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隧道安全文明施工专项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1主要作业场所和临时安全疏散通道保持24小时安全照明和警示标志,施工现场使用的手持照明灯使用 36V的安全电压,在潮湿的基坑、洞室开挖用的照明灯则采用 12V电压。 严禁用其他金属丝代替熔断丝。 2施工前根据设计文件复查地下构造物,如地下电缆、光缆、给排水管道等的埋设深度及走向,并采 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保护。 施工中如发现危及到地下构筑物、地面建筑物或有危险品、文物时,立即停止施工,待处理完毕后施工。 第 5章 施工机械安全保证措施 施工中,必须使用有资质的企业生产的施工机械,具有合格证和完整的安装、使用、维修说明书。 施工机械进场前,应经验收,确认合格。 施工机械操作工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取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操作证或公安交通主管部门颁发的机动驾驶执照后,方可上岗。 小型施工机具操作工应经过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机械上的各种安全防护装置和监测、指 示、仪表、报警、信号等自动装置必须完好齐全,有缺损时应及时修复。 安全防护装置不完整或已失效的机械严禁使用。 电动机械的电气接线必须由电工操作。 在露天和潮湿地区使用,应采取防潮保护措施。 施工机械使用前,操作工应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机械各部完好,防护装置齐全有效,并经试运转,确认正常,方可作业。 机械必须按照生产企业的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技术性能、承载能力和使用条件,正确操作,合理使用。 严禁超载作业或任意扩大使用范围。 不得随意更换原机零部件,需要更换时,应由专业技术人员设计并试验、鉴定,确认符合要 求后方可实施。 机械不得带病运转。 运转中发现不正常时,应立即停机排查,排除故障后方可使用。 大型移动式机械的作业场地应平整、坚实,固定式机械应有可靠的基础,并安装稳固,机身应保持水平。 大型移动式机械运转和作业时,现场应设专人指挥。 指挥人员应站在安全处。 运转和作业前,指挥人员应检查周围环境,确认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向机械操作工发出指令。 轮式、履带式机械起步前,必须观察周围环境,确认安全,并鸣笛示警。 1电动机械必须在机械附近配备开关箱,且一机一闸。 启动前,应检查电气接线,确 认完好、无漏电;检查漏电保护装置,确认灵敏、可靠。 使用中遇停电,必须关机断电并制动。 1机械运转中,严禁操作工或驾驶人员离开岗位,需离开岗位时,必须断电或熄火、制动,必要时应锁闭操作室或驾驶室。 1机械运转中严禁维修、保养。 维修、保养机械必须在断电或熄火、制动和楔紧行走轮后进行。 在机械悬空部位下作业时,必须将悬空部位支撑或支垫稳固。 1作业后必须断电或熄火、制动、操纵柄置于零位,移动式机械应停置于平坦、坚实、安全的地方,并锁闭驾驶室、操作室。 1机械集中停放场所应设专人值守,并应按规 定设置消防器材;大型内燃机械应配备灭火器;机房、操作室和机械四周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1在机械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气体、液体、尘埃、渣滓、放射性射线、振动、噪声等场所,必须配置相应的安全防护设备和有害有毒物质处理装置。 1在隧道内施工中严禁使用汽油机械和车辆,使用其他机械、车辆时,应采取措施,使有害物限制在规定的限度内。 第 6章 塌坊处理安全保证措施 中小型坍方发生后,一般存在暂时稳定期,且拱部不会堵塞,处理相对容易,具体方法及步骤如下: 先加固坍方附近未坍塌的部分 :采用喷锚支护和小管棚 Ф60~ 80mm的钢花管 )对为坍塌的边墙及拱部进行加固 ,以防止拱部的进一步发展和扩大。 利用坍方发生后围岩处于相对的暂稳定状态,抓紧时间沿坍塌面设外层初期支护,如下图所示,采用锚网喷联合支护,分两层喷射混凝土。 当坍腔的横断面矢跨比 H: B> 层初期支护,但在坍腔设置横向和竖向的支撑杆件:采用 角钢横向和竖向支撑两侧及顶部的坍塌面,角钢的两端与锚杆头焊接。 清碴:从洞口向洞里的方向逐步清碴,同时逐步进行二次衬砌施工。 待二次衬砌完成后,设置防水层,顶 埋注浆孔。 施作。 设土石缓冲层,厚度 ~。 衬砌背后注 ?即填充注浆 )。 坍方处理断面示意图 当坍穴断面较大,采取常规方法对坍穴进行支护、锚喷无法实施时,采用 “护壳暗挖法 ”通过坍体,如 “下图 ”所示。 坍方体的施工始终坚持 “稳坍体、管超前、小进尺、多循环、强支护、少扰动、快封闭、勤量测、速反馈 ”的原则。 大型坍方处理示意图 坍体反压 为了保证坍体的稳定性,在坍体坡脚处设置一个反压平台,平台高 3m,顶面长 6m,坡度为 30176。 ;施工方法是从洞外拉土进洞,分层填筑压实。 空隙填充 在已完成二次衬砌和坍方分界点处用编织袋装土或砂码起一堵墙,编织袋墙一直升高到内拱顶,采用预压喷浆管往编织袋挡碴墙和坍体坡面形成的三角空隙内吹砂 (石粉 )。 坍体混凝土护壳的设置 在处理坍方过程中,为防止坍穴掉石块危及施工安全和为暗挖通过坍体创造条件,在吹砂 (石粉 )上面需施作混凝土护壳,形成暗挖通过坍体条件。 拱部超前小管棚施工 沿坑道拱部设计轮廓线环向设置超前小导管,小导管环向间距为 30cm,采用两台注浆泵同时进行双液注浆,保证开挖 轮廓线外的环状固结坍体有一定强度、密实度。 坍体开挖 坍体开挖分上、下半断面分部进行。 上半断面坍体的开挖采用弧形开挖、保留核心土的方法进行。 弧形开挖完成后,立即进行初期支护;下半断面开挖采用侧壁导坑,分台阶开挖,两边交错进行。 仰拱施工和二次混凝土衬砌 当下半断面开挖进尺达 5m以上时,进行仰拱施作,尽快使衬砌支护形成闭合圈,仰拱施工完成后紧跟着完成全断面二次衬砌。 处理坍方过程中的围岩量测 坍方处理阶段要严格进行围岩量测,使围岩活动处于有效监控之下,断面开挖循环进尺根据围岩量测情况随时作 适当调整。 第 7章 主要施工项目安全措施 基本要求 进入隧道施工人员必须牢固树立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的方针,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及施工规范,严禁违章作业,严禁违章指挥。 隧道施工实行挂牌进洞制度,进洞施工人员进洞前将作业登记牌挂到管理牌上,离洞后摘牌。 进入隧道内施工作业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帽带。 在施工作业平台架上等高处作业时必须系好安全带。 爆破工、电工、电焊工、机械操作工等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 无证人员严禁进行特种作业的操作。 进入隧道内施工必须 服从安全检查人员的管理,非本工区作业人员未经许可不准进入隧道内参观、停留。 酒后严禁上班作业。 有高血压、心脏病、神经病以及健康状态不好的人员严禁进入隧道内进行作业。 严禁在隧道内打闹、游戏、休息。 严禁在隧道内吸烟,禁止将火柴、打火机、香烟等易燃物品带入施工现场。 隧道内交叉施工作业较多,施工中必须注意交叉作业安全。 机械操作工在施工中必须注意周边的施工人员,主动避让行人。 进入隧道施工人员严禁搭乘材料运输车。 进入隧道施工必须严格遵守隧道作业相关安全管理规定。 1隧道爆破期间,所 有施工人员必须服从安全管理人员的指挥,及时撤离到安全地带,爆破安全警戒没有解除前严禁进入作业面。 1未经许可严禁拆除安全围护、安全装置、安全标志等安全设施。 1施工中应认真观察洞身岩层的变化,当岩体发生裂缝、变形时应立即撤离施工现场,在采取有效措施后再进行作业,严禁冒险蛮干。 洞身开挖安全保证措施 在隧道施工前,洞身开挖施工作业队必须研究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及设计文件并制订可行的技术施工措施,确保进洞施工安全。 隧道周边必须要有良好的排水系 统和设施,在洞口山坡上设截水沟,防治山水、雨水流入隧道内。 夜间洞口必须设有充足的照明,隧道内按照现场施工用电管理规定设 24V低压照明,沿隧道应设红色标志灯。 隧道作业环境标准: a、粉尘允许浓度:每立方米空气中含有 10%以上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应小于 2mg;含有 10%以下游离二氧化硅的水泥粉尘应小于4mg; b、氧气( O2)按体积计算不得小于 20%; c、瓦斯( CH4)或二氧化碳( CO2)按体积计算不得大于 %; d、一氧化碳( CO)浓度不得大于 30mg/m3; e、氮氧化物换算二氧化氮( NO2)浓度不得大于; f、二氧化硫( SO2)浓度不得大于15mg/m3; g、硫化氢( H2S)浓度不得大于 10mg/m3; h、氨( NH3)浓度不得大于 30mg/m3; i、隧道内的气温不得大于 30℃。 隧道通风采用压入式风管机械通风 ,为轴流式鼓风机,流量 126000m3/h,全压 4500Pa,功率 1152kw。 随着隧道开挖深度增加,通风排尘效果降低,每 700~ 800m 间隔,加安一台鼓风机进行风量的接力输送,通风口距掌子面一般 40m。 遇到突然断电,风机停运现象,应由安全员进入隧道进行有毒有害气体检测 ,经检测结束符合作业条件要求,方可同意作业人员进行施工现场作业。 隧道施工时的通风,应设专人管理。 应保证每人供给的新鲜空气不得少于 3m3/min。 无论通风机运转与否,严禁人员在风管的进出口附近停留,通风机停止运转时任何人员不得靠近通风软管行走或在软管旁停留,不得将任何机具和物品放置在通风管或管口上。 施工时采用湿式凿岩机钻孔,用水炮泥进行水封爆破以及湿喷混凝土喷射等有利于减少粉尘浓度的施工工艺。 在凿岩和装碴工作面上应做好以下的防尘工作: 1)在吹入式的出风口,宜放置喷雾器; 2)放炮前后 应进行喷雾与洒水; 3) 出碴前应用水淋透渣堆和喷湿岩壁,一般洒水量在 10L20L/T,如果岩石湿度较大,水量可适当减少。 瓦斯预防应做好以下工作: 1)各工班应采用瓦斯检测报警仪对隧道的瓦斯情况进行检测,以便提前做好预防工作。 2)隧道施工发现瓦斯时,应加强通风,采取防范措施。 3)瓦斯防治主要是消除瓦斯超限和积存,断绝一切可能引燃瓦斯爆炸的火源。 4)隧道内严禁使用油灯、电石灯、汽灯等有火焰的灯火照明。 任何人员进入隧道必须接受检查,严禁将火柴、打火机及其他可自燃的物品带入洞内。 装渣、运渣安全措施 对运输车辆和人员要求 1)各类进洞车辆必须进行检查并处于完好状态,其制动性必须有效可靠,严禁人料同装。 2)进洞车辆和机械必须是柴油机动力。 3)所有运载车辆均不准超载、超宽、超高运输。 4)进出隧道人员应戴防护用品,走人行道,不得与机械或车辆抢道,严禁爬车、追车、或强行搭车。 装碴 1)隧道出碴采用柳工侧翻 50型装载机装碴,铁马 12M??车辆运输、自卸。 2)装载机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照《装载机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隧道作业范围内禁止人员通行。 3)碴土自卸时,必须在指定的 K3+980, 1卸碴场进行,并有专人指挥。 洞内运输 1)洞内运输的车速不得超过 5km/ h。 2)车辆行驶中严禁超车。 3)在洞口、平交道口及施工狭窄地段应设置 “缓行 ’标志,必要时应设专人指挥交通。 4)凡停放在接近车辆运行界限处的施工设备与机械,应在其外线设置低压红色闪光灯,组成显示界限,以防运输车辆碰撞。 5)在洞内倒车与转向时,必须开灯鸣笛或有专人指挥。 6)路面应有一定的平整度,并设专人养护。 7)洞内车辆相遇或有行人通行时,应乇沾蟮乒猓 挠媒 饣蛐〉乒狻 ? 隧道洞身开挖用电安全 (1)临时用电必须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 (2)由电气工程技术人员负责现场安全用电管理,明确职责,并建立电工值班室和配电室,确定电气维修和值班人员,确定现场各类配电箱和开关维修、维护的责任人。 (3)隧道内外的用电线路必须按规范架设整齐,架空线路必须采用绝缘电缆线,不得采用塑绞软线。 电缆线路必须按规定沿附着物敷设或采用埋地方式敷设,不得沿地面明敷设。 在隧道内电缆按照左电 (电缆 )右 (风水气 )管,上高 (压 )下低 (压 )的原则布设。 (4)配电系统必须实行分级配电。 各级配电箱 、开关箱的箱体安装和内部设置必须符合有关规定,箱内电器必须可靠完好,其选型、定值要符合规定,开关电器应标明用途,并在电箱正面门内绘有接线图。 (5)各类配电箱、开关箱外观应完整、牢固、防雨、防尘,箱体应外涂安色标,统一编号,箱内无杂物。 停止使用的配电箱应切断电源,箱门上锁。 固定式配电箱应设围栏,并有防水防砸措施。 (6)独立的配电系统必须按部颁规范采用三相五线制的接零保护系统,非独立系统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接零或接地保护方式。 各种电设备和电力施工机械的金属外壳、金属支架和底座必须按规定采取可靠接 零或接地保护。 (7)在采用接零或接地保护方式的同时,必须逐级设置漏电保护装置,分级保护,形成完整的保护系统。 漏电保护装置的选择应符合规定。 (8)现场搅拌站、搅拌塔和各种高大设施必须按规定装设避雷装置。 (9)隧道施工使用的手持电动工具,依据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采用 1I类、 Ⅲ 类绝缘的手持电动工具。 工具的绝缘状态、电源线、插头和插座应完好无损电源线不得任意接长或调换,维修和检查应由专业人员负责。 (10)一般场所采用 220伏电源照明的必须按规定布线和装设灯具,并在电一侧加装漏电保护器。 特殊场所必须按国 家标准规定使用安全电压照器。 (11)隧道照明必须采用低压照明灯具,其电源电压不应超过 24伏,行灯与手柄应坚固、绝缘良好,电源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