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知识手册学生版内容摘要:
3。 梁惠王上》) 大意: 敬爱自己的长辈 ,进而也敬爱别人的长辈;爱抚自己的孩子 ,进而也爱抚别人的孩子。 ( 这样 ) 要统一 天下 就很容易了。 《诗经》说:“先给妻子做榜样,再 推广到兄弟 ,进而凭这治家和安邦。 ”是说要把这样的用心推广到各个方面罢了。 所以,如果广施恩德就足以安抚天下;不施恩德,连妻子儿女也 没法 保护。 古代的贤明君主之所以远远超过一般人,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善于将他们所做的推广开去罢了。 ,罔民而可为也。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 年不免於死亡。 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 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上》) 大意: 哪有仁人做了君主,而用这种陷害人的方法治理的呢。 因此贤明的君主所规定的百姓的产业,一定要使他对上足够奉养父母,对下足够养活妻儿,好年成终年能吃饱,坏年成也能免于饿死。 这样之后督促他们一心向善 , 所以 百姓也就乐于听从了。 而现在规定的百姓的产业, 对 上不够奉养父母, 对 下不够 用来 养活妻儿,好年成一年到头受苦,坏年成避免不了饿死。 这(就使百姓)连维持生命都怕来不及,哪有空闲去讲求礼义呢。 大王想行仁政,那么何不返回到根本上来呢。 五亩的宅地,(房前屋后)栽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能穿上丝棉袄了。 鸡、狗、猪等禽畜,不要错过它们的繁殖时机,七十岁的人就能吃上肉了。 一百亩的田,不要耽误农时,八口之家可以不挨饿了。 恭谨地从事学校教育,反复说明孝顺父母、敬重兄长的道理, 头发花白的老 人就不会在路上肩扛头顶着东西赶路了。 老年人 穿上丝棉吃上肉,一般百姓不挨饿受冻,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的,是从来不会有的。 ,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 10 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下》) 大意: 假如国君能以人民的快乐为快乐,那么人民也会以国君的快乐为快乐;假如国君能以人民的忧愁为忧愁,那么人民也会以国君的忧愁为忧愁。 与天下人同乐,与天下人同忧,假如这样却还不能称王天下的,从来也没有过。 ,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 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孟子公孙丑下》) 大意: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采用四面包围 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向背、内部团结啊。 所以说 : 管理百姓不能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川的险阻,征服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也会背叛他;帮助他 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 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就罢了,战就一定会胜利。 ,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礼记礼运》) 大意: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 推选 贤德、有才能的人(给大家办 事),(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 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壮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 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 (人们)憎恶财货被抛弃在地上 的现象(而 去收贮它),却不是为了 给自己收藏 ;唯恐在劳动中自己不能出力,而不是为了私利(才这样做)。 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搞阴谋,不会有人盗窃财物和兴兵作乱,(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大同”社会。 ,坤称母。 予 兹藐焉,乃混然中处。 故天地之塞,吾其体。 天地之帅,吾其性。 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宋张载《西铭》) 大意: 乾即是天,好比父亲,坤即是地,好比母亲;渺小的我,处在天地之间。 所以充满天地的阴阳之气,是我的身体;天地之间起主导作用的乾健坤顺之性,是我的本性。 天下百姓都是我的同胞,自然万物都是我的同类。 11 ★ 诚信知耻 “诚”与“信”,是先秦儒家提出的两个重要的伦理学和哲学概念,以后成为中国伦理思想史的重要范畴。 诚信是指待人处事 真诚 、 老实 、讲信誉,言必信、行必果, 一言九鼎 ,一诺千金。 在《 说文解字 》中的解释是:“诚,信也”,“信,诚也”。 可见,诚信的本义就是要诚实、诚恳、守信、有信,反对隐瞒欺诈、反对伪劣假冒、反对弄虚作假。 以诚待人,以信取人,是我们中华民族最为优秀的传统之一。 孔子云:“诚者,乃做人之本,人无信,不知其可”;韩非子曰:“巧诈不如拙诚”;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不作假秀才,宁为真白丁”;季步一诺胜过千金,商鞅变法立木求信,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诚,就是要实事求是,不扩大,不 缩小;信,就是要一言九鼎,说到做到,不朝秦暮楚,不朝令夕改。 诚信是立业之本,做人的准则,是立身行事的第二张身份证。 春秋齐国的政治家管仲说:“知耻近乎勇”。 知耻是良知的先导,是人进入文化层次的前提,小到个人修养,大至民族气节。 知耻,也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知耻,在中国传统美德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 早在春秋时期,管子就说过:“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把耻列为维系社会、国家存亡的支柱之一。 以后的长时期中,耻也都列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之一。 知耻,是道德的自觉。 有羞耻心,人就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 做;在做了有违道德的事时就于心不安,自觉不做会招人瞧不起的事。 知耻,才能有所不为,有所不为才能行之皆宜。 相反,人若无耻,就会肆无忌惮,为所欲为,不可救药。 这就是俗话说的“人无廉耻,无法可治”。 1. 子曰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 輗 ,小车无 軏。 其何以行之哉。 ‛(《论语为政》) 大意: 孔子说:“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 就好像大车没有輗(音n237。 )、小车没有軏(音yu232。 )一样,它靠什么行走呢。 ” 2.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 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孟子离娄上》) 大意: 诚信是天道的法则;做到诚信是人道的法则。 天生诚实的人,不必勉强为人处事就合理,不必思索言语就得当,从容不迫地达到中庸之道,这种人就是圣人。 做到诚信的人,就必须选择至善的道德,并且要坚守不渝地实行它才行。 3. 子张问行。 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 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 ‛子张书诸绅。 (《论语卫灵公篇》) 大意: 子张问怎样(使自己)行得通。 孔子说:“说话诚实守信,做事厚道谨 慎,那么即使到了落后野蛮的国家也能行得通。 如果说话不诚实守信,做事不厚道谨慎,那么即使在本乡本土,难道能行得通吗。 站着时,似乎就看见忠信笃敬几个字出现在自己面前,坐车时,似乎就看见这几个字刻在车辕的横木上,做到这样就处处行得通了。 ”子张把这些话写在自己的衣带上。 12 4. 天地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万物;圣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父子为亲矣,不诚则疏;君上为尊矣,不诚则卑。 夫诚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 (《荀子不苟》) 大意: 天地要算大的了,不诚实守信就不能化育万物;圣人要算明智的了,不诚实守信就 不能感化万民;父子之间要算亲密的了,不诚实守信就会疏远;君主要算尊贵的了,不诚实守信就会受到鄙视。 诚实守信,是君子的操守,政治的根本。 5.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 (《中庸》) 大意: 好学的人,离智者也就不远了;无论何事都竭尽所能去做的人,离仁者也就不远了;时时刻刻把“荣辱”二字记在心上的人,离勇者也就不远了。 知道了这三点,就知道怎样修养自身的品德了。 :‚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 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 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 (《孟子告子上》) 大意: 孟子说:“至于说到人的(天生的)情性,那是可以认为是善的,这就是我说的天性善良。 至于有人变得不善,不是天性的过错。 同情心,人人都有;羞耻心,人人都有;恭敬心,人人都有;是非心,人人都有。 同情心就是仁;羞耻心就是义;恭敬心就是礼;是非心就是智。 (可见)仁、义、礼、智不是由外界赠给我的,是我本来就 具有的,只是不去思考这些罢了。 所以说,‘探求就能得到它们,放弃就会失掉它们。 ’” 7. 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 无耻之耻,无耻矣。 ‛又曰:‚耻之于人大矣。 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 ‛(《孟子尽心上》) 大意: 孟子说:“人不能没有羞耻心。 把没有羞耻心当作羞耻,那就真是无耻了。 ”又说:“羞耻心对于人是很重要的,从事投机应变巧术的人,是没什么事情会感到羞耻的。 ” 8.‚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善乎,管生之能言也。 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 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 为。 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 然而四者之中,耻尤为要,故夫子之论士曰:‚行己有耻。 ‛ (《新五代史》) 大意: 礼、义、廉、耻,是国家的四个纲纪;这四个纲纪不能伸张,国家就会灭亡。 ”说得好啊。 管仲如此善于立论啊。 礼、义,是治理人民的重要法则;廉、耻是培植人民的重要操守。 因为不廉洁就没有什么不贪取的,不知耻就没有什么不敢做的。 人如果像这样,那么灾祸、颓败、变乱、灭亡,也就没有不降临的了。 何况身为大臣若是没有什么不贪取,没有什么不敢做的 ,那么天下哪有不混乱,国家那有不灭亡的道理呢。 可是在这四个纲纪当中,知耻是最为重要的,所以孔子在谈论为士人的道理时说:“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要有羞耻心。 ” ★ 好学慎思 13 “学”与“思”,是一个人在治学、成才过程中必须处理好的基本问题。 “学”是基础,而“好学”是关键。 “好学”,首先是喜好学习,充满学习的兴趣,所谓“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 乐之者 ”,“好学”才能激发学习的潜力,充满不竭的热情。 “好学”还需要广博地学习,增广见识,所谓“博观而约取,厚积而博发”,“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讲的就是这个 道理。 “好学”还需要勤奋自励,反复琢磨,所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不被外在困难所压倒,就有希望获得成功。 “好学”也没有时间、年龄、身份的限制,只要心存学习的热情,“朝闻道,夕死可矣”。 这样的学习精神是一个人有所成就的前提。 “思”是“学”的深化,而“慎思”是核心。 如果只知死记硬背,而不加以认真仔细地思考,那就毫无收获,所以“学贵有疑”,“学而不思则罔”。 面对这些充满睿智哲思的古圣先贤的遗训,我们需要思考和继承;面对已经学到的知识,我们需要“温故而知新”,在反复思考中加深理解和有所创新;面对纷繁 复杂的现实社会,我们需要认清方向,做出正确的选择。 “学”与“思”并重,是中国古代文明思想的精髓,也是现代人超越自我的法宝。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大意: 孔子说:“只重学习而不注重思考,就有可能受到蒙蔽而迷惘;只重思考而不注重学习,就有可能流于空想危及言行。 ” 2.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论语述而》) 大意: 孔子说: “ 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 而 不 感到满足 ,教 诲 人 而 不知道疲倦,这对我能有什么 困 难呢。 ” :‚博学 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子张》) 大意: 子夏说:“ 广泛地学习,志向坚定,始终不渝;遇到疑问及时恳切地向人求教,多思考一些当前的问题,仁德就在其中了。 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国学知识手册学生版
相关推荐
为官者必须深刻理解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之本,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阵地,是净化社会风气的途径,是实现两个文明协调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出题思路:测试权力观,报考正处级以上者,应着眼于两个文明的协调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二、新领导怎样正确对待前任领导。 (时间 7 分钟) 参考答案: 继续和发扬前任领导的长处和优点,同时根据形势发展的要求和存 在的问题而有所改革,有所创新。
式,创新企业经营运作模式,以适应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需求,能够有所帮助。 第一节 第三方物流概述 随着现代企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变革和市场外部条件的变化, 第三方物流 ( 3PL)这种物流形态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并对此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在西方发达国家,先进企业的物流模式早已开始向第三方物流甚至第四方物流方向转变。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影响下,我国正在成为第 三方物流发展最迅速的国家之一
her developing region, theinternational projects contracting business are everywhere. The international projectshave many models such as BOT,financing, consulting design, constructionmanagement。 The
400 管道修复工程处理好的端口 原位固化法( CIPP) 原位固化法 ,是 以浸透树脂 的纤维增强软管或编织软管作为管道的内衬材料,通过加热 加压 使其固化,形成与旧管道紧密配合的薄壁管。 管道修复后表面光滑 、 连续, 管道断面几乎没有损失,水流动性大大提高, 同时 避免了管道泄漏造成的 损害。 CIPP 法修复管道时,通常采用翻转法和拉入法施工。 从国外旧管修复情况来看
于 xx 污水处理厂至 xx 路段排污渠的基坑基槽止水及支护结构,具体施工操作如下。 基坑开挖采用 Ⅲ 型 9. 0 米长拉森钢板桩支护。 拉森钢板桩用升降机就位后采用履带式液压挖土机 KATO1250 或 KATO1430 带 VH2020 或 VH3000 的液压振锤的锤机施打,施打前一定要熟悉地下管线、构筑物的情况,认真放出准确的支护桩中线。 考虑到钢板桩较长,在施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