、适用范围 第 1 条 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掘进过程中,未进行永久支护之前。 二、上岗条件 第 2 条 参加岗位培训,熟练掌握操作规程。 三、安全规定 第 3 条 开工前,必须有专人观山,先顶后帮将掉找好,保证后路畅通。 第 4 条 临时支护视永久支护形式及 现场条件设置,但必须要牢固可靠,保证有效控制巷道顶板。 四、操作准备 第 5 条 临时支护所需的材料、工具等符合作业规程的规定,并在支护前准备齐全。 五、安全确认 第 6 条 临时支护前先检查后路的永久支护情况,有问题必须先处理。 第 7 条 检查通防设施是否完好可靠。 第 8 条 支护前先敲帮问顶,先顶后帮找好掉。 六、 操作顺序 第 9 条 先顶后帮找掉,然后进行临时支护。 七、正常操作 第 10 条 搪梁护顶 23 顶板岩石破碎的工作面,放炮后找清掉,在工作面上部打眼,插上托钩,其上搪好木板及木枕。 小梁一端放在木枕上,两侧 用木楔卡牢,不准滚动;小梁另一端插入碹茬顶部以里不小于 250mm(以短茬为准),并在其上插背背板护顶。 小梁一般应高出碹顶 100mm 以上,以便不影响其下的永久支护工作。 托梁规格、眼个数、眼深度、小梁根数及间距、排数、小梁规格要在作业规程中有明确的规定。 如果顶板极破碎,无法打托钩时,可在靠近工作面处打木垛代替托钩,但其最上一层木垛料应垂直巷道中线放置,然后加木枕,再按前述托钩方法插小梁、插背板,但木垛不能妨碍砌碹。 第 11 条 插梁护顶 顶板岩石较稳定完整的工作面,掘出荒断面后找清掉,将插梁插入碹的短茬处,用 木楔卡牢,不准滚动,在其上插入背板背牢,控制住顶板。 小梁规格、根数及插入碹茬的深度,要在作业规程中有明确的规定。 第 12 条 锚喷护顶 1. 锚杆护顶 顶板岩石较稳定完整的锚喷(网)支护,掘出荒断面找清掉后,可以打锚杆护顶。 锚杆布置形式、深度、锚固材料等要在作业规程中有明确的规定。 在裂隙较发育的部位,锚杆数量要足够,必要时应使用钢带(架)将锚杆联接成整体护顶。 2.锚喷护顶 在围岩较破碎的锚喷工作面,可以采用锚喷护顶,掘出荒断面后,及时找清掉,打锚杆(挂网)喷射混凝土将不稳定围岩封住,喷层厚 24 度不小于 30mm。 锚杆布置形式、深度、锚固材料等要在作业规程中有明确的规定。 第 13 条 前探梁护顶 在架棚巷道中,掘出荒断面找清掉后,将永久支架上的前探梁前串到荒断面迎头护顶,然后进行架棚工作,若顶板破碎不稳定时,要及时打撞楔护顶。 第 14 条 超前护顶 在围岩破碎架棚支护巷道中,掘进前,可在迎头第一、二架永久支护之间向前打撞楔护顶,撞楔使用要求要在作业规程或措施中有明确的规定。 在围岩松软破碎的锚喷(网)支护巷道中,掘进前,可在迎头第一、二排永久支护之间向前打锚杆护顶,锚杆打入迎头的距离不小于掘进一排的最大控顶距,管缝锚 杆的间距、护顶范围、角度必须要在作业规程中有明确的规定。 八、特殊操作 第 15 条 中柱护顶:在顶板较稳定完整的工作面,掘出荒断面后找清掉,在迎头打上中柱,柱脚应打在实茬上 ,如打在虚矸上,要在柱脚下穿上符合规定的木鞋,并且牢固可靠迎山有劲,在中柱上方顶上厚度不小于 50mm 的大板,中柱可以采用直径不小于 130mm 的圆木,也可采用单体水柱等。 九、收尾工作 第 16 条 临时支护施工结束,将现场清理好,不能影响下步工作。 25 第二节 垛眼支护 一、适用范围 第 17 条 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垛木支护施工。 二、上岗条件 第 18 条 经过技术培训,考试合格,方可上岗。 三、安全规定 第 19 条 行人眼要钉好牢固的扶手,脚蹬要经常清扫,不得有悬浮的矸石、杂物。 第 20 条 行人间内必须有上下专用联系信号,并随工作面的前进及时上移。 上下人员时,必须先联系好后,方可上下人员。 第 21 条 采用压入式局部通风时,风筒距迎头的距离不得超过作业规程的规定,同时要及时清理风筒内的矸石。 四、操作准备 第 22 条 开工前,准备好垛眼施工所需材料。 五、安全确认 第 23 条 检查风、水、电、通风设施等完好情况。 第 24 条 检查垛木内及顶帮是 否有掉,有问题处理好后再开工。 第 25 条 检查现场支护的完好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六、操作顺序 第 26 条 找掉、上料、垛眼、清理。 七、正常操作 第 27 条 木垛盘的间距,根据岩石情况,必须按作业规程的规定执行。 26 第 28 条 垛垛木前,要看好中、腰线,四角要方正,并用垫木找平,垛木与岩壁之间的空隙要用背板背实。 垛木间距符合作业规程规定,每一木圈四角要钉好扒锯子。 第 29 条 爆破后最末一道木垛盘与工作面的距离不得超过。 第 30 条 垛垛木时,要按作业规程的规定打好中柱,并与垛眼坡度垂直。 中 柱的顶、底梁必须砍好壳,扣壳要吻合严实,垛木四角要加好垫。 第 31 条 木垛盘的基墩必须牢固可靠。 行人、运料眼与溜矸眼之间,必须用木板隔开。 在行人眼内必须有木梯和护头板,护头板的间距最大不得超过 3m,护头板上的浮矸必须及时清理。 第 32 条 放炮前,必须将行人眼和运料眼盖严,溜矸眼上口与行人侧打好可靠的斜、立闸板。 爆破后,首先通风,待吹散炮烟后,方可进入检查,检查工作必须两人进行。 经检查确认无问题后,方可进行作业。 第 33 条 架设迎头工作台时,要用 18kg/m 及以上的钢轨或其它钢梁做梁,上铺 75mm 厚的大 板,并要搭严,牢固可靠。 第 34 条 溜矸间必须用大板钉严、钉牢,上口必须钉挡两根钢梁。 不准将废木料等材料扔入溜矸间,工作面大块矸石应在破碎后再装入溜矸间,溜矸间的矸石不准一次放的太多或放空,溜矸间的放矸距离必须符合作业规程的规定。 第 35 条 用吊桶运输材料工具时,长料要上下放置,不准超出桶沿,并应绑扎牢固整齐,下口严禁有人。 八、特殊操作 27 第 36 条 在顶板破碎抽冒时,要缩小控顶距和木垛盘间距并在中柱的顶梁上打木垛接顶。 在抽冒高度较大打木垛困难时采用喷浆方法在冒落范围喷一层不小于 30mm 的浆面来临时护顶。 第 37 条 垛眼与上巷贯通严禁透上巷,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进行贯通。 九、收尾工作 第 38 条 施工结束,将现场进行清理,工具码放整齐,不影响下步工作。 第三节 架棚支护 一、适用范围 第 39 条 本规程适用采用金属拱形、梯形支架或采用木棚梯形支架支护的施工。 二、上岗条件 第 40 条 经过技术培训,考试合格,方可上岗。 三、安全规定 第 41 条 工作面的最大控顶距不得超过作业规程的规定,在顶板不稳定时必须采取超前支护,提前控制顶板。 第 42 条 架棚前,必须敲帮问顶,先顶后帮找好掉,然后对工作面 到永久支护间按作业规程规定进行临时支护,严禁空顶作业。 第 43 条 靠近工作面 10m 内的支架,在爆破前必须进行加固。 支架间必须安设牢固的撑木或拉杆。 第 44 条 斜井支架不允许退山,上下山斜巷支架的迎山角、上下山斜巷支架的防倒措施要符合作业规程的规定。 28 四、操作准备 第 45 条 架设支架前要备齐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并预先在棚梁、棚腿上做出中腰线及梁、腿搭接长度的标记。 第 46 条 架设支架前必须看好中腰线,预量好荒断面、柱窝位置及深度,清理好施工场地,做到后路畅通。 五、安全确认 第 47 条 开工前应由外向里 检查已架设支架的完好情况,发现不安全问题必须在有专人观山下先行处理好。 如需改动或扶支架时要由外向里逐架进行,工作地点以里不得有人,改、扶棚子前,打好点柱护顶,点柱要直立有劲,要求同第十五条。 改、扶棚子注意找掉。 六、 操作顺序 第 48 条 先顶后帮找好掉,临时支护 ,进行架棚支护,最后清理施工现场。 七、正常操作 第 49 条 架棚支护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将前探支护串到工作面,接着把棚梁挂到前探支护上,用撑子与架好的支架固定好,上顶背实,然后立腿,紧固梁腿搭接安设撑子插背好断面;一种是将前探支护串到工作面,接着立腿 ,上梁,紧固梁腿搭接安设撑子插背好断面。 第 50 条 拱型支架 ,棚腿要立在实茬上,如遇煤层或软岩时,其棚腿下要垫好规定的木鞋。 ,两帮的棚腿要有专人操作,棚梁两端与棚腿要吻合。 搭接符合规定后,先上一个卡缆,然后检查中腰线,无 29 问题后再将卡缆上齐,并用机械或力矩扳手拧紧卡缆。 ,应按作业规程规定的形式搭设稳定牢固的脚手架进行施工。 ,对支架与顶帮之间的空隙, 以下时必须及时用密集背板插实; 以上时,必须用木垛接顶或用搪材充满、填实;大于 1m 时,必须打不小于 1m 高的木垛,并用充填材料充填空间,支架间采取加固措施。 、位置、形式上齐牢固的金属支拉杆。 斜巷支架必须按作业规程规定安装防倒装置。 第 51 条 梯形支架(铁棚或木棚) ,棚腿要立在有麻面的实茬上,如遇煤层或软岩时,其棚腿下要垫好规定的木鞋。 ,棚腿由专人扶住或与后面已棚好的棚腿用规定的拉条和撑子固定可靠。 立腿或上梁时手不得扶摸梁腿搭接的接口处,棚梁与棚腿的接口必须严密吻合。 然后检查 中、腰线及前倾后仰,无问题后将棚肩背紧背实。 实。 ,按作业规程规定的数量、位置、形式上齐牢固的撑子。 斜巷支架必须按作业规程规定安装防倒装置。 第 52 条 砍木料时,前方不得有人。 骑在木料上砍时,脚不能向前伸,以免失手砍脚。 30 八、收尾工作 第 53 条 施工结束,将现场进行清理,工具码放整齐,不影响下步工作。 第四节 砌碹支护 一、适用范围 第 54 条 本操作规程适用于采用料石砌碹支护的施工。 二、上岗条。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矿井开拓
相关推荐
技术专家库 办公室 评价负责人 (主任兼) 注册安全评价人员情况 ***省 **安全评价中心注册安全评价人员情况见表。 表 注册安全评价人员情况一览表 姓 名 职 务 职 称 所学 专业 所从事 专业 从事安全生产相关工作时间 安全评价人员 资格证书编号 *** 技术负责 人 工程师 (注册安全工程师 ) 安全技术及工程 安全评价 17 年 APR *** 过程控制 负责人 副教授 安全技
岗要求 除非遇到因身体原因须外出就医及不可抗力时,项目经理、现场技术负责人须常驻施工现场,五大员在工程实施到其职责范围内时必须在岗,因不可抗力离开施工现场的,须严格履行书面请假手续,书面请假手续经监理单位审核并报建设单位批准,并由监理单位存档备查。 建设单位管理人员将通过考勤的方式对项目经理的在岗情况进行考核,也可视情扩大技术负责人、质量员、安全员等。 具体要 求如下:
刀的中下部,紧握钢筋对准刀口迅速送下。 不得剪切直径及强度超过机械铭牌规定的钢筋和烧红的钢筋,一次切断多根钢筋时,总截面积应在规定范围内。 切断短料时,手和切刀之间的距离应保持 150mm 以上,如手握端小于 400mm,应用套管或夹具将钢筋短头压住或夹牢。 运转中,严禁用手直接清除切刀的端头和杂物,钢筋摆动时,周围和切刀附近非操作人员不得停留。 作业后,用钢刷清除切刀间的杂物进行整机清洁保养。
n r emot e issued t est qualif ied logo soft war e platfor m s uper vision motor vehicle t est, and identif icat ion sit uation 7418l iangci, nvest igat ion motor vehicle except ion business 30 car t
长安校区学生生活区视频监控点位 学生公寓: 楼宇外围:一号公寓南、西、北,二号公寓南、东、北各 2 台;合计 12 台; 三号、四号公寓四个方位加楼宇中间,合计 10 台; 四个公寓八个楼梯出入口各 1 台,合计 8 台; 一号、二号公寓园区 2 台高速球; 共计 30 台。 楼宇户内: 陕西奥斯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监控项目设计方案 地址:西安市唐延路旺座现代城座 1201 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