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腈生产工艺技术内容摘要:

是主催化剂, PCe 是助催化剂,助催化剂具有提高催化活性和延长催化剂寿命的作用。 按质量计, MoBi 占活性组分的大部分,单一的 MoO3虽有一定的催化活性,但是选择性差,单一的 BiO3对生成丙烯腈无催化活性,只有两者的组合才表现出较好的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 单独使用 PCe 时,对反应不能加速或者极少加速,但当它们和 MoBi 配合使用时,能改进 MoBi 催化剂的性能。 一般来说助催化剂的用量在 5﹪以下。 载体的 选择也很重要,由于反应是放强热,所以工业生产中采用流化床反应器。 流化床反应器要求催化剂强度高、耐磨性能好,故采用粗孔微球型硅胶作为催化剂的载体。 三、操作条件 原料丙烯是从烃类裂解气或者催化裂化气中分离得来的,其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 C2烃、丙烷和 C4 烃,也可能有硫化物存在。 丙烷和其他烷烃对反应没有影响,但其他的烯烃会对反应带来不利。 而硫化物的存在,会使催化剂活性下降,应预先脱除。 合理的原料配比是保证丙烯腈合成稳定、副反应少、消耗定额低以及操作安全的重要因数。 ( 1) 氨与丙烯的配比(氨比) 在实际投料中发现,当氨比小于 1:1 时,有较多的副产物丙烯醛生成,氨的用量应该小于理论值。 但用量过多又不经济。 经研究控制在氨比在 ():1 左右最为合适。 ( 2) 氧气和丙烯的配比(氧比) 丙烯氨氧化所需的氧气是由空气带来的。 目前工业是实际采用的氧与丙烯的摩尔比约为( 23): 1(大于理论 :1) ,采用大于理论值的氧比主要是为了保护催化剂,不致催化剂因缺氧而引起失活。 ( 3) 丙烯与水蒸气的配比(水比) 丙烯氨氧化的主反应并不需要水蒸气参加,但根据反应的 特点 ,在原料中加入一些水蒸气可以保证操作安全以及带走生产的热量等等。 根据工业生产情况来看当丙烯和水蒸气比为 1:3 是综合效果最好。 当反应温度低于 350℃时,几乎不生成丙烯腈。 要获得丙烯腈的高收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