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浆造纸企业tpm管理各级人员具体工作内容和工作标准内容摘要:

核落实。 、定机制、包机制等进行检查落实,没有实行的一次罚车间 200 元,流于形式的罚款 100 元,设备管理状况较差的给予通报批评。 ( 6)操作管理: 行操作规程,如有违反进行处罚,由此造成事故或经济损失者追究当事人责任。 车间和生产 技术、安保 等部门对关键岗位操作规程执行情况,每日巡查不得少于一次。 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和上报。 、工艺运行指标,操作工根据要求时间定期巡查各项指标情况,有超标的要及时调整。 要保证各项指标的原始记录的准确性,认真填好操作记录、生产工艺记录和运行记录,要保证字迹工整、清晰。 ( 1)针对多班或多人使用的同一设备,为了便于互相检查,明确责任,各班的操作人员、维修人员及机班组长都应在交接班时办 理交接手续。 ( 2)交接班的双方,都应明确自身所担负的职责和义务,作为交班人员,必须在交班前,做好设备的擦拭和清洁整理工作,将设备周围的物件排放整齐,并有责任、有义务将本班设备的工作情况(包括操作中发生的问题和异常情况等)告知接班人员。 ( 3)接班人员应提前 10 分钟上岗,根据有关规定的内容对设备进行检查,听取交班人员的介绍及核对交接班记录的内容。 如设备隐患在交接班时未发现在接班后发生事故,由接班人负责。 14 ( 4)交接班手续一般以口头汇报和记录的方式进行,所有交接班内容都应记录都应记载在交接班记录本上,并要妥善 保存,作为确定设备维修和分析事故原因等的原始依据。 ( 5)对交班方有意隐瞒设备隐患,不告之接班方,造成影响生产和设备、人身事故时,将视具体情况给予严肃处理。 ( 6)在交接时,设备达不到下列标准时,接班人员有权拒绝接班。 第一、 设备无漏风、汽、水、油、浆现象; 第二、 设备润滑油路畅通,油质良好; 第三、 设备清洁,各紧固螺丝不松动; 第四、 设备附件、工具等完整、清洁; 第五、 设备运转正常,无异常振动,无异常声响,无非正常温升,运行参数值处于规定状态等。 d. 生产技术 部 、生产车间主管设备的负责人,应定期检查设备交接班制的执行情况。 对于执行 较好的要给予通报表扬、奖励,对于执行差的要给予通报批评、处罚等制约措施。 (二)设备维修保养的标准: 设备维护是保持设备经常处于完好状态的重要手段,必须坚持“预防为主,养为基础”和“维护与计划检修相结合”的原则,并严格督促检查、强制进行,把三级保养制度予以落实。 设备的日常保养: 是由操作人员每班进行的例行保养,通过对设备的检查、清扫、擦拭和润滑,使设备处于整齐、清洁、安全、润滑良好的状态。 保养内容: 15 ( 1) 设备是否完好,部件、配件是否缺失; ( 2) 进行调试先进行空运转,确认声音正常,润滑良好,液压、 气压系统动作、压力正常方可正常操作; ( 3) 检查螺丝,对螺丝进行紧固处理,防止使用中脱落; ( 4) 检查安全防护装置是否完好、准确、可靠; ( 5) 检查润滑装置是否齐全完整、可靠,油路畅通,油标醒目; ( 6) 对各传动部位进行润滑加油,检查传动系统各操作手柄、电气开关位置正确无松动,操作灵活可靠; ( 7) 检查各种管线、管件完好,无跑、冒、滴、漏现象; ( 8) 清洁设备各部位,使设备内外干净,无油污、锈迹、灰尘和杂物,做到漆见本色铁见光; ( 9) 各种工具、附件摆放有序,存放整齐; ( 10)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设备,按 制度经常巡回检查,操作中通过“听、看,闻”等方法观察设备运转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设备的一级保养: 是以操作工人为主,维修工人辅导进行的一项计划性定期保养,通过检查、清洗、调整及必要的拆装,达到减少设备磨损,消除隐患,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目的。 保养内容: ( 1)电、仪工清扫、检查、调整电器、仪表部分,检查电器接触是否良好,接线是否牢固; ( 2)彻底清洗、擦拭设备内外表面和死角部位,清楚表面毛刺,做到漆 16 见本色、铁见光、无污垢、无油污; ( 3)检查、调整必要的零部件,调整各运动部件的间隙,更换易损件; ( 4)检查紧固件和操纵装置,做到齐全可靠; ( 5)清洗油杯、油管、油标,检查油质,按规定加油,做到油路畅通,油标醒目; ( 6)必要时对设 备局部和重点部位拆卸检查,经调整和修复,以排除故障,消除隐患。 设备的二级保养: 是以维修工人为主,操作工人参加,有计划地对设备的规定部分进行分解检查和修理,使设备达到完好标准,提高和巩固设备的完好率,延长大修周期。 保养内容: ( 1) 完成一级保养的全部内容; ( 2) 检查传动系统,修复更换磨损件; ( 3) 清洗变速箱或传动箱; ( 4) 调整检查各操作手柄,使其灵活可靠; ( 5) 清洁电机,更换润滑脂,检查 电机绝缘; ( 6) 整理电器线路,做到线路整齐安全,接地符合规定; ( 7) 更换新油,消除漏点; ( 8) 对设备进行部分解体检查、调整、修复和更换必要的零部件。 (三)设备润滑管理的标准 : 切实搞好设备润滑工作,正确、合理、及时地润滑设备,控制摩擦、降 17 低磨损,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设备损坏与故障,降低维修费用,降低能源,保证设备安全运行。 设备润滑工作标准: ( 1)“五定”制度 :对每台设备都明确规定由操作人员、维修人员和润滑人员各自负责加换油的部位; :每台设备都有确定的润滑部位和检 查点; :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或润滑用表规定确定所需油料品种、牌号及质量要求。 润滑装置、油路和加油器必须保持清洁。 如系掺配使用油料,必须符合有关规定; :在按规定保证润滑良好基础上实行耗油定量管理; :按规定的间隔时间加油、添油、和清洗换油; ( 2)三级过滤: 即对油桶、油壶、加油点(孔)的三级过滤。 a. 润滑油由油桶至油箱经一级过滤; b. 润滑油经油箱至油壶经二级过滤; c. 润滑油油壶进加油点经三级过滤; :高粘度润滑油(气缸油、齿轮油)用 60 目;中粘度润滑油(如压缩机、汽缸油) )用 80 目;低粘度润滑油(如汽轮机油、机械油)用 100 目。 ( 1) 针对主要设备建立润滑卡片,内容包括:润滑点分布情况、油质标号、定期加油等“五定”事项。 ( 2)生产技术部 应编制各类设备的用油消耗定额,并核算出各机台、各 18 车间每月、每年的消耗定额,按全公司的每年消耗量,安排采购计划、组织货源、及时供应。 定期统计各机台、车间实际消耗数量,严格执行定额管理,并通过查、治、管三个环节,抓好治漏工作真正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 3) 各车间设备管理员应按设备换油周期督促检查清洗换油工作,检查各设备的润滑状况,编制本车间润滑 油脂每月、每年使用计划,建立、健全合理的原始记录并做好统计工作,监督控制实际耗油数量,做好治漏工作。 (四)设备备件配件管理的标准: 为了切实保证备件满足生产需要,降低采购、库存资金,提高备件使用周期,必须做好备件定额储备、计划定购各环节管理工作。 备件的范围: ( 1)机械设备、设施常用的配套零部件:轴承、传动带、链条、油封、密封环垫及水暖件等; ( 2)由于受冲击、负荷大容易损坏且加工复杂,要求铸锻的零配件:齿轮、蜗轮、蜗杆、链轮、轴、轴瓦等; ( 3)特殊、精密、关键设备的更换专用件; ( 4)连接用阀门 、法兰、管道等; ( 5)其它需经常更换的零配件。 备件的定额储备管理: ( 1)要编制,制定逐步完善设备备件目录及其储备定额,收集、测绘、复制常用备件型号、图纸。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