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停车场建设试点方案完整版内容摘要:

库项目建设具体位置经过初步现场勘查与分析,拟选在北京市 5号线的天通苑北站、 4号线的安河桥北站、 13 号线的回龙观站。 该三个地点可利用规划用地均为 5000 ㎡,计 4200 ㎡能够满足项目需要。 具体条件分析如下: (一 ) 地形地貌条件 项目建设地址地形平坦开阔,原为传统地面停车场,以具备施工建设条件。 (二 ) 土地面积条件 因该地址原为停车场,性状规则方正,合计 5000 ㎡ 完全满足项目需要。 (三 ) 地理位置条件 场地位于五环,临近地铁口,周边地区又有大量社区,有大量市民有使用 P+R新型出行系统需求,日需求量约 900 辆。 加之地铁口人流量大,提高停车场露天广告价值。 经上述项目地址条件分析,加之数据统计, 拟定在天通苑北站、安河桥北站及 回龙观站 原有停车场上分别建立巷道堆垛式机械停车库为 最终方案。 五、 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 (一)机械式立体停车库技术现状 我国立体车库的发展,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立体车库产业在上世纪 90 年代循序兴起,步入了引进、开发、制造和使用的快车道。 目前国内从事立体车库研发的企业已有100 余家,其中主机生产的企业有 50 多家,首批获得国家颁发的立体停车设备制造企业资质的有 22 家,为了适应立体车库行业迅猛发展的需要,保证产品质量和可靠性,以规范立体车库的生产和建设,国家已出台了《机械式停车设备类别、型式与基 本参数》 —— JB/T871301998 等 6个标准,对推动我国立体车库事业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许多设备采用了当前机械、电子、液压、光学、磁控和计算机等领域的先进技术,采用交流式变频调速系统,使运行高速、平稳、省电、减少振动和噪声。 控制形式有按钮式、 IC 卡式、触摸屏式、密码钥匙式、遥控式等。 各项技术的运用增大停车空间并保护各传动元件不受污染和腐蚀,提高了设备的耐久性,在机械结构中采用了模块化设计,便于组合使用,易于安装拆卸,缩短施工周期;新型材料、新工艺,如“ H”型钢做钢架,组合的镀锌板制作载车板;安全保护方面采用了声光引导及定位装置,自动消防灭火系统等。 目前品种满足率已达90%,产品国产化率达到 70%以上。 (二)自行式多层停车楼和机械式立体停车库建设方案比选 技术经济特点比较 项目 自行式多层停车楼 机械式立体停车库 土地费用 占地面积大,征地范围大,拆迁量大,土地费用成本高 占地面积小,征地范围小,拆迁量小,土地费用成本较低 土地工程费用 属主体工程,造价较高 属辅助工程,造价较低 设计咨询费用 建筑工程设计标准 建筑与机械工程设计标准结合 设备费用 主要是照明、消防等配套设施费用,成 本较低 除消防等配套设施费用外,机械停车设备费用高,成本较高 运行费用 保证照明及通风配套设施日出运转,成本较低 保证机械设备运行等配套设施日出运转,成本较高 维护保养费用 简单设施的维护保养,成本较低 机械停车设施的日常维护保养,定期维修,成本较高 管理费用 配备管理人员较多,人员工资、管理费用成本相对较高 根据系统要求配备管理人员较少,管理费用成本较低 设施折旧 建筑使用年限一般为 50~70 年 设备使用年限一般为 30~40年 运营收入税 包括营业税、利润所得税等 包括营业税、利润所得税等 图表 3:两类停车场项目的技术经济特点比较 不同类型停车场项目的综合成本比较分析 图表 4综合成本比较分析 (1) 停车场项目的 TC均随库容量 N的增大而呈直线上升 趋势,其中垂直升降式停车库的增长趋势最大,其次是自行式停车楼和升降横移式停车库,而巷道堆垛式则呈现锯齿型上升的变化。 (2) 停车场项目的 A T C随库容量 N的增大而呈类似 L型曲线下降趋势 ,即随建设规模的增大其 A T C逐渐降低 ,但当达到较大规模后则呈现反向平缓上升的趋势。 (3) 建设同等规模的停车场项目 ,巷道堆垛式和垂直升降式机械立体停车库的 T C和 A T C均高于自行式多层停车楼 ,其中巷道堆垛式最高 ,但达到一定规模(大于 300个泊位 )后 ,巷道堆垛式会略低于垂直升降式 .主要是因为目前采用这两类机械停车设备的关键技术部件仍需进口 ,设备费用相对昂贵 ,加上机械停车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成本 ,导致这两类机械式立体停车库的综合成本均比自行式多层停车楼高。 (4) 建设同等规模的停车场项目 ,升降横移式机械立体停车库的 T C和 A T C略低于自行式多层停车楼 ,特别是建设规模较小时 ,升降横移式的 A T C要比自行式多层停车楼低得多 ,主要是因为此类机械停车设备已基本实现国产化 ,且易建成纯 钢结构形式 ,导致其综合成本相对较低。 (5) 当建设规模较小时 ,在建设同等规模的情况下 ,巷道堆垛式和垂直升降式两类机械立体停车库的 A T C均远远高于升降横移式和自行式多层停车楼 ,此时前两者 A T C表现很陡的下降趋势 ,从经济成本考虑 ,这两类机械式立体停车库不宜建设规模太小的停车场项目。 (6) 巷道堆垛式机械立体停车库的 T C和 A T C均表现出锯齿型的变化趋势 ,主要原因是在锯齿点的建设规模下因使用巷道堆垛机数量的不同而导致其综合成本产生相应的突变 .随着建设规模的增大 ,此类停车库 T C的减小趋势越来越平缓 ,达到一定规模 (大于 300个泊位 )后还低于垂直升降式 ,并逐渐接近自行式多层停车楼 ,说明此类机械式立体停车库适宜建设规模大的停车场项目。 (7) 停车场项目的投资回收期与投入的 T C成正比 ,因此 ,建设同等规模的停车场项目 ,采用巷道堆垛式或垂直升降式机械立体停车库的投资回收期相对较长 ,而采用自行式多层停车楼和升降横移式机械立体停车库相对较短。 基于综合成本的适宜建设规模分析 平均综合总成本 A T C是包括建设成本与运营成本的综合性成本指标 ,也是反映停车场项目建设经济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其变化曲线更直观地反映了不同类型停车场项目的经 济建设规模 .根据对上图的分析 ,从经济性角度提出不同类型停车场项目的适宜建设规模 ,为相关建设项目的实施提供经济参考依据 . 20个泊位时 ,各类停车场项目的 A T C均较高 ,特别是巷道堆垛式和垂直升降式的 A T C呈现很陡的下降变化趋势 ,且远远高于其它两类 ,说明巷道堆垛式和垂直升降式不适宜建设规模太小的停车场项目 ,此时宜选择自行式多层停车楼或升降横移式机械立体停车库比较经济 . 100个泊位时 ,随着建设规模的逐渐增大 ,巷道堆垛式的 A T C下降趋势变缓 ,超过一定规模后 (N 300个泊位 )略低于 垂直升降式 ,且逐渐接近自行式多层停车楼 ,说明巷道堆垛式机械立体停车库适宜建设规模较大 (N 100个泊位 )的停车场项目 ,建设规模越大越经济 . 30个泊位时 ,随建设规模的逐渐增大垂直升降式的 A T C下降趋势变缓 ,当达到约 100~ 150个泊位时 ,其 A T C最小 ,当超过 250个泊位时 ,其 A T C随建设规模的增大而逐渐增加 ,说明垂直升降式机械立体停车库的经济性适宜建设规模为 30~200个泊位 . ,升降横移式机械立体停车库与自行式多层停车楼的A T C下降趋势相对平缓 ,当 N 200个泊位时 ,升降横移式的 A T C比自行式多层停车楼低得多。 当 N 200个泊位时 ,自行式多层停车楼的 A T C随建设规模增大而基本保持不变 ,升降横移式的 A T C随库容量增大而呈现平缓上升增加趋势 ,逐渐接近自行式多层停车楼 ,说明升降横移式停车库的建设规模不宜超过 200个泊位 ,而自行式多层停车楼的适宜建设规模范围较大 . 在交通条件、环境条件和用地条件允许时 ,结合不同类型单套机械停车设备的适宜库容规模值、自行式多层停车楼建筑特点和各类停车场项目建设运营的实际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